书城医学梁伯学临床经验集(脾胃病专辑)
15125000000002

第2章 总论(1)

脾与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资助,互相制约,主管着人体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是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往往胃病及脾、脾病及胃,以致脾胃同病,所以在临床上常常称为脾胃病。

脾胃的生理特点

一、脾的生理特点

1.脾气主升以运为用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脾宜升则健。”因为脾主运化,以升为顺,升则健运,不升则滞,甚至下陷。脾主升清,能升发清阳之气。只有脾气上升,水谷之精气才能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周身。故脾气升则健运,才能升运有序。

2.脾为阴土喜燥恶湿

脾为太阴湿土,体阴而用阳。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容易产生湿盛的病理变化;外湿侵犯人体最易犯脾,亦可产生湿邪过盛的病理变化。而湿邪过盛又可影响脾主运化的功能,产生“湿困脾土”的证候,所以,湿邪为脾所恶。而脾湿病变,非燥湿健脾不除,故脾喜燥恶湿。

二、胃的生理特点

1.胃气主降以通为用

胃具有通降的生理特性,而且通和降是相辅相成的,有通才有降,有降才有通。因此,胃的通降功能正常,才能保证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正常进行,才能使胃实肠虚,肠实胃虚,虚实更替而有规律的进行,才能正常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的任务。所以说胃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不通则滞,不降则逆。故胃病多食滞胃脘,胃失和降等证。

2.胃为阳土喜润恶燥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阳明燥土,得阴则安。”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亦云:“胃属阳腑,胃喜湿润。”都说明胃喜濡润而恶燥热。故胃病易生热伤津,胃虚乃津液不足(胃津),胃实多胃火偏炽。所以,胃中津液充足,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才能正常。若胃阴不足,濡润失调,则出现纳呆,便秘,食入不化等症。

三、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皆属土脏。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二者升降相因,纳运相合,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输布。

1.升降相因

脾主升清,以运为用,胃主降浊,以通为用。脾气的升清与胃的降浊,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若脾失健运,脾气不升,则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若胃失和降,则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可见腹胀、腹泻、食少纳呆等症。故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脾胃升降失调,清浊相干,则导致中焦气滞。所以,调理升降,疏通中焦,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法。

2.纳运相合

纳运相合,是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送精微,一纳一运,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输送营养的任务。若胃不能受纳与腐熟水谷,则必然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失健运,胃的受纳与腐熟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临床上厌食、纳呆与食后腹胀往往同时并见。所以治疗胃病时,健脾与和胃,醒脾与开胃,同时并用。

3.燥湿相济

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鳐溪医论选》亦云:“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合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这都说明了脾与胃的阴阳相合,燥湿相济,相互资助,又相互制约的协调关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脾胃病的病因,大体分为六淫、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其中六淫之邪,以寒、湿、燥之邪伤及脾胃者为多见。七情之中,以忧、思、怒与脾胃病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六淫

1.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若寒邪直中脾胃,伤及中阳,则见脘腹冷痛,呕吐清水,腹痛泄泻等症。

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致病容易出现筋脉拘急及气血阻滞而疼痛的证候。故胃脘暴痛或冷痛者,多责之于寒。“阳虚生内寒”则为虚寒证。若脾胃虚寒者,可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倦怠乏力等症。

2.湿邪

湿有内外之分。外湿由外感而来;内湿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外湿内侵多犯脾胃,而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所以,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湿邪伤人,首先犯脾,脾为湿困,气机阻滞,运化无权,湿从内生,内外合邪,聚而为患。并且湿邪侵犯人体后,可随着体质的差异而发生转化。若脾阳素虚者,易从寒化而成寒湿证;胃热素盛者,易从热化而成湿热证;过用寒凉者,易从寒化;妄投温燥者,易从热化。但湿为阴邪,湿胜则阳微,易从寒化,乃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

3.燥邪

燥为秋令之气,其性干涩,易伤津液。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故燥邪易伤胃阴而致病。因此,燥邪为胃腑的主要病因。

燥有内外之分。外燥为感受外来燥邪或过食辛辣而致病;内燥则因胃热素盛,耗伤胃阴,或汗、吐、下后而伤津液,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因素,而致阴液枯竭,燥从内生。若燥邪伤胃,胃阴不足,胃络失养,则胃脘作痛;或燥结胃肠,大肠失润则大便秘结。

(二)七情(情志因素)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属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若七情过激则成为致病因素,称为内伤七情,属于精神致病因素。在七情致病因素中,主要以忧、思、郁怒为主,其中以郁怒最为重要,因为郁怒则伤肝,而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则横逆犯胃,而致肝胃同病。所以,情志因素主要责之于肝。而肝气横逆犯胃主要导致两种病理变化,一是木郁克土,而致肝胃不和;二是土虚木乘,而致肝脾不调。

(三)饮食劳倦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张景岳曰:“脾胃之伤于外者,惟劳倦最能伤脾。”《张氏医通·诸伤门》亦云:“劳役伤脾,饥饱伤胃。”都说明饮食不节及劳倦过度是损伤脾胃的主要因素。

脾与胃互为表里,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正如《脾胃论》中所云:“饮食不节则胃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其津液,胃也从而病焉。”说明脾与胃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脾胃同病。

(四)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尚有痰饮、瘀血、水气、食积等,也是脾胃病常见的致病因素。

二、病机

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是与致病因素和体质强弱有关。对脾胃病而言,总不外乎脏腑失调与升降失调两个方面。但在疾病过程中,又常互相影响,密切联系。

(一)脏腑失调

脏腑失调主要表现在脾与胃、肝与胃、肝与脾、脾与心、脾与肾等关系的失调。其中脾与胃的关系失调最为重要。

1.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是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调而形成脾胃不和。临床可见胃脘胀满,纳差乏力,嗳气时作,大便不调等症。

2.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是以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形成肝胃不和。临床可见脘胁胀痛,嗳气时作,嘈杂吞酸,脉弦。

3.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是以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而形成肝脾不和。临床可见脘胁胀痛,纳差乏力,嗳气时作,大便不调,脉弦细。

4.心脾两虚

由于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而致气血两虚;或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无源,均可导致气血两虚而心无所主。临床可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纳差乏力,面色无华等心脾两虚的证候。

5.脾肾阳虚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在生理上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论,又有“后天养先天”之说。二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谷不化精,又可损其肾阳,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临床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等症。

(二)升降失调

脾胃的升清与降浊,是脾胃生理变化的基本形式。因为脾胃的升清与降浊作用,精微之气方可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周身,水谷之糟粕才能传导和排出体外。只有脾升胃降的协调作用,才能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输布、传导和排泄的全过程。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纳运呆滞,则脾胃升降失调,而导致中焦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等证,这是脾胃升降失调最常见的证候,也是脾胃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

脾气不升与胃气不降,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中气不足,清气不升,胃也随之纳降无能,因而升降失调,则脾胃同病。临床可见头晕目眩,脘腹胀满,纳差乏力,嗳气欲吐,大便不调等症。

脾气不升可进一步发展为脾气下陷,临床可见脘腹重坠,倦怠乏力等症;胃气不降可进一步发展为胃气上逆,临床可见呃逆或嗳气,恶心呕吐等症。所以脾气下陷与胃气上逆,是比脾气不升与胃气不降更为严重的证候,临证时应加以区别。

由于脾胃长期经受外邪、情志、饮食及劳倦等因素的影响,反复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虚弱,升降失调,纳运呆滞,而导致中焦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等证,则形成本虚标实的证候。所以,脾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因虚而滞,因滞致虚,互为因果。故临床表现以虚实夹杂为特点。

辨证

脾胃病的辨证主要是辨别虚实与寒热,其次是辨别兼证,包括疼痛、痞满、食欲及大便等。

一、虚实辨证

脾胃的病证,有虚有实。一般脾以虚证为多,胃以实证常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脾胃病的虚实证候如下。

(一)虚证

1.脾胃气虚

多因饮食不节及劳倦过度,或吐泻太过等因素而致脾胃气虚。临床可见脘腹胀满,纳差乏力,大便稀溏,面色萎黄等症。

2.脾阳虚

多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或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耗伤脾阳所致。临床可见脘腹冷痛,喜暖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沉细。

3.脾气下陷

又称中气下陷,气虚下陷。多由脾虚或中气不足发展而来,或因劳倦过度,或久泄久利所致。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重坠,纳差乏力,或久泄脱肛,或有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证。

4.胃阴不足

多因燥热耗伤阴液所致。临床可见胃脘灼痛,饥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实证

1.食滞胃脘

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以致食积不化,而食滞胃脘。临床可见脘腹胀痛,呕吐酸腐,嗳气厌食,大便不调,舌苔厚腻,脉滑。

2.寒湿困脾

多因过食生冷,中伤脾阳,或因内湿素盛,中阳被困,寒湿内生。临床可见脘腹胀满,纳差乏力,泛恶欲吐,大便溏泄,舌胖,舌苔白腻,脉濡缓。

3.脾胃湿热

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临床可见脘腹胀满,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或面目发黄,或皮肤发痒,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寒热辨证

(一)寒证

1.胃脘暴痛,痛势急迫,得温痛减,遇冷加重,大便清稀如注,为实寒证。

2.脘腹隐痛,喜暖喜按,形寒肢冷,大便稀溏,呕吐清水,为虚寒证。

(二)热证

1.胃脘灼痛,多食善饥,渴喜冷饮,口苦口臭,便秘溲赤,舌苔黄腻,为实热证。

2.胃脘灼痛,痛势绵绵,饥不欲食,口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虚热证。

3.胃脘灼痛,嘈杂吞酸,口苦而干,或痛及两胁,嗳气时作,为肝胃郁热证。

4.胃脘胀满或胀痛,胃中灼热,口苦口干,或口臭,纳差乏力,舌苔腻或黄腻,为湿热中阻证。

(三)寒热夹杂证

一般临床属纯寒证或纯热证少见,以寒热夹杂证为多见,故黄连(黄芩)与干姜常同用。

1.口舌生疮,口苦口干,腹胀便溏,四肢欠温,为上热下寒证。

2.胃脘冷痛,呕吐清水,小便涩痛,大便不畅,为上寒下热证。

3.胃脘胀满或胀痛,遇寒加重,口舌生疮,口苦口干,或口臭,或大便不畅,为寒热夹杂证。

三、辨兼证

(一)辨疼痛

一般胃病善痛,脾病善胀。痛势不甚者为虚证,痛而兼胀者多实证。

1.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得食则缓,为脾胃虚弱。

2.隐痛或灼痛,得食则缓,伴有嘈杂口干,舌红少苔,为胃阴不足。

3.痛有定处,或如针刺,夜间痛甚,为瘀血阻滞。

4.痛无定处,连及两胁,为肝胃气滞。

5.脐周疼痛,时作时止,或按之有块,甚则汗出肢冷,呕吐蛔虫者为虫积内扰。一般小儿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多为寒热凝结肠道,腑气不通所致。治宜理气止痛,寒热并用。

(二)辨痞满

1.胃脘痞满,或胀痛,得食加重,大便不畅,为气滞作胀。

2.胃脘胀满,时胀时减,得食稍安,倦怠乏力,大便溏,为气虚作胀。

3.胃脘胀满或胀痛,进食加重,嗳气食臭,呕吐酸腐,矢气便溏而臭秽,为食积内停。

4.胃脘胀满,纳呆口黏,肠鸣矢气,大便不实,舌苔白腻,为寒湿困脾。

5.胃脘胀满,食入难化,嗳气时作,或恶心欲吐,大便不调,为脾胃不和。

(三)辨食欲

1.饥不欲食,纳入不化,喜食软食,为胃阴不足。药如沙参、百合、枳壳、莱菔子、鸡内金等。

2.食欲不振,每空腹胃痛加重,食后反胀,为脾胃气虚。药如党参、炒白术、陈皮、厚朴、砂仁、鸡内金等。

3.能食而不饥,为胃强脾弱(胃强并非胃有实热),治宜健脾消导。药如炒白术、炒槟榔、莱菔子、鸡内金、焦三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