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介石传
15114100000037

第37章 末了的一点论述——怎样评价蒋介石?

******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向国内外游人开放后,参观的人纷纷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评价******?”******已经作古,在我写的这本书里,实际上只讲了******的前半生,即在大陆上的活动,因此在这里也只能概括地评论一下******的前半生。

******在大陆的几十年有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辛亥革命时期(不太确切),时间是从1911年至1922年。在此时期,******是一个肯定性的人物。他投身辛亥革命,参加反袁斗争,帮助孙中山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有人说他在上海交易所搞投机买卖时还参加流氓活动,这实在是根据不足。至于说他按照陈其美的旨意暗杀了陶成章,这的确是他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但究其实质,此事并非如有人所说是“反革命杀了革命”,而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内部争权的一场斗争。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时间是从1923年至1927年。这个时期情况比较复杂,在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拿下上海、南京之前,******是一个基本上肯定的人物。为什么说是“基本上”呢?因为在此期间他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两起旨在反共的阴谋事件。但还不能就此将他以后的历史一概否定,因此后不久,他在1926年7月又担任了北伐军的总司令,领导北伐(起码可以说参与领导北伐),立下了一定的功勋。1927年3月以后,直至“四·一二”、“七·一五”,******自己否定了自己的革命历史,叛变了革命,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这是应该完全否定的。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南京十年,时间从1927年至1937年。这个时期里,******是一个基本上否定的人物。他干的事情的核心内容是反共反人民。他先后发动五次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残酷“围剿”,在全国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中国大地。但是历史人物绝不像舞台人物那样简单,不是红脸,就是白脸。在这个时期里,他领导过第二次北伐(过去人们把这说成是“新军阀同老军阀的狗咬狗”,那么到底要不要把北洋军阀彻底消灭呢?),促使东北易帜;他战败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搞垮了胡汉民、汪精卫、孙科,将全国政权表面上统一在青天白日旗帜之下(当然******没有也不可能统一中国)。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渐加深,******的政权及其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利益、后台老板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均受到威胁,因此,******也开始转变了,日渐把矛盾的主要方面由国内的阶级矛盾(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国外的********(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转化。这个转化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九一八”到“一二八”,再到长城抗战,再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最后决定:“今后我绝不剿共。”正因为蒋在变,所以中国共产党的策略路线也在变,这是“天变道亦变”。假如蒋变我不变,那么中国共产党的策略路线就是“左”倾关门主义;假如蒋不变我变,那么中国共产党的策略路线就是****投降主义;蒋变我就变,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路线,这就是******的正确路线。“九一八”后,中国共产党的策略路线就开始变,尤其是1935年《八一宣言》的发表,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加快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步伐。对******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转化,不能完全否定。这就是为什么说南京十年的******是一个基本否定的人物,而不是完全否定的人物。

第四个历史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也就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时间从1937年至1945年。这个时期里,******是一个基本上肯定的人物。无论在武汉失守前还是失守后,******始终在抗战阵营里,说领导也好,说参与领导也好,说参加也好,他成了反法西斯阵营中中国战区(不同于中国战场)的最高统帅。说是“基本上”,总还有否定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反共。反共这一点,******也是始终不变的。

第五个历史阶段是新内战时期,时间从1945年至1949年。这个时期里,******是一个完全否定的人物。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错误地估计了中国共产党,也错误地估计了他自己。于是,他急急忙忙地挑起了一场新的内战,置人民死活于不顾,把老本都拿出来同中国共产党拼,最后被赶出了大陆。

******在大陆上的活动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肯定,也有否定;有基本肯定,也有基本否定。最后的历史结论是:******是一位逆历史而动的人物,末了被历史前进的潮流所冲垮。******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是偶然的,但又是必然的。恩格斯说得好:“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那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末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一点可由如下一点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奥古斯特、克伦威尔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00页)******正是当时的中国需要有的这样一个人,而且没有******也会有一个类似******的人物登上中国这个历史舞台。******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却是必然的,因为从总体上讲,他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