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思两言实录
15112200000053

第53章 办学就是办学科、办文化

……

同学们:前面讲了关于创业和规划,再谈一谈关于学科和文化,让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生化学院的办学思路与实践。

1.办学就是办学科、办文化

2005年,生化学院成立伊始的几次务虚会主要议程就是抓学科建设、抓文化建设,首次确立了学科组织体系、学科建设战略、学科建设内涵;首次提出了“科学人文之生化”主题建设。

6年来,生化学院一股劲地努力坚持抓学科建设、一根筋地忠诚坚守抓文化建设,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在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

生化学院6年的艰苦创业实践中,我们坚信办学就是办学科、办文化,工科院校的真谛是学科和文化的有机融合、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学科是体,文化是魂,两手都要抓,两手一起抓并有机融合,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就会体弱魂散或魂不附体。

2.新兴交叉学科的提出和培育

生化学院2005年成立后就提出以五个专业学科整合和交叉创新为基础,紧密结合解决社会重大挑战的领域,紧紧围绕高新技术新兴领域,学科集成交叉、抱团出击。

6年来,集聚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材料工程等过程工程学科,将过程工程与技术服务农副产品资源深度利用新兴领域,在国内同类院系中率先提出和培育了“农副产品生化制造”新兴交叉学科,与矿物质资源利用和化学化工等传统专业方向错位和差异化发展,为生化学院学科建设的突飞猛进开辟了一个突破口,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3.生化文化的风骨和精神

生化学院率先提出“实学实效、创新创业”生化院训。学求之于实,实化之于效,新创以实学,业创以实效。

生化学院率先推出培育“科学人文、和谐创新”学院文化,追求和回归“理想主义”的精神理念,强化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教育,特别是“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的浙商创业精神,传播先进企业文化并和校园文化相交融。

科学是树,人文是土壤、阳光、空气、雨露。

当然,生化学院的文化显然还很不完美,因此,希望2011级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生化文化,进一步丰富我们生化的土壤、阳光、空气、雨露。

4.学科、文化支撑“三实”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

生化学院在国内同类院系中率先提出“实学实效”工科教育,强化“三基”培养,造就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做人实在、做事实干、做学问实用的“三实”创新创业人才的理念和模式。

做事当中体现做人,做事依靠做人保证,做事以做学问支撑,既要成才,更要成人。

生化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在于从“德学和哲学”的层面去修养人生和理解社会,从“思维和方法”的层面去进行实践和实战训练,从“技术和技能”的层面去进行实用研究和学习。

5.学科的辐射和文化的传播

把学院文化传播出去后,把学科优势辐射出去后,把“三实”学子输送出去后,自然就有了一个学院的学科和文化品牌,自然就有了一个学院的学科和文化吸引力,“走出去和请进来”自然就转为了“请出去和走进来”。

培育了学科高峰才能为孕育生化“三实”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登高的“天梯”,

培育了学院文化才能为孕育生化“三实”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肥沃的“土壤”。

6.生化学院的目标使命和价值观

生化学院的目标使命和价值观是:

造就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做人实在、做事实干、做学问实用的“三实”创新创业人才;

建设我省乃至全国“农副产品生化制造”特色的学科高原和高峰;

培育以生化院训“实学实效、创新创业”、生化文化“科学人文、和谐创新”为核心的学院风骨和精神。

这个目标使命和价值观是属于生化学院的,又是属于每个老师、每个同学的,也是融合于学校的、国家的目标使命和价值观。

(2011年9月5日上午,在2011级生化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