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思两言实录
15112200000051

第51章 毕业前最后一课的唠叨

——和将要离别母校的生化学子再探讨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新生报到的第一个晚上,我和全体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到每一个宿舍跟大家唠叨。临近毕业典礼的这些天,作为生化学院院长,心里又在不断唠叨,尽到最大的办学努力和进取了吗?尽到最大的办学良心和责任了吗?学术科研促进教学教育做得好吗?产学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做得好吗?我不时地跟我们的老师询问也是自问,又一届生化学子要毕业离校了,我们思考和坚持的办学理念站在高教发展方向上了吗?我们为之日夜奋斗的生化学院办学发展又好又快了吗?

办学和院长的责任都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如果以百分计,今年我的打分还是61分。

今天毕业典礼上,请同学们允许我再唠叨四点,算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因为毕业后老师们和344个同学大家都聚在一起唠叨的机会就很少了。

第一点:理想与激情——做人篇

●将要离别母校、走上社会的同学们,都有一些追求现实的目标:一份好的工作、一份丰厚的薪酬、不断升迁的职位,等等。

目标是目光所能看见的标志,我们要追求目标,我们更要追求理想,那么理想是什么?辞典中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理想更是一种长期的理念和信念,是一种一辈子的目标追求。

让我们回想“五四”中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的北大青年,东征北伐中黄埔军校的铁血青年;

让我们回想抗战烽火催生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热血青年,侵华日军司令宁肯用20个日本兵的命换取1个办在延安窑洞里的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

让我们回想新中国成立后归国投入建设的海外学子,“**********”结束后80年代大学中的激情青年……

理想主义代代传承。

●烽火年代青年学子的理想主义光芒是那么的让人激动,当今建设年代青年学子的理想主义光辉依然是那么的叫人感动……

昔日的理想、往日的激情,并未在我们21世纪这一代远去,依然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主题。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批理想主义者,满怀田园诗般的美丽情怀,坚守信念和激情,来开辟我们国家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总理在一首诗里写道: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阿里巴巴短短十年创业,数百亿美元资产价值、几万员工,马云在谈成功经验的时候,用六个字总结“理想、激情、责任”。

●理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使命感、价值观和文化,

生化学院、生化学子都需要有使命感、价值观和文化。

生化学院的目标使命是造就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三实”创新人才、建设我省乃至全国农副产品生化制造特色的学科高原和高峰、培育“科学人文、和谐创新”学院风骨和精神。

●任何理想都离不开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激情。如果离开了激情,没有执著地追求,那理想就成为“海市蜃楼”,理想就成为一种空想。

激情是“火焰”的话,那么,理想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

让我们用理想点燃激情,用激情拥抱成功。

第二点:创新与创业——做事篇

●浙江科技学院的校训:崇德、尚用、求真、创新。

生化学院的院训:实学、实效、创新、创业。

学求之于实,实化之于效,新创以实学,业创以实效。

几年来,生化学院一直在思考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途径,一直在思考追求向创业型生化学院的转型,这是国内外工科高校办学追求的一个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的青年除了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外,应将创业能力看做第三种能力,并称其为“第三本教育护照”。

●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是创新的实现。

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生化学子,我们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

工程、工科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本质特性。

工科生走向社会后的创新创业包括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项目主管、课题组长、工程师等,不单单是成为企业家、总经理,但是企业家精神是最好的创业文化熏陶,特别是“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的“浙商创业精神”熏陶。

第三点:实用与功利——做学问篇

●工科的价值取向具有明确的实用主义,工科生和工程师做学问必须要实用,生化学院的工科办学理念是强化“实学实效”,造就“三实”人才。

但我们生化学院的工科办学不能实用主义化,工科学院师生的做人不能实用主义化。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指出:工程创新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工程与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要么是创造财富,要么是为社会公益服务。

我们生化学院工科生走向社会一定要为企业、为行业、为社会做功创利,也就是说,要能创造效益,既要创造经济效益,又要创造社会效益;知识只有市场化了才能成为财富,否则那个财富还是虚拟的。

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造就大批有经营头脑的工程师和有工程素质的经营者,工科的发展必须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工科教育的目的和内涵也具有明确的功利性。

但我们生化学院的工科办学不能功利化,工科学院师生的做人不能功利化。

第四点: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三实”创业人才

无论生化学院还是生化学子,

我们追求并一定能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做人实在、做事实干、做学问实用的“三实”创新创业人才。

我们追求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结合,做事当中体现做人,做事依靠做人保证,做事以做学问支撑。

同学们,你们就要离开浙科院,离开生化学院,离开小和山,今天我讲同学们离校前最后一课,我和老师们会想念你们,想念2011届走向社会的化工系、食品系、生工系、制药系、材料系的生化学子们。这几天,我在毕业餐祝酒中说过,我要为每一位生化学子斟满酒,要满杯,满杯意味一百分,衷心祝愿你们实现理想一百分,事业成功一百分。

谢谢大家!谢谢同学们!

(2011年6月16日上午,在生化学院2011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