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思两言实录
15112200000045

第45章 和学院全体学生干部们一起探讨创新思维

一、社团、班级的活力和学生干部的领导力

在座的200多位学生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想把自己的社团、自己的班级搞得充满活力,我想套用“根叔”的一段话的原意来阐述一个观点:

一个集体、一个部门的活力取决于领导者的活力。

那么,一个社团、一个班级的活力取决于社团和班级学生干部的活力,学生干部的活力又表现在他的领导力上,而领导力分为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

外在表现为使命目标和价值观有没有?发展理念、崛起战略及文化如何?捕捉机遇和超越现实、出奇制胜和异军突起又怎样?

内在因素则是是否具备思维和决策力、凝聚和协调力、忍耐和执行力等。

其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是创新思维。

我们生化学院的院训是“实学实效、创新创业”,要成为一个创新创业型的学院,那么创新首先就是要思维创新。

二、思维创新永远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般的思维是从概念、判断到推理,感觉、知觉到记忆。创新思维就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和方法去观察处理问题,还要提出与众不同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创新方案还要运用到社会实践。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思维创新是灵魂。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能否脱颖而出,迅速崛起,往往关键不在于思考什么,而在于怎样思考。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武器最为强大,一是宝剑,二是思维,后者的力量永远大于前者。”对一个社团、一个班级也是同样。

一个学生干部的水平高低,区别在什么地方?其中之一就在于思维水平的能力高低。谁的思维能力水平高,谁表现出来的领导能力就高,水平就高。一系列沟通和协调、拍板和决策、组织和创新能力全跟思维有关系,有没有新思路,就看你会不会创新地思考问题。

三、冲破思维的牢笼,太阳才能照进来

——思维的不同视角:

蚂蚁爬在篮球上,看篮球是平的;宇航员在太空上,看地球是圆的。

树木上的虫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思维的创新途径:

要冲破思维的牢笼,太阳才能照进来。

跟高手交手,合作和开放,开放才有改革,开放才有创新。合作、开放和创新才能超越自己、超越现实。

四、思维创新方式一:深入延伸和反弹琵琶——顺向和逆向思维创新

什么叫顺向性创新思维?也就是说,能够完整地掌握和忠实地传承已有的知识系统,并对该知识系统进行延伸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就是向深度和广度对某些问题的挖掘和探寻。

一般思维常常是停留在表面上,顺向思维总是顺藤摸瓜,收获更多。

逆向性思维方式指的是:原先从A到B再到C,现在从C到B再到A,倒过来去思考,有些问题可能会得出新的东西。

长期以来常常是“以农为工”,生化学院在学科建设上提出“以工促农、服务三农”逆向战略方向。工业反哺农业,工程学科服务农业科技;用新型工业化思维做农业,让农业这头“大象”跳舞。

生化学院提出应用型工科院校对其三大职能要进行逆向思考:没有强的为企业、为行业、为社会的服务能力,就没有强的产学合作能力,就没有高水平的应用科研能力,就没有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等工程教育,就没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要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互相促进。

生化学院在办学发展上的逆向思维:先抓住制高点,然后再打扫主战场;认为常常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小快鱼吃大慢鱼。

五、思维创新方式二:举一反三和集成融合——发散和集成思维创新

生化学院从著名的井冈山道路、娃哈哈的农村包围城市销售战略等中得到启发,发散思维到办学的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服务于农副产品生化制造新兴产业,服务“三农”,推崇把论文写在车间、写在大地上。围绕服务“两创”提出“四个服务”:“服务企业科技进步、服务行业科技指导、服务区域科技决策、服务社会科技普及。”“四个服务”为应用型工科特色教学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办学资源。

生化学院运用集成思维方式,在规划发展路径上提出: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上三维一体化合力加速发展,产、学、研、用的创新和产业链上四维一体化合力加速发展,化学化工、食品、生工、制药、材料的系部空间上五维一体化合力加速发展。

又如,生化学院在学科特色培育上集聚生物工程、过程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程、材料工程等工程学科,将过程工程与技术服务农副产品资源深度利用新兴领域,集成交叉,与矿物质资源利用和化学化工等传统专业方向错位和差异化发展,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率先提出和培育了“农副产品生化制造”新兴学科特色。用新型工业化思维做农业,让大象跳舞。

六、共同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执行力团队

打开空间、创新思维,它不是学生干部一个人的创新,是你周围的同学共同的创新,是领导者提供一种环境、一种氛围,让你周围的同学都能有机会和能力、有冲动和热情去创新,用环境和制度、用文化和价值观来保证大家都能创新。

一个干部领导能力强与弱还体现在能不能带出一支团队,打造出一支创新的执行力团队,让这支团队、让大家去落实制定的规划、计划、方案,用一种凝聚力、一种远大的目标把大家凝聚到这个方向上。

干部能力再强,都是有限度的,一个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个钉?一个好的团队,谁都离不开,谁也不能把自己的作用看得高过于整个团队。

(2010年11月7日晚,在生化学院全体学生干部大会上的发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