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15109500000014

第14章 会议讲话(5)

第七,保护重点,从项目型向人本型转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传承特性,决定了人是保护主体。所以围绕传承人的保护,浙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在认定代表性传承人、颁发政府津贴、建立传承基地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我省每年开展以“八个一”为内容的“服务传承人月”活动,全省在每年的元旦到元宵期间,对传承人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发放一笔政府补贴,安排一次健康体检,召开一次座谈会,制订一项传习活动计划,举办一次传承人技艺展示活动,建立一个传承传习基地,组织一次专题采访报道。省文化厅并在全省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问报告制度,包括“三个必报”“五个必访”,要求各地发现代表性传承人家中有突发事件必报,代表性传承人大病逝世必报,代表性传承人有重要艺术成果必报,等等。我省努力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维护好传承人的实际利益,让传承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激发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以人为本还有一个寓意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民众的文化,就是民众的生活方式。省文化厅公布了20个省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地融入群众、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省文化厅公布了18个重点扶持的文化节庆活动,政府办节,让老百姓过节。这个工作还要继续做好。我们的转型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保护成果也要让人民群众去共享。

第八,保护宣传,从浅表型向纵深型转型

今天非遗保护形成热潮,有这么大的声势,与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推波助澜分不开。我们为了推动媒体宣传报道,搞了浙江省非遗宣传报道“三好”评选(好专题、好专栏、好文章),进一步调动媒体的积极性。这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舆论热点、关注焦点和时尚亮点,媒体功不可没。我们举办的三个“十大”评选(非遗普查十大新发现、非遗保护十大新闻人物、非遗保护十件大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十大新闻人物评选,通过浙江非遗网投票,居然上百万人参与投票,影响居然这么大,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感到有点不真实。我想人的一生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让后人去记录、纪念,还有一种是写点有意义的文字,让后人去读。我们出版了一套浙江非遗代表作丛书,第一批国遗44个项目,每个项目一册,44本已出齐;第二批国遗85个项目入围,编撰出版工作也已作了布置,两批次共129本,到时候出齐了,洋洋大观,将很有气势、很震撼。当下社会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要积极借助这一载体。浙江省非遗网建立运行已一年半,效果不错,但余地和空间还很大,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栽下梧桐树是为了引来金凤凰,是为了有更多的人关注非遗保护工作,是为了借助互联网将自己推向世界,推向外部世界,走向世界。宣传的载体很多,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海报、广告牌、讲座、大会等等,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做好宣传,重彩浓墨、大张旗鼓做好宣传。

第九,保护主体,从主导型向协调型转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中有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省政府建立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20多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能职责,落实目标任务,定期交流情况,研究分析问题,统筹协调推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了文化行政部门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一定意义上讲,作为政府的职能主管部门,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文化部门不能也不可能包揽天下,非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非遗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力量、汇集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参与。我们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纳入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我们会同省财政厅共同启动和推进工程建设,我们开展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评选与教育厅联合,非遗旅游经典景区评选与省旅游局联合,非遗保护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与党报党刊联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与经信委联合等等。浙江非遗保护条例总则里面有一句话: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大包含、全覆盖,这是强调全民义务。非遗工作,已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再形成为全社会行为。打开篱笆门,广交朋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将开辟非遗工作的新领域,向更广的层面发展。

第十,保护模式,从基础型向长效型转型

各地立足当前打基础、着眼长远促发展,加强保护规划的制定,加强名录体系建设,加强传承人保护,加强保护载体构建,加强保护工作机构的建设,加强政策措施的出台。我们把认真落实非遗保护方针政策贯穿于工作过程,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工作过程,把健全机制贯穿于工作过程,把长效意识贯穿于工作过程,在促进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上下功夫,在坚持常抓不懈上下功夫,从长期效应上着力。非遗工作承载历史、服务当下、面向未来。我们的这项工作,要做到既经得起上级的检查,又经得起群众的检阅,更经得起时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这十大转型,不是突然的大转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的,循序渐进的。这十大转型,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分割的、机械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互生共融的,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结合。

三、怎么样转型

第一,创新理论促转型

对于转型发展,实践上还要进一步探索,理论上还要进一步深化,实践无止境,认识也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对转型的经验进行总结,对转型的理论进行深化,使转型发展的思路更加成熟。我老是讲: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一变天地宽,脑筋急转弯豁然开朗。我们一定要开动脑筋,放开思路。浙江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实际上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要继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理念,就没有先进的实践。

第二,科学规划促转型

规划是个纲,纲举目张,规划是个大口袋,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十一五”期间,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序地推进,就在于我们出台了《浙江省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两办发的,列入了文化建设的八大工程之一。当时我们就在实施方案中提出了要初步构建五大体系,我们提出了浙江非遗保护工作要成为全国的重点地区、重要地区,要走在前列。“十二五”,我们同样要提出这么一个目标,提出进一步的目标,浙江非遗工作要成为全国的示范地区,要从重要地区升级为示范地区。我们要继续走在前列,要保持这个前列优势。“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到时候还要专题专门地研究,要以转型升级为总的要求,体现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当然科学规划就是要遵循科学规律。有科学的思想思考思路,才有工作的率先领先争先。

同时这个规划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列入一个大的规划。要把这个规划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生态省建设规划等等,要列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要跟党政的政绩挂起钩来。

第三,盘活存量促转型

存量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是指已有的经济总量,比如资本存量,土地存量、人力资源存量、知识存量等等,也是指闲置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盘活存量,就是让存量流动起来。比如你有存货,放在那儿不用,就没有什么价值,你完全可以到市场上出售,卖给需要的人,然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经济附加值,增加GDP。我们要认识存量的意义,把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盘活。怎么样盘活呢?我觉得,首先要打造精品。像百叶龙、余杭滚灯一样打造精品,像金华的《仙山婺水金华人》、云和的《童话云和》、景宁的《千年山哈》一样打造精品。第二是保护性开发。比如一个国遗或者省遗项目的保护,可以通过建立传承基地和传承教学基地的方式,促进传承发展。比如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开发,比如传统节日的恢复和弘扬,文化节庆品牌的打造。第三是城市文化主题的塑造。一个城市,要发挥优势,要突出重点,要整合资源,要打造品牌,塑造城市形象。再比如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各方面的关联度高,要统筹兼顾,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利用。盘活存量,就是要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就是要盘活我们现有的文化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力求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扩大增量促转型

增量,就是增加的量。一种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做大做强;另一种是原先没有的,现在新引进的,或者新开掘的。新增非遗保护工作机构,新增干部编制,是一种增量;建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增加经费额度,是一种增量;当地成功申报省遗、国遗项目,是一种增量;建立各种保护载体,是一种增量;引进美国乡村舞蹈“排舞”,引进山西锣鼓之类的也是一种增量;四川成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我们杭州办一个“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宋城,是一种增量;创造条件承办全国性非遗展示活动,举办全国性非遗保护论坛,是一种增量;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为拉动内需促发展服务,也是一种增量;等等。我们既要继承发展,也要积极借鉴引进,要把非物质文化资源蛋糕做大,品牌做大,增强社会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增量,总的意思是让非遗资源放大效应,倍增效应。

第五,搭建平台促转型

非遗保护需要平台,非遗保护工作转型升级更需要平台支撑。要搭建非遗展示平台。宁波市明年计划投2000万资金重点支持建10个非遗展示馆;岱山县计划重点建设盐业文化博物馆,渔业文化博物馆,灯塔博物馆,岛礁博物馆,台风博物馆等十个博物馆,把这个海岛县办成博物馆城。安吉县计划建立30个不同类型的、专题性的非遗展示馆,让非遗馆在这个竹乡星罗棋布,四面开花。不少地方也有相应的规划,或者建立综合性的非遗展示馆,或者借力文化馆、博物馆建设非遗展示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经常性、日常性的展示传播。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办好工作简报,办个杂志,建个QQ工作群,建个网站,也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要搭建队伍培养的平台,招聘引进人才,送上去挂职,送下去锻炼,送出去培训,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够适应非遗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还要建立协作合作平台、舆论宣传平台、制度保障的平台等,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和方式,推进转型促发展。

第六,功能突破促转型

我们经常讲发挥功能作用,就是要突破思想观念,创新思路,让某一事物或某一工作方法发挥出更好的更大的作用。譬如不能就非遗抓非遗,非遗的功能要延伸拓展,跟校园文化的结合,跟精神文明创建的结合,跟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结合,跟新农村建设的结合,跟旅游业的结合,跟文化产业的结合,跟对外交流的结合,要与外部的文化环境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作用。譬如,不同工作基础,不同工作阶段,不同地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必须对现状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取得突破。譬如,要在既有的工作成绩上、站在新的高点上求发展,必须突破观念瓶颈,突破视野的瓶颈,突破思维瓶颈,还要突破资金瓶颈,突破人才瓶颈,才有事业的大发展。

第七,夯实基础促转型

今年年初,在遂昌召开的全省非遗转段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抓基层、打基础、建基地、练基本功的夯实“四基”要求。这“四基”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人财物的问题。各地要继续大力推进非遗保护中心建设,下一阶段还要逐步推进非遗处、非遗科的建设。事业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有了人,有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财力是保障,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少花钱多办事,但办好事,办大事,还是要有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还没有建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地方,要抓紧去建立起来,增加资金的额度,要管好资金、用好资金。各地要将非遗展示馆、非遗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文化基本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去,要列入下一阶段和“十二五”的建设重点。这项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应该成为日常性的工作,经常性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有机构办差,有人办事,有场地做好事。只有强本固基,把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升级换代,才能永葆生机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要重在基层、重在建设、重在全面建设。

第八,探索机制促转型

建立和健全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长效机制,是加强非遗工作和推进非遗事业转型发展的治本之策。建立和健全非遗保护的长效机制,有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协调管理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社会共享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多元投入机制、检查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等。各种机制的建立,需要科学论证,需要大胆探索,需要在各个时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当然,各种机制和各项制度也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机制和制度只会淡化重点,不抓落实的制度和机制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推进转型发展,推动二次创业,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题目,要靠大家去破题和解答,靠大家做好文章。我只是抛出一些观点,提出一个方向,提一些思路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这个转型不是我说转型就转型了。转型升级,转型发展,应该说是一个新形势下的新的要求,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应该说是我们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转型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开拓,是一种努力,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勤奋。浙江作为全国非遗保护的综合试点省,作为一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必须做到认识领先、行动率先、示范在先,当好领跑者、当好排头兵、当好带头羊。让我们共同努力,巩固第一次创业的成果,进行第二次创业,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为推进我省非遗保护的历史进程和全国非遗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明确定位 整合资源 立足基点 强化支撑

2009年3月4日在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第一批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在2007年文化遗产日授牌,第二批基地是2008年文化遗产日授牌。各高校基地逐步进入角色,逐步启动工作,逐步投身非遗保护实践,总体上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取得了富有一定成效的成绩。特别是浙师大研究基地,主动有为,成绩突出。上个月,省文化厅专门下发文件,授予浙师大非遗研究基地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科研基地”。今天,我们在浙师大召开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工作交流会,具有现场会性质,借鉴浙师大基地工作经验,推动相互之间的工作交流与合作,研究和明确下一阶段任务。

我讲几点意见:

一、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工作成效

金厅长对六个高校基地的工作有个总体评价,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就高校基地的具体工作成效,概括为五点:

(一)积极参与国遗、世遗申报工作

文化部已公示第二批国遗项目候选名单,我省入围项目再度名列榜首。各高校基地的专家积极参与我省第二批国遗项目申报工作的评审和指导,在申报文本和录像片制作等方面,发挥了智力支持的作用。今年为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年,杭师大参与了“中国蚕桑丝织文化”申报工作,浙师大参与了“中国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申报工作,中国美院参与了“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的申报工作。这几个高校的有关专家学者,积极配合、高度敬业,付出了心血和智慧。文化部组织对我国上报联合国项目进行了认真评审,我省牵头申报的这几个项目已列入预备报送联合国清单。我省在两批国遗项目申报中,走在全国前列,今年的世遗申报,有大的突破,相关高校基地功不可没。

(二)积极组织重大课题研究

浙江大学研究基地承担了知识产权研究、数据库研究课题,浙师大承担了非遗生态区研究课题,这几个课题是当前我省非遗保护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具有紧迫性,也具有前沿前瞻性,需要破难攻坚。浙大和浙师大对这几个课题的研究极为重视,调配了多学科人员参与,整合和优化科研力量,结合我省实际,积极开拓思路,拿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性的初步科研成果。同时,各高校基地立足专业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工作,拿出了一系列成果。如浙师大已基本完成或已立项的课题,有《浙江民俗史》、《浙江民间故事史》、《浙江民间音乐史》等非遗史学课题,引起了多方关注。中国美院发挥专业和学科优势,组织编撰《浙江工艺美术史》、《浙江民间剪纸史》。浙大非遗基地大手笔,大写意,计划编纂“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丛书”。国外不少国家在非遗保护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有许多成熟的保护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两套丛书如果能按既定目标推进和出版,对我国的非遗保护实践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积极创建学术活动平台

去年10月,浙师大会同有关方面举办了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来自中国与韩国的与会专家学者就本国非遗项目申报制度、地方非遗项目个案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及其传承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浙大“东方讲坛”先后邀请了刘魁立先生、人类学家庄孔韶先生、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台湾的民族学家蒋斌先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知名学者做专题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浙师大计划每年出版一本以书代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已正式出版,第二辑也即将出版。中国美院创办了《文化遗产》小报。其他高校也或多或少举办非遗学科研讨会,非遗学术报告会,出版非遗研究书刊,作为学术交流的载体和对外拓展的平台,扩大了基地的学术影响力。

(四)积极打造非遗宣传品牌

浙师大抢滩意识比较强,居然抢注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网站域名。我厅顺水推舟,由省非遗办与浙师大非遗基地共建这个网站,去年文化遗产日前夕已正式开通。网站设有政策法规、遗产名录、风情浙江、非遗知识、保护论坛、视频在线等多个栏目,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窗口。杭师大开辟了专门的非遗展示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对建设非遗展示馆也有专门的规划和设想,中国美院开设的皮影艺术馆,已收藏上万件皮影艺术精品,具有相当的影响。浙江传媒学院建立了非遗视听馆。各高校发挥专业优势,做了不少富有实效的工作。开展非遗工作,也是最近几年的事,要进一步加大非遗知识的普及和传播、非遗工作的宣传、非遗保护重要意义的宣传。

(五)积极推进校地深度合作

浙师大与金华市文化局紧密型合作,为地方非遗保护和非遗项目的申报,提供智力支持。浙大研究基地与绍兴市文化局合作开展“越文化生态区”规划研究,杭师大与杭州市文化局合作编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媒学院与绍兴县文化局签订了“非遗保护协作协议”,艺术职业学院与景宁县文化局签订了“非遗保护协作协议”。各高校积极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校地合作,有力和有效促进了相关市县的非遗保护工作,同时对于高校本身也因此拓展了领域,赢得了机会,基地增强了活力,基地的研究人员也从中收获很大,获得了更多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机会,获得了更多到基层调研的机会,获得了更多出科研成果的机会。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鸡生蛋、借题发挥,得到了双赢。

(六)积极加强研究机构建设

这次会议,安排参观了浙师大非遗基地的办公场所,非遗展示厅与办公合二为一,别出心裁,别具一格。2006年6月浙师大成立非遗研究基地以来,先后引进了两位博士、一位硕士,配备了基地专职秘书,这些人员都是专职的科研编制,不需要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只需要专心致志做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浙师大还建立了民间风俗、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造型艺术3个研究室,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设立了数字保护、集刊编辑、学术研究、名录申报、非遗网络5个学术研究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杭师大研究基地下设有民俗与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工艺美术、传统体育4个研究所。浙大研究基地、传媒学院研究基地分别专门引进人才,充实力量。浙师大研究基地的建设,已上轨道,较为规范,其他高校也从实际出发,逐步加强基地建设,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地的功能作用,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总体上看,高校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非遗科研课题的数量有较快增长,学术研究的层次有了新提高,研究成果的影响扩大,学术氛围更为浓厚,基地研究实力得到加强,非遗研究基地在学界的地位得到提升,特别是对政府部门非遗保护实践的指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值得充分肯定。

二、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存在的不足

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知识化程度较高,但组织化程度较低

高校人才济济,高人很多,理论上讲,高校基地应该在非遗保护方面为我们指点迷津,指引方向,应该在非遗保护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实际情况呢?有的高校介绍有二三十人参与基地研究工作,好像有点排场,但是都是游兵散勇,各自为战,都是零打碎敲地搞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题。我们非遗保护工程推进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需要破难攻坚,课题交付给有关高校基地,要么拖拖拉拉,要么拿出的所谓成果********不落地。还有些基地,实际参与工作的也就一两个人,感觉上有点突出个人,排斥整个学校资源的参加,没有发挥群体和团体的力量。高校研究基地,应该起到牵头、协调、组织的作用,起到整合学科资源的作用,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起到集中优势力量打攻坚战的作用。可惜,结果并不理想,没有形成合力。

(二)基地科研经费有所增长,但支持力度不够

建立非遗科研基地,要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是学校的积极性,另一方是文化部门的积极支持。有些高校如浙师大,学校很支持基地建设,工作热情也很高,文化厅项目补助资金也不少,良性循环。有些高校,争取设立基地的时候,校领导表态很爽快,学校将投入多少多少钱,并表示如果文化厅给课题经费,校方将1∶1甚至给予1∶2配套。实际情况呢?据了解,有些基地还没有落实日常运行经费,举步维艰;省文化厅的委托课题,学校也没有配套相应的经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工作要推进,要有成效,要有财力支持。在资金上,多数高校支撑力度还不够,影响了基地效果的发挥。

(三)实证研究得到重视,但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这次会上,各高校基地都报来了工作总结,也报来了非遗课题的研究成果清单,各高校研究基地承担并完成的科研项目,有不少国家级课题,有好些省重点课题,有许多厅级课题。这些课题,有研究非遗基本原理的、有研究各个专业门类的、有研究具体非遗项目的,有研究保护方式的,各有侧重,各有收获。这些实证研究的成果,对于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对策性,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但是,我们不少专家学者,好像是为课题而课题,为成果而成果,课题申报成功了,课题立项了,经费拿到手了,课题结题了,也就革命到底了,束之高阁了。还从来没有专家将结项的课题抄送一份给文化厅,也许可能也没有抄送给具体项目保护地的文化主管部门。我们很需要这些成果,我们的非遗保护很需要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和学术指导。希望各高校基地和专家学者能够强化成果转化的意识,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推动实践的作用。

高校非遗基地建设,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积极改进。

三、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的发展

非遗基地的发展,要有长期规划,要有系统意识,要把握方向,要明确目标,要突出重点,要注重效果。我用“五个结合”来阐述观点。

(一)与浙江非遗工作定位结合

我省非遗保护工程定位:成为全国非遗保护的重要区域,为全国非遗保护作出示范。******书记批示:非遗保护工作,不但是全省的、全国的工作,而且是世界人类文明的传承工作,意义重大。赵书记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今天我们的定位应该是:扎根浙江,立足全国,面向世界。我们的思想、观念,也要升级换代,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思路,把握方向,找准前进的方向。要在立足浙江研究的同时,积极引导面向全国乃至面向世界的研究。既要在推进浙江非遗保护工作上有所成就,还要在助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上有所贡献,还应该在促进世界人类文明传承工作上有所作为。我们要关注全局,坚持在全局下开展工作。

(二)与浙江非遗保护工程的推进结合

浙江非遗保护工作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浙江是全国非遗保护工程的综合性试点,浙江走在前列,兄弟省市没碰到的问题,我们首先碰到,浙江碰到的问题,就是全国性的问题。我们要破难攻坚,要当仁不让,要承担起历史责任,要有担当的意识。各高校基地的专家学者,要在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上,为我们指点迷津。比如非遗的数据库建设,到底怎么弄,国家有个大框架,但是太复杂了。我们现在在抓试点,既要科学,又要“傻瓜”,可操作,很实用。浙大数据库方面的力量很强,希望有关专家参与进来。再如非遗分布图编制工作,非遗的涉及面很广,太繁杂,不像文物一个一个点很清楚,非遗是流变的,是活态的,在分布图里怎么体现?再如非遗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个庞杂体系,各个门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应该各有不同,到底是成体系保护、分门别类保护,还是分项目保护?到底是专利保护、商标保护、原产地保护还是版权保护?还有文化生态区怎么保护?涉及到自然生态保护、历史文物保护、非遗活的保护,还有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等。科研工作要与实践同步,更要体现前瞻指导。我们要依托高校的专家学者,对非遗保护工程推进中面临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开展策论研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模式进行理论设计,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更多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成果,为非遗保护工程理清思路、描绘蓝图,促进保护工程健康持续发展。

(三)与高校的优势结合

作为一个高校的研究基地,人力财力物力有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扬优势、抓重点,抓住不放,抓出成效。我们希望高校做什么,高校能做什么,两相要结合。比如浙师大在民俗学上的优势,传媒学院在影视专业上的优势,艺术职业学院在表演艺术上的优势,美院在民间美术、手工技艺上的优势等,要体现学校特色优势,培育特色优势学科。还有,研究课题不在多,在于抓住重点,拿出上乘之作,拿出高质量的成果。浙大综合实力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要集中优势力量,凝聚主攻方向。浙师大在金华、衢州,有区域地理优势,可以就近对接挂钩;杭师大与杭州、嘉兴,艺术职业学院与景宁、遂昌,已建立工作伙伴关系,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发挥作用。各高校基地都要找根据地,要落地,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结合。要强化服务一线的意识,做精做强的意识。一项事业也好,一项工作也好,要么不搞,要搞就要尽可能出精品,打品牌,树形象。

(四)与增长效益结合

一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各高校基地要有些形式,有些载体,比如通过年报、学报、简报、网站等,摘要刊发非遗科研成果,反映前沿前瞻思考,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基层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宣传效应的拓展。要运用文化遗产日、讲坛、非遗展示馆等形式,拓展平台,延伸渠道,扩大受众面,体现经常性,提升影响力。三是经济利益的体现。高校参与非遗保护进程,首先要讲公益性、公共性,但也可以考虑体现一点经济效益。一个机构要长期运行,要可持续,就要研究投入与产出问题。参与非遗工作,眼前没经济效益,不代表今后就没经济效益。有些高校参与地方国遗省遗项目申报,参与世遗申报,帮助做申报文本、做录像片,是有经济成效的。再如非遗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果这个题目能够破题,可以做出很大的场面,可以有很大的效益。高校基地也可以为地方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为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些建议,献计献策,让非遗项目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基地的工作既要讲学术,又不能太学术,要走出象牙塔,要服务社会,要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五)与基地可持续发展结合

基地建设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建设,如何管理,如何巩固和发展,要深入研究和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非遗保护是个永远的工程,非遗基地建设也要有长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想。一个是基地的管理,高校要履行对基地运行管理的职责,探索组织创新,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二是要协调和整合力量,重视科研团队培育,建立协作攻关机制。三是不断推出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形成学术高地,提升平台层次,提升浙江非遗研究学科的影响力。省文化厅也将加强与基地的经常性联系,加强服务和指导,共同为基地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2007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厅召开了第一次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当时我对高校基地建设提出了两句话:一是对上回答问题,二是对下解决问题。随着我省非遗工作的不断深入深化和延伸拓展,我再补充四句话:一是站得高一点,要深刻领会赵书记的批示精神,要有战略思维,要主动思考一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运筹帷幄,谋划未来。二是要靠得紧一点,要紧密联系非遗保护推进中的生动实践,围绕重点、难点和热点做文章,把问题想在前面,把研究做在前面。三是要看得宽一点,要具有宽阔的视野和眼光,要注意广泛搜集省内外、国内外的一些新做法、新经验,借他山之石来攻玉,为非遗工程推进开拓领域,为非遗工作推进出谋划策。四是想得深一点,勤于思考,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头绪中,发现带有根本性和倾向性的苗头性的问题,揭示本质,探寻规律,释疑解惑,指点迷津。

浙师大非遗研究基地的工作成效,为我们提供了示范;各高校基地的工作,不断丰富和积累了经验。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掘高校的潜在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人才集聚高地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科研对非遗保护事业支撑和引领的作用,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营造我们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努力,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 把艺术精品奉献给人民

2010年8月10日在浙江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培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的第五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我们重点做传统表演艺术文章。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厅举行传统表演艺术系列活动,开幕式交给杭州承办,传统音乐展演交给省群艺馆承办,传统舞蹈展演交给杭州承办,传统戏曲展演交给绍兴承办,传统绝技绝艺展演交给永康承办,传统表演艺术各门类的精品,精彩亮相,各逞风采。还有,传统表演艺术系列讲座交给省图书馆承办;全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培育工作会议暨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传承论坛,由温州承办。这次系列活动,通体构思,整体设计,成龙配套。同时调动各地的积极性共同举办,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形成系列,形成气候。

这次全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培育工作会议,以及配套举行的专题论坛,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大力支持,各方面的积极响应。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副司长专程莅临作重要指导讲话,陈瑶副厅长作了主题报告;东道主温州市文化局介绍了宝贵的经验,各地交流了近年来在传统表演艺术精品培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有效做法;张卫东、黄大同、吴露生、周冠均、马来法、徐金尧等6位传统表演艺术领域的专家作了专业指导讲座,会议还特邀了杭州剧院经理柯朝平从舞台表演艺术市场推广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沈勇老师等艺术科研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传承的方法途径。这两天的会议及论坛,时间不长,内容很丰富,效果很好。大家普遍反映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我们这次会议,既是传统表演艺术系列活动的小结,是近几年来全省传统表演艺术项目保护传承的总结,同时也是传统表演艺术项目保护传承的一次再动员。当前,我们面临大好的形势,面临大好的机遇。7月23号,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第22次集体学习,胡****总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总书记的这个讲话很长,对文化改革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当前各地正在组织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在不久前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题目为《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胡****的重要讲话,******的重要文章,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这两个重要文件,与党的十七大精神是一脉相承,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遗产事业的高度重视。这两个文件,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凝心聚力,鼓足干劲,争取有更大的作为。

借这个机会,我想讲几点:一,什么是精品;二,为什么要抓精品;三,精品抓什么;四,精品怎么抓;五,要抓到什么程度。这既有听了专家学者的讲课及各地经验交流后的启发,也是这多年来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的提炼和概括。

一、什么是精品

关于什么是艺术精品,我概括和提炼,有这么几种表述:一是“三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二是“三精”,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是“三度”,有思想高度、有历史厚度、有市场热度;四是“三上”,内容健康向上,艺术质量上乘,剧场上座率高;五是“三力”,有思想穿透力,有艺术感染力,有强烈的吸引力;六是“三叫”,领导叫好,专家叫绝,百姓叫座。虽然有各种表述,各种提法,但大同小异,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实际上就是三个方面的取向:一个是政府的取向,一个是专家的取向,一个是观众的取向,这三者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从党委政府的取向来讲,要讲政治,讲主旋律,讲教育意义,要讲社会效益,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专家的取向,主要讲作品的内容要有含金量,讲作品的构思、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成为传世之作。人民大众,讲好看,百看不厌,或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或是能够表达心声,表达心愿,或是看了以后身心愉悦,身心开泰。我认为,政府、专家、大众,这三者从根本上讲是相一致的,不矛盾的,这是一种水乳交融、互相渗透的关系。

我个人觉得,三者的基本精神,要遵循和把握好之外,应当更加注重群众是否喜爱。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如果一场演出,或者一个节目演出中,喝彩声、叫好声、掌声不断,那肯定是好节目,那肯定是精品。所谓精品,就是老百姓经常叫好的作品。所谓精品,就是老百姓和市场经常点播的作品。群众的喜爱才是最重要的。精品的生命,在于人民群众的承认和选择,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就不是真正的精品。精品要不为评奖,要为人民而生。古往今来,一切艺术经典和传世之作,都是因为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和喜爱,才最终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道理,也是文艺发展的根本规律。

二、为什么要抓精品

我用四个“必然要求”来概括抓好精品工作的意义。

(一)抓精品,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的非遗工作,当下应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对此项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这是个好现象;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非遗领域,特别是传统表演艺术的市场还是在萎缩。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经济全球化,我们的非遗特别是传统表演艺术依然岌岌可危,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也是两分法,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刚才,马来法老师、吴露生老师说,传统表演艺术,也曾经辉煌、曾经有激情燃烧的岁月。遥想当年徽班进京的时候,那时候相当红火,那时候人的讲话不是现在这种语言,说的还是《红楼梦》、《水浒传》中的语言,做事慢条斯理,再加上那时候没有电视、电影等文化活动,就算皇孙贵族寂寞了、孤单了,没有《杜拉拉升职记》可以看,没有《潜伏》可以看,别无选择,也只能看看戏,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当时如果有一个名角,有好的戏,想不红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