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提示
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梗概。安娜形象。安娜悲剧的社会意义。《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特点。
生平与创作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俄罗斯图拉省克拉皮县亚斯纳雅·波良纳一个贵族家庭。父母早逝,他主要在姑母的监护下长大。1844年进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学习,后转法律系。在大学期间,他对文学和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并深受卢梭的影响。1847年,他因对学校教育不满,退学回到自己的世袭庄园。这是托尔斯泰精神、思想的茫然和混乱期,他进行了一些不成功的农业改革,又在莫斯科上流社会胡混了一段时间。1851年,他到高加索服军役,参加了对车臣人的作战;随后,他又在克里米亚参加了与英、法、土联军的作战,从军前后达6年,其间,他多次从死亡和作俘虏的厄运中侥幸逃脱。这一时期,托尔斯泰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童年》、《少年》等小说。1857年退伍回到庄园,继续农事改革。1857年创作《青年》。
《童年》、《少年》和《青年》是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表现心灵成长和道德完善的过程。主人公尼古连卡出生贵族之家,敏感、多思,他不以一般社会普遍的原则看待事物,而使他所耳闻目睹的一切都经过心灵的检验。尼古连卡的心灵生活是持续的,连贯的,长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扩大,他保持了心灵的完整性以及自我生成,心灵逐渐深邃、丰富,越来越具有社会内容和批判色彩,并逐渐上升到哲学和伦理学的层次。他追求灵魂的纯洁性,追求道德完善,寻求生活的意义,并将这种探索和对俄国社会出路的探索结合起来。这种以心灵探索为中心安排情节、组织材料的小说,将心理描写从过去用来刻画性格的手段的地位,提升到目的本身。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一篇名为《《童年》和《少年》、《列·尼·托尔斯泰伯爵战争小说集》》的书评中写道:“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这是对托尔斯泰小说心理描写特点的出色概括。
1857年,托尔斯泰前往德国、法国和瑞士考察。这次旅程加深了他对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恶感。1862年,托尔斯泰和莫斯科著名医生的女儿索菲亚结婚。新婚生活激发了他极大的创作热情。1863年,他发表中篇小说《哥萨克》。1863-1869年,他完成了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作品,卷帙浩繁,出场人物550个以上。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家族的生活、活动为主线,四个家族之间又通过彼此家庭成员的恋爱、婚姻关系联结起来。主要人物有罗斯托夫的女儿娜塔莎,包尔康斯基的儿子安德烈,别祖霍夫的私生子比埃尔等。小说将他们的命运和变化放置在欧洲1805-1820年广阔的战争与和平的背景中加以展示,以1812年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为高潮,结束在十二月党人酝酿起义的过程中。《战争与和平》被称为“史诗小说”。罗曼·罗兰认为《战争与和平》以民族、人民为主人公,表现了英雄精神,结构上“像生活似的,没有头也没有尾,它就是永远处在运动中的生活本身”,是真正的史诗。托尔斯泰自己也说:“在《战争与和平》中我喜欢人民的主题。”《战争与和平》的确在对历史和人的理解上有重大突破,他将个体的人还原为群体的人,又将群体的人投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深广的历史天幕上,因此,史诗性是由《战争与和平》内在的艺术张力奠定的,并不完全因为外在的“大”和“长”。
托尔斯泰完成《战争与和平》以后,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世界观酝酿着巨变。长期的内省式生活,以及现实中无法化解的矛盾,持续在他精神中激起反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矛盾是,他强烈地感到,作为贵族和地主,他在农奴面前是有罪的。哪怕解放了农奴,贫与富的对立仍使他摆脱不了罪恶感。他殚精竭虑地探索解决之道,却没有完满的答案。1873-1877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忠实地记录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危机感。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农业连年歉收,农民运动此起彼伏。托尔斯泰的内心矛盾加深,为了寻找出路,他深入接触社会生活,并大量阅读有关社会、道德、宗教等方面的著作。这一切促使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变,与原先所属的贵族阶级决裂,转变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进而建立起以“爱一切人”,“勿以暴力抗恶”,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摆脱罪恶为主要特征的“托尔斯泰主义”思想体系。思想转变之后,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复活》。这部长篇小说讲述贵族聂赫留朵夫早年诱奸少女玛斯洛娃,导致她最后的堕落,后来他良心发现,开始忏悔赎罪的过程。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探索型主人公的一个总结。《复活》中,贵族需要忏悔和赎罪以使灵魂得到更新,才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忏悔和赎罪的过程与对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教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猛烈批判之间具有同构性,表现了列宁所称道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同时,也充斥着“托尔斯泰主义”的说教,如宣扬“勿以暴力抗恶”,“博爱”与“宽恕”,“道德自我完善”等。《复活》将托尔斯泰长期精神探索的最激进的成果表现了出来,主人公的精神转变被提升到基督教对人类终极意义上的祝福的高度来看待。主人公精神探索的真诚,那种近乎自虐的灵魂拷问,自觉的人类承担,具有巨大的道义上的力量。
托尔斯泰不仅思想产生了巨变,而且致力于按照新的世界观生活。他吃素,穿简陋的衣服,和农民一起播种收割,为农民办学,专门给他们写作品,甚至要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为此他与其他家庭成员发生了矛盾冲突。在极度痛苦和矛盾中,托尔斯泰于1910年离家出走,企图自己彻底摆脱贵族生活,途中得了肺炎,于11月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火车站,终年82岁。
托尔斯泰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晚年的托尔斯泰在全世界享有崇高声誉,拥有众多的信徒,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情节梗概
贵族奥布朗斯基与前法语教师的暧昧关系被妻子杜丽发现,引发家庭的混乱。他的妹妹安娜·卡列尼娜从彼得堡乘火车赶到莫斯科,前来调解哥哥的家庭纠纷。在车站,她与近卫军军官、贵族渥伦斯基相遇。本来渥伦斯基正在追求奥布朗斯基妻子的妹妹吉提,但自从见到安娜后,就抛开吉提,转而追求安娜。在舞会上,渥伦斯基对吉提态度冷淡,却和安娜翩翩起舞,谈笑风生。安娜明显感到渥伦斯基的男性魅力,也陶醉于自己对渥伦斯基的吸引力。吉提目睹此情此景,深感痛苦。渥伦斯基随安娜一起回到彼得堡。当安娜在车站看到来接她的丈夫卡列宁那一对大招风耳时,她心头产生了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晚上,卡列宁走进房间提醒她就寝的时间,安娜感到重新回到旧有的生活轨道,她在莫斯科时闪烁在眼睛和微笑里的那股生气不见了。
奥布朗斯基的朋友、贵族地主列文从乡下来探望他,他的真正意图是向吉提求婚,但遭到拒绝。到此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一亮相。在随后的章节里,故事集中在安娜和列文身上,两条线索并行展开,交错发展。
彼得堡上流社会由三个不同的集团组成:第一个属于政府官吏集团,第二个是年老色衰、慈善虔敬的妇人和聪明博学、抱负不凡的男子所组成的集团,第三个是社交界集团。安娜以前与第二个集团多有交往,现在却更多地出入社交场所,因为在这些地方能遇到渥伦斯基。由于和渥伦斯基交往频繁,引起社交界的议论和卡列宁的不满。卡列宁无论是开诚布公地劝说,委婉地提醒,还是直接警告,都改变不了安娜与渥伦斯基交往的坚定态度。
吉提因失恋而生病,为恢复健康,父母带吉提出国旅行。列文带着失望回到自己乡间的庄园。春天欣欣向荣的自然美景冲淡了他的失望,他在森林中打猎,又投身到农事生产中。安娜胸中的爱火在熊熊燃烧。在一次赛马中,渥伦斯基不慎坠马。在看台上的安娜无法掩饰内心的不安,神态失常。卡列宁看到安娜不顾起码的社交礼仪,就强令安娜回家。在路上,安娜向卡列宁坦言了自己和渥伦斯基的情人关系。卡列宁想到用决斗解脱困境,但他怕死,就放弃了。他又想到离婚,因担心离婚影响声誉和仕途,也放弃了。他决定维持他和安娜表面的夫妻关系。安娜在丈夫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毅然和渥伦斯基同居,随后一起出国旅行去了。
列文亲自管理庄园,和农人一起劳动,热心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试图抵御日益逼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农村的入侵。但他作为地主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并不一致,他的改革无法得到农民的支持,最后以失败告终。吉提从国外疗养归来,恢复了健康。列文和吉提又见面了,列文再次向吉提表达爱情,得到应允。不久他们结婚了,一起回到了列文的乡间庄园。在国外旅行期间,安娜全身心沉浸在幸福之中。渥伦斯基虽然从爱情中感到幸福,但爱情却不能占据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开始从事艺术收藏,以发泄过剩的精力。他们从外国旅行回到彼得堡,安娜回国的目的之一是看望儿子,她的要求没有得到卡列宁的答复。在儿子生日这天,她偷偷赶到卡列宁家,紧紧地拥抱着儿子,热泪盈眶。不久,卡列宁走进来,安娜随即拉下面纱匆匆离去。彼得堡社交界对安娜关闭了,她出席一场音乐会时,受到一个贵妇人的羞辱,安娜只好和渥伦斯基动身前往渥伦斯基的乡间庄园。在乡间庄园,他们的生活寂寞而无聊。安娜除了渥伦斯基的爱情,一无所有。她越是重视这爱情,就越怀疑渥伦斯基对自己的感情。她变得专断,疑神疑鬼。渥伦斯基希望保持自己的社交生活,他对安娜的烦躁也难以忍受。他们终于发生了争吵,渥伦斯基说了许多绝情的话,然后出门而去。安娜觉得爱情已经破灭,她彻底绝望了。她乘车来到车站,希望能够追回渥伦斯基。在车站,安娜忽然回忆起初次和渥伦斯基相遇时,一辆火车轧死人的情形。安娜于是向驶过来的火车扑去,结束了生命。
列文从家庭生活中获得了幸福,但他的精神却处于紧张的探索当中。他思考俄国的出路,思考人生的意义。最后他在和农人的交往中、在大自然中获得了对上帝的坚定的信仰,内心终于平静下来。
分析与评论
小说女主人安娜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是一个已婚的贵族女性,不仅容貌美丽,举止优雅、雍容,而且真诚、善良,精神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但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在八年前,由姑妈做主,被嫁给了大她20岁的卡列宁。这是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卡列宁出身贵族,是政府高官,外形庸俗,性格虚伪冷漠,行事刻板僵化,功名利禄之心使他精神枯竭、感情贫乏。作为安娜的丈夫,他重视的只是婚姻的外在形式,对安娜礼貌有加,却从不关心她的内心感情,在麻木不仁中葬送了安娜八年的青春和生命。与卡列宁一起生活了八年的安娜,不知道爱情为何物,以为生活、婚姻就是如此。直到她遇见渥伦斯基,生命的激情和活力才被激发出来,产生了追求真诚爱情和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安娜与渥伦斯基第一次相遇是在车站。在上下车的瞬间,两个人双目相对,注意到了对方。渥伦斯基眼中的安娜是这样的:
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基已经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这是安娜第一次出场,托尔斯泰强调的是安娜身上被压抑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眼睛和微笑不自觉地传达出来。安娜第一次与渥伦斯基见面,就对他颇有好感。渥伦斯基随后展开的锲而不舍的追求逐渐唤醒了安娜内心追求真诚爱情和新生活的欲望。在和渥伦斯基感情发展的过程中,她的真诚、善良及内心生活的丰富逐渐展露出来,她和社会的冲突也随之加剧。她热烈地追求个性解放、爱情真诚、婚姻幸福,却被迫以自杀结束,成为一场悲剧。
作为女性,安娜将幸福寄托于一个理想的婚姻,而她的丈夫卡列宁不能给她这样一个婚姻。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卡列宁是个很糟糕的丈夫,他很文明,有权有势有地位,但僵化、虚假、自私、冷漠。他在知道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私情后的所作所为,更充分地暴露了他的丑恶嘴脸。例如,为了体面,卡列宁坚持要同安娜住在一起;起初他不同意与安娜离婚,终于同意离婚时,又把儿子抓住不放,尽管他并不爱这个孩子,这样做只是为惩罚安娜。这些所作所为,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原因。
安娜追求幸福,把希望寄托在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和婚姻上。渥伦斯基能否给她这样的爱情和婚姻呢?
客观地说,渥伦斯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安娜的要求。渥伦斯基出身豪门,列身军籍,年轻英俊,风度翩翩,殷勤慷慨。这样的男子通常总是受女性青睐的。他与安娜第一次在火车站相遇时,火车不巧压死了一个人。安娜闻后替死者的家属和孩子没有人养活而担忧,渥伦斯基立马给了死者妻子200卢布。这个举动给安娜留下深刻印象。他追求安娜,最初的确是为了享乐和虚荣心,并没有超出上流社会成员的行为范式。但后来他在安娜爱情的感应下,情感变得严肃而专一。因为与安娜的爱情,渥伦斯基其实牺牲了许多。他承受了各方压力,退出了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甚至为安娜而自杀。但渥伦斯基并不是一个有独特思想和丰富精神内涵的人,他只是一个标准的贵族青年,精神境界相当平庸。因而,他始终只钟情于安娜的外在气质和相貌,只知道寻欢作乐,并不理解也没有尝试理解安娜的精神世界;安娜被上流社会围攻,被卡列宁折磨,精神异常痛苦,这些渥伦斯基都无法感同身受,甚至觉得厌烦。渥伦斯基最后并未变心,他只是心冷了。安娜把渥伦斯基的爱情看成生命的唯一支柱,现在这支柱垮了。这一击对安娜是致命的。
对安娜的悲剧,上流社会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流社会本是虚伪堕落的标本,勾引通奸、争风吃醋本是家常便饭,甚至被看成时尚体面的事情。奥布朗斯基与前家庭教师偷情,除了他的妻子,没有人大惊小怪;渥伦斯基的战友彼特里茨基与伯爵夫人鬼混,没有人认为不妥。社交界最后一致反对安娜、拒绝安娜的原因,并非由于她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不道德,而是她太道德、太认真,她敢把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公开,她要追求表里如一的爱情,要光明正大地缔结新的婚姻。她的叛逆行为,等于是对整个上流社会的羞辱,自然招致了他们的报复。安娜有一切美德和智慧,却没有新的理想和目标。她被排斥在社交界之外,对于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贵族社交生活的安娜来说,这打击是巨大的。她本来还有渥伦斯基,但当她认为渥伦斯基的爱无法挽回时,她只得自杀。安娜之死,是对虚伪、堕落的俄国贵族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抗议。
读者看《安娜·卡列尼娜》,往往特别留意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线索,对小说中列文这条线索关注不够。其实这条线索是同样重要的。列文出身贵族,有托尔斯泰心目中纯粹意义上的贵族美德,他以自己出身世袭贵族而自豪,但决没有上流社会的恶习,而保持着纯洁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亲近自然。他的性格特点,使他的精神探索具有了善和美感。虽然列文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但学者们通常把列文的形象当成一个悲剧形象理解。这是因为贵族阶级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急剧没落,列文为此十分愤慨和不安,他想通过贵族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使自己的阶级适应时代,进而脱胎换骨。他的探索因此在两个方面展开:他一方面在自己的庄园进行农业改革,如在保留地主所有制的前提下,吸收农民当股东,以提高他们参与生产的兴趣,并缓和阶级矛盾。但农民并不领情,他们不信任列文,也不合作,使列文的理想遇到很大的挫折。列文因此精神十分痛苦,以致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体现了他的悲剧性。他的探索的另一方面在精神和道德领域。在社会探索碰壁后,列文转向内心世界,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和平静。婚姻在他的精神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最后列文从大自然和农民那里获得启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活着”,要不断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我们未必要同意列文精神探索的结论,但他执著地追求生命意义,执意要弄清楚为什么活着,执意追求灵魂丰富的生活,追求道德纯洁,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也是可以效仿的。
作为托尔斯泰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心理描写有崭新的状态和丰富的意义,代表了托尔斯泰小说心理描写的最高成就。托尔斯泰在小说中着力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安娜追求真诚爱情和婚姻幸福的过程,列文探索生活的意义和社会出路的过程,都在心理世界激起巨大反响,或本身就在心理世界展开;人物的追求和探索以心理过程的阶段性划分和说明它的进展,以心理变化标志它的结果。心理活动在小说中是一个连贯的、持续的过程,其本身具有自足性和可解释性,它蕴涵了小说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写心理发展过程,也使传统小说中性格和情节因素发生了变化。一般现实主义小说中,性格是外在的,是凝固化了的人物“标识”,不管它是二重性的或单一化的,是情欲还是道德化的品格,都具有恒定不变的特点。《安娜·卡列尼娜》中,性格特征让位给心理特征,主要人物以流动的、丰富的心理特征显示自己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托尔斯泰逐渐发展了这样的观念:心理活动的丰富性是人物内在生命价值的体现;人具有未完成性,他向善或向恶的转化取决于心理探索和更新的能力。情节不再是外在事件的演绎,它依附于心理发展过程。安娜和列文的心理过程还有明显的差异,安娜侧重于情感的矛盾和斗争,列文则偏向智性思考和顿悟。托尔斯泰在心理表现的手法上也作了种种探索,有剖析式的心理分析,有他人的观察和感受,有外貌特征的描写等,都传神而有分寸。最后,安娜临自杀前的心理形态被一些学者看成是开启了日后小说中意识流描写的先河。
《安娜·卡列尼娜》体现了出色的结构艺术。它有两个平行发展的线索:从外表看,除人物间的亲族关系和偶然交往外,列文的故事和安娜的故事很难纠缠在一起;实际上,两条线索的结合点是思想的联系。“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农奴制改革使俄国社会的旧基础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社会动荡。在这个过渡时期,一个有思想和灵魂的人必然要为寻找社会的出路,为精神和灵魂寻找归宿。安娜和列文的结局从正负两个方面为这一时代课题提供了答案。
对大自然的出色描写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大自然因素频繁地出现在托尔斯泰作品中,使他成为文学史上最擅长表现大自然的作家之一。《安娜·卡列尼娜》中,大自然不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更作为影响人物感情和思想的重要因素,始终与列文紧密联系着。列文身为贵族,却无法容忍上流社会的社交宴饮生活,乡间、土地是他的根脉所系,除非迫不得已,他很少离开那里。初春冰雪消融时刻的溪流,夏天的刈草场之夜,是全书最动人的部分之一。列文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获得灵感;他的探索的最终结果,完成于雷电交加之夜:神力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启示了一个庄严时刻的到来。
关键概念
精神探索型主人公 心灵辩证法
思考题
1.简述托尔斯泰小说中精神探索型主人公的精神发展轨迹。
2.安娜悲剧的社会批判意义何在?
3.列文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
4.简述《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