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地理之谜
15102600000017

第17章 神奇的自然之谜(1)

海底“浓烟”之谜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他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的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的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出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他们还注意到,在这些温度很高的喷口周围,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这里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生活着许多贝类、蠕虫类和其他动物群落。

巴勒等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泉”可能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温在研究了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在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为什么沉积物中钙、铁等的含量这样高?奥温认为这可能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物质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估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倍左右。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以至极地也出现温暖的气候。

在海底“浓烟”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人们期待着科学家能有新的发现。

哈纳斯湖怪之谜

世界上有两个著名的“湖怪”出没的湖,一个是英国的尼斯湖,另一个就是我国的哈纳斯湖。

哈纳斯湖位于雄伟壮观的阿尔泰山主峰南坡。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终年冰雪覆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北起友谊峰,南至卧龙湾,面积约25万公顷的阿尔泰山最具自然特色的景观区,就是哈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哈纳斯湖起源于友谊峰冰川,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积水形成了哈纳斯湖,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湖群。哈纳斯湖呈弯月状,南北延伸,长24千米,最宽处2.6千米,最深处188.5米,有六道向湖心突出的山峰,湖区四周群山环抱,东西两岸陡峭处是浩瀚的原始泰加林海,北端入湖三角地带是沼泽草甸。天鹅、大雁、黑颈鹤等珍禽游乐于此。哈纳斯湖水一天中随光线角度不同,颜色不断变化,一年中随季节不同也会出现水质变化引起变色现象,因此又被称为“变色湖”。然而,它之所以令世人瞩目,并非因变化莫测,更主要是因为湖中的“湖怪”。哈纳斯湖的“湖怪”传说由来已久。

阿尔泰山系大多是哈萨克牧民,而在湖区生活着的却是数十户与世隔绝的蒙古族牧民。这些当地的蒙古族牧民世代以来尽管从小在湖边长大,却从不敢到湖中捕鱼、游泳和划船。因为,他们的父辈或祖辈从小就告诫说,湖里有“湖怪”,而他们自己也会感觉到,在漆黑的夜晚,远处的湖面上常会发出隆隆的巨大声响,即使白天在湖边吃草的牛和羊有时也会莫名其妙的失踪。据说,早在1931年,就有一位牧民看到有十几条硕大的鱼形怪物在湖面上上下翻腾。19世纪末,还有个俄罗斯人在湖中捕获到一条巨鱼,有几吨重,十几米长。

1981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考察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并将哈纳斯湖怪问题列入关注范畴。从此,“湖怪”引起了我国科研部门的注意。

1987年7月,新疆环保科研所派出了一只考察队来到了哈纳斯湖。在此之前新疆大学的一支考察队也已来到此地,据新疆大学考察队一些队员说,他们在湖里发现了一条有“北京212吉普车”那样大的巨鱼。7月24日,新疆环保所考察队员登上了湖边的骆驼峰,从峰顶上的一个八角亭向湖面上望去,湖面突然像是有一团团的红赫色水藻漂浮着,一个拿着望远镜的队员喊到:“那是大鱼!”在惊喊中,队长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原来,那些看似红褐色的水藻团的东西其实就是大鱼,在望远镜中,鱼头上巨大的眼睛清晰可见。到了中午,这些巨鱼竟达到了60余条。那么,这些鱼到底有多大呢?据他们估算,鱼头宽度大约有1~1.5米,鱼体长10米以上,最大的鱼有15米长,重量约在两到三吨。这些巨鱼的发现,极大地振奋了考察队员们的情绪,为了捕捉巨鱼,他们专门做了两个巨型鱼钩,放上羊腿和活鸭,企图垂钓巨鱼,但是并没有成功。

哈纳斯湖发现巨鱼的消息很快轰动了世界,不少国外科研机构和观光者纷纷涌来,想要一睹“湖怪”的真面目。同时,人们也不禁要问:这样巨大的鱼是什么鱼呢?

新疆环保所和新疆大学曾目击巨鱼的考察队员们认为,被称为“湖怪”的巨鱼就是巨型的哲罗鲑,它属于鲑形目鲑鱼科,是一种产于北方的冷水型食肉鱼类。它在繁殖季节鱼体呈红褐色,因此当地人又叫它“大红鱼”。

但是,人们都知道哲罗鲑一般身体不过两米,据记载最大的体长也不过3.73米,体重最多为506千克。如今考察队员看到的湖中巨鱼比这种鱼的正常体积大了好多倍,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异与困惑。人们不禁要问:“湖怪”真是哲罗鲑吗?如果是,它们在哈纳斯湖中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大?如果不是,那它又是什么动物呢?

“平顶海山”之谜

在夏威夷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斐济群岛一带的深海海底,有一座座奇异的海山,它们的顶部像被截掉一样,都是平坦的,被称为“平顶海山”。

这种海山除太平洋外,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亦有存在,它们有的孤独地耸立于海底,有的成群出现。平坦的顶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从几百米到二三十千米不等,顶部离海面最浅为400米,最深为2000米。美国海洋地质学家赫斯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平顶海山”是沉没了的岛屿,就像神话中描述的“阿特兰提斯”王国那样。但他无法解释海山的顶部为什么如此平坦。

后来,人们从“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了呈圆形的玄武岩块,据此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一座座海底火山,顶部是火山口,被火山灰等物质填平了,所以呈现平顶。年龄测定表明,它们形成于距今1亿年至2500万年之间的火山大量喷发时期,这就给火山说提供了一个依据。

20世纪50年代,人们从太平洋西南的凯普一约翰。

平顶海山”的顶部打捞到造礁珊瑚、厚壳蛤以及层孔虫等生物化石,以后在太平洋中部又有类似的发现,表明“平顶海山”的顶部过去有过珊瑚礁发育。造礁珊瑚需要生活在有光照的水里,因而其生存的最大水深在50米左右。这说明曾有一段时间,海山顶部的水深不超过50米。由于此时的海山顶部离海面近,风浪就有可能将其削平,并在其上发育造礁珊瑚。以后,海山下沉,沉到水深400米以下的地方,所以“平顶海山”上就残留着以前发育的造礁珊瑚和其他喜礁生物。但美国学者德利指出,海底火山不一定发生过上升和下沉,可能是在天气寒冷的冰川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使海底火山的顶部露出海面被风浪削去。但有些“平顶海山”的顶部直径达二三十千米,说它是被风浪削平的似乎难以使人相信。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孟纳德认为,太平洋中的“平顶海山”都位于一片原来隆起的地壳上,他称之为“达尔文隆起”。这些隆起的海山顶部接近海面,被风浪削平,尔后,整个隆起下沉,便形成了今日的“平顶海山”。但有一些人不同意孟纳德的见解,他们认为没有事实证明“达尔文隆起”曾经存在过。

看来,要想解开“平顶海山”这个谜,科学家们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

鸣沙之谜

鸣沙,就是会发出声响的沙子。鸣沙,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威尔斯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在中国也有三个特别有名的鸣沙地。

第一处,是甘肃省敦煌县城南6千米的鸣沙山。《太平御览》和《大正藏》这两部书里曾经记载过它,那时候叫“神沙山”、“沙角山”。鸣沙山东西大约有40千米长,南北大约有20千米宽,高有数十米,山峰陡峭。它的北麓就是特别著名的月牙泉。

人们如果登上鸣沙山往下看,只见沙丘一个接着一个,其是沙丘如林。人们如果从山顶顺着沙子往下滑,那沙子就会发出一阵阵的声响,不绝于耳。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的时候,鸣沙山上就会有丝竹弦的声音,好像在演奏音乐一样。所以,人们称它是“沙岭晴鸣”,是敦煌的一大景观。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大将率领军队出征作战,曾经在这个地方宿营。一天夜晚,天上突然刮起了狂风,刮得黄沙漫天飞舞,遮天盖地,神鬼哭泣。等到风停了以后,大将和他的士兵全都被埋在漫漫黄沙下边,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后来,人们时常可以听见从那山上、从那沙子里传来一阵阵鼓角之声,就好像大将正在带领军队行军作战。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了“鸣沙山”。

中国的第二处鸣沙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黄河岸边的鸣沙山。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文章当中描述过它:“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会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

中国的第三处鸣沙地,是库布尔漠罕台川两岸的响沙湾。响沙湾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南25千米的地方,又叫“银肯响沙”。这处沙山有60米高,100米宽。人们只要一走进响沙湾,就会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好像手风琴拉出的低沉的乐声,如泣如诉;有的又好像丁当作响的银铃,如醉如狂,好像整个沙漠都在歌唱。

响沙湾里的沙子,发出来的声响有时好像飞机擦过天空发出的轰鸣声,有时又好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拉响的汽笛声。这沙子发出声响有时是因为有风,有时却没有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们都能够发出声音。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在中国的鸣沙山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鸣沙,又叫做“响沙”、“哨沙”和“音乐沙”。人们发现,鸣沙一般都在海滩或者沙漠里边。鸣沙发出来的声响,一般都是在风和日丽或者刮大风的时候,要不就得有人在沙子上边滑动。在潮湿的天气、雨天和冬天的时候,鸣沙一般都不会发出声响。另外,人们还发现,只有直径是0.3至0.5毫米的洁净的石英沙,才能够发出声响,而且沙粒越干燥声响越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沙子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呢?古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以为这是神鬼在作怪,是地狱的魔鬼在呼叫,是美丽的女妖为了引诱船员们而在沙滩上歌唱,是地下寺院里的钟声在呼唤着僧侣们去祈祷。于是,许许多多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就在人们当中流传开了。阿拉伯半岛的“钟山”,就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半岛有一个寺院。寺院的僧侣很多,他们每天都要随着敲响的钟声背诵经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刮起了凶猛的风沙。后来,风沙越来越凶猛,慢慢地就把这个寺院掩埋了,寺院里的僧侣们死的死、逃的逃,从此这里没有了人烟。可是,路过这里的牧民和游客却经常听到一阵阵悠扬的钟声,这钟声就是寺院当时每天敲打的那种钟声。人们听了,感到特别纳闷:寺院早就被沙子掩埋了,僧侣们也早就没有了,这钟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又是谁在敲打着大钟呢?嗯,这可能是神灵在敲钟吧!从那儿以后,人们就把这里的沙山叫做“钟山”了。

苏格兰有一个名字叫布鲁斯特的博物学家听说了这件事情,就专门赶到“钞山”,打算好好地考察一下这是什么原因。他找了一个当地人当作向导,朝着“钟山”爬了上去。布鲁斯特爬着爬着,发现“钟山”上的沙只要一移动,就会发出一种竖琴被轻轻拨动的声音;当沙子移动得特别快的时候,那沙子就发出来一种湿手指在玻璃上摩擦的声音。他还发现,沙子流到山脚以后,激起的回响又像打雷一样。布鲁斯特索性坐在了一块岩石上,仔细地听了起来。忽然,他觉得那声音越来越大,就连自己坐着的那块岸石都被震动了。布鲁斯特感到特别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他说不出这其中的科学道理。

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种自然现象,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科学家们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沙粒和沙粒之间的空隙有空气,空气在运动的时候,就构成了一个个“音箱”。当沙丘山崩塌以后,空气在空隙之间出出进进,就会引起空气的震动。当空气震动的频率恰好与这个无形的“音箱”产生共鸣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响。

有的人认为,由于不同的风向长期吹动着沙粒,使它们变得颗粒大小均匀,非常洁净,也具有了好像蜂窝一样的孔洞。鸣沙能发出声响,可能就是由这种具有独特表面结构的沙粒之间的摩擦共振造成的。

前苏联一个名叫马里科夫斯基的科学家,在考察了前苏联卡尔岗上的鸣沙以后,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他认为,每个沙丘的内部,都有一个又密集又潮湿的沙土层,它的深度是随着雨水的多少而改变的。夏天的时候,这个潮湿层就比较深,它被上面的沙土层全部覆盖了起来,潮湿层的底下又是干燥的沙土层,这就可能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当沙丘崩塌、沙粒沿着斜坡往下滑动的时候,干燥沙粒的振动波传到潮湿层的时候,就会引发共鸣,使得沙粒的声音扩大无数倍而发出巨大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