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15101600000008

第8章 刘佳芬:恒爱如春 热情似夏

刘佳芬,现任宁波市达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1977年参加工作,1991年转入象山县聋哑学校任校长,由此开始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度弱智学生生活教材套》、《支持性教育自主活动丛书》,其中《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成了浙江省特殊学校征订教材。曾获******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校长、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刘佳芬校长以其超前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策略,优良的个人素质,一直致力于特殊教育的深化工作。

作为宁波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弱智儿童学校达敏学校的校长——刘佳芬,不仅要管理10个班级、22位教师和103名学生,并要为这些特殊儿童的学习成长,为这所学校的管理日夜辛劳。在外人看来,无疑是非常辛苦的,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校长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正如后来接受记者采访的达敏学校教导处主任陆雪萍老师所说,刘佳芬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但她更像一位慈母,一个知心姐姐,一个知心好朋友。

从心开始用心做

在从事聋教事业的伊始,面对一群听不见也不知怎么去说的孩子们,虽然刘佳芬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也是带着满满的爱心而来,她还是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和茫然不知所措的无助。直到她看见一个聋哑女孩在跳为比赛准备的印度舞时,刘佳芬怔住了,那是多么美丽的身姿和忘我的投入啊!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刘佳芬由衷地爱上了这群与众不同的孩子,也决定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特殊教育这个伟大的事业。

在为象山聋校东奔西走六个年头之后,刘佳芬来到了达敏学校担任校长一职。达敏学校是一所从事智障人群教学的特殊学校,就读的学生年龄从7岁至19岁。虽然此前已有从事特殊教育的经验,可当刘佳芬面对这些学生时,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惊:食堂里,一个个吃得脏兮兮的;上课时,癫痫病说发作就发作……这些孩子将来怎么走上社会?又该怎样生存?

可是,“永不言败”就是刘佳芬最突出的品质之一,艰巨的任务在她看来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主动迎头赶上,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心血,而“从心开始用心做”正是她面对困境时最真实的写照。

首先,她把师德定义成爱,一个好的老师,在拥有教学经验的同时,必须把爱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相比普通的孩子,智障孩子更需要关爱,需要不断的鼓励,才能使他们建立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在她的管理之下,宁波市达敏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充满了爱。在她的不断努力中,达敏学校不仅在全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走向国际,这也是刘佳芬校长宏伟目标的体现。

市委教育工委黄士力书记曾经十分到位地评价刘佳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与核心,体现在刘佳芬身上的师爱是一种大爱和无私的爱。二十年如一日,她痴爱特教事业,奉献青春,创新创业。她真爱残疾学生,慷慨解囊,不求回报。她致力于研究特殊教育,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刘佳芬是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和缩影,是教师党员学习的标杆。”

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与坚持已经十分难能可贵,刘佳芬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管理经验和办学思路。

恒爱立校,温暖如春

在采访过程中,当问及“恒爱立校”办学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时,刘校长对我们说了一句话,让记者记忆犹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从爱出发的。特殊教育更是如此。”的确,在面对一群智障学生的时候,也唯有爱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自卑,也只有爱才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如果没有爱,如果不是打心底喜欢,做这些孩子的老师,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因为特殊教育这一行,真的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所以,在达敏的校园里有一个自然而然的习惯,那就是一秒钟,都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这些年来,刘佳芬一直以改革创新为己任。为打造达敏学校的品牌,她提出“生态的课程,开放的教学,爱心的教师,快乐的学生,平安的校园”的建设目标,创建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逐步完善和形成了达敏精神“敬业博爱通达敏慧”以及“恒爱如春”的校园文化。

在刘校长看来:“敬业是动力,崇敬事业才能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博爱是根本,要求不仅要爱那些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更应该爱那些特殊的残疾孩子;通达是品行,我们要求,要做到通情达理;敏慧是追求,要求智慧型的教师,快乐型的校园,生活型的学生。”

特别的教育给特别的你

正是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刘校长特别提到了达敏学校的课程建设。

从1997年至今,达敏学校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课程建设。1997年11月—2002年,功能性课程——“以生活为核心”,组织全校教师一起,编写了全国同类学校最先进的教材,1~18册18本,包括生活、语文和数学的培智学校校本教材。

2003—2007年发展性课程——“生涯教育社区化”,组织全体教师汇编了教学内容,在全国培智学校课程建设大会上做了专题介绍。

2008年至今支持性课程——“生态环境课程”,组织全体教师编写了支持性教育活动丛书,“劳技教材”、“美工教材”和“活动教材”共八本,经浙江省教材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为浙江省特殊学校征订的国家教材,目前浙江省特殊学校认知教材1~9年级的“生活、语文和数学”,即将编写完毕,2011年将成为浙江省特殊学校的教材以及面向全国特殊学校的教材使用。

“环境是智障学生的生命、生活之所,环境决定着智障学生的生活、生存状况。而智障儿童的诸多障碍,不适应行为的发生多与环境相关。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对智障学生的支持功能,以降低智障学生的障碍度,促进障碍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刘校长和我们提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的积累,生存技能的掌握,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最好的途径就是直接接触生活中的实物,那么设施齐备而又有着丰富教育资源的社区就是最好的直接学习之地。因而,我们冲破封闭式的校园围墙内的课堂,把智障孩子的课堂创设在社区,这样,一个星期两次的课堂教学就在社区,社区中的超市、农贸市场、商场、医院、公园等都是我们教学课堂。学校每周二、三上午空出来的教室成了社会上‘博爱乐园’智障人士的玩乐地点。而且我们的开放教学还把教学送到了那些不能前来达敏学习的学生家里,送到了普通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那些学生中,送到了街道智障人士的俱乐部里。形成了‘学校课堂与社区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建了‘知能整合,知行合一’的达敏教学理论,我们学校的这一创举被专家肯定为:终于看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理论。”曾经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10余位融合教育领域的专家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北师大、华师大等专家教授来到达敏学校现场观摩。在和义大道的一个大超市,几名学生正在买蔬菜,挑蔬菜,看价格,付钱,拿回找钱。孩子们一个个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几名专家悄悄地跟在后面看着,一边看一边点头微笑。不想陈涛华同学一把拉住其中一位英国专家,举着手中的蔬菜告诉这位专家说,这棵蔬菜叫什么,多少钱买的,他给了多少钱,服务员找给他多少钱……直听得这位专家竖起大拇指:“做得好!做得好!”而在另一边的比萨店,两名学生正在临时充当服务员,“您好,这是您点的比萨,请慢用!”一位专家笑着说:“相信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后,完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记者了解到,智障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比普通学生缓慢,具有自卑、怕困难、情绪变化大、情绪难以控制、不能清楚地感知自己需求等特点。针对教学对象这样的特点,达敏学校更是对症下药,从硬件和软件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从而更好地践行“恒爱立校”的办学理念。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达敏学校建有感统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沙盘治疗室、室外游戏设施、个训室等功能各异的场所。

此外,刘佳芬校长和她的领导班子没有忽视学校的软件发展,在达敏学校,每个班主任都拿到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同时积极促使和推荐有意向的教师参加更高一级的心理健康师的培训和考证,其中有一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在课程中注重游戏教学、感统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开展开放式教学,融入社会,接触市民,学会走进社区,组织多项活动,在活动中让这些孩子积极参与,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这些都促进了智障学生心理健康。另外,针对自闭症儿童特设音乐治疗课,针对脑瘫儿童特设感统康复课,对一些情绪障碍学生辅导沙盘游戏等富有特色的个训课,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周班会课和每一堂日常课当中。

刘校长对学生们的爱不仅仅体现在校内教育,同时,在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接触社会上,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刘佳芬带领学生去酒店、超市、菜场、药店等地进行实地教学。刚开始,这一教学计划遇到了重重困难:酒店里正在营业,不欢迎学生到处摸摸碰碰;超市好不容易进去了,却有保安人员跟随,不让学生触摸商品,有的商场根本就不让学生进去……可否成立一个教育协作理事会,吸收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加入,一起来帮助这些智障学生走进社区?刘佳芬为了实现她心中的理想开始四处奔波。终于,第一届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应运而生。

在创办之初,教育协作理事会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力,这些困难来自各方各面。但是刘佳芬并没有放弃,她不仅把这个组织创办了起来,而且经过几年时间,这个组织有了良好的发展。教育协作理事会的成员有老师、智障学生的家长,还有一些刘佳芬的朋友、志愿者等等。一开始,教育协作理事会没有几个人参加,在刚开始运行的时候,非常艰苦。但是在刘佳芬的努力下,很多人被她的热情执著和个人魅力所感染,她的朋友参加了,一些学生的家长参加了,一些志愿者也慢慢地加入了这个理事会。在这个教育理事会的帮助下,很多智障学生都获得了很好的帮助。刘佳芬始终认为,做一件事如果对孩子有意义,那么就应该坚持去做。教育协作理事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体现了她的座右铭——从心开始用心地做。就这样,刘校长挥洒无尽的汗水,付出双倍的热情造就了今天成绩显赫的教育协作理事会,让更多的特殊小朋友获益其中。

艰辛的付出总会收获丰硕的果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办)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许家成教授对教育协作理事会的评价是:这个以特殊教育协作理事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的全社会支持系统,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也是非常领先的。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变化

记者了解到,在达敏学校,孩子很多时候总是脏兮兮的,他们会不管不顾地把自己的脏手往身边的人脸上、衣服上抹去。大多数人见到这种情景总是厌恶地躲开,可是刘佳芬从没有这样过,对于学生她没有一点校长的架子,她和孩子们可以玩在一起,吃在一起,对于孩子们的鼻涕眼泪更是从没有流露出嫌弃的样子。曾经有一次,一个自闭症孩子发疯似的把刘佳芬校长的手抓得鲜血淋漓,周围的人们很是担心,想把孩子抱走,可是刘佳芬却示意大家不要这么做,她知道自闭症的孩子内心里有发泄不出的痛苦,而且又不知如何去排解,为了让他安定下来,自己受点伤流点血又有什么好在意的。

在刘佳芬看来,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刘佳芬要求自己和老师把这些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她说:“不论孩子怎样,在家长那里,他都是宝贝,是天才,是百分之百。”而她能做的只有关爱孩子们,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尽可能让他们多学一点知识,她对学生家长做出的承诺便是“给我时间,我一定让你的孩子有变化!”在刘佳芬的感染之下,一个有爱的团队氛围慢慢形成,每个成员都是内心强大的战士,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虽说辛苦,但心甘情愿。每个达敏的老师都为自己是达敏的一分子而自豪,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幸福的。

月虽残,亮如雪,高挂天空谁笑缺。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像普通孩子一样,受到平等的教育与关爱。刘佳芬带领的达敏学校,以恒爱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对每一个智障的孩子都付出同样的关爱与呵护。在学校里的孩子,他们会用心地照顾与教育。不在学校的孩子,他们也想方设法给予他们同样的爱心。为此,刘佳芬和达敏学校特别组织了送教上门的服务,每个星期他们都组织专门的老师上门去教育那些需要的孩子们。十八岁的君君是送教上门的其中一个孩子,每个星期,君君都会见到达敏学校的老师,教她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比如说话,吃饭等等。为此,达敏学校还特别为君君制订了一套适合她的教育方案。现在的君君会开口说话了,还会读书写字了。在达敏学校的帮助下,君君的病情在一点点好转,虽然还不具备与普通孩子一样的能力,但是在智障孩子中,已经达到了生活自理的能力。早在2002年,君君就是达敏学校送教上门的帮助对象,当时的君君九岁,但是,还不会说话走路,因此君君的父母非常着急。达敏学校知道君君的病情以后,主动把君君挂名在学校。由于当时的君君还在医院接受治疗,没有办法到学校上学,所以达敏学校党支部决定送教上医院,为君君自理做教育,这一送就是九年。

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达敏学校始终坚持对君君的定期教育,每星期都风雨无阻。在九年的时间里,君君的医院换了两次,但始终不变的是达敏学校对她的关怀。刘佳芬坚持认为,每个智障孩子都需要爱,应该平等地爱每一个需要他们关心的孩子。对于送教上门的爱心服务,她始终坚持对不在学校的孩子按时地进行教育,这也印证了她一切为了弱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理念。

雷厉风行,激情似夏

校长的工作总是千头万绪的,刘佳芬也不例外。可她一直坚持着一有空闲就下班级听课和孩子们在一起。如果这堂课在她看来有些许瑕疵,或者还可以变得更好,那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和任课老师交流。有时候,老师的教学出现失误时,她会不留情面地及时指出,老师们也不反感刘佳芬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反而很是欣赏,并做到积极改正。因为他们都是达敏人,他们的心总是向着一个方向——为了达敏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正是因为这种校长和教师互帮互助的氛围,让达敏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周望辉是刘佳芬校长在第二届名师带徒时收的徒弟,现在也在达敏任课。她告诉我们曾经的她在上一个工作单位里有着一份很清闲的工作,她在那碌碌无为了十八个年头,她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再蹉跎下去,于是便调到了达敏学校当教师。在刘校长的带领参观下,周望辉老师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发觉人生也是可以过得如此精彩,那般充实。于是,她在刘佳芬的建议下正式进入了达敏学校。在达敏这样特殊的学校,累和苦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周望辉老师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她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年来自己的变化。刘佳芬身上那股风风火火,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的劲头感染到了自己,她开始觉得自己充满了活力,即使一大堆的工作堆在肩头也依旧可以保持昂扬的战斗力,因为没有什么是可以打倒自己的。

周望辉说在达敏一年所学所想远远超过了她曾经的十八年。就像一名熟识刘佳芬校长的友人所说的那样,“在刘佳芬手下干三年,就能脱胎换骨”。

正是由于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饱满昂扬的工作热情,刘佳芬除了在全国同类教育中首创了“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平台,构建全社会支持特殊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之外,更在全市率先创建了“海曙区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运用支持性教育理念,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最适度的支持,营造最少障碍的教育环境。

支持性教育,破除了以往隔离式教育中对弱势学生的过度保护,消除了人们不应有的怜悯与过度同情,同时激发弱势孩子的潜能,为他们赢得了尊严和公平;在全国领先编写了《中度弱智学生生活教材》,在全省最早成立“智障教育服务热线”,编写的“支持性教育自主活动丛书”填补了全国同类课程的空白,《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且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成为了浙江省特殊学校征订教材……刘佳芬勇立教育改革潮头,不断地为特殊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一路的艰辛,一路的精彩,一路的收获,刘佳芬在教育工作中的宝贵探索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她曾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党员,宁波市师德优秀工作者,宁波市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从1998年开始连续担任了宁波市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2007年任期结束),浙江省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维权岗位先进个人,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教育影响力人物,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一个美丽的女人

何为“美丽”?在记者看来,美丽就是健康,就是自信。真正近距离接触刘佳芬校长的那一瞬间,发现她的眼神里映射着睿智和自信强大的气场让人相信她对未来的把握永远成竹在胸。在事后的采访中得知,刘校长不仅富有年轻的活力,更是有着不一般的魅力。

在工作上,刘佳芬似乎是一台高速运转的马达,但是在生活中,她却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五十多岁的刘佳芬,完全没有五十多岁人的心态,在大家的眼中,她始终是非常年轻的。她和大多数女人一样,喜欢服装,喜欢化妆品。与女老师们在私底下聊天,刘佳芬会和她们聊服装的搭配,她会指出,今天老师的服装哪里搭配不好,哪里搭配得很好。她对服装品牌很了解,甚至超过了有些年轻老师。她不是一个自私的人,而是一个博爱的人,正如达敏的校园文化——恒爱如春。有一次,刘佳芬被好友带去吃饭,她发现那家餐馆很不错,味道很好。那么下一次,刘佳芬就会带着自己团队的教师成员一起去这家店吃饭。

达敏几十个老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不算庞大,可是凝聚力却出奇的好。这绝对离不开刘佳芬校长作为学校舵手的带领。达敏学校的教导主任陆老师是这样描述刘佳芬的:“她善解人意,是很好的领导,是优秀的教育名师,而且对所有老师都很好,对于我们而言她是大姐,对于那些小辈而言,她是慈母。”她对外地来的年轻老师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有一年春节,一个内蒙古的老师买不到机票,回不了家,刘校长就盛情邀请她来自己家过年,以弥补年轻老师过年回不了家的遗憾。刘校长对所有的老师都亲如手足,推心置腹,一视同仁,或许偶尔老师一个小小的心结,一句无心的话,刘校长就放在了心上,能帮则帮,毫无怨言,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解决问题。

老师们购置新房,刘校长定会给予最真诚的意见,甚至亲自为老师挑选;外地教师遇到子女上学问题,刘校长总是二话不说给予解决;年轻女老师的对象问题,刘校长也是放在心上的,就像待自己的女儿般细致,一切为了她们着想……在刘校长的带领和管理之下,达敏这个大家庭的事业蒸蒸日上,老师们在刘校长的潜移默化之中也更懂得互帮互助,同舟共济的意义,她们超越了工作关系,共同分享作为同事也是朋友更是亲人的幸福。

刘佳芬校长还有一个传统保留节目,那便是每年春节亲自下厨宴请学校同事。达敏的老师们走出达敏校园,来到刘佳芬家中聊聊这一年的收获,展望来年的愿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面对这样一个有很强个人魅力的人,她周围的老师都被她深深感染。在刘佳芬的身边工作,仿佛就会脱胎换骨,充满激情。因为刘佳芬的年轻心态,她的自信,时时刻刻传递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在来达敏学校之后,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作为达敏的一分子很骄傲。因为有刘佳芬,有达敏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所以在这个教师团队里,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心甘情愿,乐于奉献。

不仅是教师团队,刘家芬校长对学生们的关心也是体贴入微。刘校长有颗善良的心,她爱她的学生胜过一切。她坚持对每个学生要有平等的爱,倡导老师要注重师德,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这样才能帮助那些特殊的孩子们好好地成长,学会自立、自强。每天刘校长都是第一个到学校,日复一日,风霜雨雪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个孩子,她亲切呼唤每个孩子的名字,让他们有一股莫名的归属感。刘校长对孩子的喜爱如春风般轻抚孩子内心的纯真,让他们在被爱中学会去爱,懂得真心付出真心感受,学生们对刘校长也是“情有独钟”,百般喜爱;刘校长总是耐心地与家长们交流沟通,让家长们一百个满满的放心,全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记者曾经一度很羡慕小时候看的电影里,那些上学时会在校门口亲自受到校长迎接的孩子们。这些校长满面春风地欢迎他们来到学校,肯定会让同学们在清晨步入校门起便开心雀跃。今天来到达敏学校,刘佳芬校长算是还原了记者无数次在电影中目睹的场景。据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任课老师反映,刘佳芬校长只要不出公差,必定是最早到学校的那个人,在她处理完一些案头工作之后总会下楼来到学校大门口等待来上学的学生们。每个清晨,达敏学校幸福的孩子们总能看到自己亲切的校长甜甜的笑容,还能听到她准确无误地叫出每个同学的名字。刘佳芬校长还会拉着同学的手蹲下来笑眯眯地夸奖他(她)最近很乖,今天打扮得很帅气、很漂亮等等。刘佳芬校长告诉我们,他们学校的孩子比起那些正常的普通孩子而言很难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很难培养起强大的自信心,所以她总是竭尽所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抓住孩子们的一切闪光点来给予他们由衷的鼓励。虽然那些闪光点在我们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在刘佳芬的眼里,那都是学生很伟大的进步。

采访结束后,我们在达敏的校园里边走边看,发现每一处墙壁上都绘着各种彩色图案,动物、植物,分外亮丽,看着走廊里常年铺着的防滑地毯,楼梯上扶手与众不同的高度,看着生动的课程表和班级公约,还有无处不在的孩子们开心的笑颜……角角落落细节的设计都体现了达敏的爱与关怀,都体现了刘佳芬和她的团队们在努力营造着的家的感觉。

恒爱如春,在刘家芬校长的带领下,达敏学校的孩子们享受着学校和社会如春风般的关怀;热情似夏,刘校长雷厉风行,直率认真的性格一如既往。在教育上,刘家芬校长坚持贯彻“恒爱立校”的办学思想;在管理上,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教师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这样温馨又充满青春活力,充满道德关爱的氛围里,刘佳芬校长还在努力着,这个为爱而生的好人,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的力量,要让身边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采写:孙勇 陈也悠 徐金旗 张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