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贸对中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前文从总量角度分析了外贸对GDP增长的推动作用。然而外贸对一国经济积极影响的关键更是在于,外贸是否能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善。因为只有实现经济结构的均衡,经济才可能由单纯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发展。
1.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
从进口结构上看,中国以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划分的进口商品结构自80年代中期后变化幅度很小,初级产品一直保持在18%左右。但按用途划分,进口结构中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比重下降和资本品的进口比重提高。据世界银行估计,中间投入品的比重从1984年的53.8%下降到1990年的39.4%,而资本品则从33.5%提高到44.3%(World Bank,1993);1990—2003年,受国际技术进步因素影响,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增幅较大,中国进口结构向高附加值商品结构转变的倾向较为明显。正如世界银行所指出的,这样的进口结构反映了一种有意识的进口战略,它要确保关键原材料的供给并通过进口资本品来获得技术。
中国的进口结构与进口体制密切相关,后者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保护国内产业,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拓展和提升国内市场。因而,这样的保护措施再配合上国内的一些优惠措施,大量资源,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将被吸引到资本及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上,从而使一些新的产业逐步建立,并在国内市场上逐步取代进口品。
除了在商品贸易进口中实行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以扶持新产业建立和技术升级外,中国还大规模地进口技术直接提高技术水平,以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工业结构演化。1981—2000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41550项,总金额1365.8亿美元,技术进口的项数和合同金额分别是改革开放前30年总和的92倍和8.43倍。在技术引进合同中,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和机电工业所占份额几乎并列首位,其次是冶金工业和电讯业。大规模的技术流入弥补了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空白,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了一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有些产品在占领了国内市场后,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开始返销国外。一些老产业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加快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效益。
总之,进口主要是从深度上影响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一方面通过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技术等,配合对最终产品的较高保护,使一些新产业得以建立,一些老产业得到改造,从而实现技术升级;另一方面,一些新型产品的进口和外国资本的流入使消费者有了更广泛的选择,市场需求结构升级,也使国内企业竞争加剧、效率提高,从而有助于产业调整,促进新产业建立和新产品开发。但由于中国进口体制中保护结构的递增,即对最终产品的保护最高,对中间投入品、资本品以及一些原材料的保护较低,导致中国进口中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大量国内资源和外国投资被吸引到下游加工装配部门,加工贸易在进口贸易方式构成中已超过50%,并有不断扩大趋势。这种加工贸易进口对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影响很小,进口资源的利用水平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重复引进,而造成原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得以继续强化,可能会对今后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阻碍。
2.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
1979—2004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始于198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超过初级产品,改变了中国长期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格局。第二次是1996年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开始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出口的主导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变革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这个转变伴随着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制成品过渡,显示的比较优势从农业资源或其他自然资源向劳动力资源转变;二是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革,制造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伴随着出口结构由低级加工产品向深度加工产品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显示的比较优势由劳动力向资本、技术转变,劳动力资源内部由非熟练工人、熟练工人向技术工人、管理工人转移。
中国出口贸易格局的变化,显示了工业制成品贸易已在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从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制成品出口为主,标志着经济发展阶段与对外贸易格局的根本变化。
1979年前,中国实施的是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赶超”战略,对外贸易仅作为工业政策的补充。内向型贸易战略和指令性计划体制的实施,使出口主要依赖农业大国在初级产品,特别是自然资源绝对量的优势,以此来支持“工业化”发展所必需的工业产品进口。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终于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化体系,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由于对外贸易中指令性计划安排的存在使中国的出口结构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的变革而改变。但改革开放后,企业逐渐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市场机制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内市场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竞争迫使企业出口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迫使中国按照国际分工原则来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因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出口增长很快。再加上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东亚地区,这些地区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表现出较强的垂直分工特性,优势互补的贸易机制发挥着主要作用,他们也主要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从事加工贸易。因而,制成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超过了初级产品,同样的,制成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经过改革开放的1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有很大发展,工业制成品内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都有所增长,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更快。到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总额的74%;而资本密集型出口增长较慢,仅占出口总额的26%。中国的出口结构逐渐真实地反映中国在世界上的比较优势。这一时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趋于持续增强,而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开始持续下降,至1995年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开始成为负值,至今已不再具有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1997)。
然而,在出口商品由初级产品向初级制成品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工业内部结构并没有出现象出口结构那样明显地朝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政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政策重点转向轻工业,同时还要求重工业为轻工业的发展服务。在政策支持下,轻工业发展第一次连续多年超过重工业。从1978—1990年,轻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而重工业只有10.5%;并且由于轻工业的较快增长,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从43.1%上升到49.40%,而重工业则从56.9%下降到50.6%(尹翔硕,1997)。但进入90年代以后,重工业增长速度加快,1991—1995年的平均增幅为23.1%,而轻工业只有19.2%,显示了政策重点的又一次转变。同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回升到54%,而轻工业下降到46%。2003年中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大约为3:5。以轻重工业衡量,中国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出现类似出口结构那样明显地朝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中国经济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产业部门划分为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两个部门分别发展,出口结构与国内产业结构是相分离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出口中有将近一半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而这种加工出口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并没有直接影响。
总之,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在工业化的广度方面,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化方面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出口政策的重点是尽可能多出口,尽可能多赚取外汇,与工业政策并不是很协调。但我们也可以更确切地说,出口对工业深化的作用是间接的,主要体现在它获取外汇,支持必要机器设备的进口上。
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这种结构性变化正是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变化不仅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实现,避免初级产品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提高了全国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扩张,也在需求方面带动了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
90年代以后,国家工业政策重点从注重投入转向注重效率提高,强调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政策为支持工业政策而进行调整。出口政策重点支持和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使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出口主导产业,完成出口商品结构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转变,由粗加工、低附加值制成品为主向精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的转变。贸易政策与工业政策得到了较好配合,出口对工业深化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1990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110.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7.9%;1996年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情况下,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10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超过纺织品的第一大出口商品;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达32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3%。在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的同时,其内部的出口结构也不断改善,技术相对密集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此外,从出口商品总体上看,1990—2003年的出口增长虽然仍旧是由于出口商品数量增长导致,属数量扩张型增长,但从结构上看,由于技术革新作用带来价格下降的商品出口有所增长,反映出一定的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趋势。
但以上出口结构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比较优势的根本改变。从目前情况看,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制成品仍是中国具有一定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由于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存在,以及中国在资本、技术、生产水平等方面的劣势,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升级到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传统产品仍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而且,中国机械和电子产品出口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们的高进口内容。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过大,一些机电产品甚至一些高技术产品本身虽然是资本或技术密集的,但这些产品中资本或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在中国进行的只是劳动相时密集的加工,附加值仍然较低,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旧来源于低劳动成本和免税进口的中国投入品,而非资本和技术优势。因而,这些加工出口产品并不能看做是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产品的出口,也不能证明中国的比较优势已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出口商品的结构上已不再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差别,而是制造业中传统工业制成品与高技术产品的差别,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粗加工或初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是商品质量结构的差别。虽然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贸易结构逐步向水平分工形态推移,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化工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器材、运输设备及金属制品等已经具有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相竞争的实力,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形态相比仍表现出较强的垂直分工特点。从整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在高技术产品基础上的水平分工程度还很低,即使在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的领域,各细分类产品的技术先进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中国仍然需要进口许多高新技术产品,而出口一些低层次的加工产品。
以上的研究表明: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趋于优化,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提高了整体经济素质,推动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出口结构与国内工业结构的严重分离,使出口商品中中低档次的工业制成品居多,贸易结构整体水平仍较低,出口主要依赖自身的迅速扩张,即增加要素投入,而不是依靠生产效率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也使生产出口产品所需零部件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出口通过产业关联作用带动其他产业增长的作用减弱。中国的出口结构仍不能满足经济长远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未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综上所述,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高了工业的技术水平,改善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然而,虽然外贸对经济总量增长的推动效应较为明显,但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则使得外贸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改善尚有很大的作用空间。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前几节的分析中已经提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政策的变革。本节将在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外贸体制的优缺点,并指出未来进一步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及相应措施。
一、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回顾
一国的外贸制度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经营权获得和利益分配等。中国外贸制度变迁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且每个阶段的外贸政策都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体制相适应。
1.新中国成立后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对外贸易政策
尽管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发展十分缓慢,但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政策还是起到了平衡进出口的作用。总的来说,可分两个阶段:
(1)统制贸易政策保护贸易阶段(1949—1953年)。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刚成立的中国实行禁运、封锁。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中国面对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实行的是统制贸易,采取内向性保护贸易政策。外贸政策的目标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进口行政管理体制,以配合当时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的需要。
(2)计划经济时期的外贸政策(1954—1979年)。1954年开始,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的政策目标是支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计划、管理和统一经营;实行指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对外贸易体制;汇率、价格以及贸易保护政策(如出口退税、关税壁垒等)都不能发挥作用,对外贸易成为一种单纯的行政指令计划。7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对外贸易的政策目标变为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改造原有工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975年开始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技术。
因此,1978年前,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外贸也是高度集中,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这种体制尽管可使进出口在总体上达到平衡并保证国家的国际收支和财政平衡,维持较低的国内价格,但却有明显的历史局限和严重的低效率缺陷导致外贸出口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中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2.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1978年后,中国对原有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重点是下放外贸经营权和逐步建立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打破统负盈亏、吃大锅饭的外贸财务体制;取消国家的出口补贴,外贸企业按市场经济原则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具体分4个阶段实现了外贸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
(1)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阶段(1979—1987年)。1979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扩大地方外贸权限,实行外汇留成。从而,打破了高度集中、统负盈亏的外贸体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围绕下放部分商品出口经营权,扩大贸易渠道,促进工贸结合展开。1984年国家提出推行外贸代理制。
(2)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定额补贴条件下的自负盈亏阶段(1988—1990年)。针对外贸由中央统负盈亏、责权利脱节和工贸脱节、技贸分离的情况,在1987年由外贸专业公司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基础上,1988年国家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在轻工、工艺品、服装三个外贸行业实行取消补贴、自负盈亏试点,从而将市场机制引入外贸体制。
(3)取消出口财政补贴,开始实行自负盈亏阶段(1991—1993年)。1991年起,国家取消出口财政补贴,统一全国外贸政策,继续实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1993年1月1日取消出口商品一、二、三类管理的做法,实行出口许可证商品也逐步减少。外贸企业基本上走上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发展道路,一部分大中型国有外贸企业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迈开了集团化、实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步伐,形成了大中小外贸企业共同发展格局。
(4)人民币汇率并轨,强化自负盈亏机制阶段(1994年起)。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家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只对进出口总额、出口收汇和进口用汇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对少数重要的进出口商品实行配额控制,并着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改组国有外贸企业,加快授予具备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和科研单位外贸经营权。1994年开始对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配额实行有偿招标,中国进出口银行也于1994年7月1日正式开业。
此外,随着《对外贸易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法制建设加强,促进了外贸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1995年7月1日国家取消了对外贸的优惠贷款利率;1996年7日1日起在全国推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至此,除了外商投资企业继续享有多一些优惠政策,以及进口体制方面的因素外,各类进出口企业平等竞争局面已大体形成。
从上述两个阶段的外贸体制改革看,中国的外贸改革经历了一个从行政计划管理到利用国际通用的贸易政策调节的转变;在贸易政策措施方面又经历一个高关税和关税壁垒逐步降低的过程。改革后的中国外贸体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已大体符合国际规则。外贸高度集中的国家统制逐步打破,外贸经营主体开始呈现多元化,外贸经营范围和权限逐步放宽。
二、中国对外贸易体制仍然面临的问题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无论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看,还是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国际规则看,外贸体制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具体表现为:
1.已初步形成“大经贸”格局,但尚未真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在加快,世贸组织的成立,及新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使中国不应再限制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数量,外贸全面开放已不可避免。
2.企业是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中国大部分外贸、经贸企业还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受到计划经济长期影响,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尚未形成动力机制和创新机制,企业包袱沉重,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前一阶段外贸、经贸企业改革虽然取得可喜成果,但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企业仍缺乏活力,不能适应客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
3.当代科学技术推动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迅速扩张,而中国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联合国贸发会议出版的《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企业竞争能力中日趋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开发新产品或改造老产品,并尽快将其推向世界市场,开发成为更低生产工序的能力。中国科学家也大声疾呼:进入90年代后,新产品成为市场竞争焦点,知识或独占性技术已成为决定性的成分。为此应采取正确策略,而不应强调企业全能,应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对市场机遇共同作出快速响应。而中国外贸企业基本处于流通领域,多数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商标,企业规模过小;许多生产企业技术、管理仍然比较落后,工贸结合促进技术进步未能有效解决,出口增长仍主要依靠数量扩张;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出口总额的很大比重;行业内部和行业间分工协作关系发展不充分;加上外贸企业代理能力不强,发展外贸代理制也存在着问题和困难。
4.行业协会、商会已经建立,但政府职能转换并未完成。中国行业协会、商会威信还不高,且因部门分割,工作不易协调,一些应由其负责的工作也还未从政府部门分离,未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5.已初步形成外经贸间接调控体系,但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完善。如在出口退税率两次调低后,出口退税依然滞后,累计应退未退额很高,给外贸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困难;国家信贷结构不够合理,支持出口产业的信贷资金严重不足。又如,外汇市场发育还不完善,汇率机制缺乏自我调节功能,国内价格体系与国际价格体系还存在差异,国内金融市场亦不发达,出现了人民币汇率水平脱离国内经济背景和对内对外币值脱节的情况。
6.外贸法律制度急需健全和完善,外贸中介组织尚需发展和规范。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几乎空白基础上,开始以宪法作为立法基本依据的外贸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了《外贸法》、《合同法》及外贸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等大量涉及对外贸易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中国所加入的国际公约、条约等,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外贸法律体系;但尚存在许多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
三、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对策——适应WTO框架的管理贸易体制
面对上面所提及的中国外贸体制中所存在问题,我们的任务有两个:第一,要履行对WTO的承诺,尽快使国内制度安排与WTO规则接轨;第二,由于中国的保护程度随着对WTO承诺的履行而降低,故也要进一步寻求新的保护方式和保护手段,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产品出口,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作为WTO的成员之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建立一个市场调节的、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体制。即,应在WTO规则有限空间下,建立管理贸易体制。
1.改革进出口管理体制,包括:实施外贸经营权登记制;取消中央政府的出口创汇指标;实行阶梯关税结构;根据WTO规则实行主动灵活的非关税保护措施。
2.推行系统的以有效竞争为导向的优化外贸产业组织政策。政府应制定以避免过度竞争、追求规模经济、实现有效竞争为主要目标导向的产业政策;在国际竞争激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培养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内外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与国外跨国企业竞争的主力军和跨国经营的先遣队。具体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外贸企业兼并、联合政策和外贸企业“闯出去”和“走进来”的支持政策来实现。
3.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迎接新经济挑战,包括: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体制创新;加快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发展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创新;促进重点产业和重点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国内产业和企业实行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
4.完善国内法以保障国内企业。中国应尽快形成比较完备、周详、严密的法律体系,制定统一、规范、公平的外经贸法律体系,以形成国内产业发展的“柔性”保护体系。例如,可采取反倾销法、反补贴法来限制进口等法律保护手段;也可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外贸代理法、公平交易法、关税法等。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制度创新与外贸体制改革的互动机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加快外贸体制改革,使其朝着管理贸易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管理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来促进相关制度的创新,最终推动经济发展。
第五节 中国汇率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式、方法和组织机构所作出的系统的安排和规定。汇率制度主要包括:(一)明确汇率的决定基础,(二)确定目标汇率的水平,(三)选择适当的汇率政策。因此,汇率是一国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包含该国在世界市场上从事经济竞争的主要信息;其变化不仅直接决定对外贸易的平衡,而且还深刻影响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并随着该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提高,这种影响将更加显著。本节将在阐述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人民币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一国的汇率制度包括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维持和调整汇率的方法,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制订、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间形成了特征各异的汇率制度形式;对演变过程的分析,有利于对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特征的深入了解,从而以便于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准确把握。
1.改革开放前的汇率制度(1979年以前)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由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汇率只是国家预算中的一种会计工具;汇率机制只能提示外贸单位进出口活动中各种利润的变动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动,信息传递功能十分有限,对贸易流量几乎没有任何调节功能。人民币汇率也只在1967年英镑贬值时作过一次调整,其他时间一直保持不变。因而,这个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可分为两个阶段:
(1)人民币汇率初定阶段(1949—1952年)。这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定办法是“物价对比”法,即,以75%~80%厂家出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换汇成本,加上5%~15%的合法利润,得出出口商品理论比价;再参照进口商品理论比价和侨汇购买力比价制定,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国际市场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恢复程度来调整。由于这个时期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汇率不断下降。直到1952年12月,国内物价趋于稳定,人民币汇率才转跌为升,但当时汇率仍然为26170元人民币/1美元。
(2)计划汇率制度(1953—1980年)。这个时期的汇率由国家根据外贸需要按计划制定。汇率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种记账功能,长期固定不变,人民币不能兑换。20多年间,人民币汇率只变动过4次,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废除旧币,以1∶1000的比率回收旧币,发行新币,这时人民币汇率为2.05人民币/1美元,1965年人民币汇率为2.46人民币/1美元,1973年人民币汇率为2.05人民币/1美元,到1980年人民币汇率上升为1.50人民币/1美元。
2.复汇率制时期(1979—1993年底)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逐渐将汇率制度改革提上议程。******于1978年8月1日颁发和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出口商批外汇流程试行办法》,实施汇留成制度,为外汇市场的形成和汇率的市场化提供了制度基础;1980年,中国银行相继在全国成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拉开了中国汇率市场化的序幕。中国在汇率制度层面上形成了多轨并存局面,即同时存在官方牌价、市场调剂汇率和黑市汇率。多重汇率是这个时期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同样地,这个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分为两个阶段:
(1)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初级阶段(1981—1984年)。为了适应外贸体制改革,******于1979年8月决定,自1981年1月1日起,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价双重汇率制度,但这时的官方牌价仍存在过于高估的问题。
(2)外汇调剂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985—1993年)。内部结算价的设立虽然对调节各方面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双重汇率制缺乏灵活性,于是,中国在1985年开始停止贸易内部结算价,同时将官方牌价调整为2.8元人民币/1美元,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并轨。同年成立的深圳外汇调剂中心又使中国开始重新实行双重汇率体制,定期调整的官方汇率和在外汇调剂中心交易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贬值的市场汇率,一直保留到1993年。最终,调剂汇价急剧上涨促使中央政府从1993年7月开始着手整顿金融秩序,在外汇调剂市场上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市场的干预,使调剂汇价基本稳定在8.8元人民币/1美元。
3.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以后)
多重汇率制虽然在调节各方利益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适应了改革初期各种市场制度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经济形势,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多重汇率制缺乏灵活性和对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等缺点逐步暴露。为改变这种状况,1994年1月1日起,汇率并轨,即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些外汇改革实现了外汇交易的市场化,几乎所有外汇交易都在外汇市场进行,人民币汇率水平接近均衡水平,外汇黑市上的外汇价格与外汇交易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差别较小,外汇黑市交易量大幅下降。中国承诺承担IM F第八条款义务,经常项目下外汇可自由兑换,从而使汇率形成更趋合理。
综上所述,从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共经历了五次调整。在80年代前的人民币币值并没有太大变化。80年代后的汇率制度改革有三个特点:(1)培育和改革双重汇价制,最后又终结于单一汇价制;(2)这种汇率安排与调整是“先走后看”,而非“先看后走”;(3)人民币币值不断下调。
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现状分析
1.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
1994年汇率改革的目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从数据看,汇率并轨后,除1994年8.6187的汇价较其他年份较低外,各年间的汇率差别不大,基本稳定在8.28。1994—2005年,中国的汇率制度实际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并具有“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特点——“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及“浮动的”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中国承受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压力,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改革方式,有条不紊地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从汇改时的8.11∶1上升至目前的7.56∶1。
2.汇率机制的缺陷与不足——与金融自由化的要求尚存在差距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1996年底实行的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改革,使中国外汇管理进入较为宽松时期。然而,现行的国家外汇管理指导方针与WTO关于金融开放或金融自由化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现行人民币汇率不适应WTO所要求的金融自由化以及资本自由流动的制度需要;其次,长期实行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会使本国汇率政策经常受到美国金融政策影响,有损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最后,外汇市场缺乏系统完善的运作机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不符合WTO金融市场开放的要求。
三、短期效应——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在推动贸易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汇率调整对进出口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广泛研究的课题。但是,单纯分析名义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往往得不到合理结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名义汇率调整通常伴随物价变动,后者部分抵消了前者对贸易的影响。为此,研究中通常使用实际汇率。下文将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短期影响。
自1979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作为促进进出口的经济杠杆,人民币汇率的传导机制和作用环境日益改善,企业对汇率的反应也更加敏感;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加,中国政府越来越有效地运用汇率来调节贸易收支。
计算结果和中国1981—1999年贸易收支的变化情况分析,将这一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1—1984年底,人民币实际汇率小幅下降,进口增长缓慢,贸易收支逐年恶化。1981年开始实施的双重汇率极大地调动了出口积极性,当年出口增长35.55%;1982、1983年,汇率改革的作用逐渐减弱,出口基本保持在1981年的水平,出口收入刚好满足进口付汇需要;1984年,贸易管制放宽,出口比上年增长18%,但进口增长得更快,贸易出现赤字。这是由于,1981—1984年间真正影响贸易进出口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应按贸易结算汇率(一直保持在2.80)计算,其仅在物价的推动下小幅波动,1982年、1983、1984年分别贬值2%、4%、1%,1985年升值2%,因而,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贸易收支随进口的较快增长而恶化。
(2)第二阶段:1985—1994年,实际汇率波动较大,对出口作用明显,进口主要受需求影响,贸易盈余随人民币实际汇率下降而增长。1985年,在贸易体制改革的刺激下进口继续高速增长,贸易逆差扩大到1257.8亿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调节,大幅度下调了人民币汇率,使1986、1987年实际汇率分别下降12%、6%,促进出口较快增长;同时,遏制了进口猛增的势头,贸易逆差逐步缩小。两个高经济增长时期,国内进口需求旺盛,实际汇率上升也助长了进口需求的膨胀,而出口增长不如进口增长快,1988年、1989年和1993年贸易逆差分别达到两个时期的最高点。1990年,人民币实际贬值19%,出口增长了18.2%,同时,由于1989年政治风波后,中国遭受许多国家的贸易制裁,进口减少了9.8%,当年实现贸易盈余107亿美元。1994年汇率并轨,人民币实际贬值19%,这次大幅度贬值使贸易差额由负转正。因而,这个时期,实际汇率调节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最明显,实际汇率下降,贸易总额逐年增长,贸易盈余随人民币实际贬值而扩大。
(3)第三阶段:1995—1999年,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较弱,进出口主要是受非汇率因素影响。1995年开始,出口退税政策、国内外需求等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增强,贸易盈余并未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而变化,贸易总额增长缓慢。1995年,实际汇率在高通胀和汇率下调的作用下上升了15%,但1994年汇率贬值力度如此之大,以至于1995年出口仍然得益于这次贬值,继续比上年增长20%多。1996年,贬值的作用消耗殆尽,实际汇率继续在通货膨胀推动下上升,加上出口退税率降低,当年出口增长不到2%,而进口依然保持在7%左右。1997年,为了加快出口,中央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措施促使当年出口实现21%的增长。东南亚金融危机致使1998年贸易出现负增长。1999年,拉动内需、扩大出口等一系列措施使贸易总额增长11.4%,其中,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出口的刺激作用尤为显著。
因而,从1981—1999年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而进口与出口相互促进,因此,在人民币实际贬值的总体趋势中,贸易规模逐年扩大;第二,由于实际汇率对出口商品成本的净调节作用,人民币实际贬值促进出口,实际升值抑制出口。进口主要受贸易管制及国内需求影响。总之,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变动的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贬值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果的。
四、长期效应——汇率变动对中国资源配置的影响
短期分析法是一种弹性分析,有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弹性论只考虑贬值的价格效应而没有考虑贬值的收入效应。二是,弹性论运用局部均衡法,因此,弹性分析强调的是短期效应;而西德尼·亚历山大于1952年提出的吸收论克服了以上两个方面的缺点,强调了汇率下调的长期效应。
吸收论说明了汇率变动与长期贸易收支的关系,核心内容是公式:贸易收支差额=国民收入-国内总支出,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贸易收支为顺差,反之亦然。换言之,一国货币贬值要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只有这样,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其次,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总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增长小于收入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贸易收支。总之,贬值要改善贸易收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二是有闲置资源。
1.边际吸收倾向【1】
1990—1996年间,中国的边际吸收倾向要么大于1,要么与1的差别很小,因而,汇率下调从长期来看,对国际贸易差额的改善并不明显。
2.闲置资源
表面上中国的闲置资源很多,但是吸收论强调所谓的闲置资源主要是指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但这三者恰巧是任何类似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均最为欠缺的资源。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目前情况下,人力资本等资源的缺乏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成为制约汇率下调长期效应发挥的障碍,汇率下调的长期效应在中国并不明显。
五、汇率变动作用的限制条件
从前面分析中,已经可以看出,事实上,汇率的变动效应要受许多限制因素的约束,其中最主要的有:(一)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要受该国进出口商品弹性影响。贸易收支是否得到改善取决于汇率变动的何种影响占上风,只有当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加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会因一国货币的贬值的数量影响大于价格影响而改善。(二)要受汇率变动传导过程中时效的制约。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虽然从理论上会产生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但现实中,当一国货币贬值时,汇率变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通常要在一段时间后逐步表现出来。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时滞为9个月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则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三)受本国通货膨胀率影响。如果贬值国家的通胀严重,即使货币贬值也不能或不能完全达到奖出限入的目的。(四)受本国货币政策及他国货币汇率政策的约束。
思考题
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是高了还是低了?请给出你的理由。
你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应该升还是降,为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陈家勤.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比较研究.财贸经济,2002(2)
崔日明,郭艳娇.制度创新与贸易体制改革.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董秘刚.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4)
樊光鼎.关税与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控机理探讨.当代经济科学,1997(1)
樊明太.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财贸经济,2000(8)
高敬峰.我国对外贸易模式分析.北方经贸,2004(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胡乃武,殷献民.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黄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50年.经济纵横,1999(10)
兰绍瑞.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因素的统计分析.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李丽娜.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及其对外贸收支的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3)
刘龙庭.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对“J曲线效应”的实证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3)
刘重力,刘德江.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变化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3(2)
柳波.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潘文卿,李子奈.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贸外资发展形势、作用及格局.世界经济,2002(5)
齐晓安.入世后我国外贸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
尚琳琳.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0(8)
孙健,韩广智,何萌.试论人民币汇率下调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南方金融,2000(2)
孙林,王启仿.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供给角度的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佟家栋.中国市场准入障碍的探讨.南开经济研究,1994(4)
王洁.人民币不贬值的若干思考——从弹性理论看货币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黑龙江财专学报,1999(3)
王耀中,刘志忠.民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03(11)
王玉茹,马志光,郭树宝.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9(2)
王振全.中国对外贸易实证研究——协整分析和进行口预测,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魏浩,毛日昇.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调整思路.中国软科学,2003(9)
许心礼.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财经研究,1990(1)
杨家财.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朱艳嫣.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姚丽芳.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统计研究,2001(9)
尹翔硕.贸易与发展——东亚经验探索.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岳昌君.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变化与比较优势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0(3)
张新福.人民币汇率数量分析,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周树德.外贸体制改革的现状及任务.国际经济探索,1996(6)
邹红.论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财经,2003(11)
注释:
【1】边际吸收倾向=A/GNP=(I+C+G)/GNP=〔GNP-B〕/GNP=1-B/GNP。其中,A为国内吸收,I为投资。C为消费,B为进出口贸易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