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度心术
15081400000031

第31章 纵心第十:推功揽过,为自己利益开道(2)

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此病不久就会好,他就亲自去见夫差,探问病情,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向夫差道贺,说他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夫差问他怎么知道,勾践就胡编说:“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点苦,用医生的话说,是得了‘时气症’,所以病很快会好,大王不必担心。”

果然没过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深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国去了。

勾践归国后,深为会稽之耻而痛苦,一心伺机报仇。他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不近美色,不看歌舞,苦心劳力,唇干肺伤,对内爱抚群臣,对下教育百姓,经过三年,百姓都归顺了他。

为了更好地笼络群臣,每当有甘美的食物,如果不够分自己不敢独吃,有酒把它倒入江中,与人民共饮,勾践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亲手织布穿衣,吃喝不求山珍海味,衣服不穿绫罗绸缎。为了坚持锻炼斗志,不过舒服生活,连褥子都不用,床上铺着柴草,还备一个苦胆,随时尝一尝苦味,以不忘所受之苦。他还经常外出巡视,随从车辆装着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病残,并送给他们食物吃。

然后,他召集诸大夫,向他们宣告说:“我准备和吴国开战,拼以死活,希望士大夫踏肝践肺同日战死,我跟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亡,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这些办不到,从国内考虑,估计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损伤吴国,从国外结盟的诸侯也不能毁灭它,那么,我将抛弃国家,离开群臣,自带佩剑,手举刺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去当仆役,拿着箕帚侍奉吴王,以便找机会跟吴王决战。我虽然知道这样做危险太大,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的决心已定,一定要想法实现!”

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夫差,杀死吴国宰相。灭掉吴国两年后,越国称霸诸侯。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但是因为勾践最后洗雪了耻辱以报国仇,更主要的是他那忍辱负重的精神成为我们克服暂时的困难,知耻后进的楷模。这就是做人要懂得“低头”,该“低头”时就“低头”。

由于勾践被夫差打得大败,他不得不屈服求和,向吴国低头称臣,如果此时勾践只凭意气与夫差拼个鱼死网破,恐怕越国将会在历史上消失。于是,他一方面在吴国君臣面前表现得忠心耿耿,卑躬屈膝,摆出一副“奴才相”,不管吴国的臣子如何羞辱他,如何考验他,也不管自己的亲人属下如何不理解他,耻笑他,他都一概忍受下来。但另一方面,勾践的复国之心未死,东山再起的志向未灭,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任用范蠡、文仲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掉了吴国。因此,勾践的忍可以是几年、十几年,但这完全是策略性的,是一种瞒天过海的韬晦之计,是一种以屈求伸的雄才大略,这种人的谋略一旦成功,将一反忍的常态,变本加厉地对他所忍的人进行清算。

身为败亡者,勾践屈身伺奉吴王夫差,为了低头,他做出让人恶心的非常理之事,恶心是恶心,但勾践心里明白,越是恶心,越能让吴王放心,自己就有东山再起的时机。结果正好验证了那句话“把头抬得越高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越王一低头,吴王就丧了性命。

卧薪尝胆的故事,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刻苦发奋,忍耻吞辱,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在变幻莫测的斗争中,每个人的情形时刻都有改变的可能,或由辉煌转向暗淡,或由高山峰巅跌入万丈深渊,如何在这强烈的反差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积累力量,企图东山再起呢?在势力还不足以战胜对手的时候,千万要沉得住气,一旦时机成熟,来日你们的地位可能刚好掉过来了。

恭维别人要有新意

在******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的有关领导告诉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明天,总理来视察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得到朱总理的题词。

敬一丹听了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多少有些为难:我怎么向总理提出这个请求呢?第二天,朱总理在******部长******的陪同下,来到中央电视台。

当总理走进《焦点访谈》节目组演播室,在场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朱总理跟大家相互问好之后,坐到主持人常坐的位置上大家簇拥在他的周围,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与总理交谈。

一位编导说:“在有魅力的人身上,总有一个场,以前我听别人这样说过。我看您身上就有这样一个场。”朱总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和谐,敬一丹感觉这是一个好时机,一个很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时机。于是走到朱总理面前说:“总理,今天演播室里聚集在您身边的这二十几个人只是《焦点访谈》节目组的十分之一。”总理听了这话,说:“你们这么多人啊!”敬一丹接着说:“是的,他们大多数都在外地为采访而奔波,非常辛苦。他们也非常想到这里来,想跟您有一个直接的交流。但他们以工作为重,今天没能到这里来。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

敬一丹说得非常诚恳,而且非常婉转,然后把纸和笔恭恭敬敬地递到朱总理面前。总理看一下敬一丹,笑了,接过纸和笔,欣然命笔,写下“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16个字。总理写完,全场响起一片掌声,热烈的气氛进入了高潮。

编导的“场”的颂扬实在是高明,而敬一丹的另辟蹊径也运用得很恰、当。节目组想请求总理题词,先把在外“四处奔波”、“非常辛苦”的记者抬出来,语气曲折委婉,表述又贴切诚恳,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题词。同样,意大利的女记者法拉奇也是不走寻常路的高手。她以其对采访对象挑战性的提问和尖锐、泼辣的言辞而著称于新闻界,有人将她这种风格独特、富有进攻性的采访方式称为“海盗式”的采访。

法拉奇采访******,她是从祝贺******的生日开始的。她从******传记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自己却忘记了。

邓:“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不错,******先生,我从你传记中知道的。”

邓:“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祝贺啊!我已经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老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

邓:“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的,是吗?”交谈气氛就这样十分融洽而轻松地形成了。

看了两位记者主播的例子,我们不能不赞叹她们处理交流情境的能力,她们并不是一盏灯点到黑,亦不是横冲直撞,而是委婉、聪明地迂回解决。既让对方心里满意,欣喜,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避免恭维的老套路,另辟蹊径地去赞美别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不走寻常路同样适用于赞美别人,试想一个人如果一天被人赞美说长相出众,当你再说一次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是怎么想的呢?所以,另辟蹊径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迎合他人的意志

小威廉·里格利早年在做推销员的时候,与了一个人见人怕、性格顽固的批发商打交道。威廉·里格利注意到了此人的一个小小的习惯。他喜欢每天一大清早就开始办公。发现这一点后,里格利每天都去得比他更早。等他来上班的时候,里格利就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口向他问候。由于自己的习惯被人家如此地尊敬,那位批发商感到非常高兴。于是,里格利不但成功地从他手里接到了许多订单,后来还与他结下了长久的友谊。

安东尼·第莫克是一名新英格兰穷牧师的儿子,当18岁的他从菲利普斯学院毕业后,所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替一名经纪人做杂务。虽然一周只能挣几美元,但他仍然十分勤快。经纪人见他是个勤快、可爱的年轻人,便给了他一个销售铁路公司债券的机会。

不久,这个满腔热情的年轻人就有了一次接触纽约银行行长摩西·泰勒的机会。但是,究竟该对这位著名的大人物说些什么话,才能引起他对自己的注意呢?正处在一生事业的起步阶段的第莫克可真是费了一番心机,要知道,他可不想失去任何结交大人物的机会。

对于这次见面,第莫克后来写道:当我走到他的办公桌前时,他正对一个喋喋不休的人不耐烦地说道:“讲到正题上来,讲到正题上来。”过了一会儿,他摇着头把那人赶了出去。接下来,他向我点了点头,示意叫我走过去。于是,我便把自己要推销的债券放到他面前的桌子上,说道:“97美元。”

泰勒先生很奇怪地看了看我,一边拿过自己的支票簿,一边问道:“给谁干的?”“伯兰克先生。”签好支票后,泰勒先生又问我:“伯兰克先生给你多少回扣?”“0.25%。”“太少了,你让他给1%的回扣。如果不照这个数目付给你,我就来代他付。”

就这样,第莫克不但成功地卖掉了自己的债券,而比这更为重要的收获,就是他同时也得到了泰勒先生的注意,为自己赢得这位重要人物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自己敏锐的眼光,第莫克一眼就看出了这位伟大银行家的一个很细微的脾气:喜欢简洁的语言,对那些多余的繁文缛节异常反感。所以,等到自己与泰勒交涉的时候,第莫克不说半句废话,以极为简单的言语去打动他,这一策略果然很迎合泰勒的口味。

后来,泰勒不仅继续向这个年轻人买债券,在别的事情上也给予了他许多实际的帮助。凭着自己这份独到的眼光和机敏,第莫克还迎合了很多老人的胃口,并因此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无数有益的帮助。所以,在他3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拥有百万家产的巨富了。

第莫克一生的成功,可以说就是因为他很早就懂得了“关注细节,迎合他人的意志”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关注细节,这一策略看似简单,而事实上,在交际过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时刻留意这一点呢?此外,当我们关注细节时,还应该注意,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迎合他人意志以获得帮助的方法。因此我们就需要努力去考察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哪怕是一些很细微的事情也不要放过。通过对这些小事情的重视,你能很好地满足别人的自尊心,从而自然而然地获得他们的好感和帮助。

在芝加哥举行的一次商界盛会上,来自国家银制品公司的史丹莱·赫林曾亲自讲述了由于注重细节,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转折的故事,他说:在我还是公司会计部的一名毫不起眼的普通小职员时,公司的创办人约翰·帕特森先生有次突发奇想,要求会计部的人员设法编制出一种形式特殊、比报纸大两倍的账单来。在当时看来,这个主意不但不可行,而且还十分荒谬,因此,会计部的工作人员谁也不愿为此白费脑筋。说实话,当时我也有些犹豫,但我想,约翰·帕特森先生之所以这么想,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我便没有盲目附和顶头上司和同事们的抗议,仔细地分析了各种情况,用心地拟好了有关这种‘荒谬’账单的意见书,并送给了帕特森先生。我没想到的,不久,帕特森先生就召我前去讨论那份意见书。更没想到,这件事竟成了我一生事业的开端。

因为在这桩小事上,我的所作所为迎合了帕特森的意志,给了这位公司领袖他所希望的东西,从而在他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帕特森先生给予了我特别的青睐,使我迅速地从公司无数的年轻职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个个展示自己真正才华的机会。从那时开始,我的职位不断地飞速提升。25岁时,我就已经做到了规模巨大的国家银制品公司的审计员了。35岁时,我就被破格提拔为财务主管,一直到现在。

在赫林先生事业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可以说,很大一方面是由于他对细节的注重。他把握住了一些别人常常会忽略的细节,迎合了帕特森的意志,所以在以后的事业道路上获得了帕特森先生特别的青睐,并在他的帮助下迅速走向了成功。

因此,要在一些细微之处迎合他人的意志,这能让你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好感。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必须牢记一点:人的欲求是各不相同的。要努力去考察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哪怕是一些很细微的事情也不要放过。

粉饰别人,称赞别人

乔治·伊斯曼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商人之一,他发明了感光胶卷。从而使世界上出现电影成为可能。当然,这也为他积累了一笔高达l亿美元的财产。

在曼彻斯特,伊斯曼建造了一所伊斯曼音乐学校。他还盖了一个著名戏院,以纪念自己的母亲。当时,纽约高级座椅公司的总裁亚当斯想得到这两幢大楼的座椅订货生意。于是,他与负责大楼工程的建筑师通了电话,约定拜见伊斯曼先生。

会见伊斯曼之前,那位好心的建筑师向亚当斯提出忠告:“虽然你很想争取到这笔生意。但我还是要告诉你,要是你占用的时间超过5分钟,那你不会再有一点希望。他是说到做到的,他很忙,因此,你得抓紧时间把事情讲完。”

进入伊斯曼的办公室时,亚当斯看到,伊斯曼正伏案处理一堆文件。过了一会儿。伊斯曼抬起头来,说道:“早上好!先生,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