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度心术
15081400000016

第16章 引诱第五:诱敌入瓮,铺垫围攻之势(2)

回到旅馆以后,科恩得意地向妻子炫耀自己的成果:“你一定会因为这个奇迹而感到非常骄傲的!当地的一位谈判家开价1200比索,但是一位国际谈判专家,也就是与你一起度假的这个人,仅仅花了170比索就把这条漂亮的披肩毛毯买到手了!”

妻子讪笑道:“这可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也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披肩,可是只用了150比索,现在就挂在柜子里呢。”

在这里,小贩对价格采取了高起点、低定势的方法,从1200比索的价格开始要,却又一直主动降低价格,从而牢牢地把对方的胃口吊起来了。最后居然让一个原本并不想买披肩的人,禁不住诱惑而心甘情愿地拿出钱来,还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作为一个国际谈判大师,科恩之所以被这个墨西哥小贩成功地说服,关键就在于小贩紧紧地抓住了他的心理,吊住了他的胃口。

在交际过程中,如果你能知道对方的心理,洞察其真正的想法,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与策略吊住对方的胃口,引起对方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促使交际顺利进行,还可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激发自尊,引起兴趣

某企业家的一个工厂的工人总是完不成定额。为此,企业老总施瓦布换了好几任厂长,然而却不奏效。一次,他任命了一位自己十分赏识的人做厂长,但是产量仍然没有改观。于是他决定亲自处理这件事。

一天,他来到厂长办公室,问厂长:“你这么有能力的人为什么也不能把工厂搞出个样子呢?”

“我不知道,”厂长答道,“我劝说工人们,骂过他们,还以开除他们相威胁,但全然于事无补。他们仍然完不成自己的定额。”

“那么,你领我到厂里看看吧。”这时,正值白班工人要下班,夜班工人要接班的时候。

来到厂地后,施瓦布问一个工人:“你们今天一共炼了几炉钢?”

“6炉。”这个工人答道。

他在一块小黑板上写了一个“6”字,又巡视了一下工厂就回去了。

夜班工人上班了,看到黑板上出现一个“6”字,十分好奇,忙问门卫是什么意思。

“老总今天来过这里,”门卫说,“他问白班工人炼了多少炉,知道是6炉后,他就在黑板上写了这个数字。”

第二天早晨,他又来到工厂,特意看了看黑板,看到夜班工人已把“6”换成了“7”,便十分满意地离开了。

白班工人第二天早晨上班时都看到了“7”。一位爱激动的工人大声叫道:“这意思是说夜班工人比我们强,我们要让他们看看并不是那么回事。”当他们晚上交班时,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10”字。

就这样,两班工人开始竞争起来,这个落后的工厂的产品很快超越了其他工厂。

在这里,企业家仅仅用一个小小的“6”字,就改变了工厂的产量现状,这一小小的“6”字解决了打骂和开除威胁都办不到的事情。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激起了工人们的自尊心,唤起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在交际过程中,适当地激发对方的“自尊心”,引发对方的兴趣,有时候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个一意孤行的爱尔兰老妇人,她曾经使鲍尔文机车工厂的一个重要工程受到了阻挠,她把撒默尔·弗克兰的计划彻底打乱了——当时,他只是那家公司的小职员而已,后来,他成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公司在弗克兰的建议下买了一块地,想建造一座急于投入使用的办公场所。

有一百多家住户住在这块地上,公司通知他们之后,他们答应搬迁。

可到后来,竟有一些住户在这个一意孤行的爱尔兰老妇人的煽动下坚持不搬迁。而且,由于她的煽动力特别强,获得了人们一致的支持。

弗克兰对上司说:“如果动用法律强迫他们搬迁,肯定会拖上几个月,而我们需要尽快破土动工。我们不想以不理想的方式将他们驱逐出去,那样会招致很多仇敌……公司在我的建议下才决定在此建楼。所以,我建议上级将此事交给我去办理。”

结果,他竟然立刻让那些住户自动搬离了此地。

这次行动的困难之处就在那个一意孤行的爱尔兰老妇人身上。一天,在巷子里他们同时看见了对方。

老妇人口气很不友善地对弗克兰说:“你在这儿走来走去想干什么?”

当时,他头戴旧草帽,身穿旧衬衫,像工人一样将两个袖管一直卷到臂膀上。他见这个老妇人主动问他,就走到她面前,嘲弄地说:“你自己在这儿坐着,什么也不干,真是太丢人了。像你这种人,就该劝你的邻居搬出去,去住条件好一点儿的房子。”

弗克兰只用了这几句话就赢得了主动权。老妇人的气焰也不那么嚣张了。

后来,弗克兰说:“她马上成了那里最忙的女人,她力劝她的邻居们,让他们搬离了那个地方。我却花了不到预先设想的一半精力就完成了此事。”

当一切都顺利结束后,临别时,她对弗克兰说:“为你帮忙是我的荣幸。”

对付这样一个难缠的妇人,弗克兰究竟用了什么策略呢?事实上,他做的事也很普通。他只是激起了她的自尊心,引发了她的兴趣罢了,这就是他的制胜法宝。这种方法的效果是十分出人意料的。如此艰巨的一个问题他在几分钟之内就顺利地解决了,还让一个满腔怨恨的生事者成了他热忱的拥护者。

巧设迷局,诱敌入瓮

有位非洲人初到美国时,由于一时无法找到固定的工作,因此经济相当拮据。

美国的夏天酷热难耐,为了存放剩余的食品,他迫切需要一台冰箱。但是,他买了一台二手冰箱,只使用几天,冰箱就坏了。此时,他不得不去找一位修理工上门为他修理冰箱。

这名正处于热恋期间的修理工检查了半天,最后敲着冰箱壳说:“这个冰箱太旧,毛病又多,我看修不好了。”

非洲人急着想说服修理工,他突然想起去请修理工时,曾看到一位小姐和修理工在一起,于是他说:“先生,刚才那位小姐是你女朋友吗?真漂亮,你真是艳福不浅哪!”

修理工一听他夸赞自己有本事追到那么漂亮的女孩,不由得十分得意,于是就向那位先生谈起他女朋友的种种好处,两人的距离逐渐拉近了。

那位非洲人说:“真羡慕你,有份不错的工作,又有一位漂亮的女友。我呢?刚从非洲逃难出来,工作又不固定,买了这么台旧冰箱,且毛病百出,真是可怜。”

这时修理工爽快地说:“没关系,我慢慢地帮你修,这天气确实太热,不过我保证你可以吃到新鲜的食品。”

于是,这位修理工又再度拾起工具,终于使那台冰箱恢复运作。

非洲人由于抓住了热恋男女的心理,于是布下迷阵,投其所好地称赞对方的恋人,并以羡慕的口吻奉承对方,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困境。此时,由于他已经攻破了对方的心理防线,因此对方会为他尽心尽力地去修理那台冰箱。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经常会使用巧设迷局的策略,放出各种烟雾弹,干扰对方的视线,将对方引入迷阵,从而掌握主动权,改变对方的态度,最终达到自身的交际目的。

在明朝时,有一桩谋杀劫财的人命案。其家属告上公堂后,县太爷对嫌疑犯多方拷问,都查不出结果。后来。经师爷一番诱使巧问,凶手终于在无意识的自相矛盾之下说出了实情,终使案情真相大白。

王二和张六是一个村子的人,两人经常合伙去外地经商,因此也成了好朋友。有一次,两人约好第二天清晨五更天,张六去到王二家里找他,然后再一同上路外出。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这张六就收拾妥当出了门去了。哪知到了天亮时分,张六的妻子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夹杂着王二急促的呼喊声。

张六的妻子心中纳闷,急开门一看,只见王二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说:“嫂子,我和张六哥约定五更天他到我家来,怎么天都亮了,他还没来?”

王二这话让张六的妻子大吃一惊,说道:“他没去你家吗?他早就出门了啊?”

这王二更是惊奇地说:“那怎么他没到我家来?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呢?”

说罢,王二和张六的妻子就四处寻找,结果在村子后边的一个树林子里找到了张六。但他已经死了,他身上携带的银两也已不翼而飞。

张六的妻子见状自然是号啕大哭。王二也在一边落泪一边劝说张六的妻子。这张六的妻子哭了一会儿,突然一把抓住王二说:“哼,一定是你杀了我丈夫!我要去大堂告你。”就把王二拉到了县衙门。

县太爷审问了几次都无法断案。这时,他的师爷却胸有成竹地说:“老爷,待我来盘问,不信就问不出实情来。”

这位师爷就开始问道:“王二,张六和你约定今天五更到你家见面,但张六没有去,而你就去他家找他,是这样的吗?”

王二立即回答说:“一点也没错,大人,事情就是这样。”师爷又说:“那你去张六家找他是怎么问的?”

“我是这样问的。大人,”王二接口答道,“嫂子,你丈夫约定五更天到我家,怎么天都亮了,他还不来呀?”

“你真是这样问的吗?”师爷追问。

“确是这样的大人。老天有眼,如有假话,我便五雷轰顶。嫂子在这儿,不信,你可以问问她!”这王二说得斩钉截铁,旁边张六的妻子也证明事实如此。

“那好!我再问你,你到张六家找张六,为什么不找张六,偏偏让张六的妻子来回答你,难道你已经知道张六不在家吗?”

“这个……这个……我……”这下,王二慌了手脚,支支吾吾地答不上话来。

这时,师爷又接着喝问:“大胆刁民,还敢狡辩吗?你一句话泄了天机,因为你早知道张六不在家了,所以才叫‘嫂子’出来问话。这就说明你今天一早明明已见过张六。那么,谋财害命,杀死张六的人,除了你还会有谁呢?还不从实招来。”师爷的一席话,逼得王二只好供出自己如何谋杀张六、抢夺银两的全部罪状。

这位师爷之所以能迅速破案,诱使王二说出了作案的实情。就因为他使用了矛盾分析法。从诱问入手,诱使对方一步步向“瓮”边走去,使王二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最重要的破案线索。他又步步追问,通过精辟的分析后,终于“诱其入瓮”,迫使王二不得不承认自己谋财害命的罪行。

“故露破绽,请君入瓮”的策略在军事上常常用到,即故意露出马脚,引诱对方上钩。在没有办法让敌人直接就范的时候,不如想想怎样“诱敌入瓮”。

已经60岁出头的魏德曼先生,在商业界仍然非常活跃。他打算从日本引入一套生产线,双方在斯图加特开始谈判。在进行了。8天的技术交流后,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日方代表发言:

“我们经销的生产线,由日本最守信誉的3家公司生产,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全套设备的总报价是330万美元。”日方代表报完价后,漠然一笑,摆出了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气。

“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你们的设备性能与贵国某某会社提供的没有任何差异,而我的朋友史磺先生从该会社购买的设备,比贵方的开价便宜50%。因此,我提请贵方重新出示价格。”魏德曼先生缓缓站起身,掷地有声地说。

日方代表听了魏德曼的发言,面面相觑,就这样,首次谈判宣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