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5-6年级,决定孩子前途的关键期
15076100000008

第8章 5-6年级,父母必须明确的问题——小升初经常出现的问题(1)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5-6年级的孩子不如4年级的孩子好管教。的确如此,5-6年级孩子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转折点上,这个时期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很正常,因此,家长应该注意了解并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明确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哪些,然后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策略。简单沿用从前的教法,只会产生不如意的效果。

让分数远离暴力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人们常说,分分分,小命根。考重点上大学,将来才会有出息。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许多孩子从5-6年级开始就背上了沉重的分数枷锁,许多家长更是对孩子抱有厚望,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督促上进,无形中给孩子很多压力,但是,孩子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才是真正的赢家。家长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健康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数学考试成绩下来了,5年级的明明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中,胆怯的靠着门,眼睛盯着妈妈:妈妈,我考了58分。

一个耳光落在孩子脸上,妈妈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而眉毛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八字,抓起******,照着明明的屁股上就是一下,嘴里说着:“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好好读书,才考个58分,我看你太不成器了。”

没过几天,明明从老师手里接过语文考试100分。他这次像燕子一样飞进了家门,大喊着:“妈妈你看我100分。”

啵!一个响亮的吻落在明明的脸上。妈妈大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额上的皱纹变得温柔了。双手抱着儿子,嘴巴咧得合不拢:“我儿子真棒!”

明明忍不住问:“妈妈你到底爱什么?是我,还是我的分数?”

对啊,家长们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只爱孩子的分数?分数真的很重要吗?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上重点,上大学就是万事大吉,孩子的其他要求根本不重要。可是,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单一的智力方面发展。还有很多方面的需求。现在很多孩子学习成绩虽然很好,可是心理发生了问题,结果成不了才。这些孩子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在成长中需要家长帮助解决的问题没能及时得到解决。同样在分数和成绩大棒的挥舞下,现实社会常常会出现一些高分低能儿。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而家长的用心付出,比简单的给予重要。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人格健全的人,就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既要有成功的经历,也要有失败的经历,家长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起责任,那就要想明白自己培养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考试工具。反过来说心态好,充满自信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各方面优秀,社会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才。

人的发展确实需要评价,分数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分数评价的好处就是简单清晰,缺点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孩子,把大多数孩子变成所谓的失败者,如果有更好的评价手段,分数评价方式无疑应该摒弃。

客观的说,分数评价方法与人的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有共识,分数评价的逻辑是强行分析的逻辑。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不能如愿以偿的事情。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些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是内心世界仍然被自卑笼罩。所以家长千万不能让自己过高的期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沉重包袱。

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班里的成绩当然是重要的,但不能过于重视成绩。对待学习成绩上比较理想的态度是,课堂学习是用来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的,而不是为了争得好的成绩向学校和家长交代,也不仅仅是为了上个好学校。优异的成绩如果不是刻苦学习和坚实的知识结构做支架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当一个人走入社会,分数不再出现,真正有意义的是他所积累的甚至是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健康成长比成绩分数重要,一次考试只是人生长跑的一个阶段,一次没考好还有下次,父母只要告诉孩子,尽力就好。不要刻意给孩子定下目标。对马上要考试的学生,家长应该让孩子主动形成认真参加考试但不想结果的心态,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赢得起输得起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家长平时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点爱心,多鼓励孩子,主动走进他们的世界。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分数真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砝码。

在社会中,孩子真正面对的激烈竞争,不是步入社会之前,而是步入社会之后,保证孩子步入社会以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健全的人格。殊不知,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恰恰是在孩子求学的这12年关键时期。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分数不是目标,个性才是关键。作为孩子的家长,怎么能简单的忽视孩子的个性塑造而让孩子牺牲一生的幸福,去搏一时分数呢?

愿天下成千上万的最可亲可敬的父母都能明白,孩子的成长是本,分数是末,再也不能舍本逐末了。

知识≠力量

在许多家长的眼里,知识可是很神圣的,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背得出书,算得了数,考得了高分,而高分就是证明孩子“行”的力量,但是在当下,那些书本学来的所谓“知识”,真的是力量的化身吗?有了这些“知识”,将来就吃喝不愁了吗?

大家先来了解一下,知识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中级形态是书本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结论让人们一直认为有了知识就是拥有了力量。但实际上,很有一些学富五车之人,没有把知识变成力量空有所谓知识资本,不见一丁点创造力,反成为了社会的负担。2009年,国际教育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这就有力地反击了知识并不等于力量的说法。

实际上,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并非单纯指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就能征服自然的一切力量。

停留在书本上的死知识,没有力量,不仅没有力量,还会产生反力量,古人早就说过:死读书最终的结果是读书死。知识只有升华为智慧,转化为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产生力量。知识并非力量,确切的说,知识运用才是力量,满脑子都是知识,却没有运用,这样的知识就是死知识,有什么用呢?

爱迪生有个助手,叫阿普顿,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他刚开始的时候很瞧不起只读过小学4年级的爱迪生,有一天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阿普顿,让他算算灯泡的体积,阿普顿拿着灯泡看了看,心想,虽然计算起来不容易,不过还是难不倒我的,阿普顿拿出尺子上下量了量灯泡。并按照灯泡画了草图,然后列出一大堆密密麻麻的算式。

阿普顿算得非常认真,脸上渗出汗珠。几个小时过去了,桌子上堆满了算过的稿纸,又过了一个小时,爱迪生来看他算好了没有,他说:“快了,马上就算好了。”“还是换个方法试试吧。”爱迪生强忍着笑拿过灯泡,一下沉到水池中,让灯泡灌满了水然后把灯泡的水倒入量筒,阿普顿才恍然大悟,爱迪生的办法才是见解精确的。将水倒入灯泡,灯泡里水的体积和灯泡的体积是一样的,再倒入量筒,也就量出灯泡的体积了。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他是科学史上第一个将物理和数学融会贯通的人。也是第一个将计算技巧与严格证明融为一体的人。他一生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机械学等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阿基米德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当罗马帝国的军队侵犯他的家乡时,七十岁的阿基米德挺身而出。竭尽自己的心智为保卫国家战斗。传说阿基米德制作了一面巨大的凸透镜,把阳光聚焦后反射到罗马军队的战船上,燃起熊熊大火,罗马士兵无一生还,还发明了一种投石器。能迅速地投出成批的石子,把逼近城墙的士兵打得头破血流,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尔,沮丧的说:“我们是在和数学家打仗!他安稳地待在城里,却能焚烧我们的战船,一下子投掷出铺天盖地的石头,真像神话中的百手巨人。”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在《美国教育中心目的》一文中指出: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是要培养思维能力。

上面两则故事告诉大家记住知识和运用知识是天壤之别的不同境界。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人更是难以掌握一切知识,而知识则每天都在不断更新。很多时候知识还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就被更新淘汰了。不是有人感慨,人很难与时俱进。刚有了又不用了,才会的又全变了。

因此知识之于人的命运只能是基础,关键是人格和能力。三者协同发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固然要传授知识,但知识只是教师和学生对话中的一个媒介或者说是载体,而不是真正目的,教育如同一个情人手捧一束玫瑰亲手交给心上人一样,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玫瑰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真正的求知者总是首先和自己做最好的朋友,而不是固步自封,也不自以为是。这样不断的与自己对话,让自己成为指挥者。从而把知识变为生产力。知识也正是在人们不断的自我觉悟中变为力量。这就要求具备两个条件:

(1)所有知识都是内在联系的,大家要将知识联系起来,组织一个成体系的知识结构树。

(2)把掌握的知识进行加工,然后一个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并不断修正。

在应用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仅仅追求那个虚无的分数。这是极其无用的。

因此说知识不等于力量,并不是否定人类对知识的吸收和更新。没有人类对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当今科技就不可能如此发达,社会不可能如此进步。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家长要身体力行地影响5-6年级的孩子,这个时期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要死记硬背,要注重灵活运用,知道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才是为日后升初中打下基础的有效方法。

接纳孩子不理想的成绩

“中等生”,一个灰色的群体,他们没有出类拔萃的天分,没有耀眼夺目的成绩,就连犯错误都缺乏勇气。他们不受关注,不受重视,生活在“阳光”撒播不到的角落,行走在教育遗忘的边缘。

“家有中等生”似乎也变成了一件令家长蒙羞的事情。恨铁不成钢,很多家长使出棍棒相加、冷嘲热讽等手段,也没令家里的中等生上升一等,反而下降一等。

其实,明智的父母都应该懂得,今天的成绩中等并不代表明天的不优秀,家长应该积极帮孩子寻找成才之路。详细计划受什么样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起点找到恰当的突破口。如果中等生家长学会发掘教育政策背后的机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孩子的成长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那么每一个学习中等的孩子都能成器、成才。

有一个妈妈讲述她女儿的故事:

6年级的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二十三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曾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老公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厢。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亲戚的孩子们纷纷说:做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就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扬。

只剩下我们家十二岁的女儿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结果老公不甘心让孩子当中等生,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后来,我们也曾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三十三名。

对此,我们放弃了对女儿的拔苗助长计划,让女儿重新当回快乐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