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15075600000015

第15章 3-4年级,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事半功倍(2)

3-4年级,一定要注重课堂效率

(1)让孩子的眼耳心一起来上课

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不满意。有的孩子学习的时间花了不少,可学习的效果不佳,成绩不理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许多时候,这种情况与孩子不会听讲有很大关系。要想让孩子轻松学习获得好成绩,家长、教师一定要帮助孩子掌握好听讲的技巧。每个孩子都想成为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尤其是孩子读到3-4年级的时候,自尊心会变得特别强,面对一些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孩子,家长不能总是埋怨、训斥,而应该帮助孩子解决上课“听”的问题。

按现行教育体制要求,孩子每周都要上30多节课,每年要上40周左右,可见,课堂教学占孩子学习时间的比重也是很大的。况且,教师要经过深思熟虑,将学生所学知识重新巧妙架构,以便学生能较轻松地获得。所以,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重视课上的学习,千万不要在课上思想“开小差”,随便听听,似懂非懂,课下再去用功。那样,不但会花费很多时间,影响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知识也不会学得扎实、有序。而且,养成不专注或不专时专用的坏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少的困惑。

既然上课这么重要,那怎样才能上好课呢?

(1)课前做好准备

心理准备,就是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去上课。一是要培养计划生活,按时作息的好习惯,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准时上课。有的孩子晚上睡得很晚,第二天上课精神疲倦,精力不集中。也有的孩子迟到,这样不但影响教师的讲课和同学听课,给别人造成极不好的印象,更主要的是孩子不可能用平静、积极的心态听课,严重影响听课质量。二是要有接受新知识的渴望,将自己的情绪调控到最佳状态。课前的一些情绪干扰,很容易带到课堂上来,要教给孩子运用深呼吸等方法,迅速使自己回复平静。用警示的语句,控制自己不被外物所干扰,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积极的思维。

物质准备,就是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具。让孩子将课程表放在铅笔盒或随时看得到的地方。前一天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课程的用具,避免忘带书本、其他用具,急忙回家去取,或让家长去送的烦恼。按课程表课前做好下堂课的准备,把有用的学习用具都放好,随手可得;本课堂不用的东西要收起来,免得干扰自己。

(2)课上注意自控

①要教会孩子学会控制自我,培养有意注意的好习惯。告诉孩子,我们常常被鲜艳的色彩、精彩的场面所吸引,那是无意注意的结果。课堂听讲大部分时间要靠自我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要有意注意。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呢?平时可以通过记忆阿拉伯数字等办法加以训练。课堂上,注意紧盯教师的口型,像聋哑人学说话一样;头脑要随着教师的讲课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回答问题。当然,采用将约束、激励自己的话写下来放在眼前,也是用外力控制自己的有效方法。

②不能因暂时听不懂的问题而中断自己的听讲。有些孩子在教师讲课时自己一时听不懂或跟不上,就赶快问同学。家长应告诉孩子,这样做,不但影响其他同学听讲,扰乱课堂纪律,更重要的是自己很难再跟上教师的思路。如果教师发现你上课讲话,很可能会严厉批评你。这时,自己若不能正确对待,势必会引起心理不平衡,一节课就会在胡思乱想中白白浪费掉,甚至可能导致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最好的办法是将听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课下及时问老师和同学。

③听讲要关注老师讲课的开头、结尾和重复之处。因为,教师讲课的开头要说明相关知识的衔接,导出本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结尾是对重点授课内容的强调总结;重复之处肯定是本堂课的授课重点。这样有针对性地听讲,就会使头脑有张有弛,记忆清楚、有序。

④笔记要记老师讲课思路、重点及不懂的问题。应该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有的孩子上课忙于抄笔记,黑板上有啥他就记啥,抄了一大篇,所记的东西却对复习没有帮助,这样的笔记徒劳无功。要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笔记对于筛选、过滤信息,概括、总结能力的提高是会起到极为重要的训练作用的(后面还要重点讲听与记的问题)。

⑤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倾听,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内化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告诉孩子千万不要做只带耳朵,不带嘴巴的听众,更不能做个不说也不听的旁观者。要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注意锻炼自己思维的敏锐力,为今后的创造发明打下良好基础;还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这也是尊重他人,赢得别人好感的妙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现不足,及时补充;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自己的发言逐渐做到口齿清楚,内容有序,用词得当。

⑥养成及时扫视课堂重点内容,迅速记忆的好习惯。下课铃声一响,不要急着往外跑或赶忙写作业。应对照笔记,用十几秒的时间,回想一下本课堂讲的主要内容,加深记忆。这样,不但知识记得牢固,还省去课下复习的很多时间。

告诉孩子,学会了听讲,就能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

2.教孩子积极回答问题

课堂上教孩子积极回答问题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让孩子思维更活跃,听课效果更好,还能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孩子说话更有条理性、措辞更丰富,更可以锻炼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心。

课堂上积极发言既然有那么多好处,那家长应该怎样鼓励孩子呢?

(1)让孩子体会回答问题的乐趣

下面是山东一位叫卢波的同学写的一段文字:

还记得,从小学开始,我就善于在课堂上与老师配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总会争先恐后地举起手,等待老师的目光射向我。不知是老师的偏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时间长了,老师每次提问都在提醒我该回答问题了。为此,同学们对我是又羡慕又嫉妒,而我却常常沾沾自喜。就这样,我在小学成绩一直都很好,后来,我以优异成绩升入了重点中学。

上了初中以后,我尝到了小学积极回答问题的甜头,当然也不会丢弃自己的那套看家本领。更让人欣喜的是,我又找到了两个知己,有了他们两个我更加兴奋了,课堂上,我们总是抢先举手,争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不知不觉,要期中考试了,我们3个带着十分的自信进入考场……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我第一,第二、第三当然也就是他们两个了。这也是我们预料之中的。我慢慢总结出: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但能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思维更加活跃。

这个孩子是已经体会到积极回答问题的乐趣了。如果孩子能尝到回答问题的乐趣,那么回答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体会到这种乐趣呢?当然是首先让孩子多回答问题。

3-4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的爬坡期,在孩子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家长最好从这个时候起告诉孩子上课一定要积极回答问题,这时孩子可能并不太理解什么锻炼能力之类的大道理,你只需要告诉他,上课一定要好好回答问题,这样老师和同学都会喜欢你,每天放学回来,可问他:今天老师提问了吗?(老师肯定是要提问的,这时家长只是故意发问。)

如果孩子说提问了,家长可以接着问,那你回答了吗?如果孩子说我回答了,家长一定要及时鼓励表扬他,如果他说没有,家长就问他是不会呢,还是不敢,还是没轮到你?这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回答分别给予教导,如果孩子说不会,家长就要了解一下孩子上课专心不专心。如果孩子说是不敢,一定要趁机鼓励孩子胆大些,并在平时的家庭生活里有意识地锻炼一下孩子的勇气,家长可以经常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学习,多提一些问题,鼓励孩子回答。当孩子在家里养成了回答问题的习惯,到了学校就能自然而然举起手来。如果孩子说老师总是不叫他,你就要告诉孩子一个班里有那么多人,自然不能很容易就叫到,鼓励孩子以后举手一定要快,这样他被老师叫到的机会就多了。如果发现孩子对个问题产生消极情绪,比如,反正老师不叫我,我也不想举手了,这时家长有必要与老师取得联系,与老师共同商量个对策,来保护孩子的发言积极性。

如果孩子担心,上课回答问题,答错了会让同学笑话,父母就该耐心地讲,答错了能让你记得更牢,你不回答就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到考试的时候还是容易犯错,那时就不怕同学笑话吗?即使课堂上同学笑你,只要你积极回答问题,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还会有人笑你吗?

很多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在家里也不喜欢说话。父母就应该鼓励他多开口,无论说什么,父母都应该表扬他,让他把心里话说完。千万不可以粗暴批评自己的孩子,这会让孩子以为只要自己不开口,什么灾难也不会发生。

经常这样做,孩子就会慢慢知道积极发言的重要性了。而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则可以给他直接讲一些上课积极发言的道理,并让他逐步尝到积极发言的甜头,就像上面那位学生一样。

(2)保护好孩子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有一位孩子本来一直是爱举手发言的,后来调换了学习环境,突然变得不爱发言了,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老师对家长说,这孩子上课很少回答问题,你们做家长的要多跟他说说。家长一听,先是一愣,很少回答问题?可他们明明知道,以前他们的孩子老师一直说是发言挺积极的。怎么回事?不过他们明白了近来孩子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的原因了。等孩子回家,父母便耐心地了解了其中的原因。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孩子说,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正当我像以前一样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看到了同学们向我投来的目光,我看出那里面充满了惊奇和嘲讽。我怕了,我低下了头。我只觉得我那只手变得老沉老沉,让我无力举起它。从此,我就不再举手发言了。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成绩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

家长弄清了原因,就去找老师沟通。最后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终于又恢复了昔日爱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老师鼓励他说:“现在,为了学习,为了班级,你要起带头作用,带动同学们一起积极回答问题,就像你从前一样。我支持你。”就在这一刻,孩子暗暗下定决心:我将迎着同学们的目光,勇敢地回答问题,再也不用胆怯。

这个学生体验过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处,却又因为同学的目光而退缩,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家长们一定要小心注意。

我们知道大多数老师都是令人尊敬的,但老师也是人,有时也会伤害孩子上课发言的积极性。

深圳的万秀蓉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一句口头禅——“你们是几品猪?”当老师提问时,如果没有几个人举手,老师就会大发脾气,指着那些没举手的同学大吼:“你几品猪?”一开始听到这句话,以为老师在开玩笑,很好玩儿,所以就哄堂大笑。后来听多了,就笑不起来了,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我觉得老师有这样的口头禅实在太不应该了。我们是小孩子,难免贪玩儿,难免有老师讲课不听的时候。再说了,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那老师又是几品猪呢?现在,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害怕甚至讨厌上语文课,就是因为老师的口头禅。一到上语文课,就会听到同学们唉声叹气:唉,又要挨骂了!又要当猪了!不要说回答问题,就是上课的积极性都打消了。

这个例子说明,积极回答问题,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谩骂指责。谩骂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家长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多与老师沟通,当然措辞一定要得当。

3.帮助孩子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

上课最主要的是认真听讲,而要做到认真听讲除了一些听课技巧外,还要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上课排除干扰,认真听讲,笔记记得恰到好处呢?

①要积极跟着老师思维。老师讲到哪儿,大脑就要跟着想到哪儿。既不能受外界干扰,胡思乱想,开小差,也不能不着边际地想入非非。要沿着老师的授课思路,学会捕捉重点信息。

②要将自己预习中的重点、难点与老师讲课的相关知识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对重点问题加深记忆,难点在老师的讲授过程中予以突破。当问题仍得不到彻底解决时,要善于(找适当时机,采用恰当方法)质疑,直到问题解决。

③随时巩固。在老师给思考机会、做课堂练习或叫同学回答问题时,要抓住时机,积极思考、参与,对重要的知识点加以印证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