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超市里,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止,反而变本加厉。妈妈终于气急败坏地发了狠话:“你还哭?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自个儿在这儿哭吧!一会我打电话给警察叔叔把你带走!懒得理你了,我走了!”妈妈果真转身而去,小男孩发了疯一样猛地追上去,紧紧地抱住妈妈的大腿,一边声嘶力竭地喊道:“妈妈,妈妈!”一边继续哭得痛彻心扉。妈妈拍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别哭了,赶紧走。”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再这么调皮捣蛋,你就给我滚出去!”
“你再不好好学习,你就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你再哭,妈妈就让乞丐把你拖走!”
妈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语,也许她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听话、不调皮捣蛋、好好学习、不要哭闹,但是,她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用妈妈的爱作为威胁工具和惩罚手段!
我们都理解,这都是气话,可是,这些话对孩子来讲,却像一把利剑,伤人又伤心。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那么,妈妈——这个我最亲近最信赖最喜欢、我最依靠的人,她就不再爱我了!我将失去妈妈的爱,甚至妈妈!
爱本来是无条件的接纳。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优点和缺点,父母都接受孩子,并支持孩子。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接纳孩子表现好的一方面,或者说,只接纳孩子满足我们要求的那一面。当我希望孩子学习好,如果孩子学习好,我就接纳;当我希望孩子活泼,如果孩子活泼,我就接纳;当我希望孩子勇敢,如果孩子勇敢,我就接纳……否则,我们就很难心平气和地坦然接受。
这样的爱,不是真爱,是“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只有当孩子达到我们的标准时,妈妈才爱你;不然,我们就发狠话“妈妈不再爱你了!妈妈不要你了!”
你看拿破仑·希尔,这个名字在美国可以算是家喻户晓,他在人际学、创造学、成功学等领域比戴尔·卡内基有着更高的地位,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他被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但是拿破仑·希尔却说自己的成就源于继母深沉的爱。他在著作《人人都能成功》一书中写道:“我的继母造就了我,因为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激励着我努力成为她相信的、我能成为的那种孩子。”
拿破仑·希尔小时候是一个淘气的、狗都嫌的孩子,他的父亲在向继母介绍他时说:“这就是拿破仑,是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但是,拿破仑的继母却温柔地说:“这是最坏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质发挥出来。”继母正是通过这种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真爱,让拿破仑建立了安全感和自信心,建立对他人对世界的信任感,从而慢慢走向成功。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不懂得爱学生的人,不配当老师,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教育的基础,是拥有一颗爱心。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始终如一,而且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不管他有哪些缺点,不管他做了什么事,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他!
乍听起来,似乎没有道理,难道孩子做了坏事、犯了错误,父母还要继续爱吗?
这是一种误解,无条件的爱,并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
孩子犯了错就要付出爱的代价,妈妈的爱将被收回。当孩子听到这样有口无心的话,他会感到非常恐慌,他会担心,他会失去安全感,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会不断地反复试探和验证“妈妈是否爱我”,如果我怎么怎么样,妈妈是不是就不爱我了?
孩子在七八岁时,安全感仍然缺失。安全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是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受冷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逃避问题、嫉妒别人,等等。所以,不要让孩子感觉犯错之后就失去了妈妈的爱,要让孩子知道,即便你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标准,我们依然爱你,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但是,是有原则的。
什么是“有原则的爱”呢?“原则”体现在哪里呢?比如孩子吐口水、说脏话、偷东西、攻击他人、伤害他人、不遵守社会秩序、不爱护公物、无节制地提物质要求,等等,对于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家长确实不能纵容,这就是原则。如果听之任之,甚至助纣为虐,那就变成“无原则的溺爱”。当孩子做坏事、犯错误时,我们依然爱孩子,但是我们不能纵容,我们要耐心地引导和帮助孩子改正。
比如本篇开头的,孩子毫无节制地乱买零食,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而不是说:“妈妈不喜欢你”。也就是,要就事论事,对孩子可以不爱他的行为,但是不可以不爱他的人。至于“惩罚”的方式,并不是收回妈妈的爱,可以换成:事先与孩子做好约定,比如买几个,并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你不能严格遵守约定,那么下次一个东西也不买。
可能有人会问,假如孩子这次不遵守约定,下次也不执行,咋办啊?那是怎样坚持原则的问题,家长的态度要温柔,但是立场要坚定,“狠”就要狠到位,要是孩子一哭一闹一撒泼你就妥协,在关键时候心慈手软,这当然不行。
爱要收支平衡,孩子才会爱人
关于亲子间爱收支问题,若干年前,有一则广告,也许还令人记忆犹新。一位年轻的妈妈一边给五六岁的儿子洗脚,一边讲故事。故事讲完了,脚也洗完了,妈妈对孩子说:“等一会儿,妈妈再来给你讲故事。”画面一转,年轻的妈妈蹲在地上给一位老人洗脚,一边洗一边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解困。”妈妈这边洗完了脚回到儿子房间却不见了儿子的踪影,正诧异着,发现儿子端着一盆水晃晃悠悠地走了进来,这让疲惫不堪的妈妈感慨万分。这则广告着实触动了不少人的心灵。
时下的孩子在十分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一个个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不缺衣食,不缺玩具,更不缺少爱,但若不能很好地教育引导,他们往往体会不到爱,不懂得爱,不知道去爱父母、爱朋友、爱社会,只是无尽无休地索取。
一个调查者就如何爱妈妈的主题问过孩子们。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调查者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这一席话让在场的大人为之震惊,原来在孩子们的心里,母爱居然如此不值一提,换句话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回报妈妈的爱。
许多人都说母爱是天下间最伟大的爱。是的,每位母亲都愿意无私地为孩子奉献自己全部的爱。为了孩子,母亲愿意承担所有的家务;为了孩子,母亲把所有好的物品都留给了孩子;为了孩子,母亲再操劳也不会说一个累字……
然而,母亲们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母亲这种只会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很容易使孩子变成“自私鬼”。
一位二年级孩子的母亲曾这样说过:
一次暑假里,我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到了中午,我仍然躺在床上。也许是女儿感觉到饿了,她跑到我的房间对我说:“妈妈,我饿了。”
我有气无力地对她说:“妈妈不舒服,你先去吃点面包好吗?”
听我说完这些后,没想到女儿竟然生气地对我说:“妈妈,虽然现在是暑假,但你也不能偷懒不做饭呀。你不给我做饭也可以,你给我钱好了,我去外面吃。”
我对女儿的表现感到非常伤心,我生病了,她不但不懂得关心,还冲我发脾气。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如此“冷血”?
一个教学多年的教师听过无数个家长都向他这样抱怨:现在的这些孩子为什么一点同情心都没呢?为什么他们连自己的家长都不懂得关心呢?
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亲子间的爱收支不平衡了。爱本来是双向的,是应该收支平衡的,然而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只有收入,没有支出,正是这种收支的不平衡,使孩子对别人给予的关爱熟视无睹,从没感受到别人的关爱,也不会体贴照顾别人。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一旦离开了温室便很难经受住大自然的洗礼。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懂得爱也无可厚非,但我们成人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我们如果爱孩子,就要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去爱周围的人。教育孩子爱父母,爱大家,父母自己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孝敬自己的父母;过年过节看望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邻里有困难,父母主动帮助别人;在公共场合,父母能做到尊长扶幼,处处为别人着想。父母有一颗博爱宽广的心,自然会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父母都应该与孩子分享,让孩子学会先考虑爷爷、奶奶,再考虑父母,最后再想到自己。让孩子明白,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长辈,应该得到孩子的尊敬和优先考虑。父母应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可以让他们帮爸妈倒杯水、擦擦桌子……在实际锻炼中体会父母的辛劳,自然会对父母多一份关心与体贴。让他们在尝试给予的同时懂得什么是接受,让他们在爱中领略被爱。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那种情况,妈妈生病了,已经没有能力再给孩子做饭,但孩子不但不关心妈妈,还埋怨妈妈偷懒。所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是家长那种只管付出、不懂索求的方式让孩子变成了“自私鬼”。
所以,要向那些喜欢奉献的妈妈们传达这样的观念: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学着爱家长。
一位妈妈这样分享经验:
自从儿子升入二年级,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向孩子“索求”爱。一个周末的傍晚,我故意装病地对儿子说:“儿子,妈妈有点头昏,爸爸出差不在家,你简单给妈妈弄点吃的好吗?”
我发现孩子面带难色,便添油加醋地说:“妈妈早就有这种低血糖的毛病,每当犯病时都会头昏得厉害,但吃过东西之后就会好多了。”
听我这样说,儿子立刻说:“妈妈,你等着,今天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儿子说完就跑到了厨房。我知道做这道简单的菜对于即将8岁的儿子来说并不是难事,但为了保险起见,我仍然偷偷地在厨房门口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菜终于做好了,虽然味道有点怪怪的,但我仍然真诚地对儿子说:“儿子,谢谢你帮我做饭,要不是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如这样,为了感谢你,我们把今天定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吧!”
儿子因为我的这些话而变得激动起来,但他想一想说:“妈妈,你每天都在为我做饭,我做得还不够多,这样吧,以后每个周六的晚饭由我来做。我们就把周六定为‘回报妈妈日’吧!”
就这样,这个“回报妈妈日”在我家一直延续到现在。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还很差,自觉性也不是很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懂得主动去关心家长,或是回报家长。当然,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多年以来,孩子已经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精心照顾,他们已经把家长对他们的爱看做是理所应当了,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根本觉察不到家长爱的存在。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家长应该学会给孩子制造机会,让孩子去发现家长对他们的爱,然后引导他们主动去爱家长。
上述案例中家长的做法可谓是用心良苦,虽然在表面来看她欺骗了孩子,但这对孩子所起的教育结果却是积极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故意装病,把自己软弱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这很容易就会把孩子的责任心激发出来。当孩子体验到做饭的辛苦后,他们自然能够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体会到妈妈对他的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就会把回报妈妈当成自己的一种习惯。
也许大多数的妈妈都在羡慕案例中这个孩子的自觉性,妈妈们都希望自己家中也存在这样一个“回报妈妈日”,在这里,要告诉妈妈们的是,要想让孩子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妈妈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学会向孩子“索取”爱就可以了。
读到这里,肯定有妈妈会这样说:“我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我不求他们的回报。”但我要提醒持有这种观点的妈妈们,只有孩子感觉到了你的爱,并具有回报的意识,他才不会变成“自私鬼”;只有孩子学会了爱自己的父母,他们才会爱别人……所以,你现在向孩子“索求”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所以,在某些时候,妈妈们不妨耍一些小手段,去激发孩子的回报意识。例如:
夏天做饭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感受一下厨房里蒸笼般的温度;
冬天外出买菜时,你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那刺骨的寒风;
孩子生病时,你可以向孩子说出你焦急的心情;
确切来说,大多数孩子之所以没有回报父母的意识,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深刻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所以,在教育这些一、二年级孩子的时候,妈妈们一定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去感觉妈妈对他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