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具有开放性的社会,对各种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接纳态度往往是社会开放性的标志。而男人对一些新观念缺乏感知和积极的认同。某位男士特别排斥化妆,他说他不能容忍一点点虚假的东西,素面朝天才是真正的美丽。这样的话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上却很偏颇,正如说一切超现实的东西似乎都无价值,其实却代表着内心对新潮的敏感。
心理学认为,在文化的态度上,男人比较在意于男性的权威和男性的尊严,信奉自己而不盲从。和保罗·福塞尔所写的《格调》一样,中国社会也比较讲究人的等级。自视等级高的人生活起来就不那么自由,开放性就差,说话的忌讳也多。而女性用不着那么审慎,什么都可以谈,不怕被人当作幼稚,这种心理使女性对多样文化有适应优势。
(3)“拒绝”情感外露
情感上的开放性,不是指男人情感方式的外露或含蓄,不是指感情张弛的快慢节奏和情感持续的长短,而是指对自我或他人情感的认同态度。男人不谈情感,不读情感文章,不看缠绵悱恻的言情剧是当代女性的一种共识。一位女性曾经谈到她的经历:“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爱护你的妻子》的好文章,下载给先生看。却不料先生不屑一顾,说谁愿意看这样的无聊文章。在公开的情景下,有身份的男人需要‘避嫌’,但私下里谁都知道描写女人的书远比描写男人的书卖得火。”其实,男人对女人的渴求要超过他对金钱的渴望,大多数男人攒了钱舍得给所爱的女子花,自己倒也愿意过得节俭。
恋爱中男人要注重调适自己的心理
恋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之一,正常发展的恋爱有益于心理健康,会成为生活和事业的强大动力。男人谈恋爱除了经验之外还应该学点恋爱心理学知识。
第一,不要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随着青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熟,爱情会自然而然地降临,青年人既不可强调爱情至上,为了爱情什么都不顾;也不必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强迫自己疏远爱情。
第二,调节恋爱中的情绪反应。恋爱会造成情绪的变化,如激动不安、忧虑紧张、焦急思念、悔恨痛苦、幸福陶醉等,这些正常的心理反应若是过于强烈和持久则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所以,注意不能让爱情弄得神魂颠倒、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夜不成眠、精神恍惚,以免“乐极生悲”。随着双方日益加深了解,心理相容程度提高,感情更加炽热,一些恋人特有的亲昵行为会使双方更亲热,更增加恋爱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但若是双方情感尚未成熟而过早地发生亲昵行为,反而对感情发展不利。
第三,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意愿。单相思者不必苦苦追求、死缠硬磨,这会给对方造成不愉快,也使自己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拒绝单恋者时态度要明朗,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粗暴无礼地拒绝对方,避免恶性心理刺激伤害对方自尊心而使其产生破灭、绝望的情感和报复心理,导致不幸后果。
第四,防止猜疑和妒忌。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专一性和自私性,但也不能因此而不允许自己的恋人与异性正常交往,更不能因此而产生嫉妒,毫无根据地猜疑对方不忠,否则很容易导致双方感情的破裂。恋人之间应培养双方的信任感,正确认识和理解异性友谊与恋爱关系之间的区别,开阔胸襟,消除私心,切记不能粗暴地干涉对方与异性的正常交往。
第五,抑制性冲动的干扰。爱情与性爱不可分离,恋爱是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是说爱情等于****和性诱惑。男性在恋爱时容易出现性冲动,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自制力,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得到减轻或升华。婚前性行为对于恋爱和婚后心理生活都有许多消极的影响,因此,男性要正确对待恋爱中的性冲动。同时,女性更需注意自我保护。
感情危机中的男人心理
在爱情之路上并非总是一马平川,很多人都会经历失恋。失恋男人由于失去了对方的爱情,如果此时其他感情又不能替代,会产生极度的绝望感、孤独感和虚无感。在此危险时刻,男性失恋者可能有以下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一是抑郁。失恋者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他内心感到痛苦和焦虑,神情不定,坐卧不宁,急躁不安,消极绝望,时而垂头丧气,时而暴跳如雷。处在强烈情绪反应中的失恋者,都不希望在这种苦、辣、酸、痛的味道中长期生活下去。二是报复。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发泄手段,是极度的占有欲受到挫折而唤起的报复心理。三是轻生。失恋者的自卑、悲观、厌世、空虚、羞辱、悔恨等各种负性情绪极端强烈,想摆脱心理负荷,往往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心理学家把失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议,第二阶段是放弃与绝望。在抗议阶段,被遗弃的一方为了让对方回心转意,会苦思冥想自己做错了什么,怎样才能使对方重新爱上自己。他们有时会出奇不意地出现在恋人的家中或工作场所,然后会咆哮而去。他们有时会不停地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和写信,随着这些行为的愈演愈烈,被抛弃的一方对对方的爱情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不断地加强,会爱得更深。
失恋的痛苦深沉而剧烈,为了使自己尽快从失恋的痛苦中挣脱出来,恢复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男性失恋后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克服“爱情至上”的观点。爱情是重要的,但它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生还有事业、亲情和友情。二是进行环境转移。失恋后即刻换个环境,暂时与会触动恋爱痛苦回忆的景、物、人隔离,不失为明智之举。三是进行情感转移,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人,犯了这样的过错,我能不能容忍?从自责、自恨到发誓改正缺点,以崭新的姿态去寻求新的爱情。
如对方因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或其他消极情绪与你决裂,你不妨这样想一想:既然恋爱时就对我这样,结婚后更不知会是什么样了?自己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抱着“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信念,以诚心去寻觅你真正的爱人。多为对方着想,既然对方觉得这样更幸福,就让她离开你吧!不然,两个人的生活,有一个人觉得不幸福,这样的生活既不幸福,也不稳定。
男人也会流泪
眼泪,是感情宣泄的载体,动情则哭,触景则泣,实属自然。有泪不能流,把泪水吞到肚子里,不能任其倾泻,这不能不说是男人的悲哀。
流泪不是男人的耻辱,泪水洗不褪男儿的英雄本色。真正刚强的男人不拒绝流泪,不拒绝温柔,不拒绝流露自己的真情。以豪放著称的苏东坡也有面对梦中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伤感。
长久以来男人被认为是坚强的、有能力的,他们不但要承担许多社会的责任,还要负担养家糊口的职责。于是男人们苦撑着属于他们的那片天空,即使累了也不能说。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男人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活得太累,整天都要面临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压力,在焦头烂额、手足无措之余,不少人开始酗酒、赌博甚至吸毒,以此寻求解脱。”
这种生活的压力从何而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男性对自己对女性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必须从自己固有的认识和行为规则入手,因为正是它们让男人们疲倦。
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自古以来男子汉大丈夫一脉相承的自勉准则,也是女人们对男子汉的基本个性要求。当男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哭闹不肯起来,大人会严厉地说:“男子汉不许哭,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当他们上学的时候,如果因为犯了错误而哭鼻子,老师也会说:“男子汉哭鼻子多丢人,快把眼泪擦干,别让同学笑话你。”在人们的心目中,男人的形象应该是:英勇无畏,坚韧不拔。女人似乎只崇拜刚强的铁汉英雄。为此,男人们终日以虚伪的假装,掩饰心灵深处的痛楚。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目睹男人流泪的机会不是很多。男人即使流泪也大都向隅而泣,背人偷洒。一位男士曾经坦诚地说,他年轻时,有过一次记忆深刻的流泪。他30岁生日的那天。“三十而立”者,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而立之年,三者无一建树,奈何岁月匆匆,顿时悲从中来,哑然失声。泪水中,有自咎,有自尊,有自强。每一位有正常情感的人都会为这样的男儿泪而感动。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之所以哭,并不是由于直接感受到了痛苦,而通常是由于在反省中重新体验到痛苦而放声大哭。”坚强男儿的眼泪使我们感受到丰富温暖的人情味,感受到一种健全舒缓的人性。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首先应具备人的共性,有着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然后才在社会中充当各自的性别角色。只有获得不受压抑的人性的人,才能把健康的心理与和谐的理智带给我们的社会。
“好男人不会让心爱的女人受一点点伤”,这是女人对男人的期望,男人千万可别以此为标准。随着自我概念的提升,现在的女性已真正支撑半边天,作为男人又何必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所以,调整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观,把爱人真正当成生命中的另一半,共同分担家庭与生活中的压力,男人也许就不那么累了。
男人独立自强的心理
男人不愿求人,一方面是因为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倾向于独立应付局面,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目标,同时在此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男人把友情看得很重,在他们眼里,友情并不是用做请求帮助的砝码。所以,只有遇上了实在无法独立克服的困难时,男人才会想到去麻烦朋友。还有,男人不愿求朋友,潜意识里也是怕被朋友拒绝。
在生活中,不少女性有这样的经验:和老公或男朋友一起出门,要是在不熟悉的地方迷了路,他并不喜欢问路,而是跟着他的感觉和判断固执地走下去。如果你劝他去问路,他还会恼羞成怒。其实,这是男人们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不会轻易地求人帮忙,尤其在异性面前,更想表现出自己的主见,结果有时候反而给人留下“死脑筋”“自大狂”的坏印象。
男人为什么不愿开口求人呢?这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是有关系的。和女孩子不同,男孩从小就被灌输“独立自强”的观念,要他们以“身为男子汉”而自豪,教育他们让着女生、保护女生。不难发现,小朋友之间闹矛盾打架,欺负别的小男孩尽管会被老师和家长训斥几句,其他男孩子却会认为他强壮、厉害,对他又羡慕又害怕。相反,被人欺负了只会哭、向大人告状的男孩子却受到同伴的讥笑。从小男孩到大男孩再到男人,每一个阶段的男性都不断被强化着这样的观念:自己的困难自己扛,好男人不轻易求人。所以让男人开口求人帮忙,对他们来说,需要跨越多年形成的心理屏障。
心理学家认为,求助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也不代表求助者的能力不足。相反,寻求帮助反而有助于多结交朋友。开口寻求朋友帮忙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建议,为了减少这种不愿开口求人的行为,当遇到困难时,可以多准备几套解决的方案。这样,就算朋友真的拒绝了你,你也不会太失望,从而也不会使你的朋友感到愧疚。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如果真是我的朋友,他就应该答应帮助我。结果,就算朋友为了面子而勉强同意了,实际上你们的友谊已经受到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