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82

第82章 行为的动力系统(14)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校学习时,虽然许多情况下我们也厌烦学习,不想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但各种原因仍然推着我们向前走,使我们不得不去学习。但是,当人们离开校门后,再重新学习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自学到底与在校学习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在此就简单地分析一下自学的动力状况。

首先,对于在校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特殊时期,每一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习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社会对这一年龄段的每一个孩子所提出的强制性的客观要求,这就从外部条件上创造了一种必须学习的强制环境,它使学生时刻面临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他们如果学习便会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誉,而不学习便会受到环境的惩处和强力打压。这样,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天职,一种必须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条件所诱发出的学习动力,是异常强大的,它使得每一学生都把学习当作天经地义、不能逃避的事情,即使不想学习,也必须勉强坚持,这种由外部的逼迫与强制所诱发出的动力,对于学习活动的持久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仅凭自觉和兴趣是很难对抗学习过程所遭遇的各种障碍和困难的。其次,从学习主体自身来说,处于学龄期的孩子,本身就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对充沛的脑力精力,这些都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进行。同时,学龄期的孩子正是拥有理想和抱负,为未来筹划、为未来打基础的特殊时期,而学习显然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这些与学习相一致的基础倾向和未来目标显然会有力地促进学习的顺利进行。其三,学生时代的学习,不是个人的孤立行为和单独行动,相反,它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行动,在这种集体的环境中,学习者会得到多层面的有力支持:归属需要,从众心理,环境的氛围和群体的凝聚力,以及强制性的纪律约束等等,都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都会使得这种学习比单独自学容易许多。

而人在成年后,其身心结构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学习不再具有决定前途命运的价值和意义,不再是天经地义的主要任务,而是退为可有可无的次要活动。相反,工作、婚恋、赡养老人和教育孩子却成了社会对每个人新的社会要求,这些活动要比学习活动拥有更多的动力支持,有许多成了生命历程中主要的生活内容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成人后的自学,失去了学龄期的职业化学习的许多优势和条件,所遭遇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也大得多,例如,由于已经过了学龄期,学习已经不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压力;离开了学校,没有了正规的、职业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没有随时随地地强制性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如上课、做作业等),没有权威人士如教师日常的监督和指导,没有团体力量的支持,没有学友之间的相互激励,没有及时的学习反馈,没有随时伴随的竞争机制等等,而这些条件的缺失,对于大多数学习者都是致命的动力欠缺。同时,离开学校,人们面临的各种诱惑和干扰也更加的复杂多样,而在学校,人们所处的环境要相对单纯净化。

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成人后,再专注于学习、集中于学习要比学生时代困难得多。总之,与在校的职业化学习相比,成人后的自学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无论从环境还是从自身,对学习有利的条件都恶劣得多。

心理内容的兴奋遵循强度律,那些能够表现出来的,尤其是那些能够经常显现的,在特定的条件和情境下总是占据并把持意识的内容,都是各种形式的强势倾向。而习惯便属于这些强势倾向中的部分内容。

作为一种占据优势的强势内容,习惯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反应模式或行为方式,这种反应模式具有很高的强度,能够比其他方式更容易兴奋,更容易把持和控制意识,更经常地出现在意识的空间。因而在自然状态下,甚至在我们努力控制和克制的条件下,这种内容仍然要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其他内容要想获得表现必须经过与代表习惯的强势内容进行激烈的较量,只有战胜了对方,才能有表现的机会。而这种战胜又可分成暂时的战胜和永久的战胜,前者是指我们在某些情况下,能够间或地抵御习惯的冲击,采取与习惯相悖的其他反应模式,这时的兴奋内容只是暂时性的占有优势。

而改变习惯显然属于永久的战胜对方,它是通过强制的压抑、控制,或策略性的诱导和疏导,使习惯不表现出来,慢慢降低习惯的强度,同时不断地培养和扶植用以取代旧习惯的新的反应模式,并逐渐提高它的强度,直到最后获得完全的优势。这样,在同样的条件和背景下,首先兴奋和自然表现的就不再是旧习惯的内容,而是一种新的反应模式或应对方式,主体也不需要有意识的压抑和克制,也不会再忍受与习惯相对抗所造成的痛苦。

但是,要真正地改变习惯,尤其是那些顽固的习惯,往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一项改变结构的斗争,需要压抑那些占据优势、势头强劲的兴奋内容,需要激扬那些处于劣势、不容易兴奋的内容,为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应对策略。首先,某种内容,之所以成为优势的习惯,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原因和条件综合促成的,它一定迎合了人的某些心理倾向,能够给主体带来舒适和满足。其次,也一定符合心理产生与运行的机制,如长时间的积淀,环境条件的浸染等,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能变成优势的习惯。因此,改变习惯也必须迎合人的心理规律,如消除或削弱它的各种支持因素,寻找它给主体所带来的各种负面的影响,或者把它人为地与痛苦的经验、相背的刺激联姻,以及不给其创设表现的机会和场所等等。但是,不论采取怎样的办法,我们都必须或多或少地承担改变结构所必然带来的煎熬和痛苦,承受违背或对抗自然倾向所产生的难受和不适。这是因为,作为一种业已形成的优势力量,习惯占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它已经抢先占据了相应的心理空间,拥有各种最直接的支持,形成了甚至无须意识参与的自动化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模式。在这种条件下,要把其从意识空间中剔除,扶植和培养一种新的内容,毕竟不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其中所需要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要比维持这种现状,继续顺着自然倾向的方向,听任心理定势和习惯的摆布要困难得多。因而,这也注定了大多数人都受习惯的摆布,都是强势倾向的奴隶。

为了真正地改变习惯,必须使旧习惯的拥有者认识到改变习惯的必要性,以便能够首先从理性的层面上消除其滋生的土壤,并且有决心与旧有习惯勇敢地告别。然后,更为重要的就是从直接的技术层面上清除习惯的烙印,在直接的行动中把人从旧习惯的泥沼中导引到新行为的光明航路上。而要做到这些,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也需要技术上巧妙的导引。为此,必须不断地强化各种精神力量,以增强我们对抗积习、战胜自我的勇气与意志,同时,更要有耐心、韧劲和适当的技巧应对习惯改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还需要对习惯改变过程中通常要出现的问题、困惑以及必然的经历和过程有足够的认识,以便我们对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的和实际的问题和障碍等消极因素,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准备。

例如,这些经常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包括: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不良习惯,也认识到它所带来的坏处,但往往仅仅局限在理性认识上,离真正下决心改、离实际行动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当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某一习惯时,开始时总是热情高涨,动力十足,但随后就会热情消退,许多情况下又会回到老路上来;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诱惑,受不了新习惯的操作规则的限制、束缚,感觉到难受、痛苦;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由于旧习惯占据着优势,虽然我们极力引导新行为,构建新习惯,但新的行为习惯经常对抗不过旧的行为习惯,走着走着就回到旧道上了,紧小心着还不断跑偏;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人的惰性和畏难情绪会经常给自我的消极和偷懒行为找借口和理由;当新习惯占据优势后,仍然要小心翼翼,防止旧习惯反弹,只有当新习惯越来越稳固,旧习惯越来越微弱时,我们才可以逐渐放松警惕,直至放任自流仍然是新行为的轨迹等等。总之,当我们认识到改变习惯的过程中这些要经常或必然出现的现象时,我们就会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同时也会采取适当的策略以应付之。

四、来自动机原理的启示

(一)如何促使有益内容的高强度兴奋

主体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结构倾向占据着、控制着,而这种占据并控制主体的,都是各种稳定的或随机的强势倾向。也就是说,某种内容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在生存竞争中突显出来。人们日常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主体人格的各种特性和特征,都是各种强势倾向控制主体所致。

仔细审视主体的结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在主体的信息库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内容中,不仅有着各种良性的,对主体有益的,符合客体规定的内容,也有大量恶性的,对主体有害的,违背客体规定的内容。与此相对应的,主体的各种行为表现中,既有对主体真正有益的、符合客观要求的良善行为,又有大量有害的违规行为。对于前者,由于它顺应主体的心理倾向,符合客体规定和现实原则,能给主体带来相应的利益和好处,我们当然希望保持并加强这种倾向的强度和势头,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听任它对主体的占据和控制,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力,激扬和扶持这种倾向,压抑并清除各种有碍于该倾向表现的其他干扰。对于后者,由于它的危害性,我们所渴望的是从主体结构中清除它、削弱它,为此,我们将会采取各种办法对其进行打压和分化,以消减它的强度和势头,从而使它占据主体的时间、频率降低,危害减小,进而被相应的良性倾向所取代。总之,使处于弱势的有益倾向强起来,使处于强势的有害倾向弱下去,既是我们由衷的希望,也是我们经常面对而又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地加以对待。

但是,与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一样,人的主观世界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有自身的结构特征和运行规律,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论是我们所喜欢的,还是我们所厌弃的,都有其存在的内外缘由,都是其结构决定的,也是规律允许的,不是能够随意和轻易改变的,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因此,我们的意志和意愿,想法和期望,不论是想打压某种倾向,还是想激扬某种倾向,也必须考虑人现有的身心结构的特点,顺应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所以,对于我们所希望出现的局面,对于我们渴求的强势倾向,必须遵守相应的心理规律,必须按照科学的操作要求去实施,才能促使其形成或出现。

具体来说,当弱势倾向属于技术和能力范畴时,就需要训练,需要不断地强化,以便尽可能地达到熟练,使正确的反应和所需要的内容能够适时而稳固地出现在解决问题的工作活动中。客观世界是复杂多样的,与此相对应的主体所要从事的活动和工作也是复杂多样的,现实中,主体需要学习和掌握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每一种知识和技能,客观上都有由该内容所规定的正确的应对与反应模式,主体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才算符合了客观要求,达到了学习与训练的目的,也才能自如地应付现实环境中相关的问题。然而,这些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决不会是一个轻松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把处于弱势的内容和倾向逐渐扶强、变强的过程。例如,某一知识原理的理解与记忆,某种操作技能的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的学习等等,都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刚开始时,正确的反应模式处于弱势阶段,而错误的、不正确的内容则处于强势状态,这样,错误的、不正确的内容便在更多的时候掌控着主体,更多地出现在意识中,相应的,主体的自然反应往往更多的是错误的,偏离正确轨道和航线的。随着学习与训练的进展,二者的强度和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偏移和改变,错误的逐渐被削弱和取缔,逐渐从统治地位降为从属地位,变为弱势倾向,而正确的内容和反应逐渐变强,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进而控制着主体,于是,表现在现实中,就是正确的反应越来越频繁、稳固地出现在行为中,而错误的反应越来越少,直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显然,为了使这种弱势倾向转化为强势倾向,仅仅有转化的动机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靠强制和努力就能做到,往往需要艰苦的学习与训练,需要借助特定的方式和技巧,需要精巧和精确的控制,需要意志和理智的巧妙融合。

当弱势倾向属于动力范畴时,如果是价值和意义上的弱势,那么,就需要尽可能地发掘其相对于主体的潜在价值和意义,或者与各种高价值内容联姻,以增加它的价值强度。如果是直接的倾向上处于弱势,那么,一是把它与各种间接上的强势倾向结合,以间接带动直接;另一种情况就是以各种现实条件的强制规定,促使其就范,或者采用更加委婉灵活的方式,如降低难度的梯度,以促使其渐进地变为强势;再者就是不断强化意志的力量,强迫使其兴奋。当然,有些情况下很难确切地划分是技术上的弱势还是倾向上的弱势,某一个具体的内容或倾向,往往二者都掺杂着,是熔铸在一起的,如某些特殊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