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56

第56章 认知与学习(6)

第三,注重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强化认知技能的培养。主体的认知结构,除了各种类型的客体知识,还有着更重要的组成成分,这就是形形色色的心智技能和加工技术,它们构成了认知结构更为重要和原质的内容,其状况和水平,对学习的效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这部分内容首先来源于人的天赋能力,来源于有着很大个体差异的大脑神经结构。随后,这种天然的学习与信息加工能力,在具体的认知与学习实践中,得到相应的启动和应用,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人们学习和掌握客体知识的过程中,虽然也在有意无意使用某些加工方法和认知策略,但其水平并没有随着学习获得同步的增长,而是远远落后于客体经验的增加与丰富。在人们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储备中,储存数量最多的是有关客体对象的知识和经验,而有关学习方法与思维技巧的知识和技能则严重的不足,质量和水平也不高,由此必然严重影响到认知结构的质量和效能,影响到我们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与把握。这其中的原因,一是人们对学习的原理和规律缺乏了解,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学习,使我们相关的能力提升缺乏理论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另一方面就是对这方面技能的重要性的忽视,没有刻意地去留意和提炼有关的认知与学习技术,由此使得人们在获取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之后,对自己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对其中的原理和规律仍然知之甚少,与此相关的思维方法和认知技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和丰富,造成了这方面能力的严重短缺和滞后,导致了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为此,我们就需要特别注意加强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心智技能的培养,认识和了解有关学习的规律,努力学习和掌握各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并努力使之熟练化、自动化、定势化。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要关注认知的对象,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多留意和反省认知加工的过程,看看自己在其中是怎样操作的,采取了哪些思维方法和认知策略,并认真地加以评价,看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的;该增加什么操作,该舍弃什么操作。尤其是注意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乃至专业化的策略性知识,把知识的结构转化为思维的程序和菜单,把客观的逻辑图式转化为自我内在的演绎和运算系统。同时,特别留意和善于总结他人对问题的解析方式与方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思路、技法和策略,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复杂运演功能和信息加工能力的智能系统。

第四,在我们搭建高效能的认知结构时,不论是经验和技能,还是方法和策略,要想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要想使其得到广泛的迁移和利用,必须强化这些内容的质量和强度。为此,我们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深刻地理解其思想内涵,准确地把握其使用范围和操作要领,在比较、衬托和广泛联系的基础上,洞察每一内容的特异性和与其他内容的可区别性,使每一部分知识的掌握都尽可能的高清晰、高明朗、高熟练、高稳定,这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时地激活,轻易地提取,恰当地应用,才能更及时、更准确、更快速地被应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发挥它们对新学习、新认知的积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例如,对某部分知识来说,我们不要满足于从心理层面的知道、理解,还要能用清晰的语言写出来、讲出来;不能满足于再认,尽可能达到再现的程度,这样,不但能随时检查、梳理我们的经验结构,还能做到主动迁移和有意应用;对于各种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要严格训练,提高操作的精准性和灵活性,努力把这些习得的技能和操作熟练化、习惯化、自动化乃至本能化,这样,这些内容便能得到最大化的应用。

可见,高效能的认知结构是有着一系列的条件与特征的,构建高效能的认知结构也需要一系列迎合规律的操作和运作。了解这些条件和操作内容,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与训练时,就有了行动的纲领和具体的行事原则,就能够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再造我们的认知结构,直至其发生根本的良性改变。

当然,我们上面的措施与办法的提出,首先是根据高效能认知结构的条件和特点来谈的,是根据学习规律演绎来的。同时,也是根据人们现在的认知和学习活动所存在的种种毛病与问题来谈的,而这些学习行为上的问题与毛病,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们认知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这些毛病、问题与缺陷,可以从反面给我们以启示,为我们指出调整与改进的具体方向。例如,我们在理解某一概念时,往往只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算完事,不去展开联想并进行相应的比较,实际上每一概念的深刻理解是靠大量和多样的实例来充实的,否则,我们对概念的理解便是简单和浅陋的。同样,我们学习某一原理和公式时,我们所做过的习题,所能记住的习题都非常有限,那么,我们对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必然非常有限,没有大量的各种题型的支持,我们就无法实现对内容的深度把握。因为,高效能的认知能力是靠丰富的经验信息支撑的;再如,有些知识我们掌握的熟练度不够,质量和水平不高,不能达到清晰再现的程度,不能确切地了解其内涵、意义和使用范围,难以做到适时激活、随取随到,以及灵活主动地迁移和应用,大大降低了其使用价值和使用范围;另外,许多重要的、高价值的内容,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特殊的强化,没有赋予其本该具有的重要角色和优势地位,如各种充当上位观念角色的概括化命题,纲领、框架类的信息,在某一范畴和体系内具有主导作用的思想和观念等等,本该把其放在显耀的位置,突出其重要意义,并经常地重复、反复地演练,使之成为高强度、高重要性的心理内容,但我们却忽视了它们,轻视了它们,把它们混杂在普通的信息群中,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和遮蔽,这样,这些内容便难以适时发挥其本该具有的对新学习广泛和重要的指导作用,严重降低了知识的使用价值。

可见,我们的经验体系和认知结构有着很多的缺陷和毛病,许多经验我们只掌握了它们的部分意义,没有明确,没有进一步的概括与推广,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放在应该的位置上,没有成为左右我们的主导意识,没有深深内化为我们思维的结构特征。因此,许多情况下,尽管我们的认知结构中也有相关的经验储存,但各种原因使得我们常常置现成可用的东西于不顾,或盲目探索,或重新建构,致使这些经验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在本可以发挥作用的各种场合和情境中,只是偶然、偶尔地发挥了效力,浪费了我们许多宝贵的智力资源。所以,调整、改造和优化我们的认知结构,就成为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必须要做的基础工作。

那么,我们该如何再造科学有效的认知结构呢?

重建科学的认知结构包含两层意思:

其一,对现有的认知结构进行结构调整和经验重组,进一步提升现有认知结构的组织水平和工作效能。其实,在分析了我们现有认知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的经验体系离真正的科学要求并不太远,只要对其进行再加工、再组织。科学的经验体系所需要的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部件、材料就存在于我们现有的经验库中,只要再做进一步提炼、明确、概括,真正明确它的价值、意义、使用范围,放在它应该的位置上,使我们的经验体系进一步结构化、层次化、系统化,就可以发挥出比目前大得多的作用。

其二,吸纳和接收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努力拓展现有认知结构的内涵及使用价值。认知活动的高效进行是需要良好的认知结构提供支持的,而认知结构是主体先天的智力潜能与后天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后天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实践的心理结晶。因此,高效能的认知结构一定是先天资质与后天经验的完美结合,是需要特定的经验充实和技能训练的。一个人哪怕拥有再高的智商、再优越的天赋,如果没有后天的经验图式的支持,也是无法完成现实中的各种认知活动的,而且经验和技能的水平及武装的程度,决定着我们现实能力的实际发展状况。所以,重建高效能的认知结构,就是要用高性能的操作系统和运算软件装配人脑这部计算机,用系统完善的知识和技能充实我们的经验系统,进而有效地提升我们认知结构的水平和档次,充分地胜任各种复杂的智力工作,使人的智力潜能得到最科学有效的开掘和利用!

总之,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有着巨大容量亟待增加现实内涵和使用价值的功能中枢,它所储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适应环境,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就必须按照高效能认知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来构建我们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吸纳各种有益的客体经验并加以适当的组织,善于挖掘、提炼和总结各种概括化程度高的有关事物的结构图式,尤其是要对以往曾经被严重忽视的策略性知识加以有效的补充,努力学习有关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方面的知识,把各种经实践检验的高效能的认知方法、手段、策略编制成思维的菜单和一个个具有启发作用的思路,储备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并尽可能的熟练化、习惯化、本能化,以从整体上提升我们认知结构的水平和档次,强化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然后,再以此来指导我们具体的学习实践,这是最根本的办法。

有了高质量的认知结构及其科学完备的经验和技能系统,并不等于面对具体的智力问题时,就能自动地把其所蕴涵的智力潜能发掘出来,进而表现出高水平的认知效能。因为,影响我们认知效果的因素,并不仅仅取决于主体静态的认知结构的特点,这些先前经验发挥和利用的程度与水平,对认知活动的效能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主体认知结构及其经验系统参与认知活动的方式和特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内容参与的方式和影响的力度予以有效的引导和调控,能够强有力地影响我们学习与认知的具体过程,对提高我们经验的利用率和迁移率,进而提高学习的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该采取怎样的策略与办法对认知的具体过程进行积极的调控,对认知结构参与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予以有效的干预呢?

我们知道,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中所蕴含和储备的信息,无论是客体范畴的知识经验,还是主体范畴的加工技术,都是异常复杂多样的,而且,这些内容在认知结构中都被储存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状态、地位和强度。当主体面对特定的对象和问题时,会自发地唤醒与活动有关的许多内容,主体也会以其惯常的模式和习惯性反应应对所面临的问题,这是主体天然的自动化反应,是人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决定的,是被特定的主客观条件决定了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然而,这些被唤醒的内容及其对认知活动的参与和影响,常常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和活动所需要的,是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缺陷和问题的。虽然,经过充实和特殊塑造的高效能的认知结构,可以大大压缩错误反应的概率,减少行为中的散乱和芜杂,可以使人的自然反应和随意之举更多的迎合规律,更少的偏离正确的航线。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学习和训练,都很难使我们的认知结构做到包罗万象,很难预先就对所有问题有成熟的应对办法,并且还掌握得高度熟练。因此,即便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所需要的内容和反应能够如期出现,但与其相伴而生的难免还有许多我们并不需要的内容,夹杂着许多多余、无用甚至错误的信息,而真正应该参与和兴奋的内容往往必须有意识地唤起和挖掘,真正最佳的应对策略,往往需要即时地搜寻、设计、组织。也就是说,高效能的认知活动不可能来源于放手不管的自动化反应,必须或多或少地依靠现场的一些操作和控制,而具体的操作措施和控制策略,将直接影响到经验技能的发挥和利用,影响到认知结构的工作效能。所以,同样的认知结构,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不同的态度和使用方法,不同的引导和控制策略,是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的。

那么,究竟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引导和控制我们的学习过程呢?

我们前面已经谈过,人的先前经验可以有意识应用,也可以无意识迁移;可以直接和不加改动地进行迁移,也往往需组织变换后方可迁移;既可主动性地起前提引导作用,也可辅助性地只做补充论证;既可轻松随意地迁移,也可下大力度、深入挖掘地迁移等等。但在实际中,我们常常依赖于无意识迁移和被动迁移,或者引导的不力、控制的不强,没有有准备、有目的的迁移,没有尽全力进行迁移。而仅仅靠无意迁移和被动迁移,靠主客体条件充分具备后的自动迁移,即使我们的认知库中储存有足够完备的信息,也是难以全面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我们往往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影响和主观的随意、放任,不能始终保持清晰的理智和主动性,从而使我们陷于盲目和混乱,陷于被动和随意,使得许多本应该和本能够用得上的内容无法得到应用,大大降低了认知结构和经验技能的使用价值。因此,提高我们知识利用率和经验迁移率的一个关键,就是强化我们学习的策略准备和即时控制,尽可能有目的、有意识、有准备的迁移,这样将大大提高我们的迁移率。

有意迁移,可以使我们在明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各种认知操作,可以避免盲目和随意,可以使我们把精力和矛头直指我们的目标和任务;相反,如果预先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策略的引导,各种内外部无关或有害的信息将不可避免地对认知活动造成干扰,主体的各种认知操作将更多的出现盲目、混乱和无序,从而造成诸多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