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解说
15070600000025

第25章 主体结构(6)

总之,人的许多特征和属性都可以用需要的概念加以概括和表征,同时,需要的各个项目也可以用其他的特征术语加以表示,尤其是作为描述性的、概括性的表征类的需要术语。如,我们对大熊猫的描述:一种古老的熊科类动物,喜食竹叶,喜欢独处,喜欢气候温和的高山湿地等等,这些对熊猫习性和特征的表述,有一些其实是对熊猫的特殊需求需要的表征,表达了它对某种生活条件的特殊依赖性。可见,需要仅仅是主体的结构特性而已,它和主体结构的其他成分一样,都具有决定影响行为的作用,有什么样的主体结构,便有什么种类或特点的需要,也便有与之相对应的行为。

至于说到人的个性倾向中的其他成分,诸如兴趣,爱好等,它们和主体的各种需要、需求一样,同样都是由主体的身心结构决定的,只是这些倾向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表现为主体对某种符合其先天的结构倾向,能给其带来快乐的对象、事物或生活方式的特殊喜好和特殊依赖,这些后天形成的内容与先天具有的内容一样,共同熔铸在主体的内部结构中,而成为主体结构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们会在适宜的时间和条件下发挥出它们特殊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主体结构中的具体内存是复杂多样的,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因而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名词、概念来表示它们、描述它们。但是,所有这些东西,其实本质上都体现了主体结构的特征和属性,都是由主体特有的身心结构决定的,是这些功能特性不同的表示方式和方法。气质、特质、习惯、性格等,是人的属性和特征,需要、兴趣、爱好等也是人的特性或者说反映了人的属性和特征。所有这些具有不同功能属性和价值意义的内容,除了具有它们各自的特征和特性外,又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和特性,这就是,都具有可以兴奋的特点,都具有决定影响行为的作用和功能。

(三)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

主体和客体是我们研究体系中的两大概念,各有特定的所指。其中,主体通常是指人的全部身心组织,是动力倾向和能力结构的总和;而客体是相对于主体概念而存在的,通常是指主体之外的一切客观存在。二者在广泛的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决定着我们形形色色的行为。

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格局中,面对不同的问题,也为了研究上的方便,主客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是有着许多变化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活动的需要,对主客体概念进行适当的扩展或压缩,使其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和解释。例如,客体的概念就可以延伸到主体的层面。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某种欲望和需要的满足,不仅需要特定的客观条件,同样需要特定的主观条件,如主体的智力与能力,气质与性格,经验与训练,身体条件以及更具体的面对某一特定问题的决心与信心,情感与态度,热情与干劲等等,所有这些相关的主体条件,或者是主体先天的禀赋,或者是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结果,或者是主客观条件综合运演的现实状况,不是我们能够轻易改变的,也不是我们能够随意掌控的,许多方面与客观事物有着相似的特征,具有不随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因而,许多情况下,我们往往只能像对待客观世界一样,去对待主体自我的这些方面,认识它们,了解它们,顺应它们,根据主体的现实条件,就像根据客体的现实条件一样,采取符合自我能力水平和心理特性的办法和策略。所以,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把之看作相对客体,只要某种心理因素是完成工作和活动的必要条件,只要这些因素状态不是随我们的主观意志能够随意地调整,这些心理因素都可以看成是相对客体。因此,广义的客体,不仅包括纯外部条件,还包括主体的能力等心理品质,它们共同构成了某种愿望和某种目标实现的客观条件。

同样,主体结构也是一个由核心特征到外围特征,层层叠叠的网络系统,最狭义的主体结构,应该就是自我,它是主体中的主体,而主体的需要、性格、气质等构成相对外围的东西,而后天的经验,如各种知识,职业本领等,又构成更外层的内容,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主体结构的内源部分。

而更广义的主体,则包括主体所拥有和能够掌控或利用的一切资源,甚至可以延伸到客体的层面,这样的话,主体范畴就不仅包括智力与能力,经验与技能,精力和体力,以及个性特征如勇敢,忠诚,敬业,耐心,恒心等等,还包括主体所累积的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如威信,名声,资历,良好的人际关系,某种职业的优势,某种职务官衔,拥有的资产和财富等等,所有与主体相关的并且能被主体掌控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广义的主体,它们在主体所面对和要完成的工作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凡是与相应工作和活动有关的主体各种先天的或后天的、直接的或外围的所拥有的各种广义的资源条件,都可以作为主体能力的延伸,而成为主体的组成部分。例如,我们要做一笔大的生意,如果你的财力不够,就无法做成,而金钱虽说是一种客体的东西,但在这里显然表征着主体能量和实力的大小,我们掌控的资金越多,说明我们的能力和实力也就越大,越能搬得动大的项目。再如,有些工作或活动的完成,不取决于你的智力和能力,也不取决于你所拥有的财富,就看你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你的关系网,你所能利用的各种人才,正是这些条件决定着你能否干成这件事,于是,你的人力资源就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你所能调动和利用的人的能力就转化成了你个人的能力。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也就是说,广义的主体结构,是指主体直接拥有和间接拥有的一切。

总之,相对主体和相对客体的概念,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具体实践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我们尽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对二者的外延做适当的缩放,有时可扩大主体的范畴,有时可扩大客体的范畴,这就要看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立足点,但改变后的主客体仍然遵循主客体相互作用规律。

七、主体结构的变化性

(一)“变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主体结构是人的身心组织,是自然界高级的生命存在形式,与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活动性和变化性,主体结构就是以特有的机能运动灵活地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结构,主体结构就存在于形形色色的运动和变化中。这些运动和变化,既是指主体表层意识的流动变化(意识兴奋区内容的瞬间变化、转化),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流、信息流的动态变化,同时,也是指主体内部结构成分和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主体一些稳定的结构和行为背景成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所涉及的方面及其具体的形式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例如,这种变化可以是接收了某一新信息,学会了某种技能,改变了某种习惯,调整了某一心态,遗忘了某一公式,转变了某种观念,加深了对某事物的认识,对某事物不感兴趣了,以及情绪由高涨变低落、由精神饱满到身心疲惫等等。

那么,该怎样评价和看待主体结构的各种变化呢?

首先,主体结构的变化有绝对与相对之说。如果从主体的意识流动、表层兴奋区内容的瞬间转换来说,主体的变化一刻也不停息,即便从整个主体结构来说,其变化也是不断发生的,主体内部任何一个具体成分的变化都可以引起整体结构的变化,每一时间断面的主体结构状态都不会完全一样。所以,从绝对意义上,主体结构的变化是永恒的、永无止境、永不停息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主体结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结构和个性结构,又是相对稳定的,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范围内,主体的性格、能力、人生态度等又都是大致不变的,如果这些大的方面不断发生大的变化,人也就变得不可思议和难以把握了。因此,实际中,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许多小的变化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只注意那些大的、宏观性的变化,这样的话,许多实际上已经发生变化了的主体,我们仍然把其当作没有变化的同一主体。当然,具体该怎样看待主体的这些变化,还要根据所探究问题的性质来定,有些可忽略不计,有些必须分出细节上的差异。总之,主体结构是可变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其次,主体结构的变化是复杂的,引起的原因是复杂的,具体的形式和特点也是多样的。例如,这些变化中,有生理的变化与心理的变化,表层变化与深层变化,外显性的变化与内隐性的变化,暂时变化与永久变化,周期性的变化与随机偶然的变化,局部变化与整体变化,边缘性变化与核心性变化,机能性变化与器质性变化,渐变与突变,可恢复性变化与不可恢复性变化,封闭性变化与开放性变化,自然变化与强制性变化等等。上述这些表征变化特点的词语,都可能涉及主体人格的各个方面和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以是进步、发展,也可以是扭曲、退化、变质;可以带来人格的增值,也可以造成能力和能量的衰减或消退等等。

总之,主体结构的变化是持续一生的变化,外表与内心,生理与心理,体力与脑力,脾气秉性与知识经验,习惯和爱好,世界观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都要发生各种形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主体的自然属性与自然规律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自然运行的结果。了解这些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变化发生的时机和条件,努力促成积极的变化,减弱或避免消极的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变化”的现实意义

主体结构是一种动态的生物结构,运动变化是主体结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主体结构的可变性特点及其规律,有着积极的适应性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它一方面使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主体的各种功能特性,另一方面使我们从动态的角度看待主体对行为的影响。

主体结构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和变化是受着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制约的,也是有着许多规律性的。

首先,主体的发展与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形式,而是一个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期间有一些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有一些缓慢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积累期,也有一些质变的关键期;既有发展和增强,也有退化和削弱;有些变化个体或外界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影响,有些变化无论哪一方面都难以发挥作用。

其次,主体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各组成要素的均衡变化,而是不同的成分各有自己的发展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节奏和周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的常常是主体的某些特定的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的变化也构成了该阶段的特色。另一方面,在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虽说从整体上都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变化要素和内容,对变化起主导作用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

总之,主体结构的变化是有着许多规律性的,尤其是站在个体成长、发展、壮大直至消亡的生命全过程来看,更是可以看到许多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在这些特殊的人生阶段中,每一个体都有一些该阶段特有的结构特点和行为方式,也都有着该阶段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和社会责任。因此,了解人生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予以积极有效的干预,对促成个体在该阶段的良性发展,保持发展的连续性,把个体引导到更高的生命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方面,许多心理学家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武器。

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两位在此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的理论,以增加我们对主体结构的变化性和人格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又称发生认识论,是探究人的智慧行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说,是迄今为止有关认知发展的最详尽、最全面和最权威的理论,也是皮亚杰最主要的成就之一。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期(0~2岁)。此时儿童尚未掌握语言,主要依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该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

前运算阶段:学前期(2~6、7岁)。此时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从而使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还没有达到守恒。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可以频繁地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事物,用表象和语言描述事物。但此时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即考虑一切事情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中心,总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他们还不能从事物的变化中掌握事物概念的守恒性和可逆性。从4~7岁开始由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但仍要直接活动的帮助。

具体运算阶段:小学阶段(6、7~11、12岁)。出现具体运算的图式,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推理,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这种思维运算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运算具有可逆性,并获得守恒概念(如物质、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分类概念、序列概念和关系概念,标志着思维水平的一次飞跃。

形式运算阶段:初中阶段(11、12~14、15岁)。此时的儿童思维与成人接近,儿童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和表征性材料进行逻辑运演,进而形成认知结构的整个体系。这时儿童“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认识超越于现实本身”,“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简言之,这时儿童能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及命题运算,它属于儿童思维的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