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生活经验、生活技能,到从学校、工作岗位获得的各种职业化技能,都经过了大致类似的经历和过程。首先,它必须符合主体的技术结构,是主体潜在里所有、所能、所会的,是在主体能力允许范围内的,否则,无论客观如何要求,如何提倡,也无论如何迎合主体的需要系统,这一行为都不会发生,这些技能也无法获得;其次,在主体的能力可以作出、已经表现的各种行为中,并不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它们可能违反一些客观要求,也可能与主体的一些心理倾向相对立,它们对于主体来说,可能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是主体要加以遏止和剔除的。人在自己生活的历程中,往往要不间断地弱化和祛除这些具备产生条件但违规有害的行为,但是,这往往是持续一生的工作;其三,在主体潜藏的或已经发生的行为中,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既迎合主体的心理趋向,又符合客体规定的内容,而学习的本质乃至于生存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培养,保留、强化各种有效有益的行为,改变、祛除各种无效无益的行为。就主体现实的行为内存而言,其中既包含了大量的有特殊功用的有益行为,也包含了许多无效无益的违规行为和有害行为,这其中的具体情况要看每一个体特殊的结构状况而定,对此,我们尽可以利用有关的心理学原理,为有关的行为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行为主义理论自可以发挥其特殊而独到的作用!
(四)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亦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以美国的奈瑟和西蒙为主要奠基者。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流派,则是以奈瑟在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为标志的。
随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心理学就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是在统治了西方几十年的行为主义难以回避的理论局限和日益衰落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它反对行为主义回避意识的做法,认为应承认人的主观性的东西——意识,并把行为主义所排斥的内部心理过程,尤其是认知的过程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这样,就使得心理学真正回归了它本来的轨迹,关注了真正代表人的最重要特征——意识和心理运作本身,使得我们真正能够从技术的层面上了解与把握人的心理运行过程及机理,尤其是认知过程的机理。当然,认知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并不是全盘的抛弃,而是继承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严格的可操控的实验方法,获得心理行为的有关数据,并对其内部的组织和运作过程进行推理和构想。
在这里,认知心理学既重视客观的实验数据,如反应时,也重视人的主观报告,既重视对外显行为的观察,也重视对内隐过程的推理。而且,所设计的实验要远比行为主义更多的偏重认知,而且更精巧、更具体而细化。
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认知心理学借鉴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来解释我们认知的过程,基于这种人机对比的研究思想,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人脑就是以神经、细胞等为硬件设备的生物计算机,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模式一样,人对外界的认知实际就是一种信息的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操作的单元,而最后的认知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因此,认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并为这一过程提供一种基本的理论模型。而认知心理学家所关心的不是认知的结果,而是认知过程的本身,是输入与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应的,认知心理学家也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人的认知程序及其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借以间接揭示人们认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但是,认知的过程主要是一些内隐的操作,这些内部的心理过程不是研究者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即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为此,认知心理学家常常需要设计各种精巧的实验,来获得能够间接反映心理操作的内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数据信息,以便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够正确反映心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模型。例如,在感觉、知觉、短时记忆等问题的研究中,经常采取速视法、分听法和目标搜索法,在研究思维、问题解决、概念获得等问题时,采取口语报告法、内容分析法等。尤其是反应时法,更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实验方法,即通过测量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和与其他过程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很宽,涵盖了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所有的认知领域,而且还试图把全部认知过程或各种类型的认知活动统一起来,理清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力图找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而且,认知心理学还进一步向普通心理学等其他心理学分支渗透,而且其他心理学分支也深受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鼓舞,也越来越多地采取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研究和说明人的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这种倾向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总之,采用人机对比的模拟方式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信息加工理论,在一定水平上揭示了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过程,较以前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尤其它所采取的种种精致的实验方法,揭示了以往其他研究方法所不可能获得的人的心理内部运作过程及其机制,给整个心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但它对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社会性、生物性关注的不够,并且采取这一方法包括它所使用的概念、语言去综合性地研究人的心理也确实勉为其难。正因为如此,采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模式对于心理学研究虽有突破,但还不足以揭示人的全部心理,它必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结合其他方法共同推动心理学的研究。
至于说到认知心理学中所包含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思想,则是处处可见的。
首先,认知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起点就体现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我们知道,认知心理学是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而计算机本身就是有着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一部能够承担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的智能机器。因此,在认知心理学家眼里,人脑也和计算机一样,都是能够进行信息加工与运算的智能结构,相应的,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运算过程一样,也是一个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人以其特有的智能结构而与认知对象或刺激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只不过在认知心理学这里,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过程中进行了哪些操作,经过了怎样的环节和阶段等等,以便把这一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清楚明白地展示出来。而且事实上,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及大量的实验研究,确实也把这一过程做了一种全面的解读和剖析,这样,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在认知心理学的努力下才真正变得具体而透明,这是其他心理学流派所无法企及的,也真正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全新时代。
与此相应的,为了有效地说明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对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组织构造做了一种构想,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加工的一般流程做了解析,这样就为具体地解析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为具体地表征相互作用的过程打下了基础。具体来说,在这一理论模型中,人的认知活动是由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三个紧密联系的心理装置同时也是信息的一般流程所构成的。其中,感觉登记是由主体感知器官决定的加工装置,负责对信息的初步接受和短暂滞留,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主要以感觉器官与刺激信息进行初步的相互作用,以把物理刺激转换为主体可以理解的生物信号,这些有组织的生物信号是与特定的外部刺激相对应的,因此,在感觉登记阶段,主体所反映的主要是保持事物鲜明特色的直观形象,同时这种反映也是粗糙的、部分意义的。随后,这些感觉信息在注意的干预下,便进入了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的区间,短时记忆具有短暂的储存和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是真正进行心理学意义的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在长时记忆中经验的参与下,直观信息在短时记忆中获得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事物真正地得到识别并赋予意义,由此便完整地实现了对事物的知觉把握,而从记忆的角度看,得到识别的信息如果足够强、足够稳固的话,还可以进入长时记忆,成为其中新的组成部分。至于说到长时记忆,它相当于主体结构的概念,但它是一种狭义、简单的主体结构,与认知结构有着大致类似的含义,但它更强调后天的经验部分,而且,认知心理学对它的表征和描述更加的具体而富有结构,确切地表达了知识经验的储存方式和组织形式。以上便是认知心理学对人的认知系统及其各部分功能特性的表征,在表征这些结构组织的过程中,加工信息的基本流程也就清楚地展示出来了。
其次,才体现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具体内容上,体现在知觉、注意、记忆、知识的获得、问题解决等各种类型的认知活动中,体现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各个层面。例如,在对知觉的心理机制的研究中,就处处体现着主客体相互作用思想。
让我们先看一看感觉。感觉是刺激对象作用于主体感觉器官所产生的认知反应,是主体主要以其特有的感觉分析器而与刺激对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是刺激对象的个别属性在主体感知系统留下直观映象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初级形式。其生理机制是感受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可传递可加工的生物电信号,然后借助大脑中枢相应的专属加工器,进行分析、组织、加工,进而形成特定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看知觉。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是在以往经验的参与下,在注意机制的直接干涉下所进行的加工,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解释并获得意义的过程。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更深入一步的加工,知觉过程涉及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是一个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是现实刺激与已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知觉总是与人的知识经验分不开的,因而具有间接性质。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心理学早就有了大量的实验支持,如斑点图的知觉,言语对知觉的影响,定势效应,尤其是上下文对知觉影响的实验更是被人们经常地运用。在这类实验中,人在知觉一个句子时,可以依据上下文和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而把一个词所缺失的字母(或音素)恢复起来,上下文不同,所回复的音素也不同,这种音素恢复现象是已储存的知识作用的结果,依赖于现实刺激的信息和已储存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当然,知觉的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真相,如实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有些类型的知觉根本无需以往经验的参与,只需依靠其进化而形成的相对完善的知觉反应能力既可。因此,某些知觉或知觉的某些方面是受神经系统的构造所决定的,是不需要过去经验参与的。
关于知觉中的认知加工,一般被认为是由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过程构成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其中,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信息开始的加工,强调感觉器官中的滞留信息在知觉中的作用。一般是从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信息的解释。例如,当看到一个英文单词时,先确认字母的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以确认字母,最后在结合起来以确认单词。这种加工也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对知觉对象的期望或假设,知觉是在期望和假设的引导和规划下,对刺激信息的组织和再造。自上而下的加工常体现在上下文效应中。这种加工也被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知觉过程一定是两种加工方式的有机结合。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知觉过程对这两种加工也可有不同的侧重。在良好的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在恶劣的知觉条件下,则以自上而下的加工为主。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加工,我们可以用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来分析:当知觉条件良好时,说明客体相对于主体来说特征突出、易感性强,这时,主体无需付出什么努力,仅仅依靠自我感官基本的加工能力,采取自下而上的加工策略,就能自动自如地产生各种知觉;但是,当知觉条件不好时,也就是说认知的难度加大,客体的强度偏低时,则更多地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加工,这时就需要加大主观的努力,调动主体的先前经验,以有效地弥合知觉条件的缺陷和不足,缩小主客体之间的差距,进而降低知觉的相对难度,顺利地实现对事物的知觉。
至于说到注意、记忆等问题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思想,我们在其他章节中还会进一步讨论,在此就不多叙了。但是,不论是哪一部分内容的探讨,认知心理学都比其他心理学理论更关注认知活动的内在过程,而且对这一过程的解析也更加的具体、清晰和富有能动性,突出了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人的认知活动在认知理论家眼里,就绝不仅仅是对认知对象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加工操作,对认知对象所进行的积极的富有选择性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