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与同化总是伴随而行的,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也只有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对新刺激作出反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从总体而言,如果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应,那就谈不上发展。尽管同化作用在保证图式的连续性和把新的要素整合到这些图式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应的存在,它本身也不能单独存在,换言之,不存在纯粹的同化。当然,如果没有与顺应相对应的同化,也就没有顺应可言。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图式的同化与顺应。认识既是认知图式顺应于外物,又是外物同化于认知图式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
平衡,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平衡首先是个体的一种最基本的自我调节机制,正因为有这种心理机制,才使得个体能够把各种不平衡状态引导到新的平衡状态上。在皮亚杰理论中,平衡主要是调节主客体交互作用中所带来的认知上的冲突、矛盾、混乱,其目的在于促成主体智慧的生成和认知的发展。因此,平衡过程就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平衡过程或者说平衡最重要的调节功能,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关系。一般来说,每当个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的经验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的经验图式无法同化这一新的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的图式,以图把新的刺激纳入改造后的认知图式中,从而达到新的认知平衡。这便是平衡机制典型的作用过程,也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实质所在。
而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本质上反映的是主体结构的决定作用;顺应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本质上反映的是客体的规定和限定作用。而人的认识过程,是主体按照认知对象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要求,在主体内部建构出与对象相一致的内部图式的过程。这种建构在本质上是主体适应客观要求而发生的结构改变的过程,典型地体现了皮亚杰理论中顺应的过程。但是,这种顺应和改变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需要主体采取一系列的操作和运作,而这就要依赖主体自身所具有的组织机能和先前经验,这些也正是主体决定作用的体现,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被称为同化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皮亚杰的理论与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具有同样的功能。虽然如此,采用同化和顺应的说法,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深层意义上,还是限定了其理论的整合力和广泛的说明解释力。
具体来说,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概念,虽说从本质上表达的是主体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客体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但是,它并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中性地看待认知建构中的这两种作用,而是仅从主体结构的角度上,把其归结为主体结构的两种功能或者把其作为主体参与认知建构的两种机制来看待,并没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从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机制,这样,本身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的话题变成了只从主体一个方面入手(如把客体的决定作用,表征为主体的顺应或适应),而客体的机能作用和环境的具体影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阐释和强调,造成了花开两朵、只表一只的局面。
事实上,只要不回到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立场上看待这一问题,我们便无法全面系统乃至定量地解析认知建构各个方面的问题,如认知建构的难易问题,主客体的各影响因素如何协调统一地共同决定某种学习行为的实况问题等等。此外,用同化和顺应的说法,只是说明了主体技术能力和知识经验对认知建构的参与和影响,却无法说明主体动力成分在认知建构中的作用与影响,更无法用同样的语言作出统一的解释,因而只是说明了主体知识学习和认知发展的部分机制。而事实上,主体认知建构的过程中,客体或认知对象是同时与主体结构中的动力成分和能力成分发生相互作用的,但同化顺应的观点却不适宜谈动机的问题、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和影响问题,这也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缺陷。最后,皮亚杰理论的逻辑起点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思想,这本来是一个对人的所有行为活动都广泛适宜的基本原理,完全应该把其展开说明解释人的全部行为,但是,采取同化和顺应的观点,尤其是取自于生物学消化吸收含义的同化概念,把其本有的高度的概括力和广泛的说明力限定在了知识学习和智慧成长的狭隘领域了,这样,本身起点很高的理论视角,由于不当地选用术语,大大压缩了理论的延展力,使得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思想并没有实际地得到展开,仍然是宏观上的一种理论视角,具体的理论构建却又回到了一个较小的区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然,皮亚杰理论本身就是为了说明知识的获得和智慧的增长问题,在此我们就不能苛求了。
(二)弗洛伊德之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不是一个正统的心理学家,但是,在心理学领域中,还没有哪一位心理学家具有他那样的知名度,能够像他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使人们能够透过人类理性与文明的外衣,看到人类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动物本性及其赤裸裸的非理性特征,大大深化了人们对自身本性的认识。仅就心理学来说,他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使人们从传统的只重视表层的意识的狭隘立场,拓展到深层无意识领域,使人们对行为的动因和内在的机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弗洛伊德理论的涉猎面是十分广泛的,其中无意识论,本能论,人格结构论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创立和使用的许多概念,现已成为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领域所广泛采用的经典性词汇,如冲突、焦虑、自我防御等。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谈到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说法,但其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可以说,没有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实质,就没有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体系。下面,我们主要从弗洛伊德理论中对人格结构的有关表征,来看一看其中所体现出的相互作用思想。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精彩的亮点,也是整个理论的基础。在弗洛伊德看来,整个人格是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深层次的我,是一切本能欲望的发源地,是由形形色色的生物冲动所构成,而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本我是个体发生史上最古老的,新生儿纯粹由生物冲动——饥、渴、暖的需要、睡眠的需要等驱使其活动,本我就是这些生物冲动,换言之,新生儿只有本我。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原始力量,本我是冲动、盲目、非理性、非社会化、自私、自恋且纵情享乐的,它无视外部现实,要求立即无条件满足其生物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不受任何管制,它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本我的策动力量如果受到压抑,就会改变方向而转移地方。本我是人格的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本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不论是高尚的还是低俗的,都是由本我演变、衍生而来,都与本我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但是,显而易见,人格中如果仅有本我,它与现实的冲突将会多么的严重,因此,不受约束的本我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的,这就需要一种中间环节和中介机制来协调本我与现实的关系,于是,以现实原则为基础的自我便产生了。
自我是人格的表层结构,作为本我的对立面,是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婴儿最初只有本我这一部分,在与外部世界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本我的一部分获得了特殊的发展,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组织,作为本我和外界的中介,这便是所谓的自我。可见,自我是本我与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经过雕琢和修饰的本我,是被现实和客体改造了的本我,是现实化的本我,是由本我衍生或派生出来的。
由于自我是本我为了迎合客观现实而迫使自己的一部分发生了顺向于客观要求的改变,因此,自我既承载了本我的要求和希望,也吸纳了外部世界的要求和规定,是本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代表着常识和理性的东西,是真正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实现和表现的部分。作为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作为本我的现实化身和代表,自我的作用就是为本我服务,它一方面忠实地履行本我的要求和指令,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时刻考虑现实的要求和规定,不断地用外部世界的影响对本我和它的趋向施加压力,不断地对本我进行调节和控制,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占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以使本我在不违背现实原则的条件下,最大化地获得实现和满足。可见,自我在人格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本我的功能是指挥它,决定它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满足。而本我要想获得表现和实现,必须转化为自我,必须通过自我的筛选,必须经过自我的改装和修饰。
至于说到超我,其实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人格中的道德成分。正如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样,超我也是随着自我的发展而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从儿童经验中父母的奖惩模式内化而来的。父母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儿童的某些言行给予奖励,而对另一些言行给予惩罚,以使他们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长此以往,父母的奖罚规范逐步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一旦儿童的内部控制取代了环境或父母的控制,那么超我就完全发展起来了。发展成熟的超我有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良知,它是儿童接受父母惩罚经验内化而成的。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儿童的言行一旦不符合自己的良知,他就会感到内疚和犯罪感。超我的第二个部分是自我理想,它是儿童受奖经验内化而成的。如果做出、甚至想做出某些符合自我理想的行为,儿童都会感到自豪或产生成功感。超我是力求完善的,是人格最高层次的我,它的活动遵循理想原则。它的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监督本我、限制本我的冲动,从而规范和控制人的行为,使人追求“完美”与“崇高”。因而,它同本我一样,也是非现实的。
在实际中,本我、自我、超我和现实之间是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本我要想获得满足和实现的机会,除了符合自我的要求之外,还尽量要符合超我的要求,其中自我大致可作为现实世界的缩影,代表了现实世界对本我的要求,而超我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意向,一方面作为现实世界中社会伦理方面的规则在人格内部的投射,反映了某些社会方面的现实原则,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内容已经内化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作为人格内部与本我相对的另一种良性倾向,而对本我的冲动和趋向实施制约。而作为与现实直接接触的自我,它必须同时考虑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来自本我的,一是来自内在超我的,一是来自客观世界的,自我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本能需要,还要遵守超我的道德规范,还必须努力以现实允许的方式来表现和疏导这些,所以,作为自我的角色是非常尴尬和困难的,它一方面被本我任意的奴役和驱使,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超我严厉的责罚,同时更必须时刻小心的把握现实的脉搏,以免在现实中碰壁受挫,只有把这三方面都协调好的自我才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把自我比喻为同时服侍三个主人的可怜的奴仆。
其实,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也是对主体结构的一种解析形式,本我,自我,超我,都是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其中本我相当于主体结构中由基因和物种的生物结构决定的原始本能,是未经开发和驯化的部分,这些部分由于与现实对抗,或者还没有形成现实的形式和载体,因而无法在现实中得到表现。另外,既然是本能,就绝不仅仅是人的欲望和需要,还包括人的各种功能和本领,包括人的其他特性、属性。但弗洛伊德在此只强调了主体结构的倾向和价值属性方面,而忽视了主体结构中的功能和能力部分。而主体结构中的技术与能力部分,最初也只是一种潜在能力,并不具有现实的意义,因而也是无法表现的。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经过客体的雕琢和塑造,成为主体现实的功能和本领,才能得以表现和应用。
自我是主体以其先天结构和原始雏形在与客观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其天赋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而被客观现实雕琢和塑造的部分,是得到了现实化的主体结构,是熔铸了大量现实经验和客观形式的主体结构。而本我仅仅是主体由基因决定的功能特性中的一种潜在形式、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有在与客观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相关部分才能变成现实化的结构,才具有现实的意义,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表现。实际生活中,主体通常都是以其现实化的部分而与周围世界打交道,我们所展现于世人的,也都是经过了修饰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客观世界的东西。这一部分内容一方面是由原始成分演变或分化而来,因而能满足本我的原始需要;另一方面,又接受了大量的客观内容,因而能迎合客观规律,是真正能够与双方保持良好关系并能顺利实现的部分。
超我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同样是主体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与现实中的社会性成分尤其是道德规则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包含了大量的经由父母等社会媒介传递给个体的伦理道德规范,用以规导主体在遇到社会性问题尤其是道德方面的问题时的所作所为。而自我的内涵要比超我的内涵丰富的多,它包括了主体所面对的所有现实生活方面的经验:如日常生活的料理,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认知规则和各种动作、活动的操作规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