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二场人口来自五湖四海。1949年2月四十七团人口1063人。1997年底突破7000人。2000年人口最多,达到7433人。2001年人口总数略有下降,总人口7386人。
一 人口来源和调出情况
红星二场人口最初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和国民党起义官兵。1951~1955年,河南、湖南、山东、福建、南京等省市参军、支边的青年学生、支边青年妇女进入部队。一部分官兵调出,先后去西安空军司令部、兰州空军部队、哈密军分区、哈密地县政府及其他地区工作,这时人员变动较大。1959~1966年,农场规模扩大,总人口增幅较大,人口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湖北、上海、天津、武汉支边青年,沈阳、北京部队复员转业军人和自动来疆人员。20世纪50~70年代,调干、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来场工作的有近百人。70~80年代,除农场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来源主要为零星自动来疆人员。90年代,从河南、四川、甘肃接纳一批农民落户,农忙季节招收大量季节工、临时工;湖南、湖北大中专毕业生20人来场工作;此时农场出生人口已有第三代。全场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一)人口来源
1.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官兵
1949年8月底,四十七团于兰州补充战士375人;9月,在甘肃张掖补充原国民党和平起义的独立三团456人;10月,补充学生兵23人。1950年3月,四十七团全部进驻哈密,全团官兵2407人(另有家属44人)。
2.参军青年
1951年福建、河南、湖南参军青年88人到四十七团工作。1952年7月167名山东籍参军女战士到四十七团。1951~1952年,陕甘川鄂津冀粤参军青年先后共11人到四十七团工作。
3.内地支边青壮年
1954年4月,山东籍支边女青年165人到十三团工作。1955年,上海8名支边妇女到十三团工作。湖北黄冈支边青壮年130人于1958年11月、482人于1959年3月分两批到红星二分场工作。
4.内地城市支边青年
1995年8月,南京支边青年17人到十三团工作。1961年9月,武汉、上海支边青年学生37人经农五师第五农校政训班培训后,于次年5月分配到红星二农场三连、四连工作。1965年,天津支边青年92人到红星二场工作。
5.复员转业的解放军官兵
1964年,北京警卫师5名复员转业军人由农五师分配到红星二场工作。沈阳军区复员转业军人42人于1965年、78人于1966年分两批到红星二场工作,随行家属(包括小孩)80余人。
6.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
20世纪50~70年代,从内地分配到红星二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共60人,其中1962~1964年,浙江、江苏、河南、甘肃籍大中专毕业生9人到场工作。1992~1996年,12名湖南籍大中专毕业生到场工作。1997年,8名湖北籍应届大专毕业生分配到红星二场工作。
7.自动进疆支边人员
1958年以后,自动进疆支边人员到红星二场的人逐渐增多。1960年1月,红星二农场在尾亚、红柳河、哈密等地招收自动进疆支边的劳动力1588人。80~90年代,又有一大批内地农民自动进疆到红星二场承包土地。其中1994~1999年从内地来承包土地的合同工有800余人。
8.调入干部
20世纪50~70年代,从内地一些省市调到红星二场的干部有100余人。此后,陆续有干部调入。
9.并编人员
1968年10月9日,哈管处工程大队二队调到红星二场,编为红星二场十二连。1970年6月1日,原红星面粉厂雅尔石灰矿、头堡芒硝两个工地及40余名工作人员与红星二场合并成立二一四团。
10.接迁人员
先来红星二场的人将在外地的家属或亲友接迁到农场就业或生活。接迁人员数量较多。
11.来自河南省的新工人
1993~2001年,农场接纳河南省新工人863人(其中小孩420人),后返回原籍378人(其中小孩182人)。
12.其他来农场工作的人员
1968年哈管处分配36名中学生到红星二场工作。
13.农场职工后代
上述各类人员子女及其后代成为农场的生力军。
(二)人口调动
1950年,四十七团调走182人,其中2月8日抽调69名干部到哈密各地参加政权建设。1952年1月,西北军区抽调四十七团营以上干部26人到西安空军司令部工作,抽调四十七团排以上干部220余人、勤杂人员30余人参加兰州空军第二十五师的组建工作,抽调26人到哈密军分区工作。8月24日,上级抽调四十七团排以上干部25人到地方公安部队工作。
1955年2月21日,农五师调十三团17名干部到师部植棉场、修理厂、红星剧社、宣教科等单位工作。1956年3月5日,十三团六连与生产队全部人员调到新组建的十四团参加建设。1957年1月13日,十三团27名干部调往农一、二、四师及兵团工作。
1957年3月6日,原农五师十三团支援铁路的工作队,改编为红星三分场农业基建队。1958年2月28日,红星总场令:原红星二分场耕作一队编为“三分场基建六队”,原红星二分场生产队编为“红星三分场生产中队”,成立马圈沟分场,将红星一分场、二分场炭厂部分编余人员组成“马圈沟分场第三队”。
1959年8月3日,红星二农场桃树园一队调往军马场。1960年4月,红星二农场驻扎在芦苇湖的七连调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五师新垦区,八连调往巴里坤。12月,红星二农场抽调552名新老职工支援兄弟单位建设。到1963年,农场新职工成员占80%,绝大部分老职工成员调出。
1964年6月,农五师调红星二农场260人到红星四场参加农场基本建设。
80年代以后,部分离退休人员回内地安置。
二 人口变动
部队进疆后,1950年底,四十七团总人口2139人,其中部队官兵2107人,非部队人员13人,家属19人(包括小孩7人)。1951~1953年,部队人员调动较大,1951年各月人口变动范围1783~2780人,增减近千人,主要是部队官兵的调进、调出;1953年3、4月份,分别增加659人、335人,分别减少406人、129人。1954年人口增加近400人,至1957年减至1502人。1958~1963年人口仍处于上下波动期,主要是人口调动大,招收新工人多,弃工离场的人员也多。1964年开始回升。60年代人口迁入多,自然增长人口数迅速增加。70年代没有大批迁入人口,自然增长保持稳定。80年代至90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回城风”和外出打工的影响,人口有下降趋势。1994年后人口数又开始上升。
三 人口分布
红星二场人口主要以集体单位分布的。1950~1953年3月,四十七团进行剿匪护政、修渠、屯垦,营连单位较分散,战线较长。建场初期,人口主要以“基本建设”、“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场(团)部”和其他(包括托儿所、学校等)单位分布的。1950年总人口2139人,团直机关644人,一营541人,二营472人,三营482人。1953年6月,全团1951人,其中指挥、政工、业务、军需、工作员等管理人员603人(男531,女72人);各行业人口分别为:农林601人(女128人)、建筑239人(女32人)、水利139人(女23人)、运输合作社作坊112人(女4人)、畜牧23人、技术人员52人(女1人),合计建设人员1166人(女188人);伤病员、家属、儿童、保姆等非建设人员182人(女123人)。
1953年12月底,十三团共1548人,管理人员425人,建设人员1034人(其中农林440人、建筑427人、运输合作社85人、畜牧28人、技术工人54人),非建设人员89人。
20世纪60年代,红星二场基层单位增加,人口分布在农、林、牧、工、商、建筑、教育等单位。1964年底,全场2797人,分布在6个农业连队、1个基建队、1个机耕队、1个副业队和场直、学校、医院等单位。
1982年底,全场总户数1684户,总人口6631人,分布在29个连级建制单位。
2000年,农场规模扩大,单位增加,全场共有农业连队11个,园艺连队3个,场直属单位16个。农业人口4164人,占人口总数的56.02%;园林人口989人,占总人口数的13.31%;工交商建和服务单位人口2280人,占总人口数的30.67%。
2001年,红星二场人口分布情况及其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