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红星二场志
15063500000114

第114章 民族

一 民族结构

红星二场人口由10个民族组成。2001年全场总人口7386人,其中汉族7255人,占总人口的98.23%。少数民族131人,其中回族36人,占总人口的0.49%;土族43人,占总人口的0.58%;壮族17人,占总人口的0.23%;哈萨克族11人,占总人口的0.15%;土家族9人,占总人口的0.12%;苗族6人,占总人口的0.08%;蒙古族5人,占总人口的0.06%;藏族3人,占总人口的0.04%;侗族1人,占总人口的0.01%。2001年全场少数民族人口比1964年增加0.83%。

红星二场的人口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以上,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在几十年屯垦戍边、并肩战斗和共同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影响融合,既有沿袭又有变化,形成具有军垦特色的生活习俗。

二 汉族习俗

(一)衣食

50年代,职工着装大部分为绿色军装,穿军用球鞋。60~70年代,着朴素便装,多为中山装和工作服。80~90年代人们西装革履,衣服色调五彩缤纷,服饰变得新潮,衣料、款式讲究高档化、多样化。

北方人主食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50年代初期实行供给制,连队办食堂,战士吃大锅饭。1956年实行工资制后,实行分餐,按量供应,粗粮多,肉、食油供应少。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食堂停办,各家起灶,户户挖菜窑贮藏冬菜。90年代,职工在冬季可吃上温室青菜,菜窖日渐减少,来自天南地北,口味各异的人们做上自己喜欢吃的家乡菜,麻、辣、酸、甜,各显特色。

(二)住行

屯垦戍边初期,条件艰苦,住地窝子。60~70年代,建土木结构平房居住。80年代,实行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将公房折价归个人,职工自建住房,兴建砖木、砖混结构平房。住房有院有园。90年代搞小康连队建设和场部小城镇建设,职工自建房屋更加适用、方便、美观。到2001年,场部附近有150户职工住进了水、电、暖齐全的楼房,农场职工安居乐业。

50~60年代,自行车不多,出门多步行。学生上学,一天来回走好几公里。70年代兴建砂石公路,自行车增多,行路、上班多以车代步,学生上学也骑自行车。80年代,修柏油路,交通更便捷。人们进城有客车、摩托车。90年代学生上学,农场派大客车接送。

(三)婚姻

50年代初期,部队男性多,女性少,组织上关心指战员的婚姻大事,有计划地逐步给予解决。多由组织安排,领导介绍,做思想工作,男女双方同意则结婚。婚礼隆重而节俭,由单位主办,领导人主婚,公家给房,双方两床一并即可。60年代以后,农场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喜婚日,不请客,不摆席,同事、亲朋送些茶杯、暖瓶、面盆之类算是贺喜,吃喜糖、瓜果,以茶代酒。“文化大革命”期间,赠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像章。80年代后,婚礼越办越隆重,青年结婚购置高档家具,新潮服装,拍结婚照,举办婚宴,少则几桌,多则十几桌,几十桌。被邀者送“红包”,由10元、20元,逐渐增到50元、100元、200元甚至更多。迎亲、送亲者也由拖拉机发展到小轿车。90年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婚事新办,但也不乏大操大办者。

(四)节日

除重大节日,如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外,传统的春节,俗称过年,门贴春联,人穿新衣。大年除夕夜吃团圆饭,长辈给孩子发“压岁”钱,农历正月初一吃饺子或汤圆,看社火,放鞭炮,互相拜年,祝福万事如意。人们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延续到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挂灯笼,热闹非凡。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为“清明节”,汉族人要到墓地扫墓,为“亡灵”烧纸钱、摆供品、洒祭酒,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习惯吃粽子。所以节前许多人家要上街采购红枣、糯米,做甜糕,包粽子。有的嫌麻烦,直接到集贸市场买包好的粽子。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节前,单位给职工发月饼,亲朋好友也互赠月饼。晚上,全家人欢聚一堂,边吃月饼、瓜果边赏月,其乐融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追求时髦的年轻人中开始流行起来。

(五)丧葬

农场职工病故,所在单位组织开追悼会。入葬前,死者生前亲朋前来吊唁,送花圈、挽联等。寿棺前置酒食祭品,烧香祭奠“亡灵”。80年代前,多为棺木土葬,单位派车送往墓地,亲人为其一路抛撒纸钱,放鞭炮,在坟前焚烧纸钱、花圈、衣物等,死者坟前立木牌或水泥碑,刻写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等。送葬完毕,大家回家办酒席。90年代后,提倡火化,但还是土葬者居多。

三 回族习俗

(一)服饰

红星二场有回族36人,他们的衣着与汉族人基本相同。青年男女普遍着时装。中老年人多戴白色小圆帽,妇女戴发网,披白色纱头巾,喜欢戴金银手饰。

(二)饮食

与其他伊斯兰教民族一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和非伊斯兰教宰杀牲畜肉,喜吃牛羊肉。主食以面食为主,有蒸馍、烧烤馍、包子、饺子、汤面、拉条子、揪片子。宴请宾客时煎、炒、蒸、炸样样俱全,讲究菜肴丰盛,上菜时一道道上,新菜上席,残菜即撤,俗称“流水席”。最后一道甜粘饭表示菜已上完。喜庆节日,家家炸馓子、油饼、油果子招待客人。回族人喜欢饮茶,砖茶、茯茶及花茶等都饮,喜欢在茶中放方块糖。

(三)婚姻

以前回族多近亲结婚。1980年后近亲结婚现象逐渐减少,以自由恋爱为主,经父母同意,向单位领导呈结婚报告,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举行婚礼时,邀请亲朋参加,来宾送礼贺喜。

(四)节日

回族和其他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主要节日是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把肉孜节称为大节,在回历十月一日,古尔邦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两节相隔70天。肉孜节前,家家炸馓子,做糕点。节日大人小孩穿新衣,给小孩分喜钱,成人要去礼拜,然后到亲戚朋友家贺节。古尔邦节为宰牲节,一般人家都要宰羊,有的宰牛或骆驼,宰牲后,过忌日开经,赞经,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欢庆节日。节日期间,农场和单位领导到回民家中祝贺节日。

(五)丧葬

回族人遵循伊斯兰教葬仪,实行土葬,老人临终前,近亲一般在枕边默诵经文。停止呼吸后,亲人要顺其肢体,合其双眼,闭其口齿,然后将遗体放置木板上,覆盖洁净白布单。进行洗礼时,由三个人用温水先洗下身,后洗头部,用白布沾温水擦洗口、鼻,再从上到下,先右后左顺序遍洗全身,然后将遗体移至克番布(白布)上,男用白布三块,女用五块,每块长约1.5米。依规矩包裹,置于木匣,头北脚南,抬至清真寺内举行葬礼。出殡时,妇女不送葬,不进坟地。坟墓南北向,墓坑深、长各约2米,宽约1米,内挖长约2米,宽约1米的偏洞,将遗体放入,后用土块封死,死者亲属在安葬后7天、49天、百日、周年要做乃孜尔(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