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056000000063

第63章 历史知识(3)

220年11月,曹丕称帝后,蜀中传闻汉献帝刘协已被杀害,身为宗室的刘备于是发丧制服,追尊刘协为孝愍皇帝。事后,刘备部下纷纷劝刘备即帝位,刘备没有答应。诸葛亮上言,刘备才同意,并让军师诸葛亮、博士许慈、议郎孟光设定礼仪,选择吉日良辰,上了尊号。221年4月6日,刘备在成都即皇帝位,他以兴复汉室为号召,所以国号仍为汉,以诸葛亮为相,立夫人吴氏为皇后,立儿子刘禅为太子。

淝水之战

383年,秦王苻坚亲自率领80万大军,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8万兵马迎战,并在洛涧(今安徽淮南东)的初战中大破秦军。苻坚夜晚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他遥望八公山(今安徽凤台东南)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心生害怕。

晋军进驻淝水,要求秦军向后退,以便渡河决战。苻坚想待晋军半渡时猛攻,便挥军稍退。因秦军的各族士兵不愿作战,一退即不可止。晋军乘机渡水攻击,苻坚仓皇而逃。他听见鹤唳声都以为是追兵,秦军大败。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梁武帝信佛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晚年信奉佛教。他主张“三教同源说”,即佛、儒、道三教的本源是相同的。他倾注大量经历于佛学研究,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佛学著作。

他曾4次“舍身”入寺院,并亲自讲经说法。他所主持编译的佛经就有数百卷之多,境内修建、供养的佛寺近3000所。而且,佛教中的素食和寺院敲钟的传统,都是源自于梁武帝。因此,这位古代第一个信佛的皇帝对佛教的贡献和影响非常深远。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从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为止,五胡十六国历时135年。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实际上共有二十国。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与冯太后共同推行了改革。第一个阶段始于484年,主要是变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个阶段始于494年,着重变革鲜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推行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同时又颁布三长制和租调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第二,整顿吏治,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尊孔尊儒并兴复礼乐。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北魏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杨坚建隋

北周末年,杨坚继承了其父杨忠(北周开国功臣)的爵位,并将长女嫁周宣帝为后,地位显赫。宣帝死后,7岁的静帝即位,杨坚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杨坚当政引起部分朝廷贵族不满,群起叛乱,但很快就为杨坚所平。接着他又诛杀周室诸王,率兵平定叛乱,为自己登帝位而铺路。581年,杨坚以“受禅”为名,废静帝而自立,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先以长安为都,后来又新建大兴城为京师、以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西京长安、东京洛阳。589年,他挥戈南下,消灭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中国。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由隋文帝确立。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它们是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六部即尚书省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掌管官吏的考核任免、户口和赋税、礼仪制度、军政、法律、刑狱、水陆工程等。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名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唐太宗年号为“贞观”(627—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玄奘西行取经

大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7岁的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通过新疆,途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后进入印度。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西行取经,前后将近19年,行程5万里,为佛法在中国的弘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7世纪,吐蕃族领袖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许多部落,以逻些(今拉萨)为首府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那时内地正是唐太宗贞观时期,声威远震。松赞干布景仰唐朝文明,于贞观八年(634年)派遣首批使者到长安,唐朝也回访吐蕃,成为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开端。此后,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来长安朝贡,欲娶唐朝公主为妻。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在640年攻破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偏南)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主要负责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702年,武则天为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地处天山北麓)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这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为唐朝巩固西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商业和交通以及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鉴真东渡

鉴真是唐代赴日传法名僧。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733年日本僧人入唐访求10年后,邀请鉴真赴日传法。742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他先后4次都未能到达日本。第5次漂流到海南岛,鉴真双目失明。第6次,鉴真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努力弘扬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被日本人尊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也称“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治国初期,以开元作为年号,那时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改革吏治,使得政治清明,政局稳定;还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共29年。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叛乱,反对唐朝。历史上称之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3年)结束,前后达8年之久。这次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影响巨大: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第二,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第四,经过战乱,唐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从此,唐朝内忧外患,全盛时代结束。

两税法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改革。主要内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来确定应纳税额;把混乱繁杂的税种和各类收费合并统一,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除田亩税以谷物形式交纳外,其他一律折合成钱币交纳;每年纳税时间分夏秋两季。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成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基本税制。

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幽”是今北京一带,“云”是今山西大同一带。幽云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这十六州分别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五代中期,后唐将领石敬瑭反叛,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支持下,打败后唐,做了皇帝。为报答契丹的支持,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使得以后相继的王朝(后汉、后周、北宋)在与游牧民族的交战中处于不利境地。北宋初年,曾试图收复该地区,但未能成功。

五代十国

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的短短54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10个割据政权。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五代十国”。

陈桥兵变

960年2月3日,赵匡胤为夺取后周政权,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县陈桥镇)发生兵变,史称“陈桥兵变”。该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

杯酒释兵权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一举夺得政权之后,却担心此后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961年,宋太祖接受宰相赵普的建议,安排酒宴,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劝他们放弃兵权,多积钱财,多置田产,颐养天年。次日,石守信等大将都辞去了中央军职,离开京都去当了各地的节度使,解除了兵权。

宋辽澶渊之盟

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为名,亲率大军向南深入北宋境内。11月,抵达重镇澶州城北,直接威胁到宋朝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请真宗亲征澶州。宋军在澶州前线射杀了辽军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宋真宗在寇准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大振。两军相峙,辽同意与宋议和。12月初达成停战协议,次年初订和约: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帝称宋帝为兄;二,宋辽各守疆界,互不侵犯;三,宋每年向辽提供绢20万匹,银10万两;四,双方在边境置榷场,开展贸易。盟约缔结后,宋辽间100多年不再有大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为了改变在北宋建国以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政策上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没有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之间长期反覆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最终,变法是失败的。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政策中,没有针对主要问题对症实施;政策本身的实行与理想相去悬绝;对现今的环境和风俗考虑不周,一味地拘泥古制;王安石过于自信,不接纳他人意见。

岳飞抗金

12世纪,女真族建立金国,先后灭掉辽国和北宋。北宋灭亡那年,赵构建立南宋,后定都临安。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赵构南逃,不敢抵抗。1140年,金兵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率领岳家军顽强反击,挺进中原,收复了许多州县。在郾城大战中,岳家军与金兵15000人展开战斗,宋军大获全胜。岳家军乘胜前进,岳飞要求宋高宗下令北伐。宋高宗和奸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并命令岳飞撤回。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秦桧又派爪牙诬陷岳飞谋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逮捕入狱。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年仅39岁的岳飞。岳飞一生廉洁正直,坚持抗金,保卫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历代人民的尊敬。

耶律阿保机建国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842年,契丹摆脱了回鹘的统治,逐渐发展起来。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经过几年征战,统一了契丹各部落,于916年称帝,建国“大契丹”,年号神册(916—922年)。947年改国号为辽。

西夏建立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从唐末经五代到北宋,党项拓跋氏均以中原王朝节度使的身分统辖以夏州(今陕西横山)为中心的五州之地。经过元昊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艰苦努力,控制了河西走廊,为李元昊称帝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元昊父亲去世,李元昊继位,不再接受封号,废除唐、宋所赐李、赵姓氏。随后,李元昊实行变发式、定服饰、造文字、简礼仪、立官制等一系列改革,并升兴州为兴庆府(今宁夏银川),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1034年,他开始不断向宋发动攻势并取得胜利。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建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官制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

完颜阿骨打建国

在东北地区有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女真。女真人过着氏族部落生活,以渔猎为主。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部落联盟酋长,统一了各部。1114年,阿骨打开始了反抗辽国的斗争,当时他只有2500人,却大败辽军,攻占了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南)。两个月后,又以一万人的队伍在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打败10万辽军。1115年1月28日,阿骨打称帝,建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国都设在上京,称会宁府。新政权的建立,巩固了女真族的奴隶制度,也鼓舞了女真族彻底战胜辽国的决心。

蒙古国建立

12世纪末,众多的蒙古部落逐鹿蒙古高原。蒙古乞颜部的首领铁木真经历了多次战役,先后击败篾儿乞惕部、札木合部、塔塔儿部、克列部、乃蛮部等部落,统一了蒙古高原。1206年,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举行大聚会,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把全蒙古的牧民统一编为95个千户,授建国功臣。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成吉思汗创建了国家制度。大蒙古国建立。

成吉思汗名字的由来

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是我国古代蒙古族首领、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关于“成吉思汗”姓名的由来,目前有3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