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前制约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教育观念落后。传统的职业教育观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忽视了学生人文修养、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美国学者福斯特指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成为衡量职业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因此,改革职业教育旧的理念是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第二,课程教材建设滞后。由于受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模式化和单一化影响,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课程发展迅速,而重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课程则偏少;教材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知识社会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变化,内容陈旧、观念落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偏低。《教师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需在本科以上,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距离这个标准还有距离,而且这些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师范院校,未必适应职业教育对教师动手操作能力的更高要求。
第四,职业教育对学生素质目标定位有失偏颇,教学方法落后。传统职业教育将学生的素质目标主要定位在职业技能素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社会道德伦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情感素质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尚远,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职业学校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和教学手段落后,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职业学校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职业教育为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新内容,必须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改革之中。
第二,实施创新教育史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职教改革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必须由注重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承向创造性教育转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发掘创新潜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并创设条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活动的能力。
第三,实施终身教育,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终身教育不等于职业教育,但包括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体系,而是指导建立一个体系全面的、使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原则。实施终身教育可以看作是职业教育在实践和职能上的延伸,其宗旨是通过不间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使学生在价值观念、科技知识、工作生活能力等方面都能应付社会必然要发生的变化并与之同步,并为学生的终身化学习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关注学生就业后发展前景应当成为职业教育办学观念的新亮点和突破点口。
第四,拓展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职业道德伦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素质尤其是敬业精神是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应该从开发社会新资源的视角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而且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其敬业精神决定着其从业后自我持续发展素质的品质和前景。
第五,重视培养能力素质。由于现代社会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加速,使得从业者在一生中将多次变动职业和更新职业技能。以此为出发点,要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行业的基础学力。使学生不仅掌握特定专业领域知识技术,而且要培养行业的基础学力,即一般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学习,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以利于终身职业能力的开发。第三,自我评价和鉴别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和估计自己的工作能力,选择、价值观和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对新事物的一种思考和鉴别能力。
第六,善于合作的情感素质。经济社会一体化导致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紧密联系要求具有善于合作和团队精神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不仅有利于社会或企业组织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调整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按照服务企业、适应市场、面向社会的原则,以培养相对专业知识的创新应用能力为标准,调整和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开发适合未来发展的新专业。专业口径以宽为主,宽窄结合,专业划分与国家产业、职业分类相适应,要体现行业性,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多样性、发展性、多边性和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
第八,要按照科学性、层次性、效益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来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职教课程改革和内容编排必须以******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方针,打破学科本位的原则,把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技能逐步编入课程之中,增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型课程和创新教育研究型课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道德人格为本位,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学校学生长期生存发展所需全面素质为核心,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整合。
第九,提高职业学校师资水平,改革教学方法。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成为实施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先导,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指导效应和示范效应,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专业、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具备敬业、创业呵呵创新精神,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高品质、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与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教学中讲究艺术性和个性,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按照以“教师主导学生”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引导生掌握学习和更新技能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变注入式、讲授式为启发式,广泛采用案例分析、现场调查、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等点化教学及互联网开展开放式及远程教学。二是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变校内活动式为社会实践式,减少演示性、炎症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变单一岗位能力培养为通用、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三是改革生产实习教学法,变观摩、消耗实习为实作、生产实习,变技能局部性实习为综合素质性实习。总之,要以科技信息为先导指导教学,以目标为中心引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推进教学,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十,改革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估模式。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存在着偏重学历资格、轻视职业与技能资格的现象,这使得职业学校学生过分重视学历程度,忽视职业技能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我们认为,职业学校对学生可以采取“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的评估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