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15055200000018

第18章 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2)

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人”。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普通公民,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为青年。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祖训,它告诉我们个人道德修养与家庭、国家、事业之间的关系。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都强调了“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多种素养,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其次,要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寻求职业,谋求继续发展的方向,他们的素质水平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的整体素质水平。由此,中职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敬业精神的培养和竞争合作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顺利地走入社会,更能确保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走得更加稳妥、更有保障。

2.职业教育的间接功能是提供行业需要人力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专业设置要和产业结构布局相匹配,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要和行业人才缺口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教育要为当地提供较为充足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现阶段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有可能在将来会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此,职业教育需要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着眼于学生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计,着眼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素养的训练和提升。为此,就需要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着眼,避免职业培训的短期效应。

三、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分析

(一)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地位定位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教育类型,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层次,它为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医药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稀缺的教育情境下,在我国缺医少药的残酷现实下,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这批专业人员对于保障广大民众的健康,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这样一批卫生技术人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将无法担负起它的历史使命。而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逐渐提高,广大民众对医药卫生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这就给医药卫生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一个是服务领域更加广泛,从以解除身体疾病和痛苦为目的的治疗延伸到以保护身体健康为目的的保健,从注重身体康复延伸到身心俱健的身体护理和心理咨询,从以城市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延伸到覆盖区、乡、村的多级医疗卫生体系;另一个是专业要求更加严格,不仅是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更加精深,更要求医疗卫生人员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更加专业。因此,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形势,医疗卫生类中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前形势,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为我国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构建提供最强大的支撑。由此,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基础性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力量,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目标定位

当下,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既需要理论型人才,又需要各种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又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从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属性来看,它既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属性,也有医学教育的属性。从性质来看,它是一种初中后专业教育,学制3年,专门招收初中毕业生,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级、中级专业人才。

几十年来,我国传统的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培养主要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的卫生技术人员,但随着人民群体对医药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培养体系也应该随之而变化。深化中职医药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医药卫生人才,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下,我们不仅要为广大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培养医疗卫生及护理相关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包括众多的乡村医生,还要为在职人员提供进一步的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具体地说,我们培养的目标是技术性人才,而不是科研性人才;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他们不仅可以在县级医院从事技术工作,更可以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服务于众多的村民。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在专业设置上,把医学类、护理类为主的专业改变为以相关医学类及护理类为主的专业,专业的覆盖面更加大,更加符合现实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训练,添加医学相关知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发展知识、现代服务知识模块等,以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教学方法上,加强观摩、实习、实作等方法的比重,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技能。

(三)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功能定位

1.应定位于服务医药卫生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增加职业教育的人数”,具体讲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与普通高中要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数与专科要大体相当。而卫生部2001年就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提出了“压缩规模、调整结构、规范办学、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为我们的办学指明了方向,但由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育部门放开招生,能招的、不能招的、有条件招的、没条件招的都去争抢生源,扩大招生规模,反而使规模扩大,质量下降,办学局面混乱,结构失调,加之卫生部门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就业门槛,使接受中等医学教育的人员过剩,供大于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毕业生面向社会,就业呈多元化的趋势,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相应的职业群的要求。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科技成果的平均生命周期缩短,致使职业变化的频率增高,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同时,还应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终身教育使人们能在变化的世界中生存。职教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为此,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学会用现代网络技术传播和交流信息。

2.应定位于服务医药卫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存在不少客观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国家对中职教育“一刀切”的培养目标与行业要求、医学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单从学历来讲,现在乡镇卫生院要求医士类学历要达到大专以上,要求护理类学历要逐步过渡到大专层次,中专学历者目前只适合做村医。因此,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目前只是一种过渡,这必将成为历史(中等师范随着小学教师学历的提高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二是相关中职学校双重管理的矛盾。卫生学校一方面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业务管理又归属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两边都管又都不管,使得许多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不能惠及,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中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医药卫生行业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长期结构性需求出发,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相照应和吻合。同时,鉴于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长期性效应,对于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的趋势性和前瞻性专业应该做出必要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