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旗帜的力量
15047800000002

第2章 坚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1)

马列主义自来到中国,就成为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人民从近百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亲身经历中,得出了一条真理——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够救中国。因此,中国人民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点写进我们的宪法和党章中,这是理所当然的,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当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并在四个现代化的实践中把它继续推向前进的时候,社会上却出现了一股怀疑、动摇、曲解,甚至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我们的敌人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毫不奇怪的;问题在于我们一些同志中也出现了这种错误思潮,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这种错误思潮,在人民内部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有的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时了,不灵了;有的把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否认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承认马列主义却又否认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有的又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同志的一些判断失误混为一谈,提出只承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反对所谓“错误的毛泽东思想”,等等。这是一种右的倾向。另一些人,从“本本”出发,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变成僵死的教条,只知道背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个别词句,却反对运用它的基本精神,反对根据它的基本精神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一种“左”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其所以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有这两种错误倾向的人,受林彪、“四人帮”的影响较深,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文拟就怎样才能坚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有以上两种错误倾向的同志共同探讨。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保持常用常新的生命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所以永远不会过时,首先表现在它的科学性上。它是建立在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时曾经指出:“正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观察和理解社会历史现象的时候,从来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基础,也不是以历史进程中某些“偶然事件”为基础,而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为基础。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在人类思想史上来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所以恩格斯又说:“这个规律对于历史,同能量转化定律对于自然科学具有同样的意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所以永远不会过时,还表现在它的实践性上。它来源于实践,又不断受着实践的检验而得到矫正和补充,不断从实践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而发展。它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它与把它变成僵死的教条,彻底地不相容。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任何把二者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不能以在实践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怀疑、动摇甚至否定它的科学性;更不能以对它的某种曲解来怀疑、动摇甚至否定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历史的经验证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般原理运用于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1919年,列宁曾对东方共产主义者说:“你们面临着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一般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应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列宁强调指出:“这是一个困难而特殊的任务。”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初期,由于把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得不好,对革命曾经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因此而得出马列主义“过时了”、“不灵了”的结论,而是在实践上找原因,在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上找原因,终于解决了这一艰巨而困难的任务,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历史的经验还证明:马列主义被机会主义者歪曲、篡改、践踏,把它弄得面目全非、荒谬绝伦,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带来失败也是常有的事。我们党的历史上,从陈独秀、王明到林彪、“四人帮”就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种情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因此得出马列主义“过时了”、“不灵了”的结论,而是彻底揭露和批判机会主义者的虚伪性、欺骗性,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捍卫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纯洁性,坚持了马列主义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

有右的错误倾向的一些人,实际上割裂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一致性,不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科学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运动发展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应地也不断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在这两个系列的平行发展过程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某些具体结论,可能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失去作用,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以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有右的倾向的一些人,也不懂得实践本身也是充满着矛盾的复杂的和曲折的过程。实践不仅具有确定性,同时又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在社会斗争中,由于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正确思想也不一定立即就会获得预期的成功。离开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离开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片面地以我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很落后为理由,来怀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只能表明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实践性。

二、毛泽东思想是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思想体系,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更不能把毛泽东同志个别判断上的失误归咎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否则。就会导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否定,就不能坚持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的。毛泽东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的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了新问题,概括了新经验,提出了新原理,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都发展了马列主义,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在哲学领域,他系统地阐明了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理论;认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理论;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革命首创精神的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相一致的理论,对马列主义的贡献更是丰富多彩。由于毛泽东同志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从而领导中国革命绕过一个个暗礁,越过重重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只是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才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1949年获得了全国解放,接着又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系列伟大的胜利不但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形势。就是在晚年,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三个世界的伟大理论,并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时代,从而为世界反霸统一战线奠定了新的发展基础。所以,毛泽东思想是发展了的马列主义,否定了毛泽东思想,也就否定了马列主义。不能设想,一个借口拥护马列主义而却否定毛泽东思想的人,能够真正拥护马列主义。

诚然,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同任何人一样,他们也会犯错误,会有某些失误。但这些失误不是基本原理上的错误。比如,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这个基本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是一致的,是一个思想体系,并没有什么失误。一方面,他们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认为只有把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等等的变革归结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把生产关系的变革归结为生产力的变革,才能科学地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他们从来也不否认政治、法律、文化、思想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否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从而同形而上学唯物论划清了界限。

马、恩时代,就有人歪曲马克思的学说是“经济决定论”。恩格斯在晚年曾经指出,由于斗争的需要,马克思和他自己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论,着重说明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对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没有予以应有的强调,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和歪曲。恩格斯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中最终决定性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耻的空话。”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末,我们又为什么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这里我们看到,恩格斯的观点十分明确。他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并不否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但归根到底是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那些歪曲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人,根本不懂得辩证法。他们把原因和结果非辩证地看作僵硬对立的两极,完全忘记了相互作用。看不到原因和结果的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原因作用于结果,结果又可以反作用于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但政治也反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原因。

与恩格斯上述观点相一致,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也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指出:抱着机械唯物论见解的人们,认为有些矛盾的双方并不互相转化。“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它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他说:“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有的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观点是同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矛盾的,过分夸大了反作用,为林彪、“四人帮”后来大搞“唯意志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开了方便之门。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第一,毛泽东同志是在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前提下讲反作用的;第二,他是在讲矛盾双方所处的地位可以互相转化时,提出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等才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第三,这个“一定条件”是指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它本身就体现着生产力、经济基础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因而它归根结底还是建筑在生产力、经济基础一般地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主要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显然,这丝毫也未违反辩证唯物论关于在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的基本原理,而只不过是这个基本原理的特殊表现罢了。如果说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论述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那么,对于马克思所说的工人运动不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要灌输到工人头脑中去的论点,列宁关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论点,等等,又该怎样去看待呢?至于说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观点为林彪、“四人帮”搞“唯意志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开了方便之门,这是毫无根据的。众所周知,林彪、“四人帮”叫嚣“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始终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这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两者之间毫无共同之处,怎么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呢!如果在这个基本原理上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立起来,而却与林彪、“四人帮”的反动思想体系联系起来,这怎么能够谈得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呢?

革命导师不仅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是一个思想体系,不应把它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也不应把他们的某些失误,归咎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