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例
知识目标
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类型及构成;
了解构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外部环境和特性要求;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概念、要素、原则和步骤;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
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编码设计的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设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神龙公司的管理难题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神龙公司)是由中国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各出资50%共同兴建的轿车生产经营企业,于1992年5月成立于湖北省武汉市。经过数年的发展,神龙公司目前已拥有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和销售等一整套设备、设施、人员组织机构。随着国内轿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神龙公司感到原有的管理方法已经钳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与合作企业的沟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神龙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着一些影响供应链运作效率的问题。生产计划中所需要的关键数据(如制造明细表、订货信息、库存状态、缺货报警、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只有部分能集成和共享,决策者在进行生产计划安排时无法快速获取有效数据。公司内部各部门信息系统在联网、系统接口、共享,以及外部联系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现存的销售系统侧重于现金流的管理和售后服务跟踪,但公司外部信息(主要是客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等功能却不够完善,缺少快速有效的顾客信息反馈机制,这使供应部门、生产部门无法充分获得来自市场的反馈信息。另外,神龙公司与其他合作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尚未建立规范体系,没有共同遵守的工作准则。例如,神龙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的业务往来通过EDI进行数据交换,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文件的标准格式,任何一方擅自改动格式都将导致对方的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曾经,标致雪铁龙集团更改了发货合同的格式,却未提前通知神龙公司做好技术上的准备,结果导致神龙公司的翻译软件无法工作,无法获取数据。
试结合本章内容,分析神龙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如何改进,并给出具体改进方法。
第一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制造商、供应商和现代物流企业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资金流、商流、工作流和物流等业务流程的。有人把物流管理中的信息称为物流的“血液”。离开了信息技术的支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信息化就无法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综合物流活动也无从谈起。
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由此可以推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则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能进行电子商务下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网络和传统物流的有机结合,物流企业本身正以崭新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要素重组,所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管理系统,更是一个网络化、智能化、社会化的系统。
资料链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的好处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它能够实现从物流决策到业务流程直到客户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对物流进行科学管理。
但据亿博物流咨询调查研究,在我国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很多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没有超前的观念和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也没有全面地了解管理信息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二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费用高昂,一般的物流服务企业难以承受这笔支出。亿博专家谢勤指出,重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的互动,既要根据企业的物流管理流程来选择合适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也要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优化和再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流程。
(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分析
1.C/S模式
C/S模式是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简称,它使文件服务器上升到数据库服务器模式。C/S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在这种模式下产生了许多开发工具和成功的系统。但是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它也在一些方面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作为分布式网络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基础,C/S模式需要改进和提高。
简单地说,C/S数据库是在C/S计算机网络上运行的数据库系统,由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来管理数据库,应用程序则运行在客户机上。当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就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收到请求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上的应用程序。具体地说,C/S数据库将数据库处理任务划分为两部分:客户机运行数据库应用程序,也称为前端系统,它负责所有屏幕和用户输入/输出信息的处理;数据库服务器执行的后端系统则负责数据处理和对磁盘访问的控制。
2.B/S模式
B/S模式是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简称。其客户端主要是浏览器或内嵌浏览器组件的小型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中间件(Web server)。B/S模式输入/输出的信息都是超文本格式(HTML),实现了客户端的零配置和信息交流的多样性,改变了信息使用的方式,使信息具有了跨时空的特点而不再是系统管理人员的专利。当用户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只需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端收到请求后就会执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并将结果通过Web
server返回客户端的浏览器。
具体来说,B/S模式将数据库处理任务集中在服务器端。客户端运行浏览器程序,也称为前台,它负责所有用户输入/输出信息的显示;数据库服务器执行的后台则负责数据处理和对磁盘访问的控制。这种模式将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前台是企业或部门的信息门户,与用户交互,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和查询;后台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进行数据处理。前台和后台集成在一起,便构成了Internet/intranet平台。Web与MIS的连接主要通过通用网关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CGI)、应用程序编辑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ActiveX、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ASP)和动态网页(java server pages,JSP)来实现。其中,CGI效率较低;而API技术虽然利用动态链接库,提高了性能和速度,但编程较困难。基于NT的ASP是新一代开发Web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技术,它具有开发简单、功能强大、可以直接简单地实现复杂的Web数据库应用的特点。ASP在Visual Studio.NET7中已发展成ASP.NET,构成Microsoft.NET的核心。其开发环境支持Visual Basic、C7等多种高级语言,而不再受限于VBScript等脚本语言。
资料链接:C/S和B/S之比较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其中,C/S是美国Borland公司最早研发的,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目前,这两项技术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掌握,各公司以C/S和B/S技术开发出的产品也很多。两种模式的应用都很广泛,下面重点分析一下两者的优势和劣势。
1.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两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应用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程序,可称为客户计算机。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时,客户应用程序会自动寻找数据库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数据库服务器程序则根据预定的规则作出应答,返回结果。整个过程中,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分别通过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实现。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来说,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在C/S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专门管理。
(3)维护成本高昂且投资大。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并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这样就会出现如下问题:如果需要建立实时的数据同步,就必须在两地间建立实时的通信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另外,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高代价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猛烈地冲击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
2.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出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儿的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台计算机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有多大规模,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到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
(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Windows在桌面计算机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有很多,不管选用哪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的计算机不受影响,这就使得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
比如,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计算机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
(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即可。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进行硬件维护。但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一旦发生服务器崩溃等现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库存储服务器,以防万一。
3.Internet/intranet
Internet用一种新的方法将局域网和广域网互连起来,从而形成网间网(internetwork),internetwork术语通常写成Internet。Internet的基本服务系统包括远程登录(telnet)、WWW信息检索、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E-mail)和组建网络新闻组。
intranet来源于Internet,但具有自己的特点。intranet归企业内部使用,对用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它通过防火墙等安全机制,使得外部用户只能访问企业的Web站点。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进入intranet获取企业的其他内部资源。intranet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即服务器子系统和客户子系统。其中,客户子系统由浏览器、网络软件、操作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