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败局(全新修订版)I
15031500000014

第14章 爱多“青春期”的“错觉”(2)

身为标王,胡志标当然要拿出一些新的招数来。他投资1000万元的天价,聘请成龙和张艺谋两位顶尖巨星拍摄了一条新的爱多形象片。据称,这是继太阳神的“雄狮觉醒篇”后,又一条最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广告片:在空旷的郊野上,在滂沱的大雨中,成龙带着一群人向前奔跑,人群中一个孩子突然摔倒了,所有的人都为之停下,成龙将浑身泥浆的孩子扶起来,一如既往地在雨中奔跑……“真心英雄”的旋律在大雨中荡气回肠:“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一直在努力——爱多VCD。”

一支充满了浪漫和理想的“青年近卫军”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一路高歌猛进。

与这条广告相配套,胡志标又被一个更为大胆和辉煌的市场拓展方案激动着。在这时的爱多公司,已经聚集起了一大批青年知识精英。他们绝大多数是名牌大学出身,来爱多前,他们有的在中央部委工作,有的在知名传媒当记者,有的是小有成就的律师,有的在跨国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员,还有的则来自国内最著名的工业企业。跟几年前那些卖假肢、卖咸鱼出身的草莽汉们比起来,胡志标的帐下已全部换了新面孔,可谓猛将如云。胡志标尽管出身卑微,但是他对人才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为了从香港一家企业挖到一位管理人才,他开出过150万元年薪的高价。而这些青年精英尽管年龄都比胡志标要大,学历更是高出不少,但对他的营销天才都极为钦佩,甘愿为爱多酣战打拼。

随着爱多的超常规成长,如何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成了一个摆在胡志标和他的青年精英们面前的大课题,对此,他们可以说是同样的陌生。于是,循着当初横砍猛杀打天下的思路,掺入从营销教材中抄袭下来的市场新理念,再加上妙笔生花般的文字渲染,一个庞大而激动人心的“阳光行动B计划”出笼了。

爱多公司在一份发给国内媒体的宣传通稿中这样表达这个B计划:

“阳光行动B计划”是爱多电器有限公司在一种新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充分运用包括价格优惠服务在内的各种营销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服务。其核心内容是增值服务,即通过“阳光行动B计划”,使消费者购买爱多产品的一次性消费支出转化为消费投资,并通过秉承“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信念去构筑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使爱多公司由产品经营提升为包含服务在内的经营。

“阳光行动B计划”的增值服务方案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立即实现的增值:自1997年11月1日起,爱多公司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全面调低价格,最高降幅达500元。

二是即将实现的增值:爱多公司将建立“爱多阳光服务网络”,自1998年开始,陆续向广大爱多VCD产品用户推出三大系列服务工程:

1?郾 “金碟”工程:爱多电器有限公司将分春、夏、秋、冬四季送出最新的影视碟片,让爱多VCD的用户时刻把握世界影音的动态,获得超值享受。

2?郾 “宝典工程”:“爱多阳光服务网”的用户每两个月将得到一份爱多公司赠送的精美影视资料。

3?郾 “千店工程”:1998年爱多公司将在全国组织上千家影音制品商店为“爱多阳光服务网”用户提供优惠打折服务,节省爱多用户在购买软件时的支出。

三是持续不断的增值:爱多人本着“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执著信念,还将持续不断地创造服务契机,为爱多用户提供更多的实惠和尊荣。

爱多公司认为,“阳光行动B计划”将逐步改变“消费就是支出”的传统观念,实现由消费支出到消费投资的转变,并使其得以增值。在这一经营模式下,消费者将获得更多更长远的实惠,爱多公司也将因此变得更具竞争力。

这是一份充斥着新名词和新理念的美丽的计划,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策划人给出的最具雄心的市场策划案之一。可是,从市场的实际运作来看,“B计划”却是一份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计划。完成这一工程的投资起码在2亿元以上,其中又涉及音像制作、连锁店经营等多个陌生领域,而爱多又没有寻求合作伙伴、分散经营风险的配套性方案,市场直觉天分奇高的胡志标竟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和困难,可见当时他确乎已被标王的桂冠陶醉得不知南北了。

“B计划”经过爱多策划人和上百家传媒的竭力渲染,曾经轰动一时。然而,仅仅在南昌等个别城市开出“爱多增值连锁店”后,它便无疾而终。尽管爱多在此役中实际仅投入了400多万元,然而士气却为之大挫。多年追踪爱多并写出长篇报告文学《风雨爱多》的《羊城晚报》记者孙玉红后来写道:“‘阳光行动B计划’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梦想,但由于缺乏操作性和财力支持,最终沦为空想。从‘B计划’开始,爱多开始走下坡路。”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研究爱多案例,往往给人一个这样的感慨:从崛起到覆灭的4年时间里,爱多与其说是一个企业,倒不如说是一支“战斗突击队”,它从南中国冲决而出,一路啸聚英豪,攻城略地,一鸣而为天下知,引得八方诸侯无不侧目噤声。然而,就在一路冲杀、对手纷纷退避的时候,爱多的青年英雄们却荷戟四顾,无所适从了。

作为一军统帅的胡志标只有一个目标:把爱多做大、做大、再做大。于是,任何能让爱多做大的想法都让他跃跃欲试。那段时间,他最喜欢做的事是与一班策划高手彻夜秉烛高谈阔论,一旦有灵光闪现,冒出一个令人叫绝的好点子,他立即当夜部署,派出一彪人马甚至亲往实施。可是,作为一家销售额超过10亿元、员工多达3000余人的大型企业如何进行中长远的战略规划,却始终没有被胡志标提到议事日程上,直到覆灭,爱多甚至连一个切合实际的两年规划都没有制订过。爱多有众多的营销策划高手,他们的执行能力都堪称一流,可是如果决策本身是盲目的,那么这些高手的执行能力越强,反倒对企业的伤害越大。一位爱多高级经理曾经颇有感触地谈道:我们就像一彪孤胆挺进的铁骑,看不到上面的天空,只知道自己越跑越快,越杀越远,后面没有人接应,旁边也没有人打气加油,并且完全不知道大本营到底有没有支撑能力……

这种危机却是正在战场上疯狂厮杀的人们所很难警觉到的。爱多是一支习惯于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的战斗团队,在“B计划”遭遇挫折之后,胡志标决意再度挑起战火,这次他把矛头直指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江苏新科。

江苏新科是一家具有1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锐气固然不如爱多,家底却要雄厚得多。它靠稳健的营销策略,在上海及诸多中心城市的大商场拥有较高的市场优势,在1997年底,它的市场占有率为37%,比爱多高出1倍。而这正是标王胡志标所无法忍受的。1998年五一节,爱多在上海、北京向新科全面宣战,仅上海市百一店,爱多就进驻了50多个促销人员,并进行“买就送”的活动。在这期间,双方促销人员互相围攻对方柜台和抢夺宣传品,火药味空前浓烈,到最激烈的时候,买一台1000元左右的爱多VCD竟可以送到电饭煲、剃须刀、焖烧锅、电风扇等4件礼品,价值在700元以上。

到6月,爱多的攻击收到明显成效,在全国百家大商场的市场占有率排行榜上,爱多一路追上新科,两家均为23%。可是同时,胡志标喝下的也是一杯难咽的庆功酒。爱多在半年内为打败新科投入了1?郾5亿元,几乎耗到弹尽粮绝的地步。新科在这场白刃战中固然损失惨烈,声誉大跌,可是它毕竟综合实力雄厚,断一臂而不致丧全命,反倒意外地达到了消耗最强劲对手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家电业可谓一直笼罩在价格大战的恐怖密云中,除VCD之外,彩电、空调、微波炉等行业的价格战亦此起彼伏,蔚为壮观。观察其中的最后取胜者,大抵有3个特征:一是企业资本实力有明显优势,具有强大的抗消耗能力;二是科技开发能力超前,其降价产品往往是本企业行将淘汰、而同行对手以此为生的成熟类型产品,在降价的同时有新生代产品立即跟进推出,使企业的市场利润依然能够得到保证;三是把握降价的发动时机,有较明确的攻击目的性和配套性市场巩固措施。

细加对照,作为VCD行业老二的爱多贸然发动对老大新科的攻击,在这三方面的考虑都不是十分的成熟。更出乎胡志标意料的是,就在两强火拼之际,跟在他后面的那些小老虎们却开始了趁火打劫。爱多的市场优势向来在广东、华北市场及其他次中心城镇,当它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始围剿新科的时候,步步高、先科等悄然出击,在爱多的大后方如法炮制地开展降价突袭,疯狂地蚕食爱多的市场。等到胡志标半年多后蓦然回过神来,段永平等已赫然坐大,竟可以与爱多平起平坐了。

在这场降价大战中,中国的VCD产业终于彻底跌出了“暴利的天堂”,开始进入微利时期。说来十分凄凉的是,中国所有VCD企业的核心部件竟都是舶来品,芯片是荷兰菲利浦和美国C-CUBE的,机芯则是日本索尼和美国ESS的。也就是说,我们的VCD英雄们从来就只是一些在前台打得不亦乐乎的“组装英雄”,真正旱涝保收、猛赚其钱的还是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跨国巨头们。为了延长VCD产品的生命周期,C-CUBE和ESS公司分别推出了芯片的升级版本,很快,由ESS提供芯片的新科、熊猫、上广电、华录等华东派与由C-CUBE提供芯片的爱多、步步高、先科等广东派形成了新的对峙,为了抢得市场先机,华东派提出升级产品的名称应为SVCD,而广东派则坚持要叫CVD。

胡志标是这场名称之争的热衷者。他俨然以广东派盟主自居,通过他的强大的策划网络向国内各媒体频繁地发布新闻。同时,他以此借势,马不停蹄地在国内各重点城市召开声势浩大的爱多新品推介会。可是,事态的演变最终没有朝胡志标意料中的那样发展,由于名称之争搅得国内传媒一片混乱,最后国家有关部门不得不出面调停,决定两个名称都放弃,另想出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名字:“超级VCD”。胡志标的“CVD计划”就此流产。

以今视之,当时血气方刚的胡志标在展开名称之争的时候,确有考虑不周密的地方。他轻视了老牌国有企业如新科、上广电等与北京部委的多年良好关系,他企图通过策动国内传媒的强力报道,造成重大压力,迫使国家部委接受CVD的概念和他们提出的行业标准。当得知可能采用“超级VCD”这一名称时,他又带头提出了“产品标准是企业说了算还是政府说了算”这一严厉的质问,以致某部委司长怒斥广东派“不知天高地厚”。

从争议的结局看,无疑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华东派取得了胜利,超级VCD与SVCD(英文全名为SUPER VCD,也就是超级VCD)实是一回事。不谙江湖世故的胡志标在不适当的时间,以不适当的方式向一个不适当的对象发动了不适当的挑战。自此,爱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开始恶化。

就在这种升级产品前途未卜、战局变得日益微妙的前夜,急于建功立业的胡志标又犯下另一个战略错误。他宣布,爱多将实施跨世纪的多元化战略。在一篇像宣言一样的《爱多的数字化生存》讲话稿中,胡志标朗诵道:

“爱多的发展思路,基本上是围绕着数字技术,以VCD为起点,逐渐扩大经营领域,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目前,除了VCD、CVD、DVD等影碟机类产品之外,爱多在数字视频方面,已经开始涉足电视机、数字摄像机、数字相机等领域;在通讯方面,成立爱多电讯公司,生产有绳电话和无绳电话。下一步战略目标,将向计算机网络产品、卫星通信、卫星广播等领域发展。同时,爱多还会逐渐步入软件市场,我们还成立了爱多阳光音像制品公司,从事影视节目制作和经营……预计1998年,将生产VCD200万台、CVD80万台、电话机100万台、家庭影院30万套、彩电20万台,产值目标35亿元,员工人数将翻番达到6000名。”

胡志标在高声诵读着这篇文稿的时候,一定对其中的若干个新名词还一知半解,他也一定记不起几个月前姬长孔在梅地亚中心大厅对他讲过的那番话了。

一股令人战栗的寒流已经悄悄地逼近了一直在努力的爱多人。

陈天南“击杀”胡志标

1999年1月,全国各地的爱多经销大户和各传媒的知名财经记者都接到了一份发自广东中山的喜帖。发喜帖的是两位老人,他们真诚地邀请大家前去参加他们的儿子胡志标与媳妇林莹的婚礼。这是一份设计得十分精巧的喜帖,内纸用红丝带细致地扎着,封面是鸳鸯戏水的剪纸,里面还细心地包了一张旧版贰圆人民币,讨一个“两人圆满”的彩头。

那是一场轰动的婚礼:138万响鞭炮,18辆车牌号码连在一起的白色奔驰花车,1000多位身份显赫的贵宾。胡志标和他的秘书、总裁助理林莹相亲相爱地依偎在一起。

两个月后,爱多危机总爆发。

这一突发事件的直接导火线是4月7日发表在《羊城晚报》报眼的一则“律师声明”。发难者,竟是当年出资2000元与胡志标各占爱多45%股份(另外的10%股份为爱多工厂所在地的东升镇益隆村所有),却始终没有参与爱多任何经营行为的儿时玩伴陈天南。

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这样的: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征讨新科和主盟SVCD与CVD之争,爱多的流动资金出现困难,到四季度旺季到来之际,竟无钱购买原材料。于是,胡志标向各地经销大户紧急筹调保证金,得8000万元,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又把这笔巨资拿去还前债。到他筹办婚礼之时,数百家经销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已经齐聚中山上门讨债了,有的供应商甚至挂出了“爱多一直在努力赖债,我们一直在努力追债”的标语。原本为业界啧啧赞叹的爱多经销模式终于释放出它负面的毒素。为了解燃眉之急,胡志标开始与中山当地的一家企业集团频繁接触,据称最后达成协议,该集团出资500万元租用爱多品牌10年,同时以资金、技术和管理要素注入爱多公司。

这项秘密协议最终激化了胡志标与陈天南的矛盾。在过去的几年中,陈天南一直没有插手爱多任何经营事务,外界甚至不知有这么一个大股东存在。爱多的所有人事任命、财务管理和日常经营都由胡志标全权负责,陈天南基本不插手。随着爱多事业的蒸蒸日上,两位大股东之间的隔阂便日渐生成,胡志标的心态失衡是可以想见的,而陈天南则戏称自己是“隔着玻璃看别人跳舞”。1998年,向来以“不按牌理出牌”自诩的胡志标做出了几个让陈天南难以忍受的举措。首先是由内当家林莹全面掌管爱多财务,对陈天南进行消息封锁;然后在视频设备、音响等多家子公司的股权设置上完全撇开陈天南,对外宣称搞“产权改革”。这在陈天南看来则大有转移资产另起炉灶的嫌疑。就是在爱多与别的企业洽谈品牌出租这样的关乎企业命运的大事上,胡志标也与陈天南毫无商量,以致后者一得知这一惊人消息,便立即作出了最强烈的反应。在4月7日的“律师声明”中,陈天南声称爱多新办的所有子公司均未经董事会授权和批准,其所有经营行为和债务债权均与“广东爱多电器有限公司”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