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败局(全新修订版)I
15031500000011

第11章 巨人:“请人民作证”(3)

“今天在电视上见到了久违的史玉柱,他气色大好,看上去比当我们老板时还大气了一些,一个男人成熟的风度正在呈现,这也许跟他攀登了珠穆朗玛峰有关吧。他被当成一个失败的英雄仍被一些人用另一种心态崇拜着,我在感到可笑的同时,对人类博大而盲目的同情心和英雄崇拜的情结俯首无语。作为当年巨人指挥部的成员,被史玉柱发动的三大战役的硝烟熏过,近距离看过史总从狂妄到焦炙到崩溃的交替表情,我不可能再像中国广大的民众那样对此有多少神秘感和多余的敬意。见到中央电视台的‘对话’主持人仍然对史玉柱以‘天才’相称,不禁感到悲哀。毁掉史玉柱的正是他的‘营销天才’……”(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0年9月30日,总第120期,作者江红)

景仰与质疑,同情与厌恶,仍然不可调和地纠缠在这位曾经的偶像身上。就在中央电视台和江浙一些传媒上露了一两次面以后,史玉柱又“失踪”了。

与此同时,在2000年前后的中国保健品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十分怪异的热销产品——“脑白金”。“脑白金”不是一个商标,它是一种产品的通称,在中国市场主要由一家神秘的公司在出售这种商品。可是,它的出产地在哪里?它的商标是什么?它背后的企业家是谁?这些在寻常企业必定会大声宣扬的“要素”,在这家企业竟几乎都成了秘密。它只是投放大量的引证广告、名人推介广告,以直接推动“脑白金”的销售,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营销史上均是一个十分怪异和罕见的个例。种种迹象表明,它与史玉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关内容参见本章所附【案例研究】《破解脑白金之谜》)这对史玉柱而言是一个进步还是一种新的危机,至今还很难遽下定论,或许正如老部下江红所言:“史玉柱过去是锋芒毕露的聪明,现在是内敛多了。”

然而在这份“内敛”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又一出悲剧正在上演。

【巨人大事记】

1984年,史玉柱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到深圳大学攻读软科学硕士后,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随即下海创业。

1989年,推出桌面中文电脑软件M-6401,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万元。随后推出M-6402汉卡。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桌面中文电脑软件M-6403。

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同年,巨人的汉卡销量一跃而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史玉柱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秀科技企业家”。中央领导人纷纷视察巨人。

1992年,3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因头脑发热等原因一改再改,从38层到54层,再到64层,后来又蹿升至70层。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下半年美国的王安电脑公司破产,史玉柱认为巨人需要新的产业支柱。

1994年初,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史玉柱在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直截了当地剖析了巨人集团的五大隐患,并明确提出巨人“二次创业”的构想。同月,巨人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史玉柱当选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5月18日,巨人在全国上百家主要的报纸上以整版广告的形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3大系列的30个新品,投放广告1个亿。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从38家发展到了创纪录的228家,人员从200人骤增到2000人。同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

1995年7月,史玉柱宣布“创业整顿”。

1996年初,史玉柱开始从全面出击转为实施重点战役,全力推广减肥食品“巨不肥”。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被迫抽调保健品公司的流动资金来填补到巨人大厦的建设中。保健品方面因为巨人大厦“抽血”过量,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

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纷纷上门要求退款,巨人与媒体的关系迅速恶化,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因巨人故意诋毁娃哈哈产品,在娃哈哈的强烈要求下,巨人被迫在杭州与娃哈哈一起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公开向娃哈哈道歉。这一道歉风波,成为巨人大滑坡的一次标志性事件。不久巨人大厦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1998年8月,史玉柱短暂出现,与四川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进行了一次关于多元化的对话。

2000年5月—7月,史玉柱突然出现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迅即又开始回避媒体。有报道指称,正旺销市场的神秘保健品“脑白金”与史玉柱有关。

【后续故事】

2000年之后,史玉柱的故事继续波澜壮阔。他自称是一个“著名的失败者”。在上海及江浙等地,他组建健特生物科技公司,带领巨人集团的原班人马重新创业,“脑白金”保健品畅销全国。2001年1月,史玉柱通过珠海士安公司收购巨人大厦楼花还债,引发“还债新闻”;同年年底,他当选“2001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2年初,史玉柱推出维生素产品“黄金搭档”,并于1年之后,将黄金搭档生物科技公司75%的股权以12.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段永基领导的四通电子,史玉柱出任四通控股CEO。2002年和2003年期间,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先后成为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股东。

2004年11月,史玉柱成立征途公司,进入网络游戏产业。2006年10月,他宣称《征途》游戏单月赢利达到850万美元,排名网易之后列行业第2名。

2007年11月,巨人网络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8.87亿美元。2008年7月,巨人网络斥资约5100万美元现金收购社交网站51.com的25%的股权。2009年12月,巨人网络在珠海投资成立南方研发总部基地,这是自12年前史玉柱败走珠海后的第一次正式回归。此外,史玉柱还与五粮液集团合作开发保健酒,与华谊兄弟合作投资3D电影。

史玉柱的经营风格至今仍饱受争议,不过在投资战略上他却已变得非常的谨慎。他常常提及步步高创办人段永平告诉他的一句话:“做企业就如同高台跳水,动作越少越安全。”2006年,他在接受访谈时说:“跟10年前、8年前相比,环境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明白过来,还认为这个老板能发现机会、能把握机会是本事。中国现在的机会太多了,你不用去找机会,机会都会找上门来。所有这些失败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能抵挡住诱惑,战线拉得过长,以致最后出了问题的。”

【档案存底一】

我的四大失误 /史玉柱

第一,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巨人集团的产值目标可谓大矣:1995年10亿元,1996年50亿元,1997年100亿元。然而目标越大风险越大,如果不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没有必要的组织保证,必然损失惨重。

第二,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集团涉足了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的财务危机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巨人的主业——电脑业的技术创新一度停滞,却把精力和资金大量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缺乏科学的市场调查,好大喜功,没有形成成熟的多元化管理的能力。

第三,“巨人”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巨人集团也设立董事会,但那是空的。我个人的股份占90%以上,具体数字自己也说不清,财务部门也算不清。其他几位老总都没有股份。因此在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由于他们没有股份,也无法干预我的决策。总裁办公会议可以影响我的决策,但拍板的事基本上都由我来定。现在回想起来,制约我决策的机制是不存在的。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在创业初期充分体现了决策的高效率,但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个人的综合素质还不全面时,缺乏一种集体决策的机制,特别是干预一个人的错误决策乏力,那么企业的运行就相当危险了。

第四,没有把主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从1989年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1990年的M-6402文字处理软件系统,到1993年的巨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软件等,这些都是当初巨人成就辉煌的关键。电脑业走入低谷以后,我忽视了技术创新这一“巨人”电脑的生命线,连续两年在业界反应平平,到1996年,“巨人”才推出了M-6407桌面排版系统。“巨人”二次创业的失利与此有很大关系。

【档案存底二】

史玉柱论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

2001年2月,史玉柱参加泰山产业研究院的一次新闻发布活动。他在发言中说:“我粗粗地算了一下,要搞死一家民营企业,至少有13种方法。这里面还不包括出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比如说经营不善等。”

第一种死法是不正当竞争。“竞争对手如想整你,你在明处,他在暗处,很容易整死一家企业。诬告、打官司等破坏你声誉的方法很多。2000年秋天,全国有一半省会城市的人大、政协突然每天都能接到有关脑白金产品的投诉,这导致脑白金销售受阻。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有些竞争对手在每个城市都雇了几个人,这几个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写针对脑白金的投诉信。事情被发现后,投诉信随即就消失了。”

第二种死法是碰到恶意的“消费者”。史玉柱说他们曾碰到湖北有个人,身体某个地方骨质增生就埋怨厂家的产品有问题。

第三种死法是媒体的围剿。也许是对媒体至今还心有余悸的原因,史玉柱没有讲媒体在巨人当初倒下去时充当了什么角色,而是举了银行的例子:“比如说媒体一旦围剿银行,银行运转再健康,它说你已经资不抵债了,储户只要去提钱,银行肯定完蛋。”

第四种死法是对产品的不客观报道。史玉柱认为,在药品和保健品领域里,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可能100%有效,如果有70%—80%有效就比较好了,如果90%有效,产品就称得上优秀;“如果媒体只报道那10%无效的,产品马上完蛋”,这是因为,“在中国,说产品不好的时候,老百姓最容易相信”。

第五种死法是主管部门把企业搞死。“产品做大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不合格率,但被投诉到主管部门,就有可能整个产品的批文被吊销了。”还有各地主管部门的处罚。“比如说工商行政管理局,每年是有罚款任务的,到年底任务完不成,就只能找做得好的企业完成任务,因为这些企业有现金。”据史玉柱讲,2000年在某市,他们曾被一个工商行政管理所毫无理由地罚了50万元,不缴纳这50万元就不让他们在当地卖产品。所以,只好缴纳罚款。谁知刚过1个月,另外一个工商行政管理所也说任务没有完成,要求他们缴纳50万元。“我们只有忍气吞声,做企业的,尤其是做民营企业的,要想活的话只能低着头。”

第六种死法是法律制度上的弹性。“很多事,你这么说是件好事,但换一种说法很可能就是违法犯罪。再加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你不得不违规。比如,以前规定进口计算机必须要有批文,可是民营企业根本拿不到批文,你想做计算机只能花钱买批文。而按照有关规定,买批文是违法的,你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违法。其他行业同样存在很多这样相类似的情况。”

第七种死法是被骗。“有时候一个企业的资金被骗后会出现现金短缺,甚至整个企业会一蹶不振。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法律的保护很有限。”

第八种死法是红眼病的威胁。“红眼病多,谣言就多。有关企业的谣言还算是好的,最怕就是关于产品的谣言,谣言一起,产品马上就卖不出去了。”

第九种是黑社会的敲诈。“企业做好了,就会有黑社会的敲诈,除非是特别大的企业。”史玉柱显然相信黑社会势力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已无孔不入。

第十种死法是因得罪了某一官员,该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企业发展制造障碍。

第十一种死法是“得罪了某一刁民也有可能把企业搞死,比如说他在产品中投毒”。

第十二种死法是遭遇造假。“假货越多,影响销量是一个方面,最关键是影响声誉。在江苏某地,有一个比较大的造假窝点,家家户户造假,去打假没用的,当地有地方主义保护。后来,我们请来外地的公安人员,当场查封价值几千万元的假产品及造假设备,人赃俱获。可结果呢,人家当地公安部门要求把人送回去,送回去就被放掉了,然后继续造假。”史玉柱无奈地说:“现在,我们见到假货根本没办法,只好自己买回来。”

第十三种死法是企业家的自身安全问题。史玉柱说他自己已收到过不少的恐吓电话,而这样的电话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案例研究】

在中国乃至世界营销史上,2000年开始风靡全国的保健品“脑白金”可算是一个十分怪异的个案。“脑白金”从来不在广告中突出它是哪家企业生产的,连它的商标也很少被提及,至于这家企业的法人、经营者更是一个不愿见光的谜,只是在包装盒上人们发现它是由“美国加州AGC公司研制·珠海康奇有限公司出品”的。据悉,珠海康奇有限公司系“脑白金”(以Melatonin即褪黑素为主料的保健食品)的创始者,也是该公司确定了“脑白金”的商品和技术概念。下面的文章是国内一些记者对这家神秘公司及其产品的探访实录。

破解脑白金之谜

脑白金:是神话还是陷阱?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下,一种叫做“脑白金”的东西又来了。

跟以往所有夸夸其谈的保健品相比所不同的是,“脑白金”似乎更“霸道”,它自称“席卷全球”,并举例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教皇保罗二世都在服用“脑白金”。

但是,人们总不免还会有一个疑问:这是真的吗?

寻找“脑白金”的源头

2000年5月16日,武汉市卫生局发出公告,称市场上只有珠海康奇有限公司生产的“脑白金”取得了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其批准证号为“卫食健字(1997)第723号”,其他以“脑白金”名义销售的保健食品,一经发现,从严查处。也就是说,目前只有珠海康奇有限公司生产的“脑白金”是“真品”。然而,为寻找该“真品”的生产地址,《深圳周刊》两位记者汪剑东、王渔却颇费了一番周折。

他们在脑白金的包装盒上看到了珠海康奇有限公司的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南坑工业区九栋。正当他们欲前往核实地址的真实性时,《中华工商时报》济南站的记者来电称,济南亚细亚药业有限公司诉珠海康奇有限公司经营脑白金涉嫌不正当竞争一案中,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按该地址送达诉状,竟找不到这家企业。

这两位随即电话采访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负责审理该案的商姓法官,他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说法,并称该地址确实存在,但没有找到人,也没有珠海康奇有限公司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