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纳税筹划的概念;
理解税筹划的原则和特点;
了解税筹划的效应;
掌握纳税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在实务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纳税筹划案例的性质进行基本判断与分析。
案例导入
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中的“纳税筹划思想”现代经济环境中,无论是企业的经济行为还是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会受到一国或一地区税收政策的影响,纳税筹划的思想也会被充分体现。就自然人而言,获取收入的形式不同,其纳税金额也不相同。请看案例:
李女士全年收入120.000元,有两种发放方案:方案一,每月发放薪金10.000元;方案二,每月发放薪金和基本奖金5.8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全年奖金50.400元。
请思考
(1)你认为这两种发放方式有区别吗?
(2)请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3)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税筹划的意义吗?
纳税筹划在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起步较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法律的认可。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以来,其功能和作用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本章从介绍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纳税筹划的原因和作用。
第一节纳税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一)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
纳税筹划、税收筹划、税务筹划都是根据英文“taxplanning”翻译出来的,本书采用“纳税筹划”一词。国际上对纳税筹划概念的描述不尽相同,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编著的《国际税收辞汇》对纳税筹划是这样定义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在《个人投资和纳税筹划》一书中指出:纳税筹划是纳税人通过税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收益。
美国南加州大学W.B.梅格斯博士在与他人合著的《会计学》中说道:“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纳税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纳税筹划的目标所在。”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也开始对纳税筹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纳税筹划作为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功能和作用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所重视。
我国税务专家唐腾翔在《纳税筹划》中指出:纳税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张中秀在《公司避税节税转嫁筹划》中指出: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非违法的避税方法和合法的节税方法以及税负转嫁的方法来达到尽可能减少税负的行为。
盖地在《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中说: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税境和现行税法,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与“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和内容等,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
事实上,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研究纳税筹划不能脱离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减轻企业的税负,而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本书认为,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股利分配等活动中涉税事项的事先策划和安排,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以及可选择性条款,从而获得最大节税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二)几个相关概念
(1)税收。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法。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纳税筹划就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3)避税。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特例或者其他不足之处,采取非违法的手段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这是纳税人使用的一种在表面上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但实质上与立法意图相悖的非违法形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避税被称为“合法的逃税”。随着税法的逐渐严密与完善,避税的可利用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4)节税。节税顾名思义就是节减税收,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政策导向性,采取合法手段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节税一般是指在多种经营活动中选择税负最轻或税收优惠最多的而为之,以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节税实质上就是纳税筹划的另一种委婉表述。
二、纳税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合法性是纳税筹划的最本质的特点。不违反法律规定是纳税筹划的前提条件,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纳税筹划与偷税、避税的根本区别。合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遵守税法,二是不违反税法。纳税筹划不仅不违法,而且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当存在多种合法的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可以利用对税法的熟知、对实践技术的掌握,作出纳税最优化选择,最终降低税负。这也正是国家税收政策引导经济良性发展、促进纳税人合法经营的重要作用之一。
2.事先性
事先性是指企业在从事具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之前,就把税收作为影响最终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设计和考虑。相对于纳税义务而言,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有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而纳税筹划是在纳税义务确立之前所作的事前的规划、设计和安排,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具有超前性。
3.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纳税筹划有明确的目的,即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纳税筹划应着眼于纳税人资本总收益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也就是说,纳税筹划以减轻税负为初级目的,而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终极目的。当两者矛盾时,一般应选择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纳税筹划方案。
4.协作性
协作性是指由于复杂的纳税筹划涉及的经营活动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营销等所有活动,因此,它不是由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单独进行操作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它需要有规范的经营管理,并且在企业领导重视的前提下,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协作才能顺利进行。
5.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在进行纳税筹划时,筹划者应当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纳税筹划是一门涉及税收学、管理学、财务学、会计学、法学等的综合性学科,这需要跨学科的专门人才来从事这项工作。另外,在经济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业务日益频繁以及各国税制日益复杂化和税收法律法规不断更新与变化的情况下,仅凭纳税人自己的努力进行纳税筹划已经越来越不可能。这不仅促使企业开始建立从事纳税筹划的部门,而且也促进了作为第三产业的税务代理行业、税务咨询行业的发展。
6.风险性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为了降低税收负担,而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或财务活动进行的事先安排。由于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企业外界环境因素、企业内部成员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使得纳税筹划结果存在一定风险。而有的纳税筹划是立足于长期的规划,长期性则蕴涵着较大的风险性。因此,纳税筹划具有显著的风险性。
第二节纳税筹划的原则与目标
一、纳税筹划的原则
(一)财务原则——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纳税筹划属于财务管理范畴,纳税筹划的目标应与财务管理的目标相一致。现代财务理论基本上确立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应当是未来企业能够创造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是对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综合评价的结果。这个原则对筹划提出的要求是:筹划活动必须兼顾全局,考虑包括税收在内的各方面因素;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体现全体利益相关者的方案;进行筹划时要兼顾各个税种之间的关系,全面考虑方案结果对纳税人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方案可能带来的非财务影响,包括相关的社会效益和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二)筹划管理的原则
纳税筹划是一种以筹划为前提的行为,因此,纳税筹划应当遵循筹划性原则。所谓筹划性,就是要对自己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和安排。这种调整和安排既包括地域上的调整和安排,也包括产业和行业上的调整与安排,还包括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调整和安排。其目的是满足税收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条件,或者满足低税率所规定的条件,或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法所确认的交易额、经营额或者收入额。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在国家与纳税人的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自己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前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自己的税收负担水平,为实现纳税筹划的目的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一旦自己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税收负担就非常艰难。
纳税筹划可以使纳税人获得利益,但无论是内部筹划,还是外部筹划,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纳税筹划要尽量使筹划成本降到最低程度,使筹划效益达到最大限度。
(三)法律原则
纳税筹划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纳税筹划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了解法的相关规定,只有了解法的内容,才能确保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不能曲解律,更不能违反法律的明确规定。一般来说,税法规定了优惠政策,就是希望纳税人能从事优惠政策所鼓励的行为。纳税人因从事该行为而享受该优惠政策,并且减轻税收负担,不仅合法而且是税法鼓励的行为。
作为纳税主体的企业法人,由于承担的税种较多,纳税税基、地点、时限、税率等各有差异,如果进行纳税筹划,企业的税负可能就有不同。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首先应当遵守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要求纳税筹划的当事人应熟知国家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只有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
(四)适时调整原则
纳税筹划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规律。但是,无论多么完美的纳税筹划方案,都只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纳税筹划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合法性,究竟是否合法,取决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具体的法律规定。如果企业拟长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并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等环境变化及时修正或调整纳税筹划方案,使之符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国家的财税法律政策是不断调整的,纳税筹划方法因此不能长期固定不变,而应根据变化了的新法律、新政策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使其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指导实践。众所周知,纳税人的纳税筹划方案是在一定时期、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生产、消费活动为背景制定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会发生变更,这时纳税人应根据变化了的法律、法规及时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违法违规行为。因此,适时调整纳税筹划方案是纳税筹划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则。
(五)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一方面,要注意兼顾纳税单位内部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对局部有利但对整体不利的纳税筹划要摈弃或慎用,对局部和整体都有利的纳税筹划要多用,对局部有大利但对整体无害或对整体有大利但对局部有小害的纳税筹划要相机使用。
另一方面,要注意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对个人有利但对国家、集体有害的纳税筹划原则上要摈弃,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利的纳税筹划要多用,对国家、集体无害但对个人有利的纳税筹划或对国家、集体有大利但对个人仅有小利的纳税筹划要相机使用。
二、纳税筹划的目标
关于纳税筹划的目标,综合起来表现为税后利润最大化或税负最小化。纳税筹划的目标是指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希望达到的结果。对纳税筹划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直接关系到纳税筹划的成败。不同企业由于产权结构、规模、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纳税筹划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故纳税筹划的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实现涉税零风险
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是纳税筹划的基本目标或最低目标,目的在于规避纳税风险,防止任何法定纳税义务之外的纳税成本的发生,避免因涉税而造成的名誉损失,做到诚信纳税、合法纳税。
2.实现纳税成本最小化
对纳税人来说,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减轻税收负担、实现涉税零风险、获取货币时间价值等,由此,将大大降低其纳税成本、增加其经济收益,增强其竞争能力。纳税人是纳税义务的直接承担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天性。纳税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不仅要求总收入大于总成本,而且要求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在总收益一定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必须使总成本最小化。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纳税人,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将减轻税收负担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目标,而纳税筹划是促使纳税人实现此目标最有利的手段。
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必然要发生相应的纳税成本。在应纳税额一定的前提下,纳税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着纳税人税收利益的增加。纳税成本的降低,除了纳税人增强纳税成本意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外,还与国家的税制是否合理、征管人员素质高低以及征税方式等因素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