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502500000012

第12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 (1)

引言

科技资源整合指的是用行政手段或市场方式对一定区域内的科技资源进行挖掘、合并、转移、重组,使科技资源的二次配置能够满足某种特定需要,带来效益。这种资源整合可以在特定区域内部或组织内部进行,但更多时候需要从该区域或组织外部引入科技资源。科技赈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应急而持续的过程。科技资源整合对于提高我国科技赈灾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科技赈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1国际科技减灾战略的调整方向:由国家减灾到全球减灾

在过去,一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当地性的,影响也是有限的,防灾减灾是一国自身的事情。它很少被认为会给周边地区、国家或者全球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不被看作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国际稳定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领域和突出问题之一。伴随着人类流动和各种活动的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界本身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其灾害性不断增强。比利时鲁汶大学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发表的研究报告称,1974-2003年,全球共发生重大自然灾害6 367次,因重大自然灾害死亡200万人,因重大自然灾害无家可归者1.8亿人。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在全球频繁发生,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赖、联系互动愈益紧密的背景下,一国或一个地区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将不可避免地"殃及池鱼",给稳定、发展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整合跨区域以至跨国科技资源有效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成为必然趋势。

跨国减灾行动的代表性成果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简称为"国际减灾十年"。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提出了国际减灾十年设想。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通过了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并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其目标是:增进每个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通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训练和其他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医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损失的活动,以及注意自然灾害对粮食储存设施、避难所和其他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鼓励科学和技术机构、金融机构、工业界、基金会和其他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支持和充分参与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拟订和执行的各种减灾方案和减灾活动。

在"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告一段落后,联合国继续大力推动国际减灾的进程,先后在日本横滨(1994年)和兵库(2005年)召开过两次世界减灾大会,并先后发表了《横滨宣言》和《兵库宣言》。

1994年5月,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横滨召开。出席会议的约有130个国家的政府机构代表和2 000余名防灾专家。这次"联合国世界减灾十年(横滨)会议"呼吁各国加强协作,共同对付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自然灾害。在27日通过的《横滨声明》和《减灾行动计划》中指出,世界已进入日益相互依存的时代,各国应该在新的伙伴关系下对自然灾害采取行动,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建立起更安全的生存环境。声明说,各国应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等,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免费和及时提供有关防灾和减灾的技术以及有关数据。声明还强调各国要保护自然环境,并且协助寻找有效的手段来减少灾害的影响。这次会议通过的《减灾行动计划》规定了"减灾十年"剩余5年的任务和规划。它还规定,每个国家在保护其公民免受自然灾害方面有主权责任,国际社会应优先对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防灾与减灾方面提供合作。

在此次世界减灾大会上重新界定了国际统一的大灾标准,体现在3个方面:①财产损失超过该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②受害者超过该国人口的1%;③一次死亡者超过100人。按此标准,1963-1996年的34年中,全球大灾有近1 600起,灾害死亡近400万人,受灾人口有40亿人,直接经济损失5 000亿美元。以1998年为例,世界范围的暴雨、火灾、旱灾在1998年前11个月对全世界造成至少9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中国长江大水灾是损失最惨重的灾害,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横滨会议明确了建立更安全的世界预防、防备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指导方针。为此,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决定建立国际减灾战略,以协调众多国际组织之间,特别是联合国系统内部各机构在预防与减轻自然灾害方面的战略措施。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这一减灾机构由联合国主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直接领导,它是一个由168个国家、联合国机构、金融机构、民间社会组织、科学学术领域以及普通大众共同参与的全球性机构,其主要目标为减少由于自然致灾因子引发的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其秘书处设在日内瓦,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欧洲设有几个办公室,在纽约设有一个联络办公室。

2005年1月,在日本兵库县的神户召开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之所以选择神户,是因为10年前在那里发生了大地震,日本政府希望纪念那次大地震。会议要求各国政府加大投资,用于预防灾害。这次世界减灾大会举行之际,正值印度洋海啸发生不久,会议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来自联合国成员国、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其他组织的专家、学者共4 000多人出席了此次为期5天的会议。与会者对1994年世界减灾大会制订的《横滨战略及其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查,总结了多年来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审议通过了《兵库行动框架》和《兵库宣言》。以中国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此次大会。中国代表在会上就如何应对自然灾害风险问题阐述了中方观点,并提出了《建立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防和评估区域机制》的倡议,呼吁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李学举还就进一步推进国际减灾战略提出了4点建议。

《兵库行动框架》确定了今后10年(2005-2015年)的减灾战略目标和行动重点,强调应使减灾观念深入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加强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减灾能力,降低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行动框架提倡开发一项能应对所有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并将其纳入2015年之前的优先考虑事宜。

《兵库宣言》所阐述的战略是在前一战略与行动执行10年之后,并在对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减轻灾害风险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针对联合国的千年目标,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由减轻灾害调整为减轻灾害风险,并从单纯的减灾调整为把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兵库宣言》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通过国际团结精神,与灾害作斗争。通过执行一系列相关承诺或(和)框架,特别是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包括《兵库宣言》中的目标,加强21世纪全球减灾活动。在应对减灾问题时,我们确认减灾、可持续发展以及消除贫困等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政府、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包括志愿者在内的民间团体、私营部门和科技界共同协作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从各个层面营造减少灾害风险的良好气氛,倡导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风险并存。我们必须通过减低社会的脆弱度来降低灾害风险水平,抑或通过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减灾能力,在减灾大循环体系中,体现高效的综合减灾措施。第三,每一个国家都承担着保护本国公民和财产免遭自然灾害影响的责任。因此,在国家政策中,优先安排减少灾害风险至关重要,尤其是要加强社区抗灾能力。加强双边、区域和国际协作,增强易受灾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减灾能力。第四,通过国际减灾战略机构间秘书处和相关活动,将"兵库行动框架"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进一步减少灾害风险,在今后10年内,为了后代共创在灾害风险面前更为安全的世界。

自从2005年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后,在学术界和经济与政界的大力推动下,面对全球变化影响的巨大区域差异,2007年联合国减灾战略秘书处又提出加快建设减轻灾害风险的全球平台,这意味着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又从国家减灾向全球减灾调整。由此可以看出,联合国在推动国际减灾15年进程中,减灾战略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即由单纯减灾到把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由减轻灾害到减轻灾害风险,由国家减灾到全球减灾。

3.2我国减灾事业的必然选择:源于差异性的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3.2.1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减灾技术差异所决定的

当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百姓靠眼睛、耳朵搜寻亲人踪迹时,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用伤痕累累的双手扒开钢筋水泥抢救出垂危的生命时,当外国制造的大型运输直升机把推土机等送到堰塞湖坝时,人们也真切感受到了我国科技发展与现实需要的巨大差距。在我国现阶段,虽然空间技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科研成果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遥感监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网络通信系统等也已经在灾害预警预报、灾害响应、灾情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科学技术在我国减灾救灾领域中的运用比重小、含量低。我国在实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这是我国减灾救灾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探索之外,还需要对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进行学习和借鉴。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分门别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限制,形成了单灾种、分部门、分地区的单一灾害管理模式,但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难以单独应对大规模的突发自然灾害。

3.2.2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是我国减灾技术时空差异所决定的

现有的科技资源往往是分散于不同区域,防灾减灾的许多技术和科技物品更不可能在所有的区域齐备,这既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也不经济。面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单一借助受灾当地的科技力量来完成救灾显然是不现实的。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变多样性更决定了必须在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科技资源整合,优化科技赈灾。比如,在此次汶川特大地震中,许多来自唐山的科技工作者就作出了许多贡献。再如,由于不同区域的不同区情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减灾科技。比如,历史上,安徽的能工巧匠把建筑艺术发挥到极致,为人类留下了不朽的徽派建筑遗产。安徽是洪涝灾害多发省份,对于过渡安置房的设计与建设都有独特的技术,在此次汶川地震后,安徽的一些地方特色减灾科技产品就应用到了四川灾区。包括:①风光互补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