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邓小平军事谋略
15004900000008

第8章 稳固其本 先为不可胜(2)

三、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以局部利益去保全大局利益

所谓战争大局,是指战争的总态势、总形势,或是整体利益,全局利益,或者是总目标、总要求。所以,大局决定局部,大局好了,局部最终必然会好。反之,大局不好,局部最终也不会好。可见,能不能正确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往往是指挥员指挥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在对敌斗争中,曾反复告诫指挥员:“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还以解放战争的上党战役为例:在决定打不打上党战役问题上,从部队的实际看,当时的我军,在抗日战争中,为了灵活机动作战,曾将主力化整为零,直到抗战后期,才逐步集中起来打一些大规模的战役,由于部队打大规模战役的经验不足,再加上此时我军的编制也不充实,多数作战团编制都在千人以下。部队装备更差,刘邓所部的晋冀鲁豫军区只有山炮6门,仅半数的团有追击炮2-4门、重机枪3-4挺,弹药极缺,不少步枪仅有几发子弹,甚至刚参军的新战士还在用刀、矛作战。这样的装备和部队,要与飞机、坦克、火炮一应俱全的国民党军队打大规模的战役,的确需要信心和勇气,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但是,作为据守晋冀鲁豫战略要地的刘邓部队,为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初战获胜,为了毛主席在重庆谈判的主动,为了增强全国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这个大局,毅然承担起打响解放战争第一役的重担。邓小平在后来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还充满深情地说:“在解放战争中,从头到尾,二野都处在同敌人针锋相对的局面,都处在这个局面的前面。开始在晋冀鲁豫,用伯承同志的话说,这里是华北解放区的一个大门,预计敌人首先从这个口子来。果然,毛主席到重庆签订双十协定的时候,敌人从两路来。一路阎锡山,打了个上党战役;一路马法五、高树勋,打了个平汉战役。”所以邓小平说:“打摩擦仗,全国各个地区都有,但集中在晋冀鲁豫区。蒋介石发动进攻,首先进攻的大门是这个区,是二野所处的地区。仗一打开,我们才开始真正形成一个野战军的格局。”毛泽东同志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仗争得了胜利,对毛主席重庆谈判争得了主动,对解放战争的开局创造了一个好头。可见,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甚至为了大局,可以牺牲一些局部利益,关键是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能不能服从大局,怎样才能服从大局,很重要的一条是看能不能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尤其是在大局需要,局部利益必须作出牺牲的时候,局部利益为了保全大局利益能不能毫无保留地作出牺牲。战争与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大局与局部之分,也有这一部队与那一部队,这一战役与那一战役,这一地域与那一地域的关系,其中包括配合、协同、支援、掩护等关系,如果这些关系能处理得好,就能取得整体上、全局上的主动,就能积小胜为大胜。否则,就难以取胜,或仅仅是小胜。所以说,在军事斗争中,正确处理局部与大局的关系,为了大局的利益不惜牺牲局部利益而谋大局、谋大胜,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曾不止一次地回顾解放战争中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特别是高度评价了刘伯承的高风亮节:“中央决定晋冀鲁豫10万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这是一个无后方作战的十分艰险的战略任务。当时有的干部对执行这一任务有顾虑,伯承对他们说,这个行动可以把敌人吸引到我们身上,减轻兄弟野战军的压力。釜底抽薪,焉能惧怕烫手,即使作出牺牲,也义无反顾。”“伯承同志党性坚强,突出表现在考虑问题从党的全局出发,事事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为了党的整体利益,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和局部的利益,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兢兢业业,排除万难去圆满完成。”上述这段文字虽然是邓小平对刘伯承的评价,但同时也反映了邓小平的大局观念和善谋大局的优秀素质,以及保证实现大局的艺术。正是由于刘邓首长在作战决策中事事从大局出发,处处善谋大局,所以才使刘邓大军步步主动,战战为胜。这对于蒋介石来说,似乎是永远的不解之谜。

第二节发展壮大 而后求胜

战争,既是军力、军心的对抗,也是与战争相关联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对抗。所以,高明的指挥员,在与敌人对抗时,尤其在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背景条件下,更加注重充分发挥诸如战争性质、作战指导、作战环境、作战资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弥补兵力数量、装备质量上的差距,由此谋求战争的胜利。先发展壮大自己,使之具备各种因素综合利用的优势,而后求胜。这也是《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谋略的应有之意。刘邓大军遵照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实施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前进根据地这一大胆的战略之举,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马上调集重兵阻挠,使刘邓大军在敌重兵围剿,无后方支援,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展开了苦斗。但刘邓大军并没有被敌人和困难所压垮,而是从全局着眼,从局部着手,充分发挥各级的主观能动性,从多方面努力,去改变所处的劣势和不利,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通过战术谋划来弥补;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通过广泛发动群众的支援来弥补;作战态势上的劣势,通过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来弥补;后勤保障不济的劣势,通过缴获敌人的装备给养来弥补;从而使自己逐步地发展壮大起来,最后争得了胜利,实现了战略目的。

一、权衡局势,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指导

早在鲁西南战役尚未结束时,即1947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就电示刘伯承、邓小平:“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此后,毛泽东又致电刘邓,对坚持大别山的斗争的困难和长期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希望短期内就能在大别山、豫西、皖西等地建立巩固根据地,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只能是临时立足点。必须估计到我军要有很长时间(至少半年)在江河之间东西南北地区往来机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并在歼灭敌人几十个旅之后,方能建立巩固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对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战略意义深刻领会,对执行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所面对的困难也有充分的估计。他们认为,南下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考虑任何问题必须服从这一大局。邓小平还指出:“大别山是一个战略上很好的前进的基地。它靠近长江,东面一直顶到南京、上海,西南直迫汉口,是打过长江的重要跳板,敌人时时刻刻受到我们过江的威胁。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这是艰苦斗争的过程。”可见,大别山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而争夺大别山的斗争一定会经过一个十分艰苦、长期的过程。刘伯承、邓小平从全局上分析了坚持在大别山所存在困难的程度,所以,就在部队到达大别山的当天,邓小平便亲自为中共中央中原局起草了《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下发到所有部队,明确规定了进入大别山后的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办法和要求。“(一)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跃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二)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发展半年以上的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勿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三)应向全军说明,我们有完全胜利的把握。首先是有陈谢兵团在伏牛山、豫西、豫南广大地区及山东大军在陇海路南北的互为配合。其次是我当面敌人只有二十三个旅,兵力分散,战斗意志薄弱,此次尾我失败,战略上愈显被动。再次是大别山区有长期的革命传统,且保存有游击战争的基础,我们有许多本地干部。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军上下一致的决心和信心,胜利是有把握的,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四)应向全区群众说明,我们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们的子弟在华北胜利了,壮大队伍了;说明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条件;说明我们决不再走。我们的口号是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解放中原,使鄂豫皖人民获得解放。(五)在军事上,我们在最初一个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领城镇,肃清土顽,争取打些小胜仗(一两个团一次的歼灭战)。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大家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大歼灭战斗准备条件。但必须了解,如果我们不在半年内歼灭十个旅以上的敌人,就无法使群众相信我们不会再走而敢于起来斗争,我们也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任何时候,全军都必须有高度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的准备。(六)充分发动群众及其游击战争,同我们一块斗争,是实现我们战略任务的决定条件。而我军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整军风纪,是树立良好影响,使群众敢于接近的先决条件。各级必须专门检查实现,万勿忽视。”可以说,邓小平的指示,充分地估计到了部队初到大别山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必须克服困难、站稳脚跟的有利条件。同时对部队作战、开展群众工作、打开工作局面、严守群众纪律等与站稳脚跟的关系,都作了明确的阐述,从而,为部队在大别山开展新的斗争,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创造“先为不可胜”的条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