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元帅智慧:徐向前
15003700000066

第66章 以“土行孙战法”破垒攻城,克敌制胜(3)

按照徐向前的部署,一场在我军战史上著名的“坑道战”拉开了序幕。第八纵队第二十三旅调整到临汾东关北角以北的康庄地区的西宛沟。旅长向第六十八团和第六十九团赋予任务:东关小北门以东,12号目标以西,是第六十八团的作战区域;12号目标以东,到东北角第二个突出部以西,为第六十九团作战区域。两个团的具体任务是:在控制外壕,的同时,都进行破关的坑道作业。坑道作业完成后,由工兵指导传装炸药和安装接续火具。根据前指统一命令实施爆破。爆破成功后即并肩登城,歼灭守敌第六十六师。之后,旅长又强调到:东关这一仗是一场硬仗,打下东关,就等于砸开了临汾的大门。这一仗,关系到临汾战役的整个全局,你们一定要奋力完成攻打东关的任务,做到旗开得胜。按照旅长的部署,两个团立即组织部队着手控制外壕,掩护坑道作业。作业的顺序是,首先要挖掩盖式交通壕,当接近城墙后,再挖掘坑道。在敌火力压制下,作业的难度和危险性都很大。但担任挖掘作业的各部队都能做到机智灵活,克服困难,奋力拼搏,按作战计划所要求的时间完成了坑道作业。4月19日,旅长指挥旅工兵连指导第六十八团、第六十九团向坑道里传装炸药,安放导火索和装置雷管。第六十八团挖掘的坑道安放了6000斤炸药,第六十九团挖掘的坑道安放了10000斤炸药。接着工兵安放导火索及接续雷管,为了防备雷管失效,每组雷管都有备份。4月10日,坑道爆破的一切准备就绪,旅长亲临临汾东关坑道,进行坑道爆破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临汾东关城墙瞬间就要“飞”上天空。下午4时,担任攻城突击的部队战斗准备完毕,担任掩护的各种口径火炮众炮齐发,担任直瞄射击的重火器将东城上残余火力点被完全封锁。6时15分,徐向前下达了坑道爆破立即起爆的命令,只听两声巨响,东关城墙被炸开了两个不规则的大缺口。其中,第六十八团爆破的缺口有25米宽,第六十九团爆破的缺口有57米宽。前指发出了攻城信号。攻击部队冒着坑道爆炸后的烟尘,分别向指定目标发起了攻击。经与敌反复激战,打退了敌多次反扑后,又向纵深发展进攻,直指新市巷、春牛巷以及东关大街南侧之范家胡同、郇家胡同等据点。虽然遇到了敌人的阻击,均被我攻城部队包围歼灭。与此同时,太岳军区第四十一团也采取坑道爆破的手段攻占了3号碉,全歼守敌一个连,又连续击退敌数次反扑,巩固了阵地。至此,临汾东关被我攻克。

徐向前马上召集各参战的团以上干部总结攻克东关的经验,决定以坑道爆破为主的战法,继续攻克临汾本城,并同时调整了部署:以第十三纵队由城南门以东地区,第八纵队由城东南以东地区,太岳军区部队由城东北地区,同时发起攻击,掩护破城坑道作业。

一场啃硬骨头的特殊战斗开始了。指挥攻城部队扫清战壕外沿的敌据点,从城东和城南挖掘多条坑道接近城垣,尔后爆破登城。徐向前对作业部队强调到:挖掘坑道是一场紧张、激烈而又十分艰苦的斗争。敌人在东关尝过“土飞机”的厉害,定会绞尽脑汁,加强反坑道的各种措施,这将要开始一场比顽强、比斗志的极其激烈的斗争,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守城之敌为了破坏我坑道作业,调来飞机一次又一次地轰炸,东关几乎被炸成了平地,我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太岳部队刚挖开的坑道就被炸塌了,埋平了。坑道作业艰难地推进着。除此之外,守敌还采取以坑道对坑道的办法来阻止我军的坑道作业。然后用爆破办法进行破坏,以这种办法先后破坏我坑道十余处,使我军有不少的伤亡。为了破坏我军的坑道战术,守城之敌还要求太原派重轰炸机以重磅炸弹进行轰炸。

为粉碎敌人的破坏活动,保卫坑道安全掘进,敌我双方展开了以挖对挖,以听对听,以炸对炸的战斗,第二十三旅在主坑道两侧挖掘了十多条支坑道,多个支坑道中都有掘进组、监听组和战斗组。听到敌人的作业声,即主动接近敌人,先行爆炸。而主坑道则严格保守秘密,尽量减少声响,对坑道口和积土都采取了严密的伪装,同时加强监听,发现敌人对挖,主坑道拐弯绕开或以支坑道将敌人引诱过去。

临汾战役后,徐向前司令员(前右)检阅“临汾旅”。

坑道作业非常艰苦,不仅要与敌人的破坏作斗争,而且要与恶劣的作业条件作斗争。100多米长的破城坑道,向前延伸时,没有通风设备,越挖越是缺氧。战士每进洞一次,刨挖不久就得轮流出洞来吸收氧气,否则就会晕倒在洞内,甚至窒息。运土,开始用小车拖,到后来,坑道通过外壕,泥土太湿,车轮子难以转动,便以弹箱代拖车,战士们在洞内赤身露体来回爬行,以膝代脚,磨破膝盖,只好把棉衣撕成块捆绑在膝盖上,坚持作业。战士们自觉地认为,坑道作业好一些,战斗中的牺牲就能少一些,挖坑道多流汗,攻城战斗才能少流血。徐向前向军委报告说,此次攻击临汾,由于敌人的工事坚固复杂,附防御物、暗道、暗堡特别多,并且有二至三层外围据点和严密配系,我不得不挖掘交通壕,逐步推进,以坑道式连续爆破摧毁敌人的外壕及其主要阵地,为步兵扫清冲锋道路。4月28日,临汾战役前指召开团以上干部大会,徐向前在会上作了《围打临汾以来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着重讲了攻坚战的认识问题。他说:攻坚是啃骨头,要求牙齿要硬要利,否则就啃不下来,如果碰到硬骨头,啃起来又费力又费时,而且还吃不饱,因此,攻坚战斗是非常艰苦的战斗,对于攻打临汾,徐向前概括地说,自3月6日开始临汾战役以来,在这几十天的紧张顽强斗争中,我们攻取了东关,歼灭了敌六十六师和杂顽大部,俘敌4000以上,毙伤敌4000以上,现在敌人援兵无望,突围有被歼灭的危险,守城信心更加动摇。但我们也要估计到,敌人只有死守一条路,必然作垂死挣扎,我们也只有坚决打下临汾一条路。所以,须要进行激烈的顽强的战斗,才能最后歼灭敌人而竞全功。如同运城战役一样,现在我们又到了“坚持最后五分钟”,发挥最后顽强性的时候了。徐向前的报告,对广大团以上干部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在临汾决战即将展开之际,傅作义纠合阎锡山突然出兵向石家庄发起进攻。4月30日,中央军委致电徐向前,要求“是否可以抽调两至三个旅北上,位于太谷附近威胁阎锡山军”。徐向前经过综合分析战场态势,当即报告军委,除召集军区彭、罗两旅外,再抽出太岳一个旅,统归彭绍辉、罗贵波指挥,北上晋中策应。为此,徐向前于5月1日对攻打临汾的部署又作了调整。

(一)十三纵队主力接替八纵二十二旅阵地(二十二旅留一个团,攻城前归十三纵指挥),由东城门楼以南至城东南角地段攻城,另以有力一部仍位城南地区,积极佯动,钳制敌人。

(二)十三纵与八纵战斗分界线为:东城门楼(南半部属十三纵,北半部属八纵)、东大街、鼓楼、西大街(三地均属八纵)、西城门楼(属十三纵),线上以南属十三纵地区,以北为八纵地区。

(三)八、十三两纵攻城部队,统一由王新亭、徐子荣、鲁瑞林三同志统一指挥。

除此之外,还要求各部紧急动员起来,抓紧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争取于5月9日前,完成总攻击准备。

紧接着,徐向前于5月2日又下达了总攻临汾的政治******:

临汾解放战已进入最后决定的阶段,我们不但必须打下临汾,而且完全能够打下临汾。现在是我们全体指战员争取最后胜利的时候了,打下临汾的胜利旗帜,已经在招呼我们前去夺取,我们每一个指战员都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取得这面光荣的胜利旗帜。

经过了我们一个月的围攻打击,特别在我军攻占了东关和歼灭了阎军六十六师之后,敌人已经陷于恐慌崩溃的绝地,士气低落,普遍充满失败情绪,而且兵员不足,弹药粮草都极缺乏,虽有长期设防的工事,只要我们一旦突破,敌人便会土崩瓦解。无论从士气、从兵员、从炮火弹药,我军都占绝对的优势,打下临汾是完全有把握的。

但是,敌人为了作最后垂死挣扎,现在拼命阻挡我军进入外壕,拼命破坏我们的坑道作业,以免城墙被我军突破,形成目前最激烈最紧张的坑道斗争与外壕斗争。我们目前最紧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尽一切努力控制外壕,保护坑道,保证爆破、突击的成功。故我全体指战人员必须马上紧张动员起来,各人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坚决彻底完成上级所给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