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元帅智慧:徐向前
15003700000064

第64章 以“土行孙战法”破垒攻城,克敌制胜(1)

时间:一九四八年三月至五月

作战:临汾战役

谋略:今之世常所以攻者……空洞

徐向前在总结临汾战役的经验时谈到:“读过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土行孙是个神话人物,擅长钻地行走,来无影,去无踪,在姜太公手下屡建战功。我们打临汾,炮火不强,城坚难摧,只好从地下想办法,依靠坑道爆破解决战斗,所以,谓之‘土行孙战法’”。这种“土行孙战法”,正是古兵法所讲的:“今之世常所以攻者:……空洞”。这里所谓的“空洞”,就是指地道。即通过挖地道通入敌城内的攻城战法。其意是说,当今之世经常用以攻城的方法共有12种,其中之一就是“地道法”。1948年3月至5月间徐向前所指挥的临汾战役,就是成功地采用了“地道法”,破垒攻城,克敌制胜的。

徐向前司令员(中)向“临汾旅”授旗。

运城攻克以后,担任运城作战总指挥的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根据党中央关于解放战争第二年度内线兵团“以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的作战方针,早已把作战目标瞄准了晋南重镇临汾,决心攻下临汾,把解放临汾作为1948年春季的第一个战役。徐向前考虑:临汾是晋南的最大城市,夺取了临汾,在战场态势的构成上,具有重要作用。夺取临汾,不仅可以使晋南全获解放,而且可以使晋冀鲁豫和晋绥、吕梁解放区连成一片,并为下一步北上晋中,解放太原,全歼阎锡山集团,解放全华北扫清障碍。徐向前是胸怀全局,深谋远虑,知难而进,勇担重任。主动报请中央军委:“今后作战我们提议两个方案:甲、二、八纵并独三旅及地方一个团攻取临汾;乙、如二纵需西返,则八纵开豫北,结合太行、冀南四个独立旅及独立师共八个旅兵力,攻取安阳、新乡、焦作等据点”。徐向前攻克临汾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中央军委复电批准:“攻克临汾对各方面(特别是支持西北战争)极为有利。”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冀鲁豫军区研究了攻打临汾的具体问题。成立了前方指挥所,由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统一指挥参战部队。准备参加临汾战役的部队有第八纵队第二卜二旅、第二十三旅和南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二旅改建的该纵队第二十四旅:太行军区独立第一旅、第三旅和晋冀鲁豫军区独立师组成的第十三纵队第三十七旅、第三十八旅、第三十九旅;太岳军区8个步兵团;吕梁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七旅,总计5.3万人。共有榴弹炮6门、野炮15门、山炮10门、战防炮8门、迫击炮128门。这些部队,除了第八纵队的第二十三旅和第三十七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部队,战斗力较强外,其余部队都是解放战争开始后,由地方部队升级组成的,作战经验,尤其是攻坚战经验甚为缺乏。

临汾是晋南最大的城市,相传是唐尧建都的地方,素为晋南军事屯兵的重镇。自从纵贯山西全省、沟通华北与西北交通的同蒲路建成以后,这里是南段的枢纽,地位愈显重要。整个城池依自然地形建在一个大土丘上,内高外低,城高壕深。黄土垒砌的城墙,粘得非常坚固,基部最厚处有30余米,墙面如牛背,倾斜向上,高达14米,顶部有10米宽,可并行3辆大卡车;城周长10公里,城外的东南部又加修了一座护卫城,高厚度略次于主城,周长3公里多。整座城西傍汾河,东、南、北三面地势十分开阔,从远处看去,宛似伏在汾河边的一头黄牛,所以,临汾又被称为“卧牛城”,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一直在临汾驻扎重兵,修筑了坚固工事。日本投降后,胡宗南派部队占领了临汾,并在原有工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建和加固。以其整编第三十师久驻此地。因此,临汾又成了国民党军进攻我解放区的基地,后又由阎锡山的部队接防,并对城防工事继续完善,从而形成了6层防御工事。

第一层是城外据点,包括尧庙据点、火车站据点、电灯公司据点、郭家庄据点、西门外据点等。尧庙据点,是临汾城南的第一个据点,主要为防守临汾飞机场和屏障临汾南关。构筑了以营为基干的据点阵地,以碉堡为支撑点,配以据点工事。守军为一个步兵营,配有山炮2门、迫击炮4门、重机枪八挺。火车站据点,是临汾关东的一个突出据点,利用车站坚固房屋,挖上射孔、配合修筑了相应的碉堡,混合成为一个据点,守军是2个步兵连。电灯公司据点,在临汾城东北角,与关东互为犄角,因此也建筑了一个据点,为东关第二个前进阵地。配置2个步兵连,并配有追击炮2门、重机枪2挺。郭家庄据点是临汾城北的一个小村庄,地势较高。如果郭家庄失守,临汾北城区将会直接受到威胁。因此,郭家庄也建筑了一个外围据点,配置了一个步兵连来防守,并配有迫击炮2门,重机枪2挺。西门外据点,是临汾城西紧接汾河,西门正对临汾渡口的一个据点,城西居高临下,攻城部队不易接近。为了城西城防和掩护渡口的安全,西门外左侧高地,也建筑了一个据点,配置一个步兵连防守。另外,外围的各据点,都建筑有高碉、明暗火力点及外壕、劈坡、鹿砦、电网、雷区等障碍物,由此构形成了独立的支撑点。

第二层是环城据点。环城据点以27个碉堡组成,3个碉堡为一个组,为品字形配置。每组有一个较大的以水泥、石片构筑的坚固砖碉为主碉,其余两个土碉为配合碉。此种据城据点距城一般为50-80米。每组碉堡的四周还有地堡和明暗火力点,并构筑有外壕、设有铁丝网、鹿砦、雷区等副防御设旋。与城墙上构筑的工事,密切结合,互为掩护。

第三层是城壕。临汾城周围原有旧的护城壕一道,因年久淤塞,已深不盈尺。守敌为巩固临汾城防,强征民夫千余人,重新挖掘出来,外壕深20尺、宽30尺,城上守敌的手榴弹,可以直接投到壕的外沿。原计划要将临汾水引进壕内,但最终未能实现。

第四层是城墙据点。整个城墙建筑在一个大土丘上,既高且厚。从城墙上俯瞰城下,深达数丈,城内则大车可以不很费力地拉上城墙,战斗中便于随时补给和机动兵力兵器,这就构成了它易守难攻的特点。守敌利用这一特点,在城墙上构筑了三层工事:第一层叫上层阵地,在城墙四角和四个城楼上,构成了炮兵、轻重机枪、步枪、火焰喷射器等多种火器联合使用的据点工事。第二层叫伏射工事,把城墙半腰挖空,构成轻重机枪、步枪和火焰喷射器使用的暗掩体。第三层叫下层阵地,靠城墙根周围向外挖出,构成低矮的地堡。向外面只有射孔,没有出入口,只能射击,不能投手榴弹。

第五层是城内工事。城墙之内有一道宽深均为3-6米的内壕,壕内每隔15米筑有一个伏地堡。城内沿街各要道和高大建筑物上,筑有11个巷战据点,用以控制城内要道,也可以火力支援城墙上的战斗。

第六层是地道工事。地道工事是有一个从运城逃到临汾的专员向临汾城防指挥梁培璜建议构筑的,他说:“根据运城的守城经验,欲确保临汾,必须构筑防御地道,以对抗解放军的地道攻城战术”。梁即下令连夜在城根挖掘防御地道。从城壕底层向外挖10米的纵深地道,地道的顶端,分左右横道。在横道内埋设大瓮一两个,派专人日夜听音,如对方挖掘攻击地道时,只要在100米以内,即可以听出方向,30米以内,连挖掘的动作和人员说话的声音都能听真。按听出的方向埋好炸药,待接近时即可爆炸,给对方以较大的杀伤和破坏。所以,敌人在临汾城东、南、北三面共挖了此种地道10处,埋设大瓮20口,每处设士兵4人轮流警戒听音。

此外,在城东偏南与主城相连的东关,其城墙相当于主城的四分之一,城墙的高度、厚度及周围的工事,仅次于主城。阎锡山守城总指挥梁培璜十分得意地认为:“解放军作战向来是以少胜多,我们把临汾城周工事,构筑成法国的‘马其诺’,来个以少胜多。”

针对敌情、我情、地形等实际,徐向前认为:攻打临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充分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由此做好相应的准备,形成相应的措施。2月17日,徐向前致电中央军委:由于增援运城的胡宗南部已经退缩黄河以南,“我们第一步作战计划,拟攻歼临汾之敌。”因未解冻,准备在作战开始前普遍进行攻坚训练,内容:“土工作业,连续爆破,破坏外壕,坑道作业,攻击碉堡群、地堡,打开城墙突破口,竖梯登城。巩固突破口向两翼发展,纵深战斗及步炮的协同动作等项。”徐向前认为,必须熟练掌握这一套攻坚战术,“才能代价小,收效大”。次日,中央军委即复电徐向前:“完全赞成先作攻坚战术训练,待解冻后再打临汾,只要攻克临汾就是对彭张的大帮助。(二)但临汾之敌有两可能,一是固守不动,二是弃城北走。因此你所率准备攻城的各部队的整训位置,应放在便于打逃敌而又很隐蔽的地点,并要预先作出准备打逃敌的计划,以便不失时机歼灭可能逃跑之敌。(三)李(李井泉)周(士第)应令吕梁部队确实受领向前所给协同作战的任务。”

根据军委“防敌北逃”的指示,徐向前决定将主力部队集中于翼城地区,既可防敌逃窜,又可组织战前训练,其部署是:以第八纵队第二十四旅配置于浮山以两大阳地区:太岳一个旅配置于洪洞、赵城以东地区,控制同蒲路东侧;以吕梁第三、第七两旅配置于汾西地区,控制同蒲路两侧;如敌固守不动,各部队整训待机。如敌北窜,则汾河东西两侧的部队迅速出击,抢占要点,阻敌于赵城以南地区:主力部队从翼城出动,直抵洪洞赵城地区,围歼逃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