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元帅智慧:徐向前
15003700000032

第32章 利用根据地的广大地域,诱敌深入,消耗敌人(2)

12月上旬,围攻的各路敌军均已到达了指定的进攻位置。第一路邓锡侯部进至白草山、柏水铺:第二路田颂尧部进至王渡、观音寺;第三路李家钰、罗泽洲部进至荣亭场、二道河:第四路杨森部进至大小蓬山:第五路王陵基部和第六路刘存厚部仍在州河南岸。各路敌军经过一番准备和战前协调,12月中旬,敌以第五路为主攻,发起了全线第一期总攻,企图占领宣汉、达县、仪陇、江口、恩阳河、曾口场、旺巷坝、木门一带,并强调继续执行其三个月内消灭红军的作战计划。“12月16日,东线敌第五、六路在飞机掩护下,分别强渡前河、州河。第四军一部在宣汉城东三河场,第九军主力在宣汉城西曾家山,分别乘敌半渡之际,给其右路第二十三军廖雨辰第一师和中路第二十一军王陵基第三师以大量杀伤,共歼敌3000余人。第三十军主力,也在达县城东南雷音铺等地,给敌左路第二十一军范绍增第四师以大量杀伤。”

总指挥徐向前根据“收紧阵地、诱敌深入”和“节节抗击,消耗敌人”的作战方针,指挥方面军东线部队于17日和18日主动放弃了宣汉、达县两城,向东超庙坝、西经井溪场、东升场、双河场、碑牌河至北山场一线新阵地转移。在转移途中,红军在宣汉城西北的万鼓楼和东北的拱桥河等地展开了阻击战,又杀伤了大量的敌人,并击落了敌机一架。据当时前线报道:“敌人飞机一架于1月19日被我击坏,降落在宣汉土主场田中,飞机立时粉碎,机师亦已毙命。”

红四方面军根据总指挥徐向前的命令撤至第二道阵地之后,立即以主要兵力在主要方向上展开了纵深梯队配置。依山凭险,构筑了大量的集团工事和多道堑壕,设置了大量的芦柴等障碍物,以便于有效的迟滞和消耗敌人。在次要方向上,也部署了少量兵力,并配属以游击队和赤卫军坚守。为了更有效地拖住和疲惫敌人,部队在密林和要隘遍树红旗,广泛地布设迷阵,以迷惑敌人。当敌人以整师、整旅的兵力在猛烈的炮火以及飞机的掩护下,实施多路连续攻击时,红军部队开始仅以少数兵力坚守阵地,顽强地阻击敌人,给敌以迟滞和消耗。等到敌人攻击到我主阵地前沿,完全暴露于红军火力有效射程之内时,主力部队突然开火,充分发挥手榴弹的威力,给敌以大量的杀伤,尔后以部分兵力乘敌气竭力衰之际,组织实施短促勇猛的阵前出击,以白刃格斗消灭阵前残敌。就是这样,方面军东线部队依托既设阵地和先处战地的有利条件,打退了敌人无数次大小规模的攻击。而每到夜间,红军又派出小分队,利用夜暗和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在全线展开袭扰战。以小分队越过敌人防线,袭击敌哨所,捕捉敌军人员,捣毁敌仓库,炸毁敌设施,搞得敌人心神不定,防不胜防,彻夜不宁。基本达到了袭扰敌人、疲惫敌人、消耗敌人、拖垮敌人的作战目的。

我红四方面军东线部队在总指挥徐向前的正确指挥下,从12月下旬至1934年1月中旬,又多次挫败敌人的进攻。其中第三十军部队的北山场等战斗,第四军部队的峰城等战斗,第九军部队的大城寨等战斗,都使敌人损失了大量兵员和装备。据当时战斗捷报记载:“我三十一军一部于16日拂晓攻下昭化河东之天险木子垭,缴获步枪80多支,俘虏70多人,毙敌连排长和士兵50多人。敌动摇万分。”前方快电报:“我红九军之一路占领凤凰岩,将杨森残部第三混成旅全部击溃,俘虏和打死敌千余人,其中团、营、连长甚多,缴得大批步枪、手提盒子枪共约千多支。”又电:“我三十军之一排人,将义和场的反动武装全部消灭,并击毙反动派100多人。”许世友将军在《我在红军十年》一书中,记载了这一时期的作战情况:

夜色笼罩着大地,大城寨方向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接着出现了两堆耀眼的火光,那是报告袭击得手的信号。枪声逐渐沉寂下来,又过了一会儿,七十五团团长韩东山浑身泥雪,满头大汗地跑来向我报告:“副军长,我们摸到敌人窝里,敌人还莫名其妙哩,有的在抽大烟,有的在烤火,有的已经钻在被窝里睡觉了。我们很快就结束了战斗,歼敌约两个营,还抓了几十个俘虏”……像这样的小型出击,我们曾多次进行。

在这一段防御作战期间,我们各个部队广泛开展了夜袭活动,每到夜晚,一支支小分队就像一把把尖刀,越过敌人的防线,插入敌人纵深,打击敌人,袭扰敌人。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当时闻名全军的“夜老虎团”——三十军二六五团。他们夜袭庆云场,把敌人一个团全部歼灭,使敌人闻风丧胆。有一次,我们搞到敌人的一匹马,夜间在马背上绑了一个煤油筒,筒里放上一些爆竹,点燃后把马放回敌阵。敌人以为是我军夜袭,又是打枪,又是开炮,折腾了半夜。以后我们采取类似的办法,用牛、用羊进行“夜袭”,搞得敌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就这样,我军以节节抗击、阵前反击、夜摸偷袭等战术手段,不断给敌以严重打击,使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虽付出伤亡一万余人的代价,但这没有达到第一期总攻的目标。

“17日,西线敌人第二、第三两路集中20余团的兵力向仪陇城进犯。三十军的八十九师在仪陇外围进行了坚决抗击。”进犯之敌第一路,在广元县的元坝子、王家坝、快活岭和苍溪县的三川寺等地,多次受到第三十一军的有力阻击,使其寸步难行。仅快活岭一战,红军就取得了歼敌近千人的胜利。第九军二十七师在仪陇城外围至佛楼寺一线,屡屡阻击,挫败了第三路、第四路两敌的进攻。1934年元旦这一天,方面军西线指挥所决定,以其预备队二七一团和前沿部队二十七师,在仪陇城南五里墩,以夜袭手段向敌第三路的4个团发起反击,并组织赤卫军和群众在两翼佯攻助战。激战一昼夜,敌人实在招架不住,败下阵来溃逃,我军随即又组织了追击,一直猛追了20余里,先后毙伤敌团长以下400余人,俘虏敌100多人,缴获枪只200多支。方面军西线部队在达到迟滞敌人进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打乱敌人作战协同的目的之后,于1月11日又有计划的主动退出了仪陇城,撤至到北起旺苍坝、南沿东河至千佛岩、尹家铺、鼎山场一线,占领既设阵地,采取阵地阻抗、阵前反击、游击袭扰等方式,继续打击、消耗敌人。

从此以后,方面军根据总指挥徐向前的命令,在整个战线上采取了运动防御的作战方式,以宽正面、有重点、大纵深、多梯队的防御部署,在预有准备的防御阵地上,积极地阻击敌人的进攻,给敌以重大杀伤。在这一道坚守防线上,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粉碎了敌第一期围攻企图。

1934年1月下旬,总指挥徐向前根据敌我双方的作战态势,认为敌人的兵力仍占有优势,我不宜与其死打硬拼,还应继续诱敌深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节节抗击,继续大量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消耗敌人的作战潜力,为战略反击创造更充分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