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元帅智慧:徐向前
15003700000011

第11章 对商城围而不取,伺机在商潢公路附近运动歼灭来援之敌(1)

时间:一九三二年一月至二月

作战:商潢战役

谋略:围点诱援,打援夺点

围点诱援,打援夺点。其基本的思想是指进攻一方首先以一部分兵力包围据点或城镇的守敌,以此引诱其他据点之敌来援,并集中主力在来援之敌的必经地点,预先做好战斗准备,歼援敌于运动之中,尔后视守点之敌的变化情况再施夺点。这种战法中,围点的目的不在于夺点,而在于引诱和调动敌人,使被调动的援敌脱离据点或既设阵地,失去原来防御或坚守阵地所固有的地利优势,将自己置于对方的预设阵地或不利地形之内,遭受对方预有准备的打击。当援敌被歼灭后,再根据守点之敌的情况变化伺机夺点。可见,围点诱援,打援夺点的谋略,是弱军战胜强军,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有效之策。在实战运用中,根据敌对双方力量对比及变化的具体情况,对于“围点”而言,可以是“围而不打”,或可以是“先围后打”,也可以是“边围边打”,还可是“围而视情再打”。对于“打援”而言,可以是诱敌到预设阵地内打,也可以是在敌运动之中打,还可以是在敌疲惫之时再打。总之应该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而有法,但无定法,因情设法,因势用法。徐向前就是这样,总是善于依敌我力量对比,因双方战场态势发展,因敌人用兵布阵等实际,随机而变,灵活运用,真可谓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取得了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对红四方面军和根据地的革命群众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打乱了南线“围剿”之敌的阵脚,对蒋介石反革命派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其看到了红四方面军力量的强大以及给其造成的威胁,迫使其处于守势。徐向前的注意力又转向了北线。北线的敌人4个师一个旅麇集在豫南的商城、潢川、固始三个县。

在鄂豫皖区,敌以重兵集结于豫东南地区。其中曾万钟的第十二师配置在潢川城区,一部配置在城南商潢公路上的北亚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汤恩伯的第二师及唐云山的独立第三十三旅,配置在北亚港东南商潢公路上的傅流店、豆腐店、江家集一线:陈耀汉的第五十八师主力配置在商城,一部配置在城北商潢公路上的河凤桥;戴民权的第四十五师配置在固始地区,与上述各敌构成了互为犄角之势。

敌人的意图是,以商、潢、固三县为后方阵地,以商城陈耀汉的第五十八师为前哨,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第二师为第二梯队,与顾敬之的民团同守的商南地区紧密连接,兵出东南,打通与麻城之敌的联系,将鄂豫边苏区和皖西苏区分割开来,各个击破。

商城、潢川、固始三城距我根据地中心新集很近,而其中的商城在三座县城中距离新集更近。上述各路一旦前出,新集便将落入敌手。所以,开展北线作战,先主动出击,粉碎敌人的进攻部署,就成了当务之急。

1932年1月8日,驻豫特派“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命令敌第二十路总指挥张钫率部开赴豫东南,并由他担任该地区部队的总指挥,统一指挥部队实施“进剿”红军根据地。敌企图首先控制大别山北麓的商、潢、固地区,以商潢公路为基干线,南经商城及其以南地区,麻城东北地区直至麻城,从而构成一条隔离地带,加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东部(皖西)和西部(鄂豫边)的分割,以利于尔后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大举进攻。

黄安战役结束之后,为打击北线之敌,夺取商城,继续向北扩大革命根据地,使所形成的东、西两部分根据地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连成一片,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乘敌遭到沉重打击,士气比较低落,还未及调整部署之机,发起商潢战役。

1月13日,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领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相继由黄安地区向北开进。同时命令位于皖西的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向西开进,参加商潢战役,同方面军主力相配合,集中兵力于商、潢地区,再一次给敌以沉重打击。

商城、潢川均为豫东南的军事重镇,也是敌重兵集结之地。徐向前率领部队进至商潢地区后,又对敌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徐向前认为,敌人以4个师又一个旅的兵力沿商潢公路摆成了3个“长蛇阵”。商城为陈耀汉第五十八师驻守,兵力集中,城高壕深,工事完备,防守严密,就像个“蛇头”。如果战役从攻打商城拉开序幕,很可能在短期内难以攻克。同时,“蛇腰”和“蛇尾”必然蜷缩而来,汤恩伯的第二师又配置在商潢之间,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商城实施增援,造成我攻城部队于腹背受敌的被动之中。所以,攻打商城,必须首先攻打汤恩伯。于是,徐向前再次决定,战役的第一步应该是集中兵力消灭驻守在商潢公路上的傅流店、豆腐店,江家集一线的汤恩伯的第二师。这部分敌人兵力配置分散,且各据点无坚可守,是商潢地区敌人整个布势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利于我由此“开刀”,然后再消灭其他兵力,控制商潢公路。

傅流店,位于潢川、商城的接壤处,距潢川县城48公里,距商城县城72公里。地势为起伏丘陵,植被密布,是通往大别山的门户,又是商潢公路之间的一个要塞,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总指挥徐向前定下决心之后,又根据敌人在商潢公路一线配置的态势,决定先以第十一师向敌人第二师和第十二师的结合部北亚港实施穿插,切断两敌之间的联系。尔后再以第七十三师在东、第十二师和第十师在西,对敌第二师实施对进突击,分割包围,予以全歼。

1月19日,根据总指挥徐向前的作战部署,红四方面军的商潢战役打响了。参加作战的4个师迅速对敌形成了围攻态势。其中,王树声指挥第十一师对北亚港的曾万钟的第十二师的一个团展开了围攻,歼灭其一部,并迅速抢占了北亚港的十里头,切断了敌第二师与潢川敌第十二师之间的联系。红四方面军突然发起的围攻,使毫无警惕的敌人十分震惊。汤恩伯立即命令驻守傅流店之敌以1个团的兵力实施增援,经竞日激战,该敌被歼灭400余人后退人北亚港,也陷于被包围之中。1月22日,曾万钟的第十二师和汤恩伯的第二师共派出了3个团的兵力,分别从潢川、傅流店出发,实施南北对进,再次救援,经几个回合的激战被红军击退,而北亚港之敌乘我与增援之敌激战的空挡,逃入了潢川城内。这样,我红军则收到了不战而屈敌之兵效果,实现了占领北亚港,切断敌第二师与潢川敌第十二师联系的作战目的。

被切断联系的汤恩伯见势不妙,似乎也判断出了红军的作战意图。于是急忙下令所部兵力迅速沿商潢公路向南收缩于豆腐店、江家集、双椿树一线,企图与商城地区的陈耀汉的第五十八师靠拢。但汤恩伯未动,徐向前就已经判断出了汤恩伯的意图,早已命令刘英率第七十三师从东面向汤恩伯压过来,占领了上石桥一线。又令陈赓率第十二师在第十师一部的配合下,同时由西面向河风桥、江家集、豆腐店进击。汤恩伯见徐向前的兵力布阵有形成包围之势,后果将有全军覆灭之险,于是,乘红军尚未合围之前,急忙命令部队沿着黄固大道,逃回了潢川城。继而河凤桥之敌也在刘英率领的第七十三师的进击下,逃回了商城。方面军顺利地实现了战役的第一步计划。

至此,作战进程完全按照总指挥徐向前的战役计划顺利地发展着,整个战场态势是,红军已经全部控制了商、潢间的公路,同时也切断了商城与固始两敌之间的联系。陈耀汉的第五十八师所坚守的商城转眼间成了一座与外界无法联系的孤城。

商城位于群山环绕的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地,是大别山地区的要地之一。对于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重镇,敌人必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当我对该城形成包围部署后,一方面,守城之敌会拼全力固守;另一方面,其他据点之敌也会从各个方向派兵增援,实施协防。总指挥徐向前认为,目前我虽然已创造了孤立商城之敌的战场态势,但并未能大量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敌人还有顽抗固守的能力,况且该城工事完备,城防坚固,所以,对商城之敌不宜强攻。在全面分析情况的基础上,徐向前决心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即“对商城围而不取,伺机在商潢公路附近运动歼灭来援之敌。”通过围困和打援的胜利,达成夺取商城的战役目的。在分析可能来援之敌时,徐向前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坚守固始城的敌第四十五师来援;一种可能是坚守潢川城的敌第十二师和第二师等部来援。但比较起来,徐向前认为:北面固始的敌第四十五师师长戴民权是个滑头,手下兵力少,装备也差,战斗力较弱,且屡遭我红军打击,因此该师来援的可能性很小。而潢川之敌第十二师和第二师,依仗其兵多势众,来援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应该把打援的方向重点放在潢川方向。

根据总指挥徐向前的战役决心,其兵力部署和任务区分是:以第七十三师和第十师第三十团在赤卫军的配合下,形成对商城的围困,并发动群众大量制造云梯、木炮,收集门板担架等,大造准备强攻夺取商城的声势,目的在于要引诱潢川敌人来援。对此,徐向前强调:我们攻城的声势越大,城内之敌求援的呼声越高,城外敌人的增援就越迫切、越紧急,越能实现打援的目的。所以,固城部队的作战行动一定要积极主动,一定要大张旗鼓,势在必得。以第十师第二十九团抵近潢川,监视敌军的动向,一旦敌军出援,便以节节抗击的战法诱敌至我预设的打援地域,方面军主力则隐蔽集结在商潢公路两侧,占领有利地形,以突然猛烈的攻击,歼灭来援之敌。方面军指挥部设在商城以北的河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