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名人成功密码
14942100000040

第40章 李四光:一块石头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湖北黄冈人,著名地质学家。他在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创立地质力学、石油探索等领域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有一天,小四光突然想到,在平整的草坪上,这块凸起的大石头屹立在这儿,显得十分不相称。李四光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陈二爹。陈二爹说:“别人都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下小四光更不明白了,他又去问爸爸:“那块石头真的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吗?”小四光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多年后,这个使他迷惑不解的问题终于在他的研究下,找到了满意的解释和科学的答案。

李四光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在一块大坪上玩捉迷藏。小朋友有的藏在草垛背后,有的藏在大树背后,而他最喜欢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有一天,小四光突然想到,在平整的草坪上,这块凸起的大石头屹立在这儿,显得十分不相称。他问小伙伴们:“哎,你们说,为什么平地上会有这么一块大石头呢?”

“哈哈哈!”小伙伴们一阵哄笑,他们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太可笑了!“当然是本来就有呗!”

李四光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陈二爹:“陈二爹,您说坪上那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噢。”陈二爹说,“别人都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下小四光更不明白了,他又去问爸爸:“爸爸,陈二爹说,坪上那块石头是天上掉下来的。您说是真的吗?”

父亲想了一想说:“也有可能。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

“那块石头真的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小四光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也不能确定。”父亲说。

李四光感到不满足:“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父亲回答不了他,他就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当个科学家,探求其中的奥秘。

李四光从小上的是私塾,后来到武昌求学。从乡下来的他,对武昌这座大城市既害怕又好奇。他到武昌水陆街的湖北省学务处报名,小心谨慎地从钱袋子里掏出一元钱买了一张报名表。由于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弄得这个乡下来的孩子很紧张,在填表时,把自己的年龄(十四)填在了姓名栏里,旁边的同学发现后,提醒了他。

填错了就得重新买一张报名表,一元钱对于有钱人家的孩子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借钱读书的乡下孩子来说却来之不易。他想了想决定把原名李仲揆改了,于是他把“十”改成了“李”,然后把“四”保留了下来。“李仲揆”变成了“李四”,他念来念去,总觉得这个名字太俗,这时候他抬头看到大厅中央的一块横匾上刻着四个大字:“光被四表”,就在“李四”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于是李仲揆变成了李四光。

李四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昌高等小学堂。进入武昌小学堂以后,他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没过几年,便被保送到了日本留学。

李四光在日本学的是造船专业,在那里他认识了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革命者,这些革命者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学习造船业的李四光回国以后找不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因为那时的中国很穷,根本就没有什么钢材来建造船只,所以李四光的专业看起来是白学了。再加上他积极参加的辛亥革命又失败了,1913年7月,李四光再次出国深造,这一次他来到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专业,他想在学成归国以后把我国的铁矿开采出来炼成钢,这样一来就有造船的材料了。

可是在英国学习了一年以后,他又决定改学地质,因为他觉得,如果不知道矿藏在哪里是不能开采的,还是不能达到目的。这样一来,学地质便成了他终生的选择。

后来,他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考察了那里的冰川。回国以后,李四光在太行山麓的一次地质考察中,第一次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存在的遗迹。这时,李四光开始意识到,故乡那块凸突的大石头,也许是被冰川推移过来的一块大漂砾。

1933年,李四光再次回到故乡,对这块凸起的大石头进行了一番仔细的考察,鉴定出它是片麻岩,不是陨石。而在那一带地区的地层外没有这种片麻岩,说明它不是原来就有的石头。那什么地方有片麻岩石呢?秦岭!这块巨大的岩石可能来自秦岭。

如果这是事实,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将这么巨大的岩石推移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呢?冰川!只有冰川能将它推移到这儿来,它是一块巨大的冰川漂砾。

进一步考察以后,李四光发现这一带广泛分布着冰川带来的砾石和黏土堆积物。他专门写了一篇《扬子江流域第四纪冰期》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李四光特别提到了他儿时捉迷藏玩的大石头。这个“使他迷惑不解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满意的解释和科学的答案。

成功密码:

年少时见到的一决大石头,让李四光苦苦研究了几十年,这实在太让人感动了。看来,干任何事情除了具备一定天赋和才华外,更不可缺少的是—种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