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生理篇)
14940500000078

第78章 掌握平衡解疲劳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如能通过调理养生,保持人体的六种平衡就可以有效地消除疲劳。

保持消耗与供给之间的平衡。通过饮食调节以维持消耗和供给之间的平衡,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之一。饮食调节,首先是指应用食物的营养,称为食养;而充分利用各种食物对营养成分的互补作用,适当地掌握进食量,对预防和消除疲劳都极其重要。清代名医王孟英说:“颐先无玄妙,节其饮食而已。”也就是说养生长寿的奥秘在于调节饮食。

保持睡眠与觉醒之间的平衡。古人云:“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人出现疲劳感时,睡眠最有效。疲劳产生于觉醒阶段,人在觉醒状态下,大脑神经细胞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活动。即使不进行任何工作,单纯无止境地处于觉醒状态,也会产生疲劳。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就能消除疲劳。

保持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平衡。人们的精神疲劳和肉体疲劳往往交织在一起,但它们的发生过程各有特点。肉体疲劳发生得较为缓慢,经休息后一般容易恢复;而精神疲劳发生较快、恢复较慢。肉体疲劳常见的有:头痛、全身酸痛、腰背僵硬、下肢麻木、头晕耳鸣、胸闷心悸等症状。精神疲劳常会因情志致病。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例如“压迫感”就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恼人的噪声、交通拥挤等都会使人产生压迫感。肉体疲劳可以用脑力活动进行调整,如读书、听音乐、看电视、绘画、练书法等;而精神疲劳只靠休息不易迅速恢复,应加强锻炼,如做操、散步等。

保持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不论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交感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有利于消除疲劳。据专家分析发现,通过深呼吸(反复进行20~30次)可调整交感神经紧张带来的影响。

保持肌体前后之间的平衡。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人的大部分劳动都是前后的,耳、眼、口、鼻无不向前方,手、脚劳动也多向前用力,有人发现,加强“后向”活动,如倒退着走,就可以调整前后的平衡。

保持上下和左右之间的平衡。人类劳动强度已逐渐被机械自动化操作所代替,全身心的过度疲劳已转向局部疲劳。但是,当采取对称部位的调整就很有效。如右臂疲劳就活动左臂,坐着劳动易引起上半身疲劳,就活动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