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生理篇)
14940500000129

第129章 经期如何自我保健

有些少女一来月经就精神紧张,停止一切劳动和体育锻炼,认为月经期间就得休息,不能活动,这是不对的。身体健康、月经正常的少女,月经期间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做做广播体操、打打排球、打太极拳、做家务以及干一些轻体力农活等还是可以的,因为适当地活动,可以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减轻月经期间的不适感,同时,由于活动使腹壁和盆底的肌肉产生收缩和放松,对子宫起着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另外适当地活动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精神愉快,减少烦躁情绪。相反,有的少女什么也不在乎。在月经期间参加剧烈运动,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就可能造成月经失调。在月经期间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震动剧烈、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快速跑、跳跃等,以免引起月经量过多或子宫位置改变。如果经期不准、血量过多或过少、持续时间太长或严重痛经,应停止体育活动,及时诊治。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在月经期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从大脑的功能来看,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平稳受到影响,抗病能力降低,容易患伤风感冒或其他疾病,从局部看,因月经期间子宫颈口微开,子宫内膜脱落形成一层伤口,原有****酸性分泌物被经血冲淡,这时,细菌很容易趁机而入,如不注意,可能会引起各种疾病。因此,经期应特别注意卫生,以保证身体健康。月经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经期用具要干净。有些少女缺乏应有的卫生知识,甚至有些女性受旧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认为月经是污秽之物,见不得人,因此对月经的卫生注意不够。这是非常错误的。经期的用具,如月经垫、月经带等,都是和阴部直接接触的东西,必须要干净。月经带应该用质地柔软、容易清洗的棉布制成,每次用过后,要用肥皂清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干,切不可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阴干。在夏天只要晒1小时,90%的病菌即可被杀灭。晒过后应用干净的布包好,以备下次使用。月经垫应该用消毒的卫生纸或消过毒的纱布、棉花,并注意勤换。现在已有一次性处理的月经用品了,如卫生巾、卫生棉条,使用这样的用品当然更卫生了。

2.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月经期间(每晚临睡前)要用清洁的温水擦洗外阴部,洗时不应坐入盆中,以免污水流入****。此外,大、小便后擦拭时,要从前向后擦,以免将****附近的大肠杆菌带入****。月经期间不能游泳,可淋浴不能盆浴,以防污水进入****感染疾病。

3.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期不要坐凉地、淋雨,不要用凉水洗澡、洗脚或下水劳动等。因为月经期着凉,会更加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容易引起疾病。另外,在月经期间盆腔充血,寒冷的突然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会使子宫和盆腔内的血管极度收缩,容易引起月经突然停止或经血过少,导致以后的月经失调。

4.应注意饮食、活动和情绪。在饮食方面,少吃过凉和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多喝开水,多吃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安排休息,除重体力劳动和剧烈的运动外,一般劳动和体育活动都可以参加,这样不但没有害处,反而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一些月经期的不适感。月经期间情绪容易激动,这既有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又有自我不适感的影响。情绪波动又能影响月经的经期和经量。因此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急躁、生气,保持愉快的心情。

其他要注意的事项:

(1)腰酸忌捶打。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会感到腰酸背痛,于是捶打腰背,以为可以减轻腰背酸痛,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一方面,因为月经期间,女性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轻微的不适,比如腰酸、小腿或下腹部发胀等。但如果因为腰部酸痛而用力捶打,可使盆腔进一步充血,血流加快,致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另一方面,女性在月经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子宫内膜剥离形成创面,宫颈口松弛,如果经常捶打刺激,既不利于创面的修复,也易受感染而患急、慢性妇科病,不利于身心保健。因此,月经期腰酸忌捶打。

(2)忌唱歌。月经期如果经常高声歌唱很容易造成声音嘶哑。其原因是在月经期间,受雌激素的作用,除卵巢和子宫内膜之外其他的器官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月经期间呼吸道黏膜充血,声带也充血肿胀,使声音发生变化,这期间应暂停唱歌或避免大声、长时间地说话;否则,容易造成声带疲劳,声带松弛无力,甚至声门闭合不全而出现沙声,严重者可造成喉肌紧张或声带损伤,使声带黏膜下出血。声带损伤的结果,易导致声带边缘长出小结或息肉,妨碍两侧声带的互相靠拢而成为一个永久的“豆沙喉”。因此,女性在月经期间忌唱歌和大声喊叫。

(3)忌拔牙。月经期忌拔牙,这是因为经期血液的凝固性低,易造成拔牙后伤口大出血,不利于牙龈伤口的修复。

同时,月经期间口腔中的溶菌酶活性下降,致病菌相对增多,拔牙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不利于身体健康。一般来说,拔牙在月经期过后10天左右为宜。

青春发育期的少女,更应该掌握月经期的生理卫生知识,以便合理地安排经期的休息、劳动、饮食和运动等,学校老师和家长也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