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生活 学会享受
14923900000023

第23章 古今名人顽强拼搏(8)

30.坚持梦想是生命的源泉

莱特兄弟二人并未受过正统教育,就是读高中也是在中途辍学。但二人所具备的东西,却远远超过拥有学士头衔的大学生。那就是他们丰富的创意与远大的志向。在接触飞行创作之时,他俩曾到郊外捡牛马骨头卖给肥料公司,或捡些废金属卖给废铁厂。之后他们也曾开设印刷厂发行报纸,但全告失败。最后他们开了一间规模很小的自行车行,从事修理及贩卖。

然而,无论做任何生意,两兄弟始终对飞翔在空中的梦无法忘怀。星期六下午,他们在山坡上,一片阳光闪烁的草地上,观察秃鹰随着上升气流振翅高飞、白鸽在空中画圆翱翔的景象。

不久,他们在自行车店里制作了风动试验场,开始实验机翼风阻的情形,此外,他们也常以放风筝平均数做实验。最后完成了一架比风筝更大的滑翔机,他们把滑翔机搬运到北卡罗莱纳州的基尔德比丘陵。

经过数年滑翔机的不断试验后,莱特兄弟便将引擎装设在滑翔机上使其成为飞行机。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日,莱特兄弟二人商议,由掷铜板决定谁先坐上飞行机,结果由弟弟奥威利先上。当天天气十分阴暗寒冷,基尔德海岸一带吹着刺骨的寒风,半英里远的海边,浪涛汹涌拍打着海岸。莱特兄弟一行五人准备着飞行事宜,阴寒的天气使他们不得不以跳跃或拍打双手来驱寒。但不管气候多么严寒,奥威利也不能穿着大衣坐上飞行机,因为必须使飞行机载重的负荷减至最低。

上午10时35分,奥威利坐上已发出爆裂声的飞行机,他双腿伸直俯卧,并拉动引擎杆,飞行机顿时发出轰隆的巨响,起飞时排气管也发出怪声,直至它缓缓升高,在天空中摇摇晃晃,足足盘旋了20秒之久,才降落在100米以外的沙地上。

这就是人类最初的飞机,它的出现显然是人类飞行史上的一桩大事。而且人类自远古以来的飞行梦想也终于实现了!自此以后,人类的双脚终于可以离开地面,向着无垠的星空飞去。

兄弟二人终身贯彻独身主义,因为他们的父亲说过:“妻子与飞行机之间,你们只能选择其一。”结果,莱特兄弟毅然选择了飞行机而放弃婚姻。由此可见,兄弟二人对飞行机的执著与热爱。

生活悟语

真正的男儿决不故作潇洒,也不刻意于表现形式,他该有优秀的品质和骨气,有一颗执著于追求和探索的心。莱特兄弟将此演绎得如此完美!

31.割舍生命中多余的“石屑”

孔子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到他隔壁的邻居家去。他的邻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老石匠,一块块岩石经过他的刻凿,便成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花鸟石刻。

一天,孔子又踱至邻家,那个老石匠正叮叮当当为鲁国一位已故大夫刻石铭碑。孔子叹息道:“有人淡如云影来去无痕,有人却把自己活进了碑石,活进了史册里,这样的人真是不虚此生啊!”

老石匠停下锤,问孔子说:“你是想一生虚如云影,还是想把自己的名字铭进碑石、流芳千古?”

孔子长叹一声说:“一介草木之人,想把自己刻到一代一代人的心里,那不是比登天还难吗?”老石匠听了,摇摇头说:“其实并不难啊。”他指着一块坚硬又平滑的石块说:“要把这块石坯刻成碑铭,就要雕凿它。”老石匠说完,就一手握凿一手拴锤叮叮当当地凿起来,一块块石屑很快在锤子清脆的敲击声中飞起来。不一会儿,岩石上便现出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图案。老石匠说,如果想使这个图案不容易被风雨抹平,那就要凿得更深些,要剔掉更多的石屑。只有剔凿掉许多不必要的石屑,才能成为石碑铭。

生活悟语

敢于剔凿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割舍生命中多余的“石屑”——这样的人生才能凸现生命的质感,镂刻出别样的景致。

32.巧言可以改变平凡的命运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杀了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群臣在这个时候,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都无法确定。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却心中不服,议论纷纷。在封赏勉强确定之后,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又起争议,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70次伤,而且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刘邦因为在封赏时已委屈了一些功臣,多封了许多给萧何,所以在席位上难以再坚持,但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揣摩出刘邦的意图,就挺身上前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掠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逃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自然是高兴无比,连忙说:“好,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可以带剑入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刘邦本是个大老粗,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将一些从前跟着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功臣比喻为“功狗”,而将发号施令、出谋划策的萧何比喻为“功人”,所以萧何的封赏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宠幸萧何,所以安排入朝的席位上,高祖虽然表面上不再坚持萧何应排第一,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意。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高兴。鄂君因此而被改封为“安平侯”,封地也多了近一倍。鄂君的几句话,使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在某种情况下,不说比说更好,这时,选择不言便是最佳谋略。即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太宗有次问魏征:“如果你的进谏我没有听取,再同你说话时,你为什么不应答呢?”魏征回答说:“我认为一件事不可以三番五次反复劝谏。如果陛下不听从,而臣子让步了,那么你还将照样做,所以我不敢应答。”李世民说:“应答了再劝谏也没有关系呀!”魏征说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听从,背后议论’。臣内心知道不对,却满口应承,这难道是臣子应持的态度吗?”

说话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时反而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正确把握说话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悟语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改变了自己平凡的命运。

说话是人们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一天中的每件事都必须用语言来推动。因此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是最简单,最平凡也是最重要的事。正因语言与人们息息相关,所以说话的技巧就显得尤其重要。

说话是一门艺术,掌握其技巧给你不仅仅带来友情,是吗?

33.要有坚持的耐力

一谈到小泽征尔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堪称是全日本足以向世界夸耀的国际大音乐家、名指挥家,然而,他之所以能够建立今天名指挥家的地位,乃是参加贝桑松音乐节的“国际指挥比赛”带来的。

在这之前,他不只与世界无关,即使是日本,也是名不见经传。

他决心参加贝桑松的音乐比赛,是受到同为音乐伙伴的A先生鼓励,但他自决定参加音乐比赛开始,日日都以能得到音乐比赛奖为目标,几乎是废寝忘食地不断练习。

经过重重困难,他终于充满信心地来到欧洲。但一到当地后,就有莫大的难关在等待他。

他到达欧洲之后,首先要办的是参加音乐比赛的手续,但不知为什么,证件竟然不够齐全,不为音乐实行委员会正式受理,这么一来,他就无法参加期待已久的音乐节了!

一般说到音乐家,多半性格是内向而不爱出风头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在遇到这种状况时,必是就此放弃,但他却不同,他不但不打算放弃,还尽全力积极争取。

首先,他来到日本大使馆,将整件事说明原委,然后要求帮助。

可是,日本大使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正在束手无策时,他突然想起朋友过去告诉他的事。

“对了!美国大使馆有音乐部,凡是喜欢音乐的人,都可以参加。”

他立刻赶到美国大使馆。

这里的负责人是位女性,名为卡莎夫人,过去她曾在纽约的某音乐团担任小提琴手。

他将事情本末向她说明,拼命拜托对方,想办法让他参加音乐比赛,但她面有难色地表示:

“虽然我也是音乐家出身,但美国大使馆不得越权干预音乐节的问题。”

她的理由很明白。

但他仍执拗地恳求她。

原来表情僵硬的她,逐渐浮现笑容。

思考了一会儿,卡莎夫人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是个优秀的音乐家吗?或者是个不怎么优秀的音乐家?”

他刻不容缓地回答:“当然,我自认是个优秀的音乐家,我是说将来可能……”

他这几句充满自信的话,让卡莎夫人的手立时伸向电话。

她联络贝桑松国际音乐节的实行委员会,拜托他们让他参加音乐比赛,结果,实行委员会回答,两周后作最后决定,请他们等待答复。

此时,他心中便有一丝希望,心想,若是还不行,就只好放弃了。

两星期后,他收到美国大使馆的答复,告知他已获准参加音乐比赛。

这表示,他可以正式地参加贝桑松国际音乐指挥比赛了!

参加比赛的人,总共约60位,他很顺利地通过了第一次预选,终于来到正式决赛,此时他严肃地想:“好吧!既然我差一点就被逐出比赛,现在就算不入选也无所谓了!不过,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我一定要努力。”

后来他终于获得了冠军。

就这样,他建立了世界大指挥家不可动摇的地位。

也许各位已经发现了“耐性”的重要性。由于手续上的漏失,他无法参加音乐节,若是在当时他就此放弃,当然不可能获得指挥比赛的荣冠,也就表示不可能成为现在国际著名的大指挥家了!

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放弃,很有耐心地奔走日本大使馆、美国大使馆,为了参加音乐节,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此才能为他召来好运——获得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优胜、成为享誉国际的名指挥家,建立现在的地位。

相信各位现在已了解,“耐性”对于带来好运有多重要了!换句话说,为要请来幸运女神,运气远不如耐性重要。

假设你要自一副扑克牌中,指定方块A,而随便抽一张牌来试的话,若没有非常好的运气,不可能一次或两次就能抽到方块A,说不定要抽10到20次才会抽到这张方块A,更有甚者,将抽更多张牌。也许试30次亦无法如愿。

但这也无所谓。

假定20次、30次都还没有抽中你想要的牌,也不必因此而悲叹,只要你不放弃,最糟的情况,也会在第54次抽到这张你所指定的牌吧(一副扑克牌总共有54张)!

总而言之,为要抽出方块A(召来幸运的女神),耐性是很重要的,不在中途放弃,一直抽到最后一张牌的行为是必要的。

与此相同,为了召来好运,需要耐性更甚于运气,而且,为了达到愿望,“耐性”是重要原因之一。

有关“耐性”的重要性,有个富有启示性的故事,现介绍如下:

H是希尔的义父,六年前已过世。在距今约几十年前,H买了三棵柿苗种在庭院中。

“世上所有的事物,都不能只看眼前的现象,什么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就简单顺利进展的。有价值的事物更是如此。所以,绝对不可太过焦躁,需要有耐心地等待时机到来。”

到了第8年,从那两株从未长过一粒果实的柿树,突然有一株开始结出美丽的柿子,而且,柿子长得比前一株结出来的果实更大、更好看、更美味,在产量上也是前一株的数10倍,几乎可以说是“大丰收”。

人生的奥妙和这故事相同,有时,一切的努力看来都毫无价值,但那只是表面的。

因此,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只要加强耐性,继续努力,迟早都会如柿子般带来好运。

生活悟语

这个例子,暗示了成功法则中的最重要关键。换言之,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绝不要在心中抱持不安,要有一定会成功的坚强意志和一心一意去做的热诚,这样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带领36人去西域都善国,谋求建立友好邦交关系。

刚到该国,都善国王对汉朝使团十分恭敬殷勤,但几天后,态度突变了,变得越来越冷漠。班超警觉起来,派人打听,原来是匈奴的一个130多人的使团正在暗中加紧活动,向都善国王施压,欲把都善国拉向北方。

形势十分严峻。班超对大家说:

“现在匈奴使团才来几天,都善国王就对我们逐渐疏远了,倘若再过几天,匈奴把他彻底拉过去,说不定会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讨好。到那时,我们不但完不成使命,恐怕连性命出难保!怎么办?”

“生死关头,一切全听您的。”随从们态度坚定,但也表示出担心,“我们毕竟只有36人,我们能怎么办呢?”

班超斩钉截铁地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今天夜里就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消灭匈奴使团!惟有如此,才有可能使都善国王诚心归顺我们汉朝。”

当天深夜,班超带领36个人,借着夜色掩护,悄悄摸到匈奴人驻地,对130多人的匈奴使团、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毅然发动了袭击,并一举歼灭了他们。

第二天早晨,班超捧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都善国王,国王大惊失色。

匈奴使者被杀,都善国王已经不可能再和匈奴人和好,于是只好同意和汉朝永久友好。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被恶劣事物唬住,战胜“恶魔”首先要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