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炼快乐
14923100000009

第9章 修炼品性——忠诚的快乐(1)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和最高贵品质。

——歌德

什么是忠诚?许多人把忠诚看作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保住某种地位、得到他人好评,而不得不对他人、上司、组织采用的被迫性的行为准则。于是,便产生了是忠诚自己还是忠诚他人的疑问。的确,在社会、组织评价某一个个体时,忠诚不能不是对个人操守、品德的衡量标准。但对个人而言,忠诚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品性,即一个人是否坚守信念、践行责任和不因个人得失而背叛自己信念与损害他人利益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取向。

忠诚不仅仅表现为人的行为取向和性格特点,忠诚还是一种美德。现实生活中,各种诱惑、挫折、失败和困境都有可能导致忠诚的丧失或一时的缺乏,从而使我们的事业和我们的人生遭受挫败。因此培养自己忠诚的品性是人生修炼的重要一课,更是我们获得人生快乐的必备基础。

忠诚的人不但会在事业上、生活中表现优秀,还会因持续而一致地践行责任的努力而不断进步,会拥有众多的朋友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因自己工作的卓有成效而满足,会因人生的充实而快乐。修炼忠诚吧,那是在人生道路上前行必不可少的支撑点。

第一节忠诚于谁

一提到忠诚,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忠诚自己,还是忠诚他人(组织、国家、民族、社会)?并每每为此争论不休。实际上,这是个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忠诚作为个体行为的基本准则,当然首先是对个体自身的承认,这种承认是建立在对自身价值与自我需求的认知基础上的,这种认知会使人产生一些坚守不变的信念,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是人的基本行为特征。坚守自己的信念并用其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忠诚或者是忠诚自我,相对于我们思想之外的人、团体和事情来说,我们可以把其称之为忠诚于内。比如,在第一章中我们讲到的自我实现是我们矢志不移的追求,这种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和坚守就是对自我的忠诚。

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社会活动中也必然会形成很多与他人有关的信念,这是由人自身的特点和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所决定的。当我们把涉及他人的某种行为准则或责任固化为我们的信念时,它同样也会指导我们的行为,这就产生了对客观事物和他人的忠诚,相对于忠诚自我来说,我们可将其称为忠诚于外。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忠诚于内与忠诚于外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自我价值必须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人在忠诚自我时也必须忠诚于与之相关各种的客观事物,否则,忠诚就成为了无的之矢,自我价值就无从实现。

因此,从人的社会性上来分析,无论是忠诚于内还是忠诚于外,它们是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的,于内是思想、是意识;于外是行动、是作为。忠诚,说到底不是忠诚于自己还是忠诚于他人的问题,而是忠诚于信念,忠诚于正确而合理的信念,并将此信念贯穿在自己的行为中,从而形成忠诚于内与忠诚于外的内在统一的行为。当这种具有忠诚特性的行为成为我们的习惯和性格特点时,我们就具备了忠诚的品性。

一、追求忠诚——区分信念的合理与荒谬

信念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那么,信念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信念是正确的、合理的?什么样的信念是错误的、荒谬的?什么样的信念引导出忠诚品性?什么样的信念会导致背叛行为?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建立正确的信念呢?这是我们修炼忠诚品性时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简单来说,信念就是人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或是对某人某事信任、依赖或有信心的一种思想状态。在行动上它表现为人们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意识准则。

从心理学上来说,信念是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为的个性倾向,信念在主观意识上最高表现为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一般情况下可表现为责任观、价值观、人际交往观等等,其外在的极端表现就是人的坚定不移的行为取向,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行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奋斗到底、矢志不移、不撞南墙不回头等,说得都是信念外在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由此可见,信念是人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一个人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的人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同时,信念还是一种心理动能,它可能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以实现人们的各种需求、欲望和相应的人生目标。

对正确信念的实践和坚守就是忠诚。

问题的关键在于信念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合理的,也有荒谬的。而不同的信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正确的合理的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文明的爱好和良好的情操,增强我们的责任心,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培养我们符合客观实际的各种情感,使我们不断地进步。

而错误的或者是荒谬的信念,则会带来巨大的害处,错误的信念往往会使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遭受挫折,破坏人们良好的人际关系、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责任心、损耗人的工作绩效和努力成果。过分的错误信念或走向极端的荒谬信念甚至会使人走向犯罪。有着荒谬信念的人往往会形成冷淡、冷漠、自我中心、自以为是或者忧虑、多疑、过分敏感等个性特征。从行为上来看,合理的信念会引导人的正确行动,而荒谬的信念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因此,笼统地说有了信念就能使人在工作、生活中取得成绩或成就是不对的,笼统地说坚守自己的信念、忠诚自我也有可能使人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我们应该时刻将自己置身于自我检讨中,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我们的信念是否合理,是否正确,而不能固执己见。树立正确的、合理的信念的过程,就如追求真理的过程一样,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断摒弃错误的想法、认识,修正、完善正确的想法、信念,使之成为心中固守的准则,并在行动中贯彻、实践,才是忠诚正确的修炼之路。

正确信念的基本准则:

1.不违背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2.不违背科学常识和已有的科学规律;

3.不违背自己的自我认同感;

4.不超越自己的已有或可能发展出的各种能力;

5.不脱离自己所能掌控的客观条件和环境;

6.不损害他人和自己所属团体的利益,不强迫他人的意志;

7.与社会主流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有着正面、积极的关联;

8.通常正确的信念可以得到社会主流和大多数人的赞同。

正确的、合理的信念应该是人们在认识和思考问题时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的、逻辑的方法来真正、真实地认识事物而形成的结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一步检验、修正和完善。当我们把正确的信念付诸实践时,它会引导我们忠诚的行为,帮助我们确立忠诚的品性。而错误的信念,则不可能导致忠诚的行为。

修炼:

下面我们对比几组错误的信念和合理信念,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建立全面的合理信念。

1.错误信念: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单打不长眼的。工作中做好领导看得到的事情,领导检查不到的应付过去就行,这才是性价比最高的工作方法。

合理信念:工作并不是应付领导检查和讨好领导的,认真做好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是自己的职责,也是自身能力的锻炼。认真做好每件事,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不但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2.错误信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尽管同事工作上的失误可能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自己看到了也不指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苦因为公家的事得罪人呢?何况这本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合理信念:尽职尽责,不单是指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每一个员工身上都承负着公司兴旺发达之责,眼中所及,绝对不允许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出现,这是应有的责任心。

3.错误信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干好工作只是为了把该得的工资、奖金拿到手,至于公司的兴衰成败,那是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

合理信念:一旦任职于某项工作,除了获得报酬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意味着一份对人对己的责任的产生,最起码生命有一段历程是与此项工作紧紧关联的。无论怎样,都应该尽心尽力,这是自我忠诚的本性使然。

4.错误的信念:个人的自我完善,就是一个不断增加个人财富,积累个人利益和荣誉,最终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过程。

合理的信念: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能够为社会贡献更大、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才是正确的自我完善过程。

5.错误的信念:工作已经很稳定,收入也不错,现有的技能完全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终于可以摆脱学习的辛劳了,人生可以就此轻松下来了。

合理的信念: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强、知识领域更加广泛、对人情世故懂得更多一点、使自己的知识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都是我们不可松懈的人生任务。

6.错误的信念:自信就是相信“我能行”,只要坚信“我能行”,那么,凡事都可以成功。

合理的信念:自信必须建立在对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准确认知之上,盲目相信“我能行”,或因过度自信做超出自己能力或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那么,一切都将变成不可行。

7.错误信念:因某人的行为不合你意就对其大加指责,你相信责备能够促使对方停止这种行为。

合理的信念:通常情况下,命令并不能彻底消除各种不当的行为。责备可能引发冲突,所以应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8.错误信念:相信反复责备和批评别人能够逐步控制他们的行为。

合理信念:通过寻找共同话题和共同兴趣,友谊会自然而然地建立,改变也会理所当然地实现。

9.错误信念:在别人犯错误时,如果你不批评他,那么对方就可能产生侥幸心理,他会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可以逃脱责任。

合理信念:我们眼中别人的缺点有很多都是由我们的主观想法自由决定的,因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吹毛求疵和唠叨通常会导致对方对你的话置若罔闻。责备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为了气你,他有可能只做你不喜欢的事情。

10.错误信念:违反习惯、惯例和传统规则的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合理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些风俗、规则和传统习惯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并且不同的习俗之间还可能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些适当的取舍是可以理解的。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公正地评价各种风俗、规则和传统习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行为方式有助于我们发展各种风俗习惯,使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二、正确信念——忠诚的精神源泉

世界著名的优秀铸造专家中,有一位是举世闻名的大卫·麦克兰。他曾经因为爱提问的习惯,至少丢掉了20个工作。下面是他讲述的其中一次被辞退的故事:

有一次,在一个铸型中,我们做了50个铸件,其中有20个是坏的。我非常仔细地对它们进行了检查,并把所有的生产日期都记录在纸上。每一次我们用的都是同样的铸型和金属,还是同样的工序。但总有差不多一半的铸件不合格。我冒险去和工头说,是否因为金属中含有什么特别的元素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好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金属不是一样的吗?”他问我。

“金属确实是一样的,但还是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找出为什么产生不一样结果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了。”我回答道。

上司当时就辞退了我,因为我“干涉”了他的事务。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忠诚的例子。大卫·麦克兰坚信:“如果我们能找出为什么产生不一样结果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了。”这是他自己的内心信念,这种信念使其对自己的职责保持忠诚。尽管屡受挫折,但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表现出他敬业而不懈怠责任,受挫而不改初衷的忠诚品性。虽然这种忠诚品性导致他不得不屡换工作,但是这种忠诚品性使其最终成为享誉铸造界的权威。更重要的是,回顾人生和工作的每一阶段,大卫·麦克兰都可凭借自己的忠诚毫无愧色,他也获得了人生和工作的快乐。

让我们再看看忠诚于外的例子:

我在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工作时,有一次,公司的一个客户给我打电话,请我去他们那里做一次咨询,咨询费是50000元。直接付钱给我,就不让我所在的公司参与了。说实话,当时的50000元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我考虑再三,还是婉言回绝了对方的要求,因为我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事情。后来,我的老板知道了这件事情,对我大加赞赏。(刘彦斌《做有钱的自己》)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者的忠诚于外,对公司和老板的忠诚,但这种忠诚于外源于他认为吃里扒外是不道德的事情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