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故事枕边书Ⅰ:打开孩子眼界的128个动物进化故事
14916500000019

第19章 消失的王者(2)

在马类中,家马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成员,它是欧洲野马的后代。欧洲野马被称为“欧罗巴牛仔”,它体形轻巧,四肢纤细,总体线条匀称和谐;体色鼠灰,略带橙黄。尾部和鬃部毛均为黑色,尾及鬃毛厚,冬毛长而柔软。整个造型超凡脱俗。有人称它为文雅之风格犹如阿拉伯纯种马。欧洲野马已灭绝一个多世纪,但作为现代马的原型,其血缘在各种驯养马身上代代相传。

表面温文尔雅的野马其实性格相当暴戾。它的格斗技能超群绝伦。在中世纪的欧洲,民间常举行野牛格斗表演,后来有人别出心裁以野马与同类进行格斗表演,野马不俗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它常能杀败体重两倍于它的家马对手。

像所有的马科动物一样,野马善于奔跑,时速在60公里左右,脚力要比家马强很多。因而它在草原上的驰骋就像闪电一般快捷。

欧洲野马和今天的家马很相像,连牙齿的构造也是一样的,但欧洲野马身躯不大,远没用现在的家马大。在夏季,欧洲野马常十几只结成一群,由一匹雄马率领,在草原上漂泊漫游,寻觅野生植物吃。每到傍晚,便去湖边饮水,并在附近休息。冬季,它们要做季节迁徙,在冰天雪地里以雪解渴,挖掘雪下的枯草和苔藓充饥,它们有着很强的耐饥渴性。

在草原上,对欧洲野马构成威胁的动物要算是野狼了,但狼常常会成为野马的手下败将。野马迎战野狼,一般会排出一个固定的阵型。母马围成一圈,将幼马保护在中间,由种马打头阵,冲锋在前。牙齿和蹄子是野马的防身法宝,它们虽不锋利,却极有力量。曾有一个饲马员用一条狼狗去挑战马群,最后,那条可怜的狼狗被种马撕咬掉了臀部。

野马从6000万年前进化到现在,成为地球上惟一存活的野生马种,是生物进化的活标本。

从19世纪初开始欧洲野马种群开始衰退,数量也在急剧减少。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猎杀、草原被大面积开发、野马混入家马群导致血缘纯度下降、基因变异等。

1876年,欧洲野马的野生种群在乌克兰灭绝。1880年,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欧洲野马也死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动物园。

欧洲野马最后走向灭绝,是整个欧罗巴的不幸,也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神秘的“独角兽”——中国犀牛

马丁·弗罗比歇是英国第一个探测北冰洋的航海家。大约600年前,他率领船队去寻找西北航道,没想到三艘船中最小的一艘在大西洋的大浪中沉没,而另一艘船也在风浪中被冲散,弗罗比歇的“加布里埃尔号”只好独自航行。为了躲避暴风雨,弗罗比歇船队驶进了巴分岛东南的一个海湾。在这里,船员们发现了一条很大的死“鱼”,嘴部长着长长的独角。他们认为自己可能看到了传说中的独角兽。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独角兽,而是犀牛。

犀牛有五种,但他们都是动物中珍品。中国也有一种犀牛,由于它们生长在中国南方接近水源的丛林山地地区,因此称为中国犀牛。

犀牛在中国古代就是一个神圣的物种。认为它有“天文之像”,故称“望月之犀”。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说:“它的名色亦多,有兕犀,有雄犀,有牯犀,有斑犀,又有胡冒犀,坠罗犀,通天花文犀,都是一孔三毛二角,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

中国古人用“犀牛”的谐音“喜牛”来表示大吉大利。中国晋朝的乔家大院有一座犀牛望月镜,关于这面镜子还有一个传说:传说犀牛是天上的一位神将,受玉皇大帝旨意,给下界传达:一日三餐三打扮,结果说成一日三餐一打扮,因而被逐下天界。由于它非常思念天宫的生活,于是一到晚上的时候,便抬头望月亮。后人为了纪念它,做了这样一面镜子,所以才称为“犀牛望月”。镜子上面是个圆形镜面,代表月亮,中间是祥云,底座是一头犀牛。

中国还有“灵犀”一说,说的就是犀牛的独角。因为在中国古时的传说中,犀牛的独角中有条白纹,从角端通向头脑,感应灵敏。中国诗人李商隐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最好的例证了。另外,中国皇帝还把犀牛角雕成精致珍玩,以之象征帝王的权威和尊严。

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5500-3600万年前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这种最早的犀牛与现代貘类的大小差不多,作为祖先的森林犀牛在欧洲曾广泛存在过,个体很小而且会奔跑。大型的犀牛是在约3600-2500万年前才出现的,在2500-1200万年前,出现了单角犀牛的祖先,其后到了约300万年前才有双角犀牛出现。

中国犀牛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是身体庞大,相貌丑陋,却是胆小不伤人的动物。不过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用头上的角猛刺对方。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

中国犀牛的消失主要是因为人类对珍贵的犀牛角的觊觎。自私的人们把犀牛角当成珍贵的药材,同时也将它与象牙一样用来雕刻制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这样,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杀滥捕。经过如此的疯狂捕杀,到了20世纪初,犀牛在中国已所剩无几。1922年之后,没人在中国再看到任何一种犀牛。珍贵犀牛由此灭绝,其神异也不复存在了!

北美野牛的悲惨命运

在北美美丽的大草原上,曾流传着“死亡之涧”以及成千上万的野牛在那里自杀死亡的传说。然而,一直没有人知道这个“死亡之涧”到底在哪里。上世纪60年代,一个农场工人在加拿大的艾伯特山上,偶然发现一个叫丘特思科的悬崖下堆积着大量的野牛骨。丘特思科是印第安语,其意思是:牛急跳涯处。也就是说,这里就是野牛跳涯的地方。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加拿大、美国等动物学家的浓厚兴趣。

北美野牛一直是驰骋在北美草原上的霸主,数量一度达到6000万之多,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北美野牛数量每况愈下,已经到濒危的边缘。这种情况是否和野牛自杀有关?丘特思科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死亡之涧”?

为了弄清这个原因,动物学家找到了丘特思科。这里丘陵和草原相间,水草丰盛,十分适合耐寒的北美野牛的生存。

动物学家发现那确实是一个绝壁悬崖,悬崖下瘴气弥漫,深不见底,隐约能听见下面有流水声。悬崖上有一些奇怪的石头,这些石头排列得弯弯曲曲却又错落有致,像是一个古老的祭祀场所,绝非天然之物。

动物学家冒险使用攀登索吊到悬崖下,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深涧内一片荒凉,寸草不生,脚下就是野牛的尸骨和头角。特别是云雾消失后,他们发现悬崖下的野牛的骨头堆积如山,层层叠叠的竟有三层楼高,在场所有的动物学家都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死亡之涧”。此处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约20米,但地面以下显然是一个人工挖掘的大坑。很显然,野牛从悬崖上跌下来后掉到大坑,摔死或者严重受伤不能动弹而躺在大坑里。

在方圆一千米的范围内,还散布着存肉窑和坑灶遗迹,到处都是牛骨,还有用野牛骨砌成的围墙。这里不仅仅是野牛自杀的地方,也有人类加工野牛肉的遗迹。据动物学家粗略估计,这里至少有500万野牛的骨骸!

“死亡之涧”被发现的消息传开后,引起各界科学家的关注。经科学家测定,得知坑灶遗迹和牛骨的年代。但让科学家们吃惊的是,最早的坑灶遗迹竟然是5700年前留下的,而牛骨的年代从5700年前到19世纪中叶都有!

就是说,5000多年来,有500万头野牛从“牛急跳崖处”的悬崖上跳下去,而且,有人在下面“恭候”着,从而形成了屠宰、加工、储存“一条龙”的流水线。是谁在5700年前就开始玩这种古老而血腥的游戏?

为了揭示这一奥秘,动物学家展开了长期的调查。一个印第安老人费力地说:“这些是用来驱赶野牛的!”动物学家们这才猛然醒悟,他们发现这些石头砌成的巷道竟然长达9千米,一直延续到缓坡下的草原,而另一端直通悬崖。巷道途中设有岔道,但殊途同归,最终主道和所有的岔道都到达悬崖!

这条北美野牛的死亡巷道,代表着印第安人极高的狩猎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古印第安人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最惨烈的、时间跨度最长的动物自杀案。野牛成为北美印第安人主要的生活资源。曾有人感慨地说:“是北美的野牛用生命支撑了灿烂而辉煌的古印第安文明!是残酷的印第安制造了北美野牛的悲惨境地!”

大西洋的傲慢贵族——美洲海豹

1503年航海家哥伦布航行到美国时,看到了活跃于大西洋海岸的美洲海豹。他发现这些海豹的叫声与狼非常相似,便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

“大海中的狼”引起哥伦布在内的世界旅行家和探险家们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把美国作为征服目标的欧洲人,他们一登上美洲大陆最先看到的就是“大海中的狼”。在当时能够一睹美洲海豹的芳容,便意味着成功进入美洲。众多人把目睹美洲海豹看做是新世界即将走向繁荣的象征。

大约在4000万年前,一类叫做犬形类的肉食性动物分化成4个很不相同的科。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中耳形态、露在外面的爪子和不如猫那样特化的牙齿。但是,除此之外,每个类群变得很不相同。一类包括狗、狼,另一类包括黄鼠狼、水獭和獾,第三类包括熊和大熊猫,最后一类则是浣熊和其他几种哺乳动物。

此后,2500万年前,最奇怪的变化发生了。一些犬形类动物身体变得柔滑,拥有带蹼的四肢,牙齿也变得适合捕捉鱼类和蛤蜊。它们是鳍脚类、海豹和海象。异海狮是其中最早的之一。它是海狮的近亲,与现在最大的无外耳的海豹、海象相似。

世界上所有海豹身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泳,有时又成群结队地来到岸上休息。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同时又善潜水,一般可潜入100米以下的水域。

美洲海豹性情温和,动作缓慢,即使见了人,也不会掉头就逃。寿命大约30年,4岁或5岁成熟。雄海豹追求“一夫多妻”制。往往数只雄海豹同时追求一只雌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中挑选一只。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免发生争夺战。雌海豹产仔哺乳和育儿一般是在陆上或冰上,等小海豹长大了才潜入水中。但有时母海豹发现周围有危险时,也会将还在哺育期的小海豹迅速推到水中,自己随之也潜水而逃。

有的海豹则十分聪明,常在其栖息的浮冰上打一个洞,以便于随时逃命。有时遇上较紧急的情况,来不及将小海豹推下水,母海豹就急中生智,突然将身体向空中一跃,用自身的重量将冰砸破,趁机一起逃去。但更多的情况是母海豹先逃走,然后在远处探出头来仔细观望。如果发现一切平安无事,便迅速来到小海豹身边;如果见小海豹被擒,常常依依不舍地注视着小海豹的去向。

别看它们在海中反应迅速,动作敏捷,但到了岸上却呆若木鸡。这种弱点使得它们轻而易举就成为人类的俘虏,最后导致悲惨的结局。

1675年,英国探险家威廉·丹皮尔在他的《航海日志》中曾详细地记述了西班牙人捕猎海豹的情形:“他们乘着船,单手持着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而那些可怜的海豹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将要发生可怕的事,只是呆呆地躺在原处……”

在19世纪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为食物的。海豹的肉质鲜美,并且极具营养价值,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食物。正因为如此,美洲海豹遭到了严重的捕杀。特别是美、英、挪、加等国每年派众多的装备精良的捕海豹船在海上大肆掠捕。

1952年,最后一只美洲海豹倒在人类的枪下。人们把美洲海豹的灭绝称为“20世纪的海难”。

驴的祖先——非洲野驴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部的沙漠几乎常年不下雨,土壤中含有的盐分,使这里更加贫乏。这是一片荒凉的土地,几乎没有生物生存。

沙漠边缘丛生着一簇簇的灌木丛,每当夜晚来临,非洲野驴就在这里觅食。天刚亮的时候,它们就悄悄地离开了。它们在黎明时分最为活跃,因为这时的温度还可以忍受。

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太阳就开始了强烈的照射,气温骤然升到50℃以上。非洲野驴就在这个时候走进茫茫的大沙漠。

非洲野驴是世界各地广泛饲养的家驴的祖先,它们通身都是浅红棕色,能够反射太阳的光热。肚皮是白色的,四肢带有黑色的条纹。这些特点是野驴的保护色,不会招来掠食者。体形和家驴无异,但耳朵特别大,并且行动非常灵敏。

非洲野驴之所以能在沙漠中生存,是因为它们的身体细胞能够防止脱水,并且在喝水的时候迅速补充水分。非洲野驴身体细胞的这种能力不仅使它们生活在难以想像的沙漠地带,也为它们提供了御敌的武器。

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野驴却能靠着迅速的奔跑能力躲过敌人,而且能够长时间的快速奔跑。非洲野驴的奔跑速度异常迅速,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们。

由于地球变暖,非洲气候越来越干燥,非洲野驴能找到的水源也越来越少。同时,由于野驴的“好奇心”所致,它们常常追随猎人,前后张望,大胆者会跑到帐篷附近窥探,给偷猎者以可乘之机。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其他因素,非洲野驴也已经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