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子经典
14914300000022

第22章 创新教育——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1)

1.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标志,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聪明、智商高就一定会有所发明创造,其实不然。有的人智商很高,却没有任何创造性表现,终生平平庸庸。这是因为创造力的发挥除要求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即兴趣、意志、性格、动作、情感。

如何培养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呢?

(1)培养孩子的兴趣

一个孩子对某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会积极地、并且努力地参加这项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开动脑筋,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从而进一步改进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许多家长认为;听话、顺从、不调皮捣蛋的孩子是乖孩子、好孩子。还有的家长娇惯、溺爱孩子,怕添乱,不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应该相信孩子,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和启发他想办法克服和解决,但不能越俎代庖。

(3)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幼儿的特点之一,是探索知识奥秘的动力。好奇心愈强想像力愈丰富,创造性就愈高。孩子对许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个明白。如孩子想知道手电筒为何发光、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竞把手电筒和不倒翁拆开。孩子平时捶这打那,全是好奇心所致。好奇是探求、创造的动力源。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到启发,后来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少年时曾为壶盖被水蒸汽顶起而惊奇,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大胆去想,允许他们创造性地尝试。

(4)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古今中外做出巨大贡献的、富于创造的人都具有热爱事业、兴趣广泛、情绪乐观、自尊自信,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特点。因此,家长在重视和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手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他“拆拆”、“装装”、“试试”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因势利导,使他不怕失败,勇于进取。

2.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

人的成长发展,可以粗略地分成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能自然形成自然发展的,即在人的天性中就自然存在的具有其萌芽和发展趋势,如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意识等。另一方面是不能自然形成的,必须靠教育才能完成的,即有待于后天培养起来的,如知识、技能等。前者受阻,则必定妨碍后者的发展。因此,启蒙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创造最好的条件,保持、鼓励、诱发和促进前一方面的各种素质的自然发展。非常重要的是教育者不要在无意中扼杀、压抑孩子这方面的发展。然而,人们在谈论儿童智力问题时,常常谈到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而对创造力这一人类智力潜能中最重要的能力却不甚了解。恰恰创造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力因素。儿童时代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人的创造力在这个阶段常常有所表现,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培养,是家长及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

创造意识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是个人产生一些新颖、奇特的看法,或者制作出一些全新产品的思维过程。而儿童则是在游戏中显露出来。故而,创造力是一种人人都有可能具备的能力。在自由游戏中,孩子双手的灵巧性受到锻炼,因四肢运动与大脑思维之间的生理联系,而促使孩子大脑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得到开发。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评论事物,喜欢尝试,思考变化多,反应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等。孩子在自己的自由天地中常常有创造性的表现,创造也会给他们带来快乐,使精神、心理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有助于儿童对环境、社会适应能力的建立。而这种适应能力又有助于他们的创造力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因此,父母为孩子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玩具,对诱发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很重要。一般以组合式而非成品的玩具(如积木),可拆可分的、多用途的玩具,更能促使儿童发挥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成就感是需要与同伴一起分享的,否则成就无从谈起。孩子独自玩耍,兴趣是不能持久的,还易产生无聊感和烦躁情绪。因此父母再忙,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玩玩。上幼儿园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孩子的社会适应力会有帮助,但是,这是代替不了父母的作用的。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最亲近、最可依赖的人,父母的肯定和赞许更能激励孩子尝试和进取的心理。

创造离不开想像,孩子靠想像力开启幻想世界。只有在这种自由幻想世界里,创造思维才会萌发。对于孩子所表现出的、所谈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建立于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不要认为孩子荒唐,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微不足道,不屑一顾。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孩子明白过多、过分夸大的表现是不正确的。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上去想像、去创造,理想要与实际相接近,与实际生活相符。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家庭的民主气氛有利于孩子发挥其创造力,但又不允许其任性,为所欲为。学校则应对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因材施教。一个好思考、变化多、能触类旁通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受过多的约束。他们自信、好奇、喜欢幻想、有探险精神,这类孩子很容易受老师的责备、同学的排斥,认为是不听话、好出风头,是刺头。因此会使孩子变得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他们的创造力就不可能继续发展,或者久闻成习,弄假成真,以歪就歪向坏的方面发展。

3.创造力要从小培养

提起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不少人认为:搞发明创造,那是成人的事,对孩子来说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创造力”人皆有之,只要培养得当,儿童也会在活动中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重视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1)孩子创造力的特征分析

一般说,创造力有以下三个特征:

1变通性,即能从诸多方面思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思维灵活性。例如回答砖头的用途时,答案是:建筑房屋、雨天垫路、在地上画图、用作攻击敌人的武器……显然,后几种答案比第一种更富有创造性。再如古代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也显示出创造性智慧的光芒。

2流畅性,即能够依据某一事物的某种特殊关系迅速地提出许多事物来。如白纸上滴一滴墨水稍加涂抹后让孩子想像它像什么,具备流畅性的优秀的人能一口气说出几十种答案:像棵树、像一只老母鸡、像两条小狗在睡觉……

3独特性,即与众不同、独出心裁的特性。有位教师讲了一段故事让学生往下续,说的是我公安人员接到可靠情报,一逃犯正在一间小屋里睡觉,公安人员立即包围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小屋……结果怎样?有的说公安人员逮住了逃犯,有的说逃犯跳窗跑掉了,有的说逃犯被打死,有位同学则回答:逃犯不见了……他早有准备,挖好地道跑到马路上搭车溜了。这位学生的答案有反常规、寻求变异,其创造性明显胜人一筹。

创造力的开发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许多家长抱怨孩子的创造力低下,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习惯于让孩子被动地学习,给孩子定的条条框框太多,让孩子言听计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压抑了儿童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致使儿童刚刚萌发的创造火花在成人的过多干预下熄灭了。

(2)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从多方面入手

通常人们习惯于一个问题应有一个明确的、合乎常理的答案,而创造性的特点则要求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即发散思维。因此,家长一方面要鼓励孩子要创造性地提问,并给孩子以科学的回答,更重要的在于鼓励孩子对问题提出更多的答案。例如,有个5岁的孩子问爸爸:“开电风扇有风,能使人凉快,你为什么不把窗关上?关上窗风跑不出去不就更凉快了吗?”那位父亲给孩子讲明电风扇吹风与气温和关窗与否的关系,接着问孩子:“风有什么作用?”孩子的想法很多:把树叶刮掉、吹火做饭、放到屋里使人凉快……尽管孩子的回答看似可笑,但这种教育方式对培养发散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却有好处。

同时,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头脑中常有一些为成人所不理解的稀奇古怪的念头,如有的孩子“揠苗助长”、有的认为把树砍倒就不会刮风、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小鸡时,自己就蹲下孵蛋想养出小鸡。这些奇怪的念头让人感到啼笑皆非,然而正是这些古怪的想法促使他们去发现、探究。幼儿对事物表现出的好奇心是其创造的种子,应该加以保护。小时候使他们探索、发现的欲望得到满足后,长大以后这些欲望便成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强大的动力。有些家长讨厌孩子喋喋不休,问这问那,对孩子的奇思异想、反常规行为不屑一顾,甚至嘲笑、挖苦,最终只能抹杀孩子的创造力。实际上,孩子的创造意向更多地表现在他们的顽皮、淘气甚至冒险之中,家长应善于从孩子的顽皮之中发现孩子的创新意识,在孩子的淘气之中了解孩子的创新轨迹,在孩子的冒险行为之中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培养孩子勇敢质疑的精神,只让他们墨守成规,是无法激发孩子创造性才能的。如何鼓励儿童质疑呢?第一,对儿童的提问或反问要表现出耐心和喜欢;第二,可规定孩子至少每天提出一个问题;第三,经常向儿童发问;第四,将儿童置于一种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儿童质疑的方法在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当然,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一种自由的家庭气氛,充分发挥孩子的独立性。实验证明,那些能够得到父母尊重,能独立探索与自我做出决定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才能。其次,注重孩子的实践活动。再次,对孩子的创新要求及时给予支持与奖励。

4.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年纪越大创造力越低?听到这样的说法,您是否颇有同感,还是不以为然的猛摇头呢?不论您是点头或是摇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您绝不会否定创造力的价值。人类的生活与历史因创造而丰富与进步,许多划时代的科学发明或不朽的艺术创作都是创造力的成果。

(1)自然状态下激发的创造力

记得有一阵子创造智力(CQ)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再加上一般认为孩子的创造力比大人高,这点让父母亲更加地重视学龄前阶段创造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创造力是很抽象的名词,让有的父母亲觉得不着边际,不知如何着手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也有父母亲担心说自己本身的创造力不足以启发孩子的创造力;更有的父母亲是怕自己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其实帮助孩子发展创造力并没有这么困难或恐怖,因为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内在天赋,像其他的发展一样孩子会慢慢的展现,只要您加以适时的激发,自然能让创造力的发挥源源不绝。

创造力其实就是自我表达的能力,是将自己的思考或想法予以发挥,其所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也正是创造力的价值所在。

因此,在创造力的培养上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所谓“创造”没有对和错,而且父母亲也要认同这样的观点。从小到大的学习里,我们学到太多的对或错,而这样的学习过程与经验也让我们的创造力僵化,缺乏多元的思考。而为什么一般认为孩子的创造力比成人高,就是因为孩子所拥有的弹性较大。因此,年龄根本不是创造力的问题,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当创造力发挥与表现时所得到的回馈与回应,如果“动辄得错”,相信再多创造力也会吓得不敢出来的!

此外则是尽量避免示范。示范是父母亲在教孩子时常用的方法,但是对创造力来说却是不利的。因为示范动作看在孩子的眼里往往成为一个标准动作,成为孩子模仿的范本。虽然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模仿的学习缺少独立思考,因此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了孩子的思考模式,而埋没了创造力的发挥。而且成人所做的示范大多是个人本身的一种习惯,是面对某问题时所运用的惯例,在习惯成自然的情况下,一些新的主意和想法就被排除在外,妨碍了创造潜能的发展。

(2)尊重并肯定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需要灌溉的,而父母亲的尊重与肯定是最佳的泉源。尊重孩子在创造上的自主性和独创性,并肯定孩子的创造价值。自主性是自我的选择,即使您不觉得对,但还是先前的原则没有对错,您都要放手让孩子尝试,一些不依惯例的做法与做法正是创造力发挥的开始,您会发现孩子乐在其中呢。而独创性则是具有创意或创新的独特见解,这样的创造力常是发明的前锋,但过度标新立异的独立性并不等于是创造力。此外,除了积极的尊重与肯定之外,不批评也是另一方面的做法,批评的话语最容易扼杀创造力。父母平日教导指正孩子惯了,在创造力上则要格外的留心,以避免“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