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14913500000264

第264章 列宁(3)

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一个隶属于党委员会的战斗委员会以准备起义。但是这个委员会工作得并不紧张,列宁斥责它只是空谈武装,却不采取实际步骤,“到青年中去,马上在各个地方,在大学生中,特别是在工人以及其他人中成立战斗队”。这一指示里,列宁缜密地、具体地、连最细微之点也不放过地指导人们,怎样来切实准备武装起义。

组织战斗队伍,开始必须只有两三个人。这些队伍应该尽力把自己武装起来——用步枪、左轮枪、炸弹,建筑街垒用的铁锹、铁丝,对付骑兵用的钉子等等武装起来。

列宁列举了训练这些队伍的方法:他们应该筹措武器,进行各种侦察,弄到监狱、警察局和内阁各部的地图,寻找适合于进行巷战的房屋等等。

客观的事实的确在飞速地发展着。莫斯科印刷工人的罢工很快地发展成为总罢工。在其他城市里也发生了罢工,到处都修筑了防御工事,一些地方军队拒绝向工人开枪。

10月20日(俄历10月7日),在莫斯科—喀山铁路上爆发了罢工。第二天罢工就已扩大到莫斯科的全部铁路线而且还继续蔓延着。全俄铁路工人大会起草了一张列举各项要求的意见表给政府。到处是集会与示威,跟哥萨克与军队发生冲突的事也接着发生。工厂与作坊也罢了工。运动还波及到了学校。布尔什维克在列宁领导下拼命地工作着,党**********和地方委员会散发了许多传单,党的鼓动者与组织者在工厂、作坊里、铁路站上持续不断地工作着。代表们在集会上不倦地发表演说,把布尔什维克的口号解释给群众听,号召他们对沙皇政府展开坚决的斗争。罢工继续扩大。

到10月25日(俄历12日),俄罗斯帝国所有的铁路,除了芬兰以外都罢了工。总罢工卷入了莫斯科、圣彼得堡、波尔塔瓦、库尔斯克、萨拉托夫、萨马拉及其他城市。

10月26日(俄历13日),在圣彼得堡的所有工厂和作坊里举行了工人代表苏维埃的选举,当晚就举行了苏维埃的第一次会议。

甚至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开始加入了工人的罢工。律师、公务人员、国家机关中的雇员、药剂师等等都行动起来了。

在圣彼得堡,电话局接线员和电报局报务员罢了工,在国家银行和财政部里爆发了罢工。在莫斯科,军队包围了大学,因为大学里正在召开革命集会。在南高加索、波罗的海地区和波兰都爆发了起义。全国到处发生了与军队的武装冲突,并发生了巷战。农民运动席卷全国,地主的庄院被焚毁了。

****政府被迫让步,以求不致垮台。10月30日(俄历17日)沙皇发表了一个宣言,答应召集一个代表人民的国家杜马。沙皇答应给人民以“自由”。

革命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第二天,10月31日(俄历18日),沙皇的宪兵司令,以残酷迫害革命者而臭名昭著的特列波夫下了“不要吝惜子弹”的命令。在圣彼得堡工艺学院那里,枪弹向群众密集射击。为执行政府的命令,黑帮分子在全国各地大肆屠杀。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们从来不曾被政府的许愿所欺骗。列宁在《无产者报》上写道:“政府口头上作了让步而立刻开始在实际上准备进攻。”

自由的唯一保证是武装民众的力量。布尔什维克发动群众,以推动武装推翻沙皇制度的斗争。

布尔什维克党从秘密状态中走出来了,党的报纸与宣言开始在合法的印刷所里印刷,党的会议几乎是公开地召开。

工人们没有被沙皇的承诺所欺骗,他们知道这些全是空话。斗争继续下去。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为彻底推翻****制度而斗争着。

然而沙皇政府也在匆忙地集结它的力量。宪兵与警察继续在全国对犹太人进行大批的杀戮,并且屠杀革命工人,枪杀革命无产者与农民。

列宁决定返回俄国来,他让斯塔索娃留在日内瓦作为**********的代表以便为党在国外保持联系并取得帮助。在他离开前,列宁又一次试图把普列汉诺夫争取到布尔什维克方面来,请他为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工作,但是普列汉诺夫继续同孟什维克在一起。

1905年11月,列宁回到了俄国。马上召集了**********的一次全体会议,列宁出席了这次会议。

现在列宁直接在当地领导党与革命斗争了。从清晨到深夜,他和从圣彼得堡以及其他城市来的同志们谈话,给他们指示并且把国内的政治形势解释给他们听。他指导着**********的工作,在党的会议上讲话,并且对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党感到它的舵手在掌着舵,用一只坚强的手领导着无产阶级的斗争。革命的领袖现在是在革命群众之中了。布尔什维克的理论正在斗争中受到检验。

在圣彼得堡出版了一种布尔什维克的报纸《新生活报》。列宁通过这张报纸领导党,写了不少文章,估计当前的形势与阶级力量的对比,并且指明应该做的是什么。

在列宁看来苏维埃是起义的机关,是人民政权的胚胎。列宁指出,苏维埃必须被用来进一步加强与组织无产阶级,以及准备反对沙皇制度的一场新的进攻。

在莫斯科、罗斯托夫、叶卡德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正在这里工作)、萨马拉、哈尔科夫、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及其他城市都成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布尔什维克主持着这些苏维埃,并根据列宁的指示把苏维埃变成了革命的战斗中心。

1905年11月,全俄国组织了邮电工人的总罢工。黑海舰队里爆发了新的兵变。军队里也到处酝酿兵变。

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不倦地组织群众,发展他们的战斗组织,积极地领导国内的革命斗争。它坚定地执行列宁的计划:组织一个全国性的武装起义以推翻沙皇政府。

由于列宁的发起,12月在芬兰的塔墨尔福斯召开了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代表会议。预定的党代表大会未能举行,这部分是因为有许多代表正在领导着发展迅速的革命斗争,无法离开工作地点;部分是因为铁路罢工。所以召开代表会议以代替大会。

由于列宁的提议,塔墨尔福斯会议把党的土地纲领按照第三次大会的决议加以改变。党宣称它拥护农民的革命手段,包括没收地主的全部地产。

斯大林是南高加索的代表,他积极参加了这次代表会议。

正是在这里,他和其他许多代表第一次看到了列宁。列宁像平常一样,在许多代表到会以前,就毫不耽搁地到达会场,并且立刻在一个角落里和一些先到的人谈了起来。他总是纯朴而谦和的,可是人人又都知道,这个外貌很不引入注意的矮个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伟大领袖,他的每一句话他们都听了进去。

整个俄国是处于革命的阵痛之中。在1905年的最后三个月里,将近有一百五十万人起来罢工。农民反对地主的起义,是在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直接影响之下发生的。1905年春,只在俄国百分之十七的地区中发生了农民起义,而到1905年11月,则已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地区发生了农民起义,千百座地主的庄园被烧毁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与农民起义动摇了军队这个沙皇制度的支柱。1905年春夏两季,陆军与海军中只发生了零星的骚动,但在秋季就有八十九件革命的骚动。布尔什维克在军队中进行了广泛的鼓动工作,出版了很多给士兵看的报纸。

1905年12日,政府对革命进行了一次猖狂的进攻,圣彼得堡工人苏维埃的代表被捕了。革命仍在进行着,它对政府以牙还牙。根据党的决议,在莫斯科开始了一个总罢工,发生了暴风骤雨般的示威运动并且与军队发生了冲突。由布尔什维克莫斯科委员会领导的罢工,发展成了武装起义。全城到处都筑起了街垒,沙皇从圣彼得堡调来了炮兵与近卫兵团镇压工人。

在莫斯科,沙皇的军队围攻革命队伍集中的普列斯尼亚区,炮兵摧毁了最后的街垒,工人们大批被捕,遭到枪杀。莫斯科的起义经过了长期的浴血奋战后被镇压下去了,其他城市里的起义也都被镇压下去了。

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在这些日子里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群众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了起义,但胜利还没有来临。

列宁总结了当时的形势,指出十二月起义是无产阶级斗争向前迈进的新的一步,他提议党应该总结这次起义的经验而更有组织地准备对沙皇的一次新的进攻,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的孟什维克们在十二月起义失败以后,竟放弃了他们所有的革命立场而宣称:“他们本来就不该拿起武器的。”他们竟诋毁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1906年初,俄国正在准备国家杜马选举。列宁指出,革命尚未结束,人民夺取政权的斗争还在进行着。必须准备一个新的高潮,必须准备起义。国家杜马是一个笨拙地伪造出来的人民代表机构,工人和农民不能把他们的代表选入杜马。参加选举不会加强,而只会瓦解无产阶级的战斗准备。参加选举会使民众相信,杜马也许可能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做些工作。因此他们无论怎样不能参加杜马,必须抵制杜马。主要的事情应该是准备革命的一次新的进攻。

布尔什维克遵循列宁的领导拒不参加选举,孟什维克赞成参加选举。他们想迅速地从革命转入和平状态,他们羡慕欧洲的改良主义者,他们所要求的是国会中的空谈。他们想很快地同资产阶级达成默契,并且准备与****政府妥协。

列宁号召工人农民继续向沙皇制度进攻。

党仍然进行购买与输入军火的工作。李维诺夫、斯托莫尼亚科夫和其他布尔什维克受列宁的嘱托,到各国去购买军火。李维诺夫装成一个厄瓜多尔的军官,购买了来福枪,在保加利亚装上快艇,谎称是运给土耳其的阿尔明尼亚人的。一场暴风雨妨碍了这次装运,但是购买军火的事并未停止。

列宁那时是在使党准备着新的战斗。

革命之火可以燎原

列宁在彼得堡秘密地活动了一年多,在这期间,为了躲避警察,列宁不得不经常在各地流动,在回到彼得堡后不到1个半月的时间里就变换了8次住址,而在1906年,主要的过夜地点变换了15次以上。1906年9月,列宁搬到离彼得堡仅1小时路程的芬兰考卡拉距火车站不远的库沃卡拉站上一个叫“瓦沙”的别墅。这所坐落在林边的幽静的别墅,列宁到来后成了真正的指挥布尔什维克一切活动的司令部,同志们每天都到这里,给列宁送来各种信件、报纸和材料,并接受他的指示和命令。1907年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伦敦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列宁参加了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列宁被选入主席团,多次主持会议,作报告和发表演说。这次大会布尔什维克成了胜利者,从而在许多问题上都贯彻了列宁的主张。

1907年8月,德国西南部城市斯图加特汇集了来自五大洲25个国家的886名代表,第二国际将在这里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列宁作为俄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如何对待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是引起激烈论争的中心问题之一。列宁提出了彻底反对军国主义的问题,竭力使大会在这个问题上通过一项革命的决议。他和卢森堡等人对倍倍尔的决议草案进行了重大修改。这些修改强调了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不单是反对战争,而且要利用战争所引起的危机来加速资产阶级的崩溃,这个说法已经包括了列宁后来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这个口号的萌芽。这次会议上,列宁代表布尔什维克党成了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一员。过去,第二国际中的机会主义者策划种种阴谋阻挠列宁进入这个中央机构,而且总是站在孟什维克一边,反对布尔什维克。现在,他们不得不让步,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否认俄国强有力的工人政党是由这位伟人缔造和领导的。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在俄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以沙皇内阁总理斯托雷平为代表的“斯托雷平反动时期”。斯托雷平内阁对革命力量进行残酷的镇压,监禁和处死大批革命者,在经济上,资产阶级采用同盟歇业、集体解雇的办法迫害工人。沙皇政府向革命阵营发动了猖狂的进攻。布尔什维克党考虑到列宁的安全,把他送到芬兰内地赫尔辛基附近的一个小车站奥格利比尤,在这里列宁也不能久住,因警察和密探受沙皇的指令,正到处搜寻革命领袖的踪影。布尔什维克中央决定列宁再次移居国外。1908年1月,为了避开密探,列宁必须去一个小岛上躲藏,去海岛大约要在冰面上步行3俄里。夜深了,列宁在冰面上艰难地行走着,一瞬间,冰块在他的脚下裂开了,人随着流动的冰块前后左右地晃荡着。列宁立刻直起身子往前走,跳过面前的一道冰缝,加快了脚步。列宁冒着生命危险逃往芬兰,绕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再次来到熟悉的日内瓦,开始了他第二次长达9年的流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