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14913500000251

第251章 华盛顿(3)

1777年10月17日,美国独立战争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在纽约州的一个小镇萨拉托加,英军将领柏高英率领他的仍有5000人的全部部队,向美军投降了。美军列队整齐,站得笔直,接受曾威风一时的英军的受降。这就是著名的萨拉托加大捷,北美人民争取独立辉煌篇章中浓重的一笔。这是整个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一役,因为它导致英国的宿敌站到了美国的一边,从而使战争的风向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北美人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华盛顿在取得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的胜利之后,便把军队往北移,在新泽西的莫里斯城过冬。就18世纪的作战方式而言,美洲东北部的严冬是不适合打仗的日子。因此,在1777年1月和2月,英军就在纽约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气氛中享乐,沉浸在一连串的宴会、舞会和聚会之中;而大陆军则在住宿条件和伙食都很差的莫里斯招兵买马,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到初春的时候,华盛顿的兵力已约达8000人。但这位深谋远虑的将军一心想招更多的兵来对付打算恢复攻势的英军。而英军的攻势果真不久就发动了。

柏高英将军在这时向英国殖民大臣乔治·杰曼勋爵兜售了一项1777年作战计划。他所设想的是,切断新英格兰同其他各州的联系,并攻占费城。柏高英将率领7000人沿尚普兰湖和哈得逊河一线南下,进抵奥尔巴尼。摩****族印第安人监督老威廉爵士的儿子约翰·约翰逊爵士,答应带领数千名摩****谷地的托利党人和易洛魁族战士前来助战。豪将军则应在派出一支部队沿哈得逊河北上接应柏高英以后,立即亲自攻占费城,并尽可能更向南推进。

1777年夏,豪将军向费城进军了。面对着实力强大的敌人,华盛顿避其锋芒,只是在布兰地怀因河迟滞豪的前进。

晚上黄昏时分,华盛顿接到情报,说敌军正在登陆。埃尔克岬有许多国家仓库和私人仓库。他担心,如果敌人行动迅速,这些仓库会落入敌军之手。因此,他命令美军尽力阻止敌军前进。

就在这个时候,军事名声卓著的弗吉尼亚州的亨利·李开始崭露头角。他那年22岁,在前一年当过弗吉尼亚志愿军的连长。不久以前,他带领侦察队袭扰敌军哨兵线,有出色的表现。他由于敢闯敢干,屡建功勋而声名远扬,群众称他“轻骑哈里”(“哈里”是亨利的昵称)。在整个战争期间,他都得到华盛顿的重用。

11日清早,美军发现敌方大量军队在通向查德浅滩的大路上前进。华盛顿误以为是敌人主力,摆开战斗阵势,准备迎敌。但他错了,英军又一次施展了他们在长岛用过的故伎。克尼普豪森率领一支小部队在查德浅滩发动佯攻,大肆张扬,虚张声势,不断用小规模冲突拖延时间,吸引美军的注意力;康华利将军率领的英军主力,却在有经验的向导带领下,绕了一个17英里的大圈子,渡过了布兰迪魏因河的两个岔口,开到了沙利文右侧两英里的伯明翰礼拜堂附近。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计。

华盛顿发现康华利绕到了美军的背后,立即命令沙利文将军用右翼的全部兵力抗击敌军,每个旅一开到战场就要马上发起进攻。他又命令韦恩在查德浅滩挡住克尼普豪森,命令格林的后备队随时作好准备,哪里需要,就驰援哪里。

尽管华盛顿作了精心的应付狡猾的康华利的战斗布署,但由于战线太长,腹背受敌,在英军的强大攻势下,美军坚守一段时间后,不得不立即撤退。

美国军队一败涂地,仓惶退却以后,豪将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战场上度过了那个夜晚。在随后的两天里,他一直滞留在迪尔沃思,只是派出分遣队前去康科德和切斯特两地驻守并攻占威尔明顿。要是当时英军直接向德比进军,美军就会遭到覆灭的命运,他们白白虚度了宝贵的一夜。这一错误或许是他们在战争中所犯错误中最严重的一次。

华盛顿再次得救,像以往一样由于豪将军行动迟缓而占了便宜。他们悄悄地经由德比渡过斯库尔基尔河,退到了距费城不远的日尔曼镇。11日夜幕来临之前,英军打开了通往费城之路,长躯直入。进入了费城。英国人就这样占领了他们屡次企图夺取而始终未能得逞的这座城市,并认为这是一次伟大胜利,因为费城一直是大陆会议所在地,是邦联的首都。不过,这是一次代价昂贵的胜利,他们失策地夺取了美方的首府而不驱兵北上到纽约州同柏高英会师,这样一来,豪就造成了英军终于在北美遭到失败,正可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当豪准备向费城进攻之际,柏高英将军在前往阿尔巴尼的路上却遇到了麻烦。他既受到纽约和新英格兰民兵的骚扰,作战物资又日趋短缺,因此他既不敢退入他已经穿过的荒野之中,而每进一步却又使自己危险处境加深一层。1777年8月中旬,柏高英命令一支800人的黑森军前往弗蒙特州的本宁顿城内及四周征集粮草,被约翰·斯塔克所率领的美军包围,打得落花流水。一支增援部队也被美军给以重创。

9日晚上英军抵达萨拉托加。一支美军分遣队已先于他们开到那里,正在菲什基尔的一个居高临下的高地上构筑工事。

这时候,美军得到各方民兵和志愿兵增援,兵力已大大增加。哈得逊河两岸各个重要据点已经都有美军驻守,对柏高英形成了三面包围。

柏高英突围不成,后退无路,陷入了绝望境地。由于遭受损失,由于加拿大人和德国人成群地开了小差,由于印第安人全部变节,他的部队大大减员。他在检查以后发现,手头的粮食即使缩减配给量,也不足以维持三天以上。因此他召集了一次有全体将级军官、校级军官和上尉参加的军事会议。会议开得很短,与会者一致认为有必要与盖茨将军签订一项按照体面的条件投降的条约。

因此,13日英方派出使节举行谈判。双方经过磋商,要求英国军队要带着大炮和各种武器,举着旗帜,列队从军营开向一个指定地点,根据他们自己军官的命令,把武装堆集在那里,要允许他们自由前往欧洲,条件是在目前这场战争中不再在美国境内服役。一切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得搜查行李或加以干涉。10月17日,柏高英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美军从此摆脱了军事上的劣势,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国际上,萨拉托加大捷还促进了国际形势向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变,特别是,它大大加速了美法之间正在进行的结盟谈判,法国开始认真考虑承认美国参加对英作战的问题。

1778年2月,法国外交大臣韦尔热讷与富兰克林签订了《美法友好商务条约》和《美法同盟条约》,法国承认美国独立,承担了保卫美国“自由、主权和独立”的义务,同时约定:一方不经另一方的同意,不得与英国讲和。

1780年7月,在久经沙场的著名将领罗尚博的统率下,一支6000人的法军协同舰队一道驶抵北美。1781年5月,另一支强大的法国舰队在最负盛名的海军上将德格拉塞的率领下开到了北美海岸。美国人民的战斗力量空前地壮大。

1780年下半年至1781年上半年,美军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以及法国远征军的到来,大大增强了美国人民的军事实力和取胜的信心,使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进行战略决战的形势已经成熟。

9月1日,法国舰队驶抵切萨皮克湾,封锁了约克河的出海口。几日后,英国的一支分舰队匆匆赶来,双方在海湾里展开了激战。起初,双方旗鼓相当,各有损伤。法军由于在风向上占有优势,逐渐取得了主动,使敌人的损失更为惨重,一艘英舰被击毁,还有几艘遭到重创。英舰逐渐不支,主动退出了战斗。这一海战的胜利使联军掌握了约克镇地区的制海权,为未来的决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9月5日,美法军队在特拉华河畔的切斯特胜利会师,从这里到切萨皮克湾只有很短的一段路途。同时,一支法国分舰队冲破了英军的重重封锁,从纽波特开到切萨皮克湾,为法军运来了重炮和大量物资装备。

直到此时,英军才大梦初醒,意识到华盛顿的战略进攻方向在约克镇,但为时已晚。在海上,法国舰队已牢牢控制了约克河河口和切萨皮克湾的制海权。在陆地上,美法联军大军压境,通往各个方向的通道已全部被封闭,此时的英军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把军队全部撤至约克镇地区,坚守不出。

约克镇位于约克河河口地带南岸的一个突出部位上,它的东面是切萨皮克湾,西面距威廉斯堡不远。为了加强该城的防务,康沃利斯突击修筑了一大批棱形堡和炮兵阵地,把所有兵力5000余人全部集中起来,配置在城内外的防御工事之中,并在城防工事的外围修筑了纵横交错的壕沟和密集的鹿砦,真可谓关隘险要、固若金汤。但此时,他们所面临的对手已经今非昔比。为了打好这一仗,美法联军做了精心的准备,共集中了1.8万多名战斗人员和数百门火炮,海面还有一支庞大的法军舰队日夜游弋,随时可以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联军的攻坚力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围歼约克镇之敌的时机已经成熟。华盛顿认为事不宜迟,必须立即发动全面攻击,早一天投入战斗就多一分胜利的把握。否则,如果英军的大舰队赶来,情况就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9月17至18日,华盛顿与法军主要将领罗尚博、德格拉塞等人举行军事会议,制定联合作战计划。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协商,会议最后决定由美军组成战线的右翼,法军组成左翼,于9月28日清晨向约克镇进发。

9月28日清晨,美法联军从四面开始向约克镇进逼,包围圈日益缩小。在联军的强大压力下,康沃利斯被迫放弃了城市外围的阵地,把军队全部撤入城内。到10月1日,联军已经完成了包围,对英军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10月6日夜晚,联军开始挖掘第一道平行堑壕。在林肯将军的亲自指挥下,广大联军将士夜以继日地备战。他们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挥汗如雨地进行施工,为了加速工作进度,相互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劳动竞赛,使整个工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结果只用了3天时间,第一道平行堑壕和3个炮兵阵地就全部竣工了。

10月9日下午5点钟,华盛顿作为总司令被邀请去点燃总攻击的第一炮。那是一门新型的法式大炮,黄铜色的炮身被擦得锃明瓦亮,一尘不染,长长的炮筒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美丽彩带。华盛顿饶有兴趣地把导火线引入炮膛,并目睹了炮弹准确地在英军塞墙上爆炸的情景。刹那间,联军数百门火炮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炮弹像雨点般铺天盖地飞向敌人的城防工事,使小小的约克镇笼罩在浓浓的烟幕和火海之中。这场炮击整整持续了3天,给敌人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敌军的塞墙成片地倒塌,大片阵地和工事被夷为平地,许多弹药库被摧毁,火炮和车辆被炸成一堆堆废物,英舰“夏隆”号和3艘大型运输船也被击毁,并燃起熊熊大火。望着那冲天的硝烟和火光,华盛顿不禁兴奋地感叹道:“上帝保佑,美国人民此战必胜!”

第一平行堑壕完成使命之后,11日夜晚,联军开始挖掘第二道平行堑壕。起初,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但不久便滞缓下来,原因是英军在前方修筑了两座棱形堡垒,不断用猛烈的火力从侧翼袭击筑壕士兵。华盛顿命令:立即消灭这两个拦路虎!

14日夜晚,联军兵分两路向两座堡垒发起了猛攻。左翼美军在汉密尔顿上校的率领下乘夜色悄悄潜入敌阵,用刺刀和枪托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一枪未放便攻克了这座堡垒,美军仅牺牲9人。右翼的法军部队在拉法耶特的率领下同时出击,打得颇有章法,先由工兵排除鹿砦,扫清通道,而后部队迅速出击,在稍晚些时候也拿下了敌人的堡垒。

敌人的拦截火力被排除之后,筑壕工作的进度便大大加快了。15日夜晚,联军已在壕中架起了大炮,约克镇的敌军阵地完全暴露在联军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康沃利斯已经陷入了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