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胎告知》这幅画虽然不是十分著名,但它已充分显露出年轻画家的才华。画面上一位美丽少妇怀孕了,她羞涩地将这喜讯告诉她最相知的人。背景似是客厅,窗外风景如画,宝塔、古树,如在眼前。
1475年,达·芬奇还完成了板面油画《加罗法诺的圣母》。
以后的几年间,他在他的家中完成了油画《贝诺亚圣母》。
这些作品,大多是画圣母。作品里弥漫着成熟母性的爱。但这些作品,都未引起较大的反响。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与达·芬奇儿时的生活体验有关。尤其是第一年后妈对他的爱和呵护,给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28岁,达·芬奇已经开始名扬整个佛罗伦萨的艺术界。
他的订货单如雪花一样源源不断地飘飞而来。
他开始进行板面油画《圣哲罗姆》的绘制。圣哲罗姆,即一个基督教苦行僧。而这一时期,他开始在自办的画室中绘制的比较有名的是两幅《报喜节》。
选择了当时艺术中最流行的题目之后,达·芬奇摒弃了那种把圣母的形象描绘成威严的、感伤的或者沉思的样子的传统画法。他塑造的圣母,大多是欢乐的、充满真善美的,纯粹是尘世罕见的美感的形象。
达·芬奇首先依据光学规律,广泛运用了明暗技术,使这种技法不仅成为造型的方法,而且也成为使画面人物“鲜活起来”的一种手段。
他为国王编织的一条豪华的地毯图样,其中设计了亚当和夏娃。亚当与夏娃的周围,是许多珍禽异兽,以及奇花异草。画家把这些东西画得惟妙惟肖,显示了他长期修炼的艺术功底。比如他画的棕榈树,袅袅婷婷,柔美至极!他逐步走向艺术家的成熟。
长期以来,达·芬奇在笔记本上积累了速写、草图,以及各式各样的趣事、歌谣、笑话、评价、哲学思考、讨论等等,他留下了洋洋7万页的笔记。广泛搜索,厚积博取,这是他成功的经验之一。
第一幅《报喜节》画的是圣母在露天下面的凉台口得知喜讯。美好的时刻,伴着令人欢欣的风景,有盛开的百合,如画的树林,小山脚下蜿蜒的河流。圣母跪着,望着微笑的天使。
第二幅《报喜节》,不同于第一幅。画面上天使若有所思,而且严肃。圣母听到这一喜讯时十分惊喜。圣母的衣褶,打开的书本,小桌,都是用装饰纹样艺术地描绘出来。
达·芬奇在自办的画室中潇洒自如,创作大获丰收。
达·芬奇的成名作《拈花圣母》画的是一位美丽的母亲在和孩子玩耍,并用鲜花逗这孩子快乐。这位美丽少妇,看上去大约二十八九岁,她对生活充满幸福感,脸上是欢欣的微笑,她注视着自己的作品——孩子。孩子富态毕露,小手胖墩墩的,他正在揪住母亲手里的鲜花。全面看此画,你可以感觉到一种人间温情,如柔水脉脉流淌,清溪般的纯真。母子被年轻的画家描绘得栩栩如生。达·芬奇总结经验:从明部到阴影的过渡,要像轻烟一样美妙。他把这话记在笔记本上。
这是他在个人开的画室中的最高成就。
在办个人画室之前和求学这段时间,达·芬奇少不了还要靠那做公证人的父亲来资助他。
这段时间,达·芬奇创作《魔术师的崇拜》,但未最后完成。这幅绘画,形象众多,他画了大量的草图。现在能见到的,只是一个基色调。
他的素描越来越多,大多是风景。故乡芬奇村近郊的优美景色,在他的素描本上占很大的比重。山岭,树林,河流,城墙……
达·芬奇已开始独立谋生。
这段时间,达·芬奇还画了《丽达圣母》。这幅画概括、综合性很强,他把生理上的美与灵魂上的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外表与心灵之美获得了和谐和统一。他断言:“如果灵魂是杂乱无绪的,那么,具有这个灵魂的人体本身也必定是杂乱无绪的。”
跳槽米兰
1478年,佛罗伦萨城发生了一件大血案,轰动一时。
美弟奇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他的家族是城里第一大家族,城里的另一大家族是巴茨家族,两家为了争占上风斗得死去活来。巴茨家族被摧毁了,几百人被判处死刑。大街上,不少尸体吊在绞架上,在风中摇晃着。
达·芬奇的心灵又一次被强烈地震撼了,血淋淋的现实使他觉得无法忍受,他不顾一切地想离开佛罗伦萨。
无论到哪里去都可以,只要能离开这个城市。达·芬奇甚至托人介绍,想到中东一个国家去当宫廷建筑师,结果没去成。
一件偶然的事发生了。达·芬奇发明了一种银琴,形状有点像马脑袋,上面有很多根弦,样式和声音都很新鲜。美弟奇本人很喜欢这件乐器,想把它献给米兰的公爵。他叫人招来达·芬奇,说道:
“听说你想离开佛罗伦萨,是吗?”“尊敬的先生,我在这个城市住了十多年,想出去换换空气。”
“不用瞒我了,你想走,我给你一个机会,你把银琴送到米兰公爵那里去,他一定会喜欢的。上次我和他见面,他曾说过手下没有好的音乐家,你要是运气好,他会留下你。”“谢谢您,尊敬的先生。”达·芬奇鞠了一躬,冷静地致谢。能离开佛罗伦萨,他当然很高兴,不过,这次到米兰去,他不是作为艺术家或学者,而是到那里去当宫廷音乐家,将来会怎么样,还不得而知。
1482年,达·芬奇终于离开佛罗伦萨到米兰去。达·芬奇希望以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在米兰实现自己的一番抱负,而不是仅仅靠当宫廷音乐家过日子。
30岁,正当而立之年,正是干大事业的宝贵年龄。然而,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却背起行囊,跳槽走了。佛罗伦萨所有热爱他、喜欢他的人都无一不为他感到惋惜。他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着说;“又走掉一个优异的人才!”
达·芬奇跳槽米兰,是因为他对米兰充满了向往。实际上,他是离开了这个洛伦佐暴君,而又投靠到另一个米兰大公暴君名下。他仍然是暴君的工具,这是他一辈子的悲剧。但是,米兰大公与洛伦佐却不同。米兰大公久闻他的大名,十分敬仰他,而且珍惜他。米兰大公要他心情愉快地为他服务。于是,达·芬奇毅然前往米兰。他希望在米兰一展才华,实现理想。
当时的意大利,四处动荡不安,强者食弱者,叛乱迭起,狼烟遍地,到处都是阴谋、圈套、狡诈、纷扰。
而米兰,由于莫罗掌权,强者执政。得以短暂安宁,看上去还颇为兴旺。但是莫罗口是心非,叛乱起家,残忍凶暴,使米兰又危机四伏。
达·芬奇觉得,所有暴君,都要他为其服务。但他要选择的暴君,必须有较大的能力、财力,使他的理想得以实现。
达·芬奇走的是借助暴君外力来完善艺术的路子。
如此环境下进行艺术创作,真是谈何容易。
达·芬奇不得不常常被迫放弃手头的艺术创作,被召入宫廷。
当然,又是谈些取乐、过节、跳舞之类的小事。
达·芬奇为此十分痛苦,但他必须忍耐这种痛苦。
《哺乳的圣母》完成于1885年左右。
这幅堪称艺术瑰宝之作,今藏于列宁格勒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作画之前,泽慈莉娅曾经向达·芬奇表述过这样一个心愿:她愿意永远做画家的圣母模特儿。她希望画家能够以她为模特儿,画一张圣母领着圣子的充满了母性之爱的作品。当时,达·芬奇满口答应了她。
《哺乳的圣母》表现的就是母性之爱。柔美、温和的慈母,她正在哺育一位天使般的圣子。圣子的金发拳曲,光彩照人。而母亲的生命之泉乳房,被画家渲染为一片白光,洁白无瑕。圣母满心欢悦,她亲切地、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圣子。圣子显然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吃饱了乳汁,而嘴唇脱离了****,正望着圣母。他的眼神,是那么好奇,那么天真……
背景则是两扇窗户。
这幅表现人间真爱的母性题材的画在画成之后,立即引起反响。前来画室参观者络绎不绝。艺术家以其真善美的自然流露打动了千万观众的心。
《抚貂女人》是在构思著名作品《蒙娜·丽莎》之前的一幅代表作。在创作这幅画时,达·芬奇就已经意识到,他一定会画出一张更单纯更美妙的少妇的笑脸。那张笑脸不会有大公莫罗的阴影。
而《抚貂女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轰动一时。
而在这同幅肖像作品中,杰出的艺术家,着重表现出年轻女子天真单纯,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精神世界。
由于这幅《抚貂女人》一举成功,使达·芬奇在宫廷乃至在贵族阶层都引起了轰动。在米兰妇女界,人们纷纷谈论着年轻而俊美的艺术家。达·芬奇成了米兰妇女心目中崇拜的偶像。连日来,找他画女人肖像的人川流不息。几乎所有的名门贵族,知名女士,都想有一幅由达·芬奇——她们最崇拜的艺术家画的自己的肖像。
达·芬奇显得十分平静。他又有钱了。一则宫廷莫罗在美女泽慈莉娅的催促之下,拨给了他大笔赏钱;二则,他的画的订货者纷至沓来,他简直应接不暇。但他仍然保持了平静。
名盛时期
《岩间圣母》画于1440—1449年间,艺术家从构思到作画,历时较长。此画现存在巴黎卢佛尔博物馆。
按照合同,此画的本意是要把圣母画成在圣徒们的环绕之中。这是一般的平庸的宗教作品。达·芬奇没有这样作画。
他一个人悄悄地在工作间构思、描绘草图,作成此画。连他的那些学生都不知道他要画成什么样子。达·芬奇工作的时候,他喜欢一个人。
这本是一幅世俗性的作品,但达·芬奇创作的技艺的娴熟,使之几乎无懈可击。画面上的一切都是新的。对情节的处理十分精当,风景与人物的有机结合十分妥帖,采光十分自然而流畅,人物形象被某种特别的高尚的灵光普照而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1493年初春之时,米兰人看见广场上那座塑像终于揭幕。这是几乎耗尽达·芬奇精力的弗西斯科·斯福查塑像。
从刚来米兰的时候,达·芬奇就差不多接手了这座“巨型塑像”的工作。这是莫罗祖父骑马全身塑像。泥塑模型于1493年完成,并在公爵城堡广场展出。要浇铸的话,得80吨铜。塑像浇铸一直没有实施,模型惨遭毁坏。1499年法国军队占领米兰,把模型当成了射击的靶子,这当然是后话了。
眼下,在隆重的开幕式上,这座高6米的塑像被安放在凯旋门下。
人们川流不息地前往参观。
塑像下面,人们看见艺术家达·芬奇写的字刻在上面:
“心灵在颤抖:塑像快竣工。”
另一行字刻的是:
“让沸腾的铜水听得一声喊:上帝哦。”
艺术家发出了痛苦的鸣叫。
然而,决定米兰的命运的事越来越迫近了……
达·芬奇有一个花园,花园里有许多桃树。
为了作试验,他把毒花液注入桃树中。除自己和学生外,他不准任何人接近这个桃园。这时,米兰全城突然传说姜·加列阿卓公爵病情严重是因为达·芬奇用有毒的桃子害了他,实际上是他要好的叔叔之妻下了毒。姜正慢慢地死去。他终于死了,全城居丧。
达·芬奇十分忧伤地想,他在米兰怕是呆不长了。
《最后的晚餐》作于1495年—1497年间,这幅画现存圣马利亚·德拉·格拉齐耶隐修道院食堂之壁。
根据莫罗夫人的要求,既要快又不加修改地画这幅壁画。这使艺术家开始有些为难。这样的大型壁画,他快不来。
他画了无数草图,确定一张后,他试着把颜料和土混用,这就决定了作品的悲惨命运。土粘不住色彩,色彩脱落。壁画绘制在艰难中进行。修道院院长常看见达·芬奇几个钟头不动地在画幅前冥思苦想而不动笔画画。
艺术家回忆起自己来米兰之后的所见所闻。
他需要的是不同凡响的形象:凝神沉思的思想者。他们当中,又有两种面孔,一种是完美的化身,超凡脱俗,充满无边的爱;一种则完全与之相反,变节,贪财,自私,残忍……
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们在《最后的晚餐》结构中,一般都使一排人坐在桌子后面,互不相干,同一种姿式重复出现。而把叛徒犹大隔开,单独安排到桌子的另一面。
但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摒弃了这种结构。
莫罗看见,艺术家把被他们中间隐藏着叛徒的消息震惊的人们展示出来了。
照新约的传说,桌后面,耶稣和12门徒举行最后一次晚餐。达·芬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的是晚餐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瞬间: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一人将出卖我。”
他说完此语,便无可奈何地把手放在桌上,沉默下来。
一石击破水中天。这话引起周围12弟子的激烈反响。艺术家面临的是:要塑造出听到此话后12门徒灵魂深处掀起的波澜,塑造出性格迥异的人物,而绝不雷同和重复。
这就要求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感情,都要符合他的性格气质。
达·芬奇高明地把叛徒放在一群可爱的门徒之中,像是我们常常见到的这种尴尬场景:叛变的人以朋友身份出现,藏隐在一群朋友之间,让你一下看不出来,尤其是未加提防的人。
犹大阴暗的侧面轮廓,被从明媚的日光照耀的其他人面孔中明显地突出起来。他紧握着装钱的钱包,紧张地等待着叫他的名字。
艺术家一语破的:“灵魂应该通过手势和动作来表现。”
这幅画的群像,布置得十分合理。画家以几何学的精确性确定了构图的中心——耶稣像。像被窗外散射进来的光线突出出来,它的突出点便是他的头部。门徒对称坐在两旁,每边6人,照例是3人一组。
莫罗为之震惊:“简直是不可思议!我现在才明白,你为什么在这墙上下这么大的工夫!这是一幅无可比拟的杰作啊!”
但这幅壁画最后的命运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