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篇小说中,泰戈尔那诗人的天才亦时时透露出来。深入细致的情感与心理描写,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的情节结构,以及带有浓郁抒情意味的景物描绘,这些都使得他的作品像一首首打动人心的美妙的抒情诗章。
1901年,泰戈尔结束了自由自在的西米达田园生活。他渴望寻找一个宁静优美、便于接触大自然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安身之地。嘈杂混乱的城市加尔各答显然不适合于他,于是他便选择了离加尔各答100多英里的桑地尼克坦。这里原是一片荒野,1863年他的父亲买下这片土地,作为他静思默想的场所,后来建起一幢住宅和一座花园,并大力植树造林,使荒野变成了花木葱茏的大园林。父亲给它取名为桑地尼克坦,意为“和平之乡”。
泰戈尔将妻子和5个孩子接到这里定居,开始肩负起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的重担。诗人在童年曾饱尝英国式旧教育制度的苦头,因此,当自己的子女到了上学年龄时,他便萌发了进行教育改革的念头。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光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儿童的身心获得自由和健康的发展。他把古代印度哲人林中栖居修学的传统和现代的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于1901年在和平之乡创办了一所小学,起名叫婆罗门修身所。开学时,共有5个学生(包括诗人的大儿子)和5位教师。这所学校具有许多特点:学校里没有教室和桌椅,课堂就设在大树下或广场上,上课时师生席地而坐,充分接触大自然;将体力劳作、社会实践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五官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头脑获得理性认识;把知识教育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大都是艺术家或富于艺术气质的人,教科书同时也是文学艺术作品;学校设在农村,强调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树立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观念;让孩子首先学习母语,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反对一开始就强迫学生学英语的奴化教育。
泰戈尔改革殖民地教育制度的大胆实验,却遭到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保守派攻击他违反印度教教规,亵渎传统习俗。激进派斥责他因循守旧,沿袭古制。这些言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筹资和招生工作。为了维持学校的开销,诗人不得不卖掉自己的部分房产和藏书。他的妻子也变卖了自己的全部首饰。泰戈尔不仅参加了全部管理工作,而且亲自执教和编写教科书。这所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在1921年成为了著名的国际大学。
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新阶段。1905年,印度总督寇松在任期的最后一年,宣布了将孟加拉省划分为两个行政区的决定,成为印度反英斗争的导火线。在这场爱国斗争中,泰戈尔挺身而出,发表了激烈的反英演说,创作了大量的爱国歌曲,并亲自领导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泰戈尔的思想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作为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他渴望实现民族独立。但是,当时他还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既反对极端派的暴力斗争观点,又反对温和派的妥协退让政策。主张从文化教育入手,通过心灵和社会的改造,实现民族独立的目标。这种教育救国的方针,遭到了爱国群众的强烈反对,群众性的暴力斗争和恐怖活动使他感到害怕。他和那些只会空喊口号,不做建设性工作的国大党领袖之间,也发生了意见分歧。这一切都使他感到失望。于是便在1907年激流勇退,脱离了爱国斗争,回到了和平之乡,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改革事业。
泰戈尔回乡之后,爱国群众指责他临阵脱逃,背叛了祖国和人民;殖民当局也将他视为危险分子,实行严密监视,并暗中下达指令,禁止政府职员送子女到他的学校读书,或给予他任何方式的援助;诗人的家庭也连遭不幸,从1902年至1907年,6年间先后失去了患难与共的妻子、才华横溢的二女儿、88岁的老父亲和年仅13岁的小儿子。空前的政治压力,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使泰戈尔遭到一生中最沉重的精神打击,陷入了极度苦闷和困惑之中。然而,泰戈尔并没有从此消沉下去,也没有因个人的痛苦而玷污自己的崇高事业。相反,经过斗争的洗礼,他认真反省和清理了自己的思想,提高了认识。伴随着这段充满刺激的艰难岁月,泰戈尔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成熟时期。从1901年至1918年,先后出版文学作品51部,其中中长篇小说和散文诗占着主要地位。
优秀的长篇小说有《小沙子》(1903)、《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等。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对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构成了这些小说的基本思想倾向。
《沉船》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情节的传奇性和出色的自然描写而著称。它通过沉船事件的发生,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表现了腐朽的封建道德规范与民主思潮的尖锐冲突。
《戈拉》是泰戈尔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反映印度近代社会生活的史诗。
《戈拉》以19世纪后半叶的孟加拉社会为背景,反映了当时极端派和温和派围绕国家前途问题的一场激烈的论战。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群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争论和爱国斗争,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对19世纪末印度民族民主革命从政治上进行了总结,严厉批判了复古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教派对立和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给一切爱国主义者指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那就是冲破种姓制度和教派偏见,不分宗教、教派和种姓,联合起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而斗争。小说团结反帝、反帝必须同时反封建的主题,对当时印度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小说大都表现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那么,他的诗歌则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探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由泰戈尔编辑并译成英文的4部散文诗集。《吉檀迦利》(1912)是追求人生理想的诗集,表现的是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境界的愉悦。这是泰戈尔的代表作,它为诗人赢得了世界声誉。《园丁集》(1913)是一部关于人生和爱情的诗集,写出了爱情的痛苦与欢乐,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新月集》(1913)是一部关于儿童的诗集。诗人把天真、纯洁、欢乐的儿童世界比作新月,表现出对儿童的厚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新月高悬空中,可望而不可及,儿童终归要变为青年,进入这黑暗、污浊的社会,因而诗人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飞鸟集》(1916)是一部哲理诗集。它记录了诗人的心路历程,揭示出许多朴素的人生真理。这些诗集都产生于斗争失败后的苦闷时期,具有精神和哲理探求的共同倾向,是泰戈尔进行思想反思的产物。在形式上,它抛弃了传统的格律,代之以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由于内容的现实性,感情的真实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形成了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
1911年12月,泰戈尔创作了著名歌曲《人民的意志》,献给当时召开的国大党会议,表达诗人渴望民族觉醒、人民团结和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由于它充满爱国激情,唱出了印度人民的共同心声,印度独立后被定为国歌。1912年,诗人出版《回忆录》,回顾了自己从童年到青年时代的成长过程。
1913年11月,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诗人开始驰誉世界文坛。这是泰戈尔一生中最风光的一年,但从创作成果来看,却是最贫乏的一年,只写了一些歌曲,未出一本孟加拉语作品。
1914年7月,正当诗人在喜马拉雅山区度夏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秦戈尔认为,这是对全人类的疯狂挑衅,必须用战斗来保卫人类的尊严:“前进,斗士们!把战旗高高举起;昂起头,歌手们!让战歌在云霄响彻!”
由于诗人获得了国际荣誉,英国殖民当局也不得不向他表示敬意了。1915年3月,孟加拉省督卡迈克尔勋爵参观了和平之乡。泰戈尔怀着复杂的心情,恰如其分地接待了他。警告政府官员不要把孩子送进诗人学校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1916年5月,泰戈尔去日本讲学。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机从德国手中夺取了中国的山东半岛。泰戈尔公开发表谈话,指出日本尽管可以得到一个地方,但将失去一个朋友——中国,日本将自食其果。这些话登在日本报纸上,触怒了日本统治阶层。在他刚抵达时向他表示的种种热情,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再也没人请他讲演了。日本报刊甚至称他是“战败国的诗人”。
同年9月,诗人第二次访问美国。他奔走于美国各地,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他的讲演和诗歌朗诵倾倒了广大听众,不少崇拜者狂热地追踪诗人,甚至在大街上紧紧尾随其后。这次访美的主要目的是为他的学校筹款,因此,他不得不忍受着疲劳和屈辱到处演讲。他在给美国人门罗的信中写道:“我像一头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的狮子——我已经失去了自由。……但是,我还是尽量装出高兴的样子,跟着你们的美元的节奏跳舞。”
1917至191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重新高涨起来。诗人在革命浪潮的感召下,再度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但是,他和爱国群众的矛盾依然没有消除,再加上他所宠爱的长女贝拉于1918年5月不幸去世,使他情绪更加沮丧,便又一次回到了和平之乡。
充实的晚年
泰戈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不仅走向社会,积极投身于爱国斗争,而且越出国界,走向了世界。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12次远渡重洋,风尘仆仆地访问了五大洲的26个国家,所到之处,他寻求友谊,宣扬东方文明,谴责法西斯,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
1921年泰戈尔访问德国时,出现崇拜英雄的疯狂场面。当诗人在柏林大学发表演讲时,有的姑娘为抢占座位昏厥过去。没有挤进大厅的人是如此之多,以致次日他不得不重复这一演讲。在一个星期天,主人陪他去城外一个公园散步,不一会就在他周围集聚起2000多人,他们用歌声对诗人表示敬意和祝福,使泰戈尔深受感动。
1924年四五月间,泰戈尔应梁启超的邀请来华访问。他说:“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密的兄弟……到中国便像回故乡一样。”中国学者梁启超应泰戈尔的请求,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叫“竺震旦”,意为中印友好。诗人先后访问了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武汉等城市,历时40天。在华期间,诗人先后11次发表演讲。演说的内容可归纳为五大类:(一)盛赞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中国文化的辉煌成就;(二)渴望恢复中断已久的中印友好往来与文化交流;(三)号召东方大国发扬固有的精神文明传统,以对抗西方的物质主义和侵略行径;(四)呼吁中国人民“快学科学”,“东方所缺而又急需的就是科学”;(五)希望中印两国联合起来,共同为东方******的到来而奋斗。1925年,这些讲演汇集为《在中国的谈话》一书出版。
1930年9月,泰戈尔访问了苏联,并在莫斯科举办了个人画展。1931年出版了访苏见闻录《俄国书简》。他在这本书中写道:“到底到俄国来了,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奇迹,兴奋的,是教育正以惊人的速度普及着,俄国人民大众已充分享受了免费教育的福利。这种福利改善着他们的人性,使他们成为永恒的骄傲者。”诗人也明确指出了苏联存在的弊病,认为它过分强调社会的要求,而忽视了个人的权利。
晚年的泰戈尔,积极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斗争。1919年6月,诗人的老朋友罗曼·罗兰给他寄来一份《精神独立宣言》,号召各国知识分子不要为本国政府的侵略政策服务。泰戈尔积极响应,郑重地在宣言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1934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侵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泰戈尔立即表示严厉谴责。1936年,西班牙发生了反政府叛乱,诗人坚决站在共和政府一边,痛斥法西斯分子佛朗哥的罪恶行径。1939年,当德国悍然发动世界大战时,诗人应欧洲朋友的请求,撰文抨击德国法西斯头目的侵略暴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诗人时刻关注着饱受法西斯蹂躏的世界各国的命运,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给予了格外的关心和支持。他曾多次发表谈话、写******、创作诗歌,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他还组织国际大学师生义演,发起募捐运动,支援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1938年4月,诗人发表《致中国人民书》,坚信英勇顽强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诗人在致日本军国主义作家野口米次郎的信中,却这样写道:“敬祝我所热爱的贵国人民不成功,只懊悔。”“我对日本人民的友爱,并不包括对其统治者侵略政策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