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穆罕默德二十岁那年,古莱什部落与邻近部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穆罕默德和他伯父都参加了战斗,并向对手张弓射箭。然而战争很快就结束了,穆罕默德重新开始揽工牧羊及骆驼,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当二十五岁时,他苦尽甘来。一位名叫赫蒂彻的富孀正在物色一位忠诚并富有能力的人来经营她的商队,这支商队每年被派往叙利亚的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经商一次。穆罕默德的伯父艾卜·塔里布建议他争取这项差使。于是,穆罕默德怀着无限希望抓住了这次机会,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赫蒂彻十分中意。确实,这样赫蒂彻便对穆罕默德有了了解,并决意嫁给他。赫蒂彻曾两次守寡,两个丈夫都是大富翁。他们死后,她得到了他们的全部遗产,况且,她本人也经商有方,这样,她的财产便不断增加,成了麦加最富有的妇人之一。赫蒂彻的年龄比穆罕默德大许多,当时她已四十来岁,而穆罕默德只有二十五岁,但赫蒂彻依然与年轻时一样楚楚动人,她不仅容貌动人,而且人品出众。她觉得自己已爱上了这位年轻英俊的经纪人,然而女人自有其独特的示爱方式,她请了一位媒人来牵线搭桥。
对此,穆罕默德并未拒绝。相反,他欣然接受了赫蒂彻的求婚。他们便结合了。
虽说穆罕默德和赫蒂彻的年龄和社会地位很不般配,但他们的婚姻是非常美满幸福的。他们共生了六个孩子,两男四女,两个男孩在幼年时不幸夭亡,但四个女孩都长大成人,并适时出嫁。
结婚后的许多年时间内,穆罕默德仍是妻子的经纪人,而且乐在其中。有时,他参观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些大集市,有时,他与商队一起远途经商。他以平等的心态与麦加城的长辈们交往,并进入了管理麦加城和克尔白事务的“长老委员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穆罕默德已没有必要再让自己陷于繁忙的商业事务中。他和妻子已攒够了他们所希望的财富,而且,他们也没有抚养儿子的负担。因此,穆罕默德更多地是把经商的责任委托他人,而把时间用于沉思苦索和宗教冥想。只要可能,他便离开麦加城到沙漠中去。在那茫茫天地间,他孤身独处,与日月为伴,度过了许多个白昼和黑夜。有时,赫蒂彻陪伴着他,对此,他当然无比激动。虽然赫蒂彻没法知道穆罕默德那种越来越折磨他自己的想法,但她能够给予他支持,而对穆罕默德来说,这种柔情的支持是任何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安拉的使者
******教兴起前,阿拉伯半岛的一些思想家、哲人、基督教修士,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远离俗人,与世隔绝,进行斋戒和隐居祈祷,以求自己的心灵纯洁,接近上帝,祈福于上帝。当时人们把这种生活称作避尘隐居祈祷,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
穆罕默德极欣赏这种风尚,被这种生活深深地吸引着。他认为,避尘隐居祈祷是为他提供思考问题的好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人独处可排除世俗干扰,心情平静,全神投入地去探求真理。
距麦加城北约5公里处有一座希拉山。山的顶峰有一个山洞,这个山洞神秘而幽静,是隐居祈祷的好地方。穆罕默德经常带上一点干粮隐居希拉山洞。
穆罕默德此时在麦加已经有了一定的财产和地位,完全可以在经济上继续发达,然而他却选择了避世弃俗的道路,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在山洞里,穆罕默德远离世俗的纷争,摆脱民间的恩恩怨怨,在这孤寂的环境里,凄迷顿失的恋寻,静心地祈祷修行,寻觅那波光流转的瞬间,思索探求那宇宙人间的真谛,乞求那心灵的秘语。
在山洞里,穆罕默德静思苦索,想到自己,想到祖父,想到族人,想到麦加。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山洞的神秘主义体验,如醉如痴地反复思索,执著追求,逐步达到了自我完善的境界。他终于从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困扰中以他超俗的个性解脱出来。他内心的激情没有直接迸发出社会改革的要求,而是以独一的安拉的名义,向信奉拜物教的部落贵族宣布,改悔吧,因为判决之日临近了!向阿拉伯民族展示这样一个真理:安拉是全世界的主。
公元610年的一天夜里,他在希拉山洞里正当精神恍惚之际,突然接到“蒙召”的“启示”。一位天使手捧经卷出现在他面前。“他在东方的最高处,然后他渐渐接近而降低,他相距两张弓的长度,或更近一些。他把他所应启示的启示他的仆人”。(《古兰经》53:7—10)天使对他说:“你宣读吧!”穆罕默德青少年时期是孤儿,而且他的家族哈希姆族已处于没落之中,因此,他从小就没受过教育,也不识字。听到这声音后,他惊诧地说:“我不会宣读。”这时他感到有一双手掐住了他的喉咙,即而又松开,一个声音又说:“你宣读吧!”穆罕默德又说:“我不会宣读。”他又感到喉咙被掐,然后又松开,紧接着还是那句话:“你宣读吧!”穆罕默德怕再被掐住喉咙,急忙说:“让我宣读什么呢?”天使就告诉他:“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古兰经》96:1—5)
穆罕默德此时在山洞里左观右望,如梦惊醒,又不像是梦,四周一片漆黑,异常寂静,似乎什么也不曾发生,可确实一个声音命令他宣读,他也确实看到以人的形象出现的天使。他心中一阵恐惧,跌跌撞撞地走出山洞,徘徊在山路上。他在山路上来回漫步着,回想着,百思不得其解。突然又听到一个声音在叫“穆罕默德”,这声音在山间回旋着,他紧张极了,猛然抬起头,只见那天使又出现了,无论他把脸转向哪一方都是面对着天使。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穆罕默德感到精疲力尽,惶恐战栗,他战战兢兢地跑回家去。
他几乎是冲进了家门,直奔卧室,对妻子赫蒂彻说:“快给我盖上毯子,我好冷啊!”赫蒂彻见丈夫大汗淋漓却全身瑟瑟颤抖,忙为他盖上毯子,一摸他,发现他全身发热,又见他惊慌的样子,担心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穆罕默德稍平静后,把在山洞内外所见告诉了妻子,并自言自语地说:“我这是怎么了?”妻子赫蒂杰听了他的经历后,丝毫没有惊讶之感。她对穆罕默德这一段时间的隐居祈祷生活始终非常理解,同时也极力支持他。他在山洞的时候,常派人去看望他,并给他送去食品。此刻,妻子安慰他说:“亲爱的,你太累了,你放心吧,这是好的预兆,我确实指望你成为这个民族的先知。向安拉起誓,安拉绝对不会使你出丑。你对族人、亲友是仁慈的,你是诚实之人,你扶弱济贫,援助无辜,是族人的希望。”穆罕默德听了妻子一席话,心中顿感宽慰,内心的感激之情油然升起,他慢慢地睡着了。
赫蒂彻看到丈夫已平静入睡,凝视了他片刻,她似乎有一种预感使她坐立不安,就出门去找她的堂兄韦拉格·本·努费勒。此人是个有头脑有思想的有识之士,他习读基督教的《福音书》,并将部分章节译成阿拉伯文。赫蒂彻遇事总找他商议。赫蒂彻把穆罕默德隐居时所见告诉了他。韦拉格听后立即站起身来,对她说:“向上帝起誓,赫蒂彻呀!请相信我,曾降到穆萨身上的重大使命现已降临你的丈夫身上。他是这个民族的先知,请你告诉他,让他勇敢面对现实,接受这伟大使命。”
赫蒂彻又惊又喜地跑回家去,看到丈夫仍然睡着。忽然她见他全身颤抖,呼吸急促,满头大汗地站了起来,嘴里还念念叨叨地说着什么。穆罕默德再次听到天使向他传达安拉的启示:“盖被的人啊!你应当起来,你应当警告,你应当颂扬你的主宰,你应当洗涤你的衣服,你应当远离污秽,你不要施恩丽求厚报,你应当为你的主而坚忍。”(《古兰经》74:1—7)
从此,穆罕默德不断接到通过圣灵降临的启示。山洞之夜是首次奉启示,即这位先知已接受了使命。******教史称这天夜间为“高贵之夜”。“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么?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众天神和精神,奉他们的主的命令,为一切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古兰经》97:1—5)
穆罕默德奉到任命状之后,以先知和使者的身份为自己划时代的使命而奋斗。他在传道和预言方面,确是像《旧约书》风声还是传到了古莱什部落首领的耳朵里。这引来了不少麻烦。“这位伙计准是疯了,”他们说,“他产生了幻听幻视,已患了瘴狂症,很明显是一位精神失常的病人。”但是,当穆罕默德对当地已有的宗教进行公开抨击时——此时他已不满足于宣称自己为先知——他们勃然大怒。穆罕默德是不是想要废除偶像崇拜?但偶像加工业是一项兴旺的行业!他抨击市集和一些宗教节日中的一些不良行为——是的,它们也许有时也令人感到一点震惊——但它们对贸易是如此有利!穆罕默德认为黑石只不过是一块岩石,而偶像不过是人手用木头和石头制成的玩意儿,与神无关;认为世间只有一个真主,那就是安拉!他信仰安拉——是的,这至少是他引以为荣的。但是,当穆罕默德说到安拉时,麦加人极度怀疑,觉得他所说的安拉并非是自己心目中的安拉。
九年来,这位先知一直传教布道。他的布道词简短明了:“除安拉外,别无他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在他自己家里,在朋友家里,在克尔白圣殿里,在任何能够宣讲的地方宣讲着他的教义,但招惹的敌人超过了他的追随者。同样,他的布道活动引起了当地统治者的惊恐。他们找到艾卜·塔里布,要求他应该让他的侄子循规蹈矩。也许艾卜·塔里布是出于对穆罕默德安全的关心,他规劝他的侄子要控制住自己的热情。“您不必劝我,伯父,”穆罕默德回答道,“即使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手上,把月亮放在我的左手上,强迫我离开我的事业,我也决不会停止一分钟的。安拉将使我获得成功,否则我就以身殉道。”
艾卜·塔里布也许认为他的侄子有些痴狂,但他很钦佩他的勇气。况且,他自己也是阿拉伯人,而在阿拉伯人中,家族感情是神圣的。因此,他继续对穆罕默德进行庇护,这对他自己来说,显然是有危险的,但只要他活着,除了别人对穆罕默德所描写的众先知一样真诚,他宣称安拉是独一的,是全能的,是宇宙的创造者。在审判之日,遵行天命的人,将在天堂里享受优厚的报酬;漠视天命的人,将在地狱里遭受严厉的惩罚。这是他接受使命后初期传道的核心思想。
穆罕默德经过几年的弃世避俗,静居隐修生活,通过希拉山洞中的神秘主义修炼体验,于公元610年9月(斋月)27日之“高贵之夜”接受使命。他以真诚和虔信的热烈情绪,成熟的一神思想,简明的语言传布“认一论”,确定他的使者身份。宣传“抛弃偶像崇拜,信仰惟一的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他把古来氏部落的主神安拉奉为宇宙的惟一之神,而他自己则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使者,可信的先知。
的的确确,穆罕默德是一位先知,安拉选定的使者。于是,他开始向人们宣讲那个伟大的消息,但最初还只限于他自己的亲属。继赫蒂彻之后,穆罕默德的仆人栽德成了他的第二个追随者。栽德是阿拉伯人,曾是穆罕默德的奴隶,是穆罕默德让他获得了自由,并像儿子一样待他。这时,穆罕默德的堂弟、他伯父艾卜·塔里布的儿子阿里也跟随了他。当时,阿里只有十岁,或许还会大一些。他住在穆罕默德家里,是穆罕默德的养子,取代了穆罕默德两个幼年夭折的儿子的地位。正是在穆罕默德为传教而召集的一次家庭聚会上,阿里作出了他的抉择。当阿里大胆地接受穆罕默德要他做他的兄弟、助手和谋士的要求时,他的长辈们都觉得滑稽透了。穆罕默德巡视着这一张张并未理解和支持的面孔,张开双臂抱住了这位心存仁厚的少年。“看呀!我的助手,我的谋士!”他叫道,“你们大家听从他、服从他!”但这时,他们只是笑,再没有其他人追随穆罕默德。
下一个追随者是穆罕默德的朋友艾卜·伯克尔,他比穆罕默德小两岁,经营着小本生意。他仁慈、富有同情心,而且,他通情达理、活动能力很强。慢慢地,其他一些人也跟随了穆罕默德,但进展速度慢得使人沮丧。在穆罕默德传道的最初三年里,归顺者超不过四十人,其中大部分是无牵无挂的年轻人,或者是把穆罕默德当作朋友的外地人和奴隶。他们只要可能,就相互在一起祈祷,在家里、在城外山洞里聆听穆罕默德的布道。
而对穆罕默德的那些贫穷的追随者来说,他们的处境更糟糕,他们没有强劲的保护人,而穆罕默德对此也力不从心。他们横遭迫害,或身陷牢狱,或被严刑拷打。由于他们的处境如此悲惨,最后,先知只得劝说他的信徒们尽可能离开麦加,越过红海到阿比西尼亚(Abyssinia)去建立新的家园。阿比西尼亚的基督徒国王友好地接受了这些迁徙者。但他们思乡心切,大约过了一年,当他们得知穆罕默德与古莱什部落和好相处,便急急忙忙赶回了家乡。
先知通过宣讲教义和私下会晤的方式,继续从事他的传教活动。同时,在那些危急的日子里,他继续传授他宣称的从神那里承受的“启示”。当他精神恍惚或刚从睡梦中醒来,但只要一说出“启示”,他的记录员或书记就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几年以后,它们得以被编入了著名的《古兰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