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一个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判断他的其他特征很容易产生偏差和错觉。
一位名叫马丁·凯帝的心理学家心生好奇,他知道鳄鱼是一种十分迅猛而有力的动物,但是他想知道它们是不是也有耐力和韧性。于是他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个厚厚的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2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3次,第4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
这时候,他将两者之间的隔板拿开,奇怪的是鳄鱼像是死去了一样,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这条鳄鱼的死让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没有想到,一个外表看起来如此强大的生命竟然会如此的没有耐力,或者说如此经不住考验。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也经常会与鳄鱼犯同样的错误。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刻板效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效应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对社会人群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认识
例如,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2.同一社会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选择女性,而不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3.错误地对别人做出评价
例如,有的老师总是惦记着学生的“不是”与“错误”,对学生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才的刻板印象,当学生进步后还是用原来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形成偏见、成见。这样做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影响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样虽然不能形成他人的正确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认识过程。
但刻板效应更多地带来的是负面效应。它常使人以点代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刻板效应的负面效应呢?克服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道听途说”,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其次,深入到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相关链接
关于刻板效应的小实验
著名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
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是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